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治标准与治法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页目录第一节防治标准第二节治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页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治则,即治疗疾病总标准。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普遍标准。治法,是治疗疾病基本方法,即是治则详细化。治则指导治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页
第一节防治标准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病治异同三因制宜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页治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5页一、养生与预防中医学从来重视养生与预防,养生又称为“摄生”。预防:采取一定办法预防疾病发生,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6页(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充分调感人体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养护正气,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防止病邪侵袭,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
养生保健未病先防重视调养正气预防邪气侵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养生与预防顺应自然规律,注意形体锻炼,重视精神调整,起居有节,劳作适度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7页(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疗、早期治疗,以预防疾病发展和传变。既病防变早期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重视疾病传变规律(预防传变)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8页早期诊治疾病一旦发生,及时地进行诊疗和治疗,尽快使疾病愈于早期阶段,这是预防疾病发展和传变主要而有效方法。外邪侵犯人体,假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就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9页先安未受邪之地(预防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患病之后,及时控制病情,预防发生改变,中医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先保护人体正气和未受病邪侵犯脏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会得受肝之邪。
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0页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辨证论治一个基本标准。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1页治病求本
正治
正治与反治
反治
治病求本
急则治其标
标本缓急
缓则治其本
标本兼治
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2页(一)正治与反治1.正治“逆”,是指采取方药性质与疾病性质相反。它适合用于疾病征象与本质一致病证。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一个惯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二、治病求本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3页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热性质方药来治疗;指寒证要用温热方药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治表寒证,宜用辛温解表汗法,以发散风寒;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等温法,以祛寒温里。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4页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寒象,用寒凉性质方药来治疗;指热证要用寒凉方药治疗,属逆病性而用治正治法。依据表、里、虚、实之不一样,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5页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虚弱之象,用补益性质方药来治疗;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若症状属阴虚,却用补阳药;或症状属阳虚,却用补阴药,自然不但不能补虚,还可能会加重病情。因而补也虚分气血阴阳及五脏,防止出现虚不受补。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6页
实则泄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证征象,用攻邪泻实方药来治疗。实则泻之为针灸治疗标准之一,“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是指实证治疗标准应用泻法以到达清泻实邪目标。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7页1.反治“从”,是指采取方药性质顺从疾病假象而施治,适合用于疾病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病证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一个治疗法则,又称“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8页
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含有假热症状病证。
适合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真寒假热证。临床虽见热象,但其本质为真寒,治本之法当用温热药治之。1.热因热用: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19页2.寒因寒用
适合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真热假寒证。虽外见寒象,但热盛是其本质,故用寒凉药以治其真热,从而消除假寒之征象。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含有假寒症状病证。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0页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含有闭塞不通症状病证。
适合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正气。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1页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含有实性通泄症状病证。
适合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病证。治疗可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2页
反治法,主要是顺从疾病反应于外证候而治,表面上是与正治法相反,但在治病求本标准指导下,选择了针对疾病内在本质而治疗方法,符合辨证施治标准,能够说依然是正治法。小结: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3页(二)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相互对立两个方面。本与标,含有各种含义,含有相正确特征。“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意义。如以正邪而言,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以病因症状论,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其它如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等。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4页急则治其标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假如出现了紧急危重证候,影响到病人安危时,就必须先行处理危重证候。如脾虚所致鼓胀,则脾虚为本,鼓胀为标,但当鼓胀加重,腹大如釜,二便不利,呼吸困难时,就应攻水利尿,俟水去病缓,然后再健脾固本。
