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教案(15篇)_第1页
教师优秀教案(15篇)_第2页
教师优秀教案(15篇)_第3页
教师优秀教案(15篇)_第4页
教师优秀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优秀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师优秀教案1我是一名教师,一名站了十四年讲台的普通的中学教师,我还要告诉大家,告诉我的同事,告诉我的学生: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学生需要我,三尺讲台我就要永远站下去,因为在我的生命中,讲台是永远的依托。记得有人问过我:教师是世上最清贫的职业,班主任是世界上权力最小的主任,可你却为什么如此地偏爱这一行呢?我的回答是:不错,我们的职业是清贫,可我们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我们拥有三千弟子!班主任的权力是小,可我们却掌握着塑造人的灵魂这样一个无比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说:我们掌握的是祖国的未来!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一生的诺言。1991年,我刚毕业就半路接手了一个全年级挑出来的慢班,第一次期中考试各科成绩比平行班至少低五分,但我一点都没有灰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参考外地的经验,我总结出一套“五步学习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然而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不幸却意外发生了:我唯一的弟弟在下班途中无辜被铁器重创致使腿骨粉碎性骨折,而更不幸的是几天后我年仅六十七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溘然离世。母亲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双重打击重病在床,而当年二十几岁的我又怎能禁得起这残酷的突如其来的三重灾难??恍惚中,我听到了一种声音:老师,老师??于是我流着泪离开病中的母亲和弟弟,却把笑脸带给了我的学生。通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在九三年的中考中,我教的语文学科和班级总成绩都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至今我已经圆满地送走了三届初中毕业生、两届高中毕业生。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已经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把打造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新目标。记得有一年新生入学,一名性格孤僻的女生被本该接受她的班级拒之门外,为了不使她辍学,我接纳了她。望着那双失落的眼睛,我用力握住她的手认真地对她说:“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后的三年里,我一直用真诚的爱去开启她情感的封条。我发现给她造成伤害的竟来自于她小学的教育,解铃还需系铃人,同为教育者,我要用爱心去弥合她心灵的创伤。我抓住每个机会,努力走入她的情感世界,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她变了,变得积极、活跃、乐观、向上,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我热爱这三尺讲台,讲台是我心灵的归宿。教师优秀教案2活动目标: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根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2.对沉浮现象有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活动过程:(一)感受沉浮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1.教师:看一看我这里有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如果把石头和泡沫板放到水里会怎样呢?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仔细看它怎么样了?3.教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纠正不对的。4教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二)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量记录方法。1.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教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也想去水里,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个会沉下去,哪个会浮起来?(幼儿猜测)2.了解活动记录单。教师出示幼儿操作记录单:你们见过这样的表格吗?表上的问号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商量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测进行记录。(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索并记录沉浮现象。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放的小朋友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录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认一认小朋友的记录表)2.两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记录。(四)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分类。1.教师:你猜对了吗?经过实验,结果怎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结果,在集体记录表中队每个物体逐一进行沉与浮的情况记录。)2.教师: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导幼儿根据沉与浮进行分类,每组有两个小筐,请把能沉下去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来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上的筐里)3.幼儿把材料按沉和浮分类,刚才还有问题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师这边再来试试。4.交流:大家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五)小结,扩展幼儿经验。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把物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过来试试。(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教师优秀教案3【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2、学习对比的写法。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难点】1、重点:⑴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⑵学习对比的写法。