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民办嘉一联合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Ca(OH)i*物质]解届饕卜\量值/量/质里、 电1 「 ,1 .0 时间»硝酸钾质量信0 时间0 水的体积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一定温下,向不饱和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量CaO闭容器内燃烧质量酸钾固体A.A B.B C.C D.D2.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中,铁、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太阳能6FeO+O2个D.过程II属于置换反应3.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1C130-50S,发生稀盐酸与A12O3的反应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4.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沉淀质量电沉淀质量电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J+2NaCl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B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C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D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口水的体积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温度七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稀盐酸的质量g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稀盐酸的质量g7.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B.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C.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D.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为验证8.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为验证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9.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 B.46% C.50% D.55%.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于该图象的理解,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B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③反应结束后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④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0 。号0 。号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T溶解度-T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120c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jC时都会析出晶体D.120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没,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其逐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2HClNa2CO3 B.KClBa(NO3)2CuSO4NaOHC.AgNO3HClNa2CO3CaCl2 D.Ba(OH)2KClNa2SO4Na2CO3.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B.C.D.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右试管比左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14.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A.B.C.D.Zn、NaCl、CuCl2A.B.C.D.Zn、NaCl、CuCl2(过量)Fe(过量)、Cu(NO3bAgNO3Fe(过量)、KNO3、CuSO4Cu(过量)、FeCl2、HCl15.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材料B.含有2个氧分子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D.Ga、O元素质量比为1:21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04加入金属D.CuSC)4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1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Ca(OH1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1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具对应变化关系的是()E或口溶液南里区sD.量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间519.关系图中“一”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好”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放出热量B.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H2SO4C.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D.反应③可得NaOH.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lB.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C.滤渣中一定有FeD.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3)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C.滤液C中只含有Cu(N03)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C.滤液C中只含有Cu(N03)2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步骤I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步骤IIA.B.C.D.步骤H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一定没有Na2CO3步骤H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KCl步骤H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步骤H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K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生成气体JK量电溶质质量生成气体JK量电溶质质量A.B.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锁的匿量24.某白色固体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注:BaSO4难溶于盐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据此实验可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25.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B、C、D物质类别不同,其中C和D中不含相同的元素,E、F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玲”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fE是吸热反应C和E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一定是稀硫酸CfA反应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二、实验题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向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2)(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溶解性溶剂氢氧化钠碳酸钠水极易溶易溶乙醇易溶微溶(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①把注射器工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从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人至全加酸完滴盐好应逐稀恰反OLUMT成体质小
生气的量人至全加酸完滴盐好应逐稀恰反OLUMT成体质小
生气的量匕三三厂^滴有酚酰)H2三厂,火小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也A B, 01 图2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欧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欧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一;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欧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28.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②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酸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溶液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猜想二”成立“猜想三”成立2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序号等浓度的双氧水质量/g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的质量/g实验温度/℃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mLI50MnO20.1206n50MnO20.13015maMnO20.14020w50CuSO40.1205V50无无200.5(1)由实验n和—可知(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若实验m中,a=,也可对比得出此结论;(2)实验W和V还不能证明CuS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CuSO4在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3)经验证,CuS04也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如图是实验I中氧气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上述信息,在坐标轴上画....出实验W中氧气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反应时间30.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反应时间30.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0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如下图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如下图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端通入(填"a”或"b”)。(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0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实验室制取C0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 (填"能”或"不能”)。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a.1一2一4一3 b.2一1一3一4c.4一3一1一2 d.3一4一2一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1.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干的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资料获悉)(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NaHCO3在2700C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个,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实验过程)实验一:验证Na2c0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03受热不易分解.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03和NaHCO3.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03和NaHCO3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结论(3)(4)(交流总结)(1)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2)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后随着温度的下降,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又变大,恢复到常温保持不变,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温度不变,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至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但是由于是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一开始不会是0,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变,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A。