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第1页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第2页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第3页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第4页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

[]F290[]A[]1003-7071(2010)01-0160-06[收稿日期]2009-10-21一、对城市经济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始终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程,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的城市经济理论框架,在城市经济理论领域开展了精彩而深刻的探索,在城市化、城市群、大都市、城市产业(产业集聚、结构类型、转型优化)、竞争力、生态保护、开发区、住宅与土地经济、城市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一)关于城市经济的功能与特征研究城市经济作为发展的基础,主导着政治、文化、教育等和上层建筑的形态,城市经济不仅影响着人民生活,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城市和区域甚至国家的发展。城市具有密集性(包括人的密集、物质和资产的密集、文化的密集等)、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中心性(吸引力和辐射力)、多元性(多功能和多类型)以及系统性(复合宏观大系统和动态开放大系统)等特征[1](P17-21)。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内部的经济活动具备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功能环节。然而,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和行政区划以及内部多种机制互相运作的影响,各个城市经济的功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强度,城市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特色。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将美国城市分为七大类,即工业城市、混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矿业城市、大学城市、游览疗养城市等。日本经济学家矶村英一将日本城市细分为十二类,即综合城市(普通城市)、政治城市(首都、地方行政中心)、文化城市、学园城市、观光城市、住宅城市(卧城)、渔业城市、卫星城市、产业城市(工业、矿业)、疗养城市、军事城市、港湾城市等[1](P18)。在充分研究中国城市特色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城市功能划分运用了多种测度方法,更侧重于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指导,较早的有Nelson方法,和其后的聚类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一方法被中国学者借用最多。近年,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和纳尔逊统计分析相结合以及运用Morre回归方法、多变量聚类分析与Nelson统计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相继被应用到城市职能分类研究中。必须指出的是,城市类型是一个历史概念,并非固定的模式,目前对城市的分类研究都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得出的结果,随着城市主导功能的变化,城市的类型也在变化中。但是,城市发展沿着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且在专业化(优势)特色化道路前进的总趋势则不会改变。(二)关于城市经济的增长、运行与优化研究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有学者提出,俱乐部趋同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一种重要类型,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该研究已经成为国外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热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趋势的概念、假说的实证检验以及对趋同机制的分析等方面。还有学者提出增长极的“漂移与叠加”两种成长模式,认为增长极的区位变化,带动不同城市经济的增长,形成增长极的漂移;增长极在原来的区位继续成长,并结合环境的变化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增长极的叠加。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必须创造适合增长极进一步成长的基本条件。在市场主体塑造研究方面,主要针对市场经济要求,探讨如何建立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市场活动的主体,发挥它们各自在市场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首先要解决城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企业问题,使其逐步建立起来,主要塑造途径是:国营企业下放、承包;“无上级、无级别”企业的建立或引进;发展民营与个体私营企业;引入外资企业等。此后,股份制企业、上市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等逐步发展。还探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责权利分离与结合、企业分配与股权激励制度等。城市经营与管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核心是其效率与文明的体现。城市经营或者说经营城市是1990年代末至今的热门话题,前者侧重于概念意向,而后者则更重视经营的过程。近几年,伴随着城市竞争加剧和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城市经营成为多学科竞相参与研究的领域,尤以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的研究为甚。有关学者在概念辨析上就经营资产、经营资本和经营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对城市经营的认识。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遵循、运用市场规律,把无力做到或者不该做的一些投资和经营领域,交由市场去配置、去完成。基于对概念的认知再深入地探讨城市经营的主体、客体,经营方式以及经营中存在的注意点等[2]。(三)关于城市产业结构提升与主导产业塑造研究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基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关注的对象是“两大部类”或“农轻重”关系;改革开放之后,产业结构的研究多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作为方法基点,对象一般是三次产业或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3]。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探索,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理论(集群的类型、特征、形成机制、竞争优势、集群战略与政策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产品内分工、模块化生产;部门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新型分工的影响因素)、产业竞争力理论(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作用)和产业转移理论(转移动因、转移模式、转移效应、转移战略)以及不同的转移模式和扩张性转移与衰退性转移、整体转移与部分转移、技术转移和资本流动、企业协作性转移与并购性转移等。对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性城市如何培育接续产业,摆脱“萧条病”;先发展的沿海城市如何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如“珠三角”地区城市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和简单“三来一补”发展的模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创新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成为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各个方面研究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从形成机制、动力机制、技术扩散方式、竞争力提升、全球产业链、金融融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如探讨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影响,这不仅表现为其企业自身较好的经济绩效,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地方主体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一方面,地方企业家的行为引发外部效应(即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激励地方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家通过创建地方产业网络,重新配置地方要素资源,并促进资源、技术与信息在整个地区的流动与传递。地方企业家联盟亦是重要的网络关系,可能导致竞争势力的强弱交替,并引发地区市场结构改变。内外企业家联盟(尤其是与海外投资商的联盟)是推动集群纵深演进的另一重要网络关系,他们共同推动集群技术水平提升、增强集群品牌效益[4]。(四)关于城市经济的集聚与规模经济研究关注城市集聚经济理论的学者在梳理和研究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外溢、劳动力蓄水池、投入品共享、国内市场效应、消费经济性和寻租等问题,较全面阐述了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和趋势。