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的方方略与品质1课件_第1页
高效教学的方方略与品质1课件_第2页
高效教学的方方略与品质1课件_第3页
高效教学的方方略与品质1课件_第4页
高效教学的方方略与品质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站:

邮箱: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第一,师生回归本位教记——学记教室——学堂学生——主人共性规律斯霞、钱梦龙、魏书生、孙维刚、顾泠沅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即墨二十八中、东卢经验、乐陵实验小学

学,永远大于教!学生能否与教师一争高下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学习潜能之大令人惊诧

农村教育拓荒者崔其升陶继新关于杜郎口中学的长篇报道农村教育改革的拓荒者——崔其升校长及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历程与启示

(原载于《现代教育导报》,2006年2月27日。收入<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2日第3版)生命的乐意——记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

(中小学管理,2006第6期)校长要有公心,有正气——崔其升的良知与人格

(原载于《新世纪文学选刊》(教育文学),2008年第8期。)决胜课堂之外——对话崔其升校长

(原载于《现代教育导报》,2008年9月8日,收到《名校解码——陶继新对话名校长》)

从乱到治10+35模式取消讲台

(摘自陶继新《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0日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之十四60年教育奠基中国第二,教材不等于教科书教材不等于教科书教材也并等于文本固化文本生活文本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程语文课就有了40项内容——时政课、科普课、文学课、观察课、民俗课、识字课、历史课、美文课、经典课、成语课、书法课、诗词课、艺术课、礼仪课、网络课、影视课、棋艺课、戏曲课、采访课、环保课、文化课、体能课、规划课、义工课、经商课、家政课、消费课、国防课、生产课、地理课、内修课、安全课、法律课、励志课、特长课、管理课、经营课、朗读课、尚贤课、生命课。八岁能读会写

李先启(详见《爱真善美——对话名校长李先启》,教育文学,2008年11月。)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十九60年教育奠基中国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6日

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保证?剩余课堂时间教学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韩兴娥老师及其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

(摘自陶继新《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韩兴娥老师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山东教育(小学刊),2005年7、8月合刊;天津教育报,2005年6月1日;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2日,《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

有一个好的口才背诵200首古诗聆听30场名人报告阅读40部文化文学名著观看50部经典影视作品每周写6天以上的日记

(摘自陶继新《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启动六大文化工程的高万祥第三,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自由的心灵和谐的环境高层次的福利:增强教师体质

教师上操、跑步、喝奶;抽烟受罚,有病休息。为教师设计人生发展目标

首席名师每月加薪100元,每年享受3000元科研经费,而且无需领导签字,自主使用。一般教师每天享受免费牛奶一袋,首席名师则两袋;一般教师每月免费发鸡蛋6斤,首席名师则12斤;而且,首席名师每学期可以免费外出考察。他们可以列席校长办公会;如果分房子,与副校长同等待遇。首席名师每年一评;连续五年,第六年被免评一次;连续八年,为之塑像。让教师心里留住春节的美丽贡献自己的错误让群体共享(摘自陶继新《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陶继新对话教育局长系列之八60年教育奠基中国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5日23【夏青峰】学校不能仅仅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学校要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他有安全感,他能自由舒畅地呼吸,他喜欢这里的人与物,他喜欢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且他的精力能够很好地集中在他喜欢的工作上,在工作中他感受到了快乐与价值。他的思想能够得到表达,他的精神能够得到升华,他能够很好地享受这里的一切。如能这样,我们的老师能不对生活充满热忱吗?教师的智慧与潜能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吗?【陶继新】安全感是教师心理愉悦的生命底线。要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首先要让他们感到只要认真工作,就会得到认可;即使犯了错误,也可以得到宽容,可以得到大家特别是领导的帮助。再就是心灵的自由。为什么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是人如果没了自由,就成了精神囚犯,就没有了生命激情。而学校,就应当为教师提供心灵自由放飞的舞台。而一个心灵自由的教师,其创造力就会勃然而发,而且学会将这种心灵的适然传递给所教的学生,从而让他们也有一种心灵舒展的感觉。播种积极文化的夏青峰25【夏青峰】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校长的胸怀有多大、气量有多大,学校的名教师就会有多少。校长需要具备包容的品格,必须让自己有容,要让校园里到处是老师与孩子们的声音,而非校长一个人的声音。要宽容缺点,发扬优点,鼓励个性,让不同特点的人都能得到发展。校长具有包容的智慧、气度与品格了,学校必然会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校长怎样才能具备包容的品格呢?那就是登高望远。只有我们自己站得高,我们的眼睛才始终看到远方,看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校园里是群星闪烁,看到那美好的未来、美妙的蓝图,深刻理解走向美好的过程中的那种艰难与粗糙,我们对老师们现在的很多不如意就会包容,就会积极提供我们的引导与支持,而不是抱怨。【陶继新】正是因为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胸怀,才有了各种流派的名师甚至大师汇聚北京大学的奇异景观,以及北京大学名气不衰的雄阔。在采访你们教师的时候,有人就把您与蔡元培联系起来。其实,我也有一个突出感受,那就是您的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名师迅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好多教师感慨于您为他们提供了个成长的学校环境。其实,有了名师,也就有了名校。名校不在于建造了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名师是否荟萃于你的门下。更为重要的是,您的这种胸襟,还会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到教师心里,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一个对优秀者欣赏、对有个性者宽容的心理场,这就等于为学校创设了一个名师辈出的优质的生态环境。