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过程中,由四氧化三铁转化为氧化亚铁,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3价转化为+2价,有单质的氧气和氢气生成,故铁、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正确;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正确;C、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太阳能6FeO+O2个,正确;D、过程II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3FeO=H2个+Fe3O4,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D。3.B解析:B【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即有热量放出。故A不符合题意;B、50s时压强不变,50〜100s时压强逐渐变大,说明此时间为稀盐酸和铝的反应,因此50s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铝和氯化氢。故B符合题意;C、0〜50s时容器内压强不变,发生的是氧化铝和稀盐酸的反应,二者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铝,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所以压强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约100s时压强、温度都达到了最大值,说明反应完全,100〜150s时压强减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逐渐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J+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像分析问题。5.A解析:A【解析】【分析】除去物质中的杂质,要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试剂,既要除去杂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除杂的原则【详解】A、Cu(NO3)2溶液中有杂质AgNO3,加过量铜粉,AgNO3能与过量的铜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项A正确;B、KCl溶液中有杂质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钾不与Na2CO3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选项B不正确;C、Fe中有杂质Zn,加足量稀盐酸,锌、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反应掉,选项C不正确;D、CO中有杂质CO2,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选项D不正确。故选A。6.D解析:D【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溶液酸性减弱,但是仍为碱性,则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至接近7,但不会小于7,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错误;D、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铁锈先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直到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故选D。7.C解析:C【解析】A.CO2和SO2都与烧碱溶液反应;B.Na2C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C.CO2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能达到除杂目的;D.CuSO4能溶于水,Fe粉不溶,加水溶解、过滤后,再将溶液蒸发结晶才能得硫酸铜固体;选C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D解析:D【解析】A、Z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Zn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Zn、Fe都能置换CuCl2溶液中的铜,,可以得出Zn、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Zn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Cu不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可以得出的Zn活动性比Fe强,Fe的活动性比Cu从而确定了三者的活动性顺序强9.A解析:A【解析】【详解】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氯化钾,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2个氯离子代替,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相差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含碳酸根质量为x,则60 117二77g解得: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gx100%=44%,故选A。75g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分析:①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等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的时间短;②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由方程式分析,二者反应结束后,可能金属都有剩余,也可能锌恰好反应完,铁有剩余;③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④由方程式分析可知:相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多;⑤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的总质量-气体的质量-不溶物的质量,图示中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剩余的不溶物的质量不同,所以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相等。【详解】①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等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的时间短,故正确;②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T,可知每56g铁生成2g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T,可知每65g锌反应生成2g氢气;由方程式分析可知,二者反应结束后,生成相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金属的质量不相等,可能金属都有剩余,也可能锌恰好反应完,铁有剩余,故正确;③置换反应是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所以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质量相等,故正确;④由方程式分析可知,二者反应结束后,生成相等质量的氢气,故正确;⑤由方程式分析可知,二者反应结束后,生成相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金属的金属不相等,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错误。【点睛】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图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降温才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错误;D中要指明溶液的质量,但甲和乙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的质量相等,D错误。故选C。考点:溶解度曲线1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OH)2,与脂/03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AgNO3、CaCl2,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AgNO3、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SO4、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D。13.A解析:A【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右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消耗的锌的质量更多,故左边试管中溶液的质量更大,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那么U型管中液面持平,错误;D、锌比铁活泼,故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即左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速率快,错误。故选A。点睛:等质量的金属(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与相同的酸反应,若酸过量,那么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越多;若金属过量,那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1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与NaCl反应,Zn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过量的,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Cu>Ag,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和Fe(NO3)2,当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Cu和Fe(NO3)2,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Ag、Cu、Fe,故B不符合题意;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与KNO3反应,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故C符合题意;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与FeCl2、HCl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5.C解析:C【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ZnGa2O4属于化合物,错误;B、一个ZnGa2O4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错误;C、ZnGa2O4作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正确;D、ZnGa2O4中Ga、O元素质量比为(70X2):(16X4)=35:16,错误。故选C。16.D解析:D【解析】【分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B、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04加入足量金属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硫酸;D、根据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钠也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只有当稀硫酸被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后,氢氧化铜沉淀才会显出。【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应该是溶液温度先降低,后慢慢恢复至室温,该选项不正确;B、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该选项不正确;C、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硫酸,因此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不正确;D、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钠也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只有当稀硫酸被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后,才能出现氢氧化铜沉淀,反应完,则沉淀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D解析: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A、因HCl和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因K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因BaCl2和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因KNO3、NaOH、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18.A解析:A【解析】A、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仍含有氮气等气体,故压强不可能降为0,故错误;B、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正确;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连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稀盐酸反应,故刚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当氯化镁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不变,故正确;D、锌比铁活泼,相等的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多,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故D正确;故选A。