大出血者,不论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办法,先止血以治标,血止后再治其本病。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5页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虽见有其标证,亦应针对其原发病之原来加以治疗。如阴虚燥咳,则燥咳为标,阴虚为本,在热势不甚,无咯血等危急症状时,当滋阴润燥以止咳,阴虚之本得治,则燥咳之标自除。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6页标本兼治是指标本俱急情况下,必须标本同治,以及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标准。如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等症,其病本为肾虚水泛,病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俱急之候,所以必须用发汗、利小便治法,表里双解。如标证较急,见恶寒、咳喘、胸满而二便通利,则应先宣肺散寒以治其标;如只见水肿腰痛、二便不利,无风寒外束而咳嗽轻微,则当以补肾通利水道为主,治其本之急。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7页
三、调整阴阳疾病发生,其本质是机体阴阳相对平衡遭到破坏,造成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结果。为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是治疗疾病根本法则之一。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8页三、调整阴阳损其偏盛实证补其偏衰虚证阴阳相对平衡破坏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29页(一)损其偏盛损其偏盛,主要是对阴阳偏盛,即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病证,采取“损其有余”治法(二)补其偏衰补其偏衰,主要针对阴或阳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病证,采取“补其不足”治法。
因为阴阳双方含有互根互用关系,故阴阳偏衰亦可互损。为此,在治疗此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三、调整阴阳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0页
四、扶正驱邪疾病演变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过程。邪正斗争胜败决定疾病转归和预后。经过扶正祛邪,能够改变邪正双方力量对比,使其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故这是治疗学中一个主要法则。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1页四、扶正祛邪疾病发生正气虚邪气实扶正祛邪阴阳偏衰阴阳偏盛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升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含用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祛邪,即是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方法,因为邪气不一样,部位有异,其治法亦不一样。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2页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排除病邪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正气保留和恢复。单纯扶正法,适合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又不盛虚性病证。单纯祛邪法,适合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实性病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应于正虚邪实病证,扶正而不留邪,祛邪又不伤正。先祛邪后扶正,适合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者;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病人;扶正与祛邪,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四、扶正祛邪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3页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个疾病,因为病情发展和病机改变,以及邪正消长差异,机体反应性不一样,治疗上应依据其详细情况,利用不一样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一样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病机改变或同一性质证候,能够采取相同治法治疗。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4页感冒发散风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暑补气解表久泄脱肛崩漏出血子宫脱垂胃下垂补中益气疾病病因病机治疗风寒束肺风热袭肺暑热郁表气虚邪侵中气下陷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5页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依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方法和用药标准因地:依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方法和用药标准因人:依据患者年纪、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一样特点,进行适当治疗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6页因时制宜指依据不一样季节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标准。如夏季气候温热,人体腠理开泄,故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防止开泄太过,耗伤气阴;冬季气候寒凉,人体腠理致密,当慎用寒凉,以防伤阳;暑季多雨,气候潮湿,故病多挟湿,治宜加入化湿、渗湿之品。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7页因地制宜即依据不一样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用药。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燥寒,治宜辛润,寒凉之剂必须慎用;东南地低气温多雨,病多温热或湿热,治宜清化,而温热及助湿之剂必须慎用。另外,同一风寒表证,治宜辛温发汗以解表;西北地域,多用麻黄、桂枝、细辛;东南地域,多用荆芥、苏叶、淡豆豉、生姜;湿重地域,多用羌活、防风、佩兰等。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8页(三)因人制宜指依据患者年纪、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一样特点,进行适当治疗。老年人生机渐减,气血亏虚,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治宜偏于补益,实证时攻之应慎。小儿生机旺盛,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改变较快,故治疗时忌峻攻、进补,用量宜轻。妇人用药,应考虑其经、带、胎、产等情况。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39页第二节治法
治法,包含治疗大法和详细治法。治疗大法也叫基本治法,它概括了许多详细治法共性,在临床上含有普遍意义,基本治法包含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详细治法是针对详细病证而确定治法,属于个性,各具自已特定应用范围治疗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0页1.概念:汗法,也叫解表法,是利用发汗解表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一个治疗大法