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觑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遒劲犷野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2、导语: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三、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明确:⑴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⑵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明确:⑴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⑵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⑶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四、问题探究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五、体验与反思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六、小结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七、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题。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3、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教师优秀教案4优秀教师精编教案:秋夕一、谈话:美丽的秋天又来了,让我们与黎明共舞,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迎接这金秋时节。二、复习诗歌《赠刘景文》、《山行》。1、师: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准备诵读。2、生齐诵: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学习新诗《秋夕》。1、导入:古代的诗人描写秋天的诗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2、出示《秋夕》: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3、师范读全诗。4、领同学们诵读。5、同桌互读,不会的字请教小伙伴。6、同学们齐声读。7、小组赛读。8、男、女生对读。10、全班齐读。11、指名背诵。四、延伸活动。谁还知道哪些写秋天的古诗?请读给同学听吧。教师优秀教案5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引导学生描述这一情境,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你知道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哪些知识?二、问题探究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边总结,边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及12个大格、60个小格。2、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1时、1分的时间概念。以及时分间的联系。3、借助钟面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体验感悟认读钟面上的时刻①认读整时。通过几组整时的图片的认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②、认读几时几分。(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③、两种记时方法师先把学生认出的时间用汉字记时法写在黑板上,再问:你还有不同的记时方法吗?注意:几个较难的时刻记录9:05、10:00、8:12等。四、实践应用巩固,并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1、CAI出示:P65—1、先让学生观察图意,认读时间,并说出小朋友在做什么。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2、P65—2、找朋友游戏。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并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宣布游戏开始。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小组同学一人拨钟面,其他人说时间,或写时间,再轮换角色。教师设疑有几种情况,如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两数之间。……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P44教师优秀教案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2.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有感情地诵读。教学准备:原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了解他生活年代的情况,收集他的爱国诗篇。教学设想:注重朗读指导,读出“诗味”,读出“情味”。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歌《示儿》,根据你们的预习,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板书课题)2.师:你们说的真不错。这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看的一首诗,“示”,是告诉的意思。你们课前已经收集了诗人的有关资料,谁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呢?[学生大多会收集到这份资料: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大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这首诗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3.师相机总结。如这时有学生愿意读收集到的诗歌,注意在“正确”“停顿”方面作些评价,不作高要求,正为下面的初读诗歌奠定基础。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意。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把字音读准,注意停顿。2.指名读诗。相机评价。3.诗歌读了好几遍,诗句意思懂了吗?我们还是采取“由易而入”的学古诗方法,先说出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句诗的意思,再扩大战果,谁先抢?4.相机指点。(大多会先说三四句,再说一二句。)第三句的指点:同学们有说“宋朝”的,有说“南宋”的,这有区别吗?(学生汇报)你的预习真全面啊,你为大家提供了一份重要的资料,对,北宋被金兵灭亡,南宋建立后只守着半个江山,那个时候,陆游才两岁,而今,他85岁高龄,从他记事起,盼祖国统一足足有八十多年了。咱们一起随着他的心愿读读这句诗吧。第四句的指点:诗中的“乃”字,意思是“你,你的”,这是古今字意的变化。“乃”字该怎么书写?(横折折折钩,撇)第一句的指点:诗中的“元”同“原”字,对,是通假字,理解为“原本,本来”。第二句的指点:调换语序作比较:只是悲伤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只是为没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语序变换都读得通顺,祖国语言的内涵是丰富的。5.指名说出整首诗的意思。6.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读诗。7.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临终作诗,没有说别的家常话,这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学生交流)小结:是啊,有了“国”这个大家,才会有我们的小家,作者忧国忧民,短短四句诗,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所以,明代作家胡应麟称此诗是“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三、设置情境,深情读诗。1.老师提议自己读诗。2.引导学生设置情境:为了让老师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哪位同学愿意想象并描述陆游当时写诗的情景。算是给我提个醒为我读诗先设个引子,谁愿意来?3.