学者们通过对经济要素传导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要素的合理流动是财富生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要素的传导机制成为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工具,这方面的探索包括区域要素传导机制的概念与构成(主客体、媒介体、目标、工具等)、流动与市场机制及其机制实现方式等。关于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建设规模效益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城市的成长和它的规模是受城市生长机制以及调节机制制约的,其中经济机制是基础,是决定性的,因而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存在着客观标准,但是,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和只存在于一定范围的合理规模。任何规模的城市都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以及自身发展规律性,其中包括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规律,大城市化或集中型城市化规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规律等[5]。(五)关于城市经济的部门深化研究城市是一个巨型复杂系统,即使在经济系统内也包含诸多内容,产业部门众多,发达城市尤以第三产业为重要内容,如住宅、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安全、市场、福利、环境、旅游等等。1.关于城市土地与住宅经济研究。这一领域一直是城市经济中的难点和热点,如中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模式创新、廉租房制度改革及其方向、中等收入人群住房供应体系与限价房政策、房价与中国居民福利效应分析等。这里的两个重大问题是土地体制改革和住房体制改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城市土地也从无偿、无限期使用向有偿、有限期使用转变,使土地使用权成为商品,可以买卖和转让。取消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行货币化分配制度,推行居民住宅的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学者们围绕土地使用制度与城镇住房改革在理论上展开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及讨论。有关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的属性,土地价格形成理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产经济成为最重要的探讨部分。在土地属性的探讨上,对土地是否为商品存在不同意见,但是无论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形成土地市场,必须对使用权赋予商品属性和价值,这成为推进改革和实践基础,并且在理论界取得了共识。而讨论最为热烈房产经济问题则由一开始的房产价格的探讨不断延伸到房产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房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等以及住房价格水平的探讨[6]。2.关于开发区研究。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窗口和改革的前沿,它们往往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更是乐此不疲,不仅针对宏观的管理体制、规划决策、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改进建议,而且对微观的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市场竞争机制和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等也提出了相应对策。针对中国的开发区已经步入“后开发区时代”,有学者提出,其制度创新以企业型管理模式代替行政区管理模式,即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渡,使开发区改变其作为当地政府属下的一个行政区或行政机构的身份,成为企业型组织,开发区管理者成为独立的市场利益主体,开发区成为以土地开发经营、产业投资、管理服务等为主业的经济实体,并以实现企业的内在价值为其经营目标。这样,既可有效避免各级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导致滥设开发区、恶性竞争等现象,又可实现市场化配置开发区资源[7]。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诸多学者纷纷关注和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移的定位与实践、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战略取向、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等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照新兴资源型城市与原有城市的关系,可以把这些资源型城市分成两类:无依托型和有依托型资源型城市。无依托型资源型城市是指在原先没有城市的地方,因资源开发活动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如大庆、攀枝花等;有依托型资源型城市是指原先已有城市。后因附近地区发现和开发矿产,因而使早先的普通城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如大同、徐州等[8]。针对不同的城市要以不同的对策进行调整。有学者在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中国的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并提出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产业调整策略:产业链延伸策略、产业转型策略和“边延边转”策略。同时以法国北加莱海峡“煤矿大改造”、德国鲁尔传统产业转型、美国芝加哥多元化经济战略等国际案例予以解说[9]。4.关于创意城市的研究。近年来,创意城市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之中。总体而言,众多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罗列出构建创意城市所需要的要素,并未深入探讨创意城市的本质等相应内容。因而,这一领域成为学者们纷纷进入探讨的空间。主要观点有:中国创意城市发展理论需要反思、中国城市创意创新发展战略应作根本性调整、推动创意创新发展的主力往往不是政府,而是一些非主流、边缘化、体制外的力量。创意产业概念自1998年提出以来发展至今不过十年,创意城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方面,尤以创意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例如,于2006年率先提出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创意城市,该指数包括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共三十三个指标。随后北京等城市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创意产业划分体系。还有学者提出创意城市评价主要是三个方面:创意能力、创意活力和创意环境等[10]。但该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创意城市建设的实践。创意城市理论还不是众多城市的“创意城市”建设的理论向导,评价性研究多,关于对策与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少。此外,从研究视角来看,从社会学与城市规划角度开展的较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还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较少[11]。所以,创意城市的研究在未来城市发展中还会有更大的空间。5.关于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近些年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城市或区域间经济的差距。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内容及内涵、功能与作用,指出弘扬先进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触及了经济社会的深层驱动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一旦断裂,城市原有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将消失殆尽,城市也就缺失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灵气。城市文脉延续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西方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概念范畴也逐渐扩大,已从单体建筑、建筑群、街区的保护扩展到对整个城市的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正是这种对旧城进行科学更新的动力,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新的激励因素[12]。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融合外来文化的精华,注入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名牌产品的不断涌现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化稳步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作用发挥的重要保证[13]。6.关于城市安全体系的研究。由于城市是人口、产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方,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中心场所,自然成为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这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城市灾害的类型、发生的原因机理、灾害的防范与控制、灾后的应对与处置、应急系统的建设与预案等内容。