2.适应证: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烧、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3.临床应用:依据外感表证表寒、表热性质不一样,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4.应用汗法注意事项汗法应用,宜汗出邪去为度。(2)对于表邪已解,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3)上述诸证必须用汗法时,需配伍加用滋阴、养血等药品。(4)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第二节治法一、汗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1页二、吐法1.概念: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品涌吐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一个治疗方法。
2.适应证:适合用于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病证3.临床应用:寒药吐法,适合用于热邪郁滞于上病证;热药吐法,适合用于寒邪郁滞于上病证;峻药吐法,适合用于邪实于上,病势紧迫病证;缓药吐法,适合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4.应用吐法注意事项:吐法是一个抢救方法,最易伤正气,故必须慎用。(2)临床中凡见病势危笃,老弱气衰,幼儿、孕妇或产后气血虚弱者,均不得用吐法。(3)吐法,普通以一吐为快,不宜重复使用。(4)凡给予催吐剂时,吐后宜进稀粥以自养,并加强护理。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2页三、下法1.概念:下法,也叫泻下法,是利用含有泻下作用药品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一个治疗大法。2.适应证:适合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3.临床应用:寒下,适合用于里实热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之痢疾等病证;温下,适合用于寒痰结滞、胃肠冷积、寒实结胸及大便不通之病证;逐水,适合用于阳水实证;润下,适合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大便不通证;还有通瘀、攻痰、驱虫等。4.应用下法注意事项:(1)峻下逐水剂,极易损伤人体正气,故应用时务须注意。(2)依据病情和病人体质,以邪去为度,应中病即止。(3)高龄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脾胃虚弱者以及新产后营血不足而便秘者,皆不宜用下法;妇人经期、妊娠期,均应慎用下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3页1.概念: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方药,来到达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一个治疗大法。2.适应证:外感病中往来寒热之少阳证,以及内伤病中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及肝气郁结月经不调及肝木乘脾土之痛泻等脏腑不和病证。4.应用和法注意事项:凡病邪在表,还未入少阳者,慎用和法。(2)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不宜用和法。(3)症见三阴寒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3.临床应用:和而兼汗,适合用于病偏表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下,适合用于病偏里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温,适合用于病偏寒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清,适合用于病偏热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消,适合用于内有积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补,适合用于正气偏虚而又需和解者。
四、和法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4页1.概念:温法,也称祛寒法,是利用温热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一个治疗大法。2.适应证:适合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寒实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虚寒证。
3.临床应用:温中散寒,适合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中寒证;温经散寒,适合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寒痹证;回阳救逆,适合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危候。另外,中医临床上惯用温肺化饮、温化寒痰、温肾利水、温经暖肝、温胃理气等治法,亦都属于温法范围。4.应用温法注意事项:(1)凡素体阴虚、血虚以及血热妄行出血证,禁用温法。(2)内热火炽、挟热下痢、神昏液欲绝脱者,禁用温法。(3)孕、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五、温法
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5页1.概念:清法,也叫清热法,是利用性质寒凉方药,经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去除热邪一个治疗大法。2.适应证:凡外感热病,不论其热在气分、营分、或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热炽盛者,均可应用。4.应用清法注意事项:(1)清热法,易损伤脾胃阳气,故普通不宜久用.(2)凡体质素虚、脾胃虚寒,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烧者因气虚或血虚引致虚热证,皆不宜用清法。3.临床应用:清热泻火,适合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证候;清热解毒,适合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溃等证;清热凉血,适合用于热入营血证候。清泻脏腑,适合用于邪热入于脏腑,分别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火、清泻胃火等不一样治法。六、清法
防治原则与治疗专家讲座第46页
1.概念:补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年级组长个人工作计划
-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户外活动计划及总结》
-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年终总结
- 化工企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年工作计划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的内容
- 妇幼医院某年年度工作计划
- 学校2025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 《大学英语听力应用教程(第1册)》课件-Unit 2 Private Schools
- 工会劳动合同法题目
- 《ERP的成本管理》课件
- 小学生预防早婚早育主题班会
-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W -S-T 433-202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正式版)
- 【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探析报告:“双十一”的经济学探析5100字】
- 时尚流行文化解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科技大学
- 读书课件分享(认知觉醒)
- 供电所星级班组创建方案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专项方案
- 长安大学毕业设计方案开题报告
- 内镜逆行冲洗治疗阑尾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