老师为学生设情境:陆放翁已高龄85岁了,他知道自己在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免回想这一生:在他才两岁时金兵掳走皇帝灭北宋,北方人民从此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算算有83年了,祖国仍未统一,亡国之恨长在啊,而今年岁虽大,然而满腔热血犹在奔腾,于是他告诉儿子们四句话——(指名学生读诗)4.或以陆诗激情:(课件展示)陆游在52岁时写道“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他67岁时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8岁时写的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85岁时,他知道生命即将终止,可憾的是祖国仍未统一,于是,他写道——(学生读诗)四、揣摩表情,沉重读诗。1.设置悬念:我也感悟到诗人的感情基础了。接着这份情,我来读诗吧。大家对诗已很熟了,可以不看书,用心听:示——儿!陆——游——(突然停下)2.引导揣摩表情:你们没有看书,都在看我吗?这么一看,倒让我想了起来,读这首诗应该是个怎样的表情呢……咱们一起来揣摩揣摩,你们就互相对读吧,找准表情的就示范一遍,帮帮老师,好吗?3.学生相互读诗、交流。4.指名读诗。相机评价。鼓励学生读出悲愤、期盼等情感,鼓励读出诗人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5.提出“四遗”,范读全诗。①这是一份心头装着“祖国”的遗书啊,有人针对四句诗分别用四个带“遗”的词语加以概括,如果让你来概括,你用哪四个词语呢?②老师想以这四个“遗”字词语所揭示出的诗歌情感,来读一读这首诗。(读诗)6.总结,齐读(背)全诗。附板书示儿陆游(遗____)死去元知万事空,(遗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遗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遗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师优秀教案7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提题:看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二)自读课文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三)生字教学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四)写字教学全家两字教学(五)读懂课文1、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爸爸和我足球迷奶奶京剧听的入迷打盹睡觉爸爸和我足球乐的直叫一起拍手欢呼妈妈音乐舞蹈2、找出把足球赛转成京剧的小节?爸爸再看球赛时想到了什么?3、结果奶奶听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奶奶又怎么想了呢?找出京剧换成足球这一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四五小节(一)自读一二三四五小节(二)细读1、学习第四小节(1)第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接小节提示形式说明)(2)看到妈妈一脸的疲劳你怎么想?(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五小节(1)自读(2)指导?号的朗读(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4)指导朗读三、写字教学爸关写完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交流3、学生练写四、指导整体朗读五、拓展教学教师优秀教案8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二、组织领导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五、参评教案要求(一)合格教案要求:1、全期教案;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项目序号教学目标1要求指标满分得分5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知识点安设计2排有系统性3教材分析透彻,能根据每一章节特点设计教学过程104前置作业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过程完整严密,各教学环5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教学方法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注重启发性和研究6性,师生互动性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性过程设计7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富5有层次的问题、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能结合教学内容与8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具、实验、多媒体等适当的5教学手段辅导教学有板书安排,有上课提问的设置,有与学生互动设9计,有辅导、答疑的问题与难点创新10及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注重培10551010特点11根据个人差异,写出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教案512有教后记13教案完整、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其他14教案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格式合理、图式规范总分5510六、工作安排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七、奖励办法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教师优秀教案9活动目标1.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理解词语:主脉、侧脉.活动准备1.《梧桐树叶脉的秘密》记录单(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人手一个放大镜.2.叶脉书签、叶脉图片、叶脉PPT、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3.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绘画活动中给“梧桐树叶”涂过色.活动过程1.欣赏幼儿绘画作品,引发对叶脉的关注.(1)教师:秋天到了,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昨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2)(引导幼儿关注画有叶脉的树叶)这幅画好像和别的有点不一样,这些线条是什么?(引出叶脉)小朋友们画的叶脉是什么样的?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探索其结构.(1)自由观察实物.●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2)细致观察并交流.●教师出示叶脉PPT: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认识主脉和侧脉.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引出主脉)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引出侧脉)侧脉是怎样生长的?(3)用放大镜观察细脉.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引导幼儿顺着叶柄向下看,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4)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可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3.讨论叶脉的作用.(1)教师: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有什么用?