19.B解析:B【解析】【详解】A、反应①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硫酸能与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H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反应②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③是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③可得到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0.C解析:C【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故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后,铝先与硫酸铜反应,铁后与硫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铁和铜,可能有铝,故A错误,C正确,当铝和铁将硫酸铜完全反应后还有剩余时,滤液中就没有硝酸铜,故B错误,当滤渣中有铝剩余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铝,没有硝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C。2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氢后的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流程图可知,固体甲中含有铜和银,向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硝酸银溶液不足,丙中含有银和铜,此选项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得到固体混合物乙,说明Zn>X,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此选项正确;C.如果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过量,滤液C中含有AgNO3、Cu(NO3)2,此选项错误;D.因为X能与稀硫酸反应,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不含有X,此选项错误。故选B。2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硫酸钾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a、步骤n中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只有硫酸钡,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和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故错误;b、步骤n中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只有碳酸钡,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故正确;c、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故错误;d、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钾、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钾6种情况,故错误。故选:B。23.B解析:B【解析】【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故选项不正确;B、向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不断减小,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又从零不断增加,故选项正确;C、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足量镁、锌反应,酸相等生成氢气质量应相等,故选项不正确;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始终不变,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睛】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类题目中,主要涉及镁、铝、铁、锌四种金属,根据他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判断与酸反应的快慢,越活泼的金属反应越快,在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氢气质量的图像上就表现为越靠近纵坐标。24.C解析:C【解析】【详解】碳酸钙是白色沉淀,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全部溶解。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溶于酸,故硫酸钾与氯化钡不能共存。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欧溶液变红。所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钾(或氯化钡)3种。故选C。2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年产量最高金属为铁,故A为Fe,C能转化出Fe,故C可能是Fe2O3,或Fe3O4,E、F组成元素相同且能相互转化,E还能与C反应,表明E为CO,F为CO2,结合图中转化关系推知G为C。A、B、C、D为不同类别物质,结合图中转化关系推知B为AgNO3,D为HCl;A、E为CO,F为CO2,CO2和C高温生成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B、由分析可知C可能是Fe2O3或Fe3O4,E为CO,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C、由分析知D为HCl,故C错。D、由分析可知C可能是Fe2O3或Fe3O4,A为Fe,铁粉是黑色,固体变为黑色,不是银白色,故D错。故选:A。二、实验题26.软塑料瓶变瘪 反应物消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产生上述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 CO2+2NaOH=Na2CO3+H2O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三口烧瓶解析:软塑料瓶变瘪反应物消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产生上述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CO2+2NaOH=Na2CO3+H2O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气球变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物的产生【解析】【分析】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将氢氧化钠加入到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瓶体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一定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因此用乙醇作溶剂,氢氧化钠作溶质,因为碳酸钠微溶于乙醇,所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沉淀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和氢氧化钠反应。【详解】(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致使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因此该实验是想从反应物消失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产生上述现象。⑵①把注射器工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此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微溶于酒精,则有沉淀生成,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气体导致内部压强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气球变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27.(1)溶液由红变为无色(2)Ca(OH)2+Na2CO3=CaCO3I+2NaOH(3)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解析】【分析】【详解析:(1)溶液由红变为无色(2)Ca(OH)2+Na2co3=CaCO3J+2NaOH(3)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解析】【分析】【详解】(1)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加入盐酸的过程中的现象为溶液由红变为无色;(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J+2NaOH;(3)实验A中只有氯化钠显中性,实验B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生成,可能有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钙剩余。【提出问题】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结论】分析图像,滴加盐酸过一会才生成气体,说明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碳酸钠、氢氧化钠,一定不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正确的做法是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28.探究一(1)氢氧化钙;(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解析:探究一(1)氢氧化钙;(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欧溶液变红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J+2NaOH(3)不正确,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猜想二”成立若AB中都没有沉淀“猜想三”成立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一(1)有标签可知,溶液为钙的化合物溶液,能与碳酸钠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氯化钙;(2)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欧溶液变红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CaCO3J+2NaOH探究二【提出猜想】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反应的量不同,所以,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Na2CO3或NaOH和Ca(OH)2或NaOH;(3)由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所以,他们的实验结论不正确;(4)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沉淀,所以,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脂/。3溶液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猜想二”成立若AB中都没有沉淀“猜想三”成立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考点探究了物质的组成成分,解答本题关键是在分析过滤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溶质,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检验钙离子可以用碳酸根离子来考虑,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钙离子检验.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9.I50质量和化学性质H2O2H2O+O2【解析】【详解】
(1)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其他的条件要控制为相同,故实验口和实验I可以得出此结论。当a=50时,实验3与实验1、2的解析:150质量和化学性质H202CuS。4R20+02【解析】【详解】(1)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其他的条件要控制为相同,故实验H和实验I可以得出此结论。当a=50时,实验3与实验1、2的其他条件向同,只有温度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届数学(文科)高考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4.4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 【状元之路】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B卷)同步练习-2-1
- 河北省廊坊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9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结直肠癌X线表现》课件
- 【2022走向高考】高三英语一轮(外研版)复习:必修1-Module-4综合测试
- 临时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创新设计】2021高考英语(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定时训练6
- 【-学案导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1章-第3节-课时作业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3)1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锅炉控制器modbus协议支持说明
- 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危废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750更换齿轮箱作业指导书
- GB/T 20706-2023可可粉质量要求
-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全
- 猜歌名教学讲解课件
- 世界主要国家洲别、名称、首都、代码、区号、时差汇总表
- 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