应该说,城市综合防灾在当代中国理论界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的城市综合防灾研究和规划的进程很缓慢,成果很少,近些年随着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国家对于城市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将安全隐患对影响降到最低将是对城市经济的最大支持。目前较多的研究来自于科学技术支持开展的城市安全网络建设,但随着城市经济学者们的关注,未来从城市经济角度出发看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也会更加直观和现实。7.关于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当前在中国城市化各种问题中,生态环境恶化与人居环境脆弱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桎梏。由此,强调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其中,有学者将城市空间研究历史划分为“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回归”、“生态革命”四个阶段的“生态脉络”,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学者力图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构想。生态城市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循环经济提出以后,人地和谐、生态优美的城市建设更是受到市民的认同,许多学者也开始探究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相当有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各地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城市无论从理念、理论形成到建设和发展,都应该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绝非可以一蹴而就[14]。二、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和周围不断进行着物资、人员、文化、技术、资金、信息的交流,各种因素的此消彼长与分化组合构成了城市经济的丰富多彩和日新月异。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应当很好地把握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一)城市经济研究的十大重点领域1.城市经济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需要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理论、新方式、新模式。探讨科技革命带来的城市发展新方式和城市新形态。2.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深化研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中期,东部、中部、西部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应关注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看待城市之间相互依赖和补充、城市分工的细化,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和未来趋势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等问题。特别是分析城市密集地区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还有中小城市在不同地域组建类型,等级不同城市各自功能特色、区域城市模块化,等等。3.城市特色和功能定位研究。这一领域涉及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的确立与转换,即如何根据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确立在城市网络中的功能,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并制定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如何根据地区特色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及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并处理好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互相关系,保持城市连续、稳定发展。4.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旅游、体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成为城市经济研究的新领域,在追求城市质量结构的功能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调整)是这方面的主题。新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交通、通信的便捷使可流动要素得到全球配置及合理的利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跨国公司在世界中心城市设立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催化了现代化的世界城市形成与发展,并以世界城市为核心形成了都市密集区与城市网络体系。研究信息化对城市经济要素聚散的作用与效益影响,目的在于构建中国现代化世界城市和城市网络体系。5.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城市社会文化、历史文脉、人的价值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对城市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应加强通过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加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城市形象的建设和管理的研究。6.城市与地区协调发展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群、城市带等发展起来了,随之出现了各地城市群的联系和发展等问题。还有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城市间的互动互补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与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城市/群的合作与竞争的研究。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又与生态协调、人地和谐分不开,应关注如何充分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优美协调,城市公共事业与基础设施怎样建设等问题。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许多城市面临各种挑战,有资源的限制,有制度的制约;尤其是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更大,应关注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如何集约发展等问题。8.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评价研究。城市发展能力是国家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强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何客观评价城市的发展能力,找出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并加以改进,这是每个城市都将面对而又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9.城市经营与管理/治理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基本上为政府主导型,而对市场力作用的发挥,目前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都尚未成熟,经营主体、对象(土地)需要考虑,这涉及到市场—政府二元结构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换等问题[15],在城市土地开发收益分配上,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平台,是城市政府最大的资产,需要研究经营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确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与土地开发模式,以及协调土地矛盾等问题。10.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经验教训与理论总结。一方面需要研究发达国家城市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在中国城市的不同表现;另一方面,需要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城市特有的现象。对比不同的进程,归纳和创造新的理论和原理。(二)虚拟城市经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在虚拟世界的带动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思想观念、理论、生产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等)受到了巨大冲击,无线网络、3G技术,网络计算机将空间距离压缩成可以忽略不计的元素。城市的边界因为这些技术而模糊,甚至扩大成一个由网络沟通连接的“超级城市”。早在1970年,美国专家Smith就在《工业区位:经济地理分析》中提出,在研究工业区位选择时,更有效的方向是研究企业之间的无形连接,尤其是信息流网络。近些年来,国外专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高级计算机等技术层面的变化影响,随着这些影响的深入,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虚拟(网络)经济对城市乃至区域的影响。刘豫川、黄勤关注到网络对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虚拟(网络)经济使经济区域的地域构成要素和发展要素结合得更为紧密。在网络经济中,知识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被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