(2)(观看PPT)叶脉输送养分: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3)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把叶子支撑起来.4.拓展.(1)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2)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活动延伸1.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2.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教师优秀教案1020xx年6月底,带着重在积极参与,期待有所收获,以及有些紧张和忐忑的复杂心情,在兰州我参加了举行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20xx年甘肃省第二届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令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感到意外的是,我获得了健康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看着精美的奖杯和获奖证书,当时激动的心情依然清晰,回顾整个比赛前后的日子,再次让我心潮涌动??六月的兰州骄阳似火,瓜果飘香,可我无心享用美食。心里压力很大,一是因为本项比赛应该是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试金石,二是因为在第一届比赛中,我园的王老师就力压群芳,获得了语言组的第一名。而本次,是第二届,分健康、数学、美术三个组别,每组各有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21名教师参加,一共63名参赛教师。我们嘉峪关市只有3个名额,值得骄傲和荣幸的是,我市的3个名额都被我们市二幼的老师争得。最终也不负众望,我获得了健康组的第一名,我园刘老师和崔老师也分别获得数学组、美术组的二等奖和三等奖。这个好成绩在全省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也让我和我们二幼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记得颁奖那天,激动、忐忑、紧张??抱着获得三等奖想法,期待获得二等奖的喜悦,获得一等奖,想了,真的没敢多想!当听到我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一等奖时,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心潮澎湃”这个词的含义。当踏上领奖台时,我却真的很平静,因为觉得自己离这个一等奖真的还很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当我回到嘉峪关,看到幼儿园围墙上耀眼的横幅,还真觉得的有点恍惚,似乎这一切就像梦一样美好。等一切平静下来,反思这次比赛,真的获得了很多的经验,而这一次经历,也对我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些许感悟和经验与之分享。收获的感悟一、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收获源于日积月累。作为一名男幼儿教师,工作已经七年多了,2年半的一线带班经历,4年半的保教工作经验,让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这些教育经验源于每一次公开课、竞赛课,也有每次听课、评课的沉淀,更有每一次学习和培训的收获,而这些经验,都源于每一天的付出和努力,积极争取和认真把握每一次的锻炼机会,真的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终有一天微小的量变终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质变。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收获源于理想和目标。虽无鸿鹄大志,但也绝不甘心做一只燕雀。我经常会给自己定一些目标,为每一个小小的目标去努力。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我给自己定了很多不同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看似很小,但我会为这些不起眼的目标去努力。有些也许失败了,有些也许自己都忘了,但是,正是这些目标,承载着我前行的足迹,才有了我今天的收货。给自己定一些小小的目标,你就不会迷失自己,也终将有一天,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蓦然回首,你已更上一层楼。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收获源于勤学善思。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的茫然无助,记得第一次面对三十个孩子时的手足无措,也记得第一次公开课后的失落。回想这7年,是什么能够让我获得这个成绩,其实就是勤学和善思。7年来,我会珍惜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成功后总结得失,失败后吸取教训,让自己看惯成败,看懂经验,看重反思。做一个勤学善思的人,真的对我们很重要,其实,这一点我做得并不好。四、宠辱不惊,不骄不躁——收获源于自信和谦虚。其实,自信和谦虚并不是矛盾的,每一比赛和考验,我们要足够的自信,只有自信,你才会正常的发挥,甚至超长的发挥。每一次成功和收获时,一定要记得谦虚,戒骄戒躁,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孤独,才会收获成绩以外的惊喜。五、众人齐心,其利断金——收获源于团队合作。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付出和努力,是市二幼这个优秀的集体,给了我坚强的后盾。一个人的成功真的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真的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收获的经验经过这次历练,病结合省教育专家的点评,我总结出了些许经验,愿与读者共勉。经验一: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很重要。抽取的目标和自己制定的活动目标要高度吻合,每一个环节要给目标服务,亮点、环节、内容、视频、课件等宁缺毋滥,准确合理。经验二:亲切自然的课堂才是最美的。活动中不要太多的废话,没有无效的表扬,就是实实在在的和幼儿一起学习,师幼互动亲切自然,不假不做作。经验三:课后客观的自我反思是关键。课后的自评很重要。说课时及时准确的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做好教学重构。心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经验四: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活动中用心关心幼儿,爱护幼儿。时刻铭记自己代表这一个幼儿园,甚至一座城市。经验五: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学习促进成长。向每一位参赛者学习,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总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总之,比赛的过程真的很煎熬,很痛苦,但你回首过程,你会觉得很充实、很快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会时刻铭记这句激励我前行的话:世上没有完美的教学活动,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追求完美的步伐。教师优秀教案1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3、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1.燕子)2、教师范读课文。二、检查预习1、读生字组词,注意读准字音。2、选择正确的读音。3、组词。俊()俏()拢()拂()倦()峻()悄()笼()佛()卷()骏()稍()垄()沸()圈()符()谱()沾()添()奏()附()普()粘()填()凑()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5、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俊俏—(俏丽)聚拢—(聚集)生机—(生气)掠过—(拂过)反义词:偶尔—(经常)增添—(减少)俊俏—(丑陋)机灵—(死板)三、初读课文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二、学习第一段。