(摘自陶继新、夏青峰《让教师享受学校——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办学追求》,《创新教育》(报道版),2009年第12辑。)

老咪的宁静致远

【陶继新】因为这样的人不知道一个起码的道理:吃亏是福,只知道沾光。其实,在其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另一种东西的失去。可是,人们大多看到的是当下的得到,看不到隐藏在内层的失去。所以,很多人在争斗场上厮杀一生,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老咪】是呀,每一种得到都隐含着失去。唯有和“大道”合一,才能让一切的失去与得到都包含其中。只是经历,只是快乐,只是观察,不做那阴与阳的律动,就会有“道”,就会逍遥。

【陶继新】成败不在一时一事,幸福也是这样。将失败视作成功,将痛苦看作幸福,心里就会真正快乐起来。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天天快乐?我说,没有让我不快乐的事啊!于是问者困惑。其实,我们一生遇到的痛苦就那么多,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心境。有了好的心境,痛苦就会变成快乐;有了坏的心境,快乐也会转瞬即逝。

【老咪】心是一个道场,向内心走,就会发现外面的问题其实很小。有份好心情,处处皆美景。

【陶继新】这个心的道场是善的大的,甚至是碧波浩荡的大海,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水流,即使污泥浊水,也会融入其中而没有污浊。相反,如果心场狭小,特别是里面本来就装满了肮脏的东西,就不可能容下外面的东西,甚至会容不下一丁点儿“水流”。(《现代教育导报》,2009年5月4日)张志勇副厅长的感悟前几天,陶老师向我推荐他和老对话录《大道至简》,希望我儿子能看一看。我知道,陶老师与老咪的对话是谈人生的。在转给儿子之前,我也认真地阅读了一遍。这个对话同样给我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读完这个对话,我本来想继续我主编的《中国教育的拐点》一书的写作,可当我打开书稿的时候,让我有点大惊失色——自己在端午节期间辛辛苦苦写就的稿子不见了,记录自己写作历程的那份稿子的时间留在了5月3日,我怎么也找不到这几天写过的稿子了。在我使用电脑写作的初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那时刚刚用电脑写作,每每出现这样的事情常常让我捶胸顿足……可今天,读了陶老师与老咪的对话,尽管自己也有些着急与无奈,但我更多了一份平静与超然:丢掉了的,不会重来。这就像陶老师说的:这几年他变化最大的就是遇到什么事也着急。不着急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摘自张志勇《感谢“六一”——关于生命的断想》。)第四,高尚人格的“诗外工夫”担当与良知做人与学文坚持与成功道德与高效

团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宽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助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闩根的师德十条34学习: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君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责任:小人之过也必文。仪表: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诚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其可也。教学: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

(摘自陶继新《用经典文化打造“儒雅校园”——朱闩根校长的经典情结与学校文化建设》)异军突起的王品木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之二十三60年教育奠基中国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6日

1997年成立之前,济钢高中只是济钢一中的一个高中部,开始每级有四到六个班,后因质量日趋下滑又缩减到两个班,最后因升学率为零家长意见太大只好停止招生,1996年,由于孩子们到市里上学太不方便,老百姓呼吁恢复高中招生,方才再次招生。但几经努力,七拼八凑才招来七十多人。背水一战1.投石激浪与“外引内培”

2.按劳取酬与评聘分开3.“小班化”与“导师制”

挚爱学生行程上的宗教情怀1.教师对有偿家教说“不”2.冬夜教师坐在走廊3.新婚教师半月住校4.父病住院不误上课

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拥有二百多名教师,三千三百多名学生。2005年成为济南市第一批次招生的学校,2007年又成为济南市四所推荐生录取试点学校之一,2008年学校又被评为“全国精细化管理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型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新课改样本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更为重要的是,济钢高中已经成为被学生家长寄予了殷切希望的热门学校。

(摘自陶继新《从薄弱差校跨向知名优质学校——王品木校长的气魄与济钢高中的崛起史》,《创新教育》,2009年第2期。)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之十五60年教育奠基中国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4日

【赵

勇】我特别赞成齐涛厅长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育家必须有信仰,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教育家,就没有名师。真正具有教育信仰的人,不仅有理想、有追求,而且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实现理想的现实路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国家、民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