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了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了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了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分析到这里就很不错了,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板书:羽毛翅膀尾巴)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板书: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应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同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段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小燕子?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板书:凑成燕子)到此为止,同学们对小燕子有了一个总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与书上的语言相比较,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同学们可以把两个句子比较着读读,哪句好一看就会明白。很明显书上的句子写得好,因为它更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实际上“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既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下面内容的总起,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板书:活泼机灵)二、学习第二段。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主要词语画下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雨风柳草叶花)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体会春天的景色之美。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这样一段话:“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请同学们将课文上写的和小黑板上的内容相比较,讨论哪句话写得更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两句话对比着朗读,促使学生自己分辨。教师也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上的雨、风、柳丝、草、叶、花等,提问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柔柳、什么样的花和草等。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写出了这些景物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显得很干巴巴的了。“雨”前面加上“细”而且是“蒙蒙细雨”,这样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比单纯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过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丽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比喻句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它们比作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这样写突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满了生机。)(板书:赶集)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小燕子也赶来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指导学生理解“生趣”一词,很有生气,很有情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很招人喜爱了,现在小燕子又飞来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说是“增添了生趣”。(板书:生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学们可以把这段话分成四个层次来背诵: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教师小结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三、学习第三段。认真看书上是怎样写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课文中哪些词写出了燕子是怎样飞行的。找同学回答,教师抓住重点词板书。(板书:掠、叫、飞、横掠、沾)四、填空,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过,唧唧地()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五、学习第四段。上一段描写了燕子飞行的美,实际上燕子停歇时同样很美。请同学们观察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个情景像什么?(出示相关图片)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为什么说“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这个“落”字用“停”来代替好不好?(不好。因为“落”字把燕子从高处到低处,伶俐轻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板书:落)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描写成“几痕细线”“像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板书: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齐读第四段,试着背诵。六、总结全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从燕子飞行的美,动态美;写到燕子停歇的美,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趣,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板书:动态美静态美)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板书背诵课文。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厚。教学时要不断地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八、结束课程。教师优秀教案1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燕子》: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的读音:⑴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⑵学生齐读。2、掌握生字的写法: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⑴学生读课文。⑵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3、学生交流。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5、指导朗读:⑴激发情感: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⑵自由朗读。⑶指名试读、齐读。6、指导背诵。⑴学生说该怎样背?⑵看板书练习背诵。7、说说这一段的意思。四、指导写字五、作业1、抄写词语三遍。2、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教师优秀教案13【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单元的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1.教法:教法依据诵读法是一种欣赏教学法,优美的散文需要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朗诵能力,更可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对话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情境教学法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2.学法:学法依据预习法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进入文章的学习,个性化的阅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有助于问题思考意识的养成。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合作讨论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一)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教资面试】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二)情境导入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教资面试】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一)研读入境品语言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二)赏读入心悟情思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三)涵咏入理勇质疑【教资面试】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一)拓展迁移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二)课堂总结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三)作业布置【教资面试】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教师优秀教案14教学目的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领会准确、生动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设想《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得多,读得熟,可以领会得深切。为使学生加深对写景抒情的散文的理解,本单元教学可采用以讲读带自读的方法。课文《春》重点讲,使学生学会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后,再训练自读。精读是自读(往往是速读)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谈过精读和速读的关系。他说:“课内精读文章最用细琢细磨的工夫来研讨的;而阅读的练习,不但求其理解明确,还须求其下手敏捷,老是这样细磨细琢,一篇文章研讨到三四个钟头,是不行的。参读相关文章就可在敏捷上磨练;能够花一两个钟头把一篇文章弄清楚固然好,更敏捷一点只花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尤其好。参读的文章既与精读文章相关,怎样剖析,怎样处理,已经在课内受到了训练,求其敏捷当然是可能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殿话对如何处理讲读课文和白读课文的关系,很有指导意义。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首尾的盼春、赞春与主体部分的绘春;春草报春描写的表现力量。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一提到春,就会令人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描绘春天的诗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城无处不飞花”,都是传涌的名句。引用诗句激发学生想象,进入春的境界。进而告诉学生,课文《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著名的散文。朱自清先生(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他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土。他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他的著名散文,如《春》、《背影》、《菏塘月色》等,都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深受师生喜爱。2.朗读课文。教师先范读(或放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并受到感染。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不漏字、加字,读顺畅。提示注怠以下加点字的音、形、.义。“水涨(zhang)起来了的“涨”不能误读为(zhang)。“涨”是多音多义字,读zhang,指“水量增加”或“价格提高”。读zhang,指“体积增加”,如“豆子泡涨了”;还有“多出来”的意思,如“涨出十块钱”“捉迷藏(cang)”的“藏”.不能误读为(zang)。读cang,指“隐蔽、收存”,读zang,指“存放东西的地方”,如“宝藏”。‘散(san)在草丛里”的“散”是“松开”的意思,不能误读为(san)。“酝酿(yunniang)”不能误读为(wenrang)。“巢(chao)”不能误读为(chao)。“应和(he)”的“和”不能误读为(he)。“黄晕(yun)的“晕”不能误读为(yun)或(hun)“蓑(suo)”不能误读为(Shuai)。(以上字词可先让学生,再在黑板或投影上出示。)3.引导学生了解全文。即对文章总的内容,对整体有所了解。学生初读课文,一对全文只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把内容作个整理,分别归纳一下,就会印象清晰些。让学生思考回答: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教师明确:文章开头盼望春天,接着描绘春天,最后赞颂春天。板书:盼着绘春赞春对作者的思路了解清楚了,文章的结构也就能相应的明白了。课文第1段盼春,是引予,点题;第2段至第7段绘春,是文章的主体;第8段至第10段赞春,是结尾,也是点睛之笔。在把握文章整体之后,再细致理解局部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4.简析文章开头。开头写盼春只有一句话,简明得当。虽然面短,可迎接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却突出地表达出来了。“盼望着,盼望着”,词语叠用,意思增强。一个“来了”,一个“近了”,写出感知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可让学生即时背出这个句子。5.引导学生研读文章主体。“绘春”是讲读的重点。第2段先写春大总的景象,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情态。“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于,欣欣然张开了眼”。让学生注“一切”这个词语和“刚睡醒”“张开了眼”这个拟人的写法。写山色,用“朗润”表示明朗、润泽。因为春天到了,山草变绿,林木抽芽,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树木由枯萎转为润泽。写水“涨”了,再现了冰雪消化、春水涣涣的样子。写太阳,用“红”描绘,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具体描绘创设了广阔的背景。下文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几幅图画。如有同学认为描绘春景图的只有四幅,最后是写人们在春天的活动,不算春景图,也是可以的。让学生读“春草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先写春草。写春草从地里长出来用“钻”,又以“偷偷”修饰,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用得确切。“钻”表明小草破土而出的劲头,“偷偷”写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长出来。这些描写显示了春草不可压抑的生命力。“嫩嫩的”说春草柔软纤嫩,“绿绿的”指春草青葱嫩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明春草分布之广,绿满大地。从春草的情态、色泽、长势显示出春天的蓬勃生机。再由春草的可爱,写儿童在草地上欢快活动的情景。启发学生抓住写动作的词语,坐、躺、滚、踢、跑、捉;体会整齐流畅的短语短句,“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口语化,活泼、自然。这样细笔描绘,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目所睹、亲身经历之感。板书:让学生分组轮流读课文,当堂齐声背诵。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三(书面作业),练习四(准备口头发言)。2.背诵前三段。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春花争春、春风唱春、春雨润春等细腻描写的表现力量,教学过程1.检查作业。(1)指定学生回答练习三、四两题。(2)指定学生背诵前三段,要求声音宏亮、背得流畅。有语气、有感情。2.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章主体。(1)让学生读“春花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明本段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以培养概括段意的能力。教师明确:突出了春花万紫千红、争妍斗艳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本段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层次分明地展开描述。教师明确:本段为了突出春花的特点,先后写了花朵多,竞相开放;花色艳,万紫千红;花味甜,联想到果实累累。井然有序。下面写蜂飞蝶舞,也是衬托花儿的繁茂,花儿的香甜;与野花“遍地是”,表明数量多,“杂样儿”,表明种类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惹人喜爱的景状。全段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仔细体会。还可以理解到这一段写得很有立体感,先写树上繁花似锦,次写花间蜂蝶喧闹,再写地上野花烂漫;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的果实满枝;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香甜,这种高低结合、虚实结合、色味结合、动静结仑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绚丽的春景之中。上面是从抓春花的特点和先后顺序上理解,再引导学生从描述方法和语句上体会。拟人和比喻的写法,学生比较容易领会,可让学生自己分祈,老师给以比较、深化。如用拟入写法,写枕树、杏树、梨树;不简单地说讫朵开得茂盛,而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描述,寓树以人的情态、动作,“赶趟儿”,表明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赶春天,赶春光,百花争春,这就把是写活了。用比喻,如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汉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从语言上看,选词精当,凝练有力。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虚词用得也好,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如果不用这几个副词,写成“树上是桃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没有丰富想象意味了。板书:让学生齐读、默读、背诵第四段。(2)让学生读“春风图”,引导学生进行分祈。学了“春草图”‘春花图”,学生对景物描写有所体会,再读‘“春风图”,会有理解、感受。提问:春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春风的?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发言,指出读这段要思考;风无形无色,怎样来描述呢?大家读了以后可体会到,作者是借助其池事物来表现春风的。首先,借助感觉写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模着你,”使人亲切地感到春风的柔和温暖。其次,借助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春风带来的各种气息,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使人直接感到春风的香甜、醉人。再次,借助听觉写春风的和悦,鸟儿‘精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和轻风流水应和,这是多么动听的音乐。这样,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美妙感人。再回看前文,作者写春花等着景,除了视觉以外,也写到了触觉、嗅觉、听觉。这里,启发学生了解:外界事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都靠五官去感觉,于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本文对香景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和作者有多方面感觉,获得深切感受分不开的。要获得实际感受,就耍仔细观察,观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梁能力。板书:让学生按座位分行轮流熟读,默诵第5段。(3)教师读“春雨图”(或放录音),朗读示范可常做。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由风写到雨,风是春大豹风,雨当然是春天的雨。那么,”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和春雨笼算下什么样的景物呢?启发学生理解:写春雨“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简明点出春雨连绵,这是一个特点。“可别恼”,三个字说得好,春雨虽然绵绵不断,可它看喜人的。文章用一个“看”字领起,引出各种雨景。首先写雨的形态,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表明细而密;“像花针”,表明细而亮;“像细丝”,表明细而长。“斜织着”,一个“斜”字,照应上文写的春风,春风春雨相伴。一个“织”字,又和细丝的比喻联系趄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又用比喻描述细雨蒙蒙的景状。这些都把春雨细密而轻盈的又一待点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不由使人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接着写雨中的树,雨中的草,雨中的人。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了树叶儿和小草儿,树叶在雨中洗过以后,尘土没有了,“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意境全出来了。文章由自然景物转到写人家。傍晚,“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是静景。当时,家家一灯如豆,隔着蒙蒙细雨望去,灯光四周就呈黄晕的光芒,“黄晕”和“绿”、“青”相连接,写出色彩。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雨中行人“撑起雨伞慢慢走着”,地里农民“披着蓑戴着笠”,各具特色,形象勾画得简练,又有江南地方特点,这是动态。房屋“在雨里挣默着”,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