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_第1页
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_第2页
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_第3页
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_第4页
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析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子特气是特种气体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根据TECHCET统计,2020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为41.8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7.55%。未来,在碳中和及碳达峰对光伏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影响下,以及下游需求增长带来的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加速,我国电子特种气体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中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将提升到316.60亿元,2021年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77%。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增长率,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工业气体下游分析(一)工业气体下游应用占比工业气体行业下游应用广泛。由于氧气、氮气在钢铁行业中使用较多,所以钢铁在工业气体行业中占比最高,达到24%,石油化工占比达18%,其他化学品、电子产品占比分别达11.3%、11.2%。未来在国家政策、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半导体、电子等新兴行业在工业气体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二)特种气体下游应用占比特种气体下游应用主要有及电子半导体、化工、医疗环保等行业,电子半导体占比以43%占比第一,其次是化工行业占比38%、医疗环保行业占比9%。在电子半导体需求持续增加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特种气体在该领域中的占比或将持续增加。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刺激了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全球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整体呈稳步发展;中国工业发展迅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疫情防控加强,宏观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工业发展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经200多年,整体呈稳步发展。2017-2021年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复合增长率为6.97%。在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发展稳定环境下,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99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7.11%。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较全球工业气体行业起步晚,但在国家政策推动,外资引入,高新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下发展迅速。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2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39%。未来随工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推动和以电子特种气体为代表的新兴用气需求涌现,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2026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42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59%。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的工业气体行业发展时间较晚,直到建国后才开始起步,发展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20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气体产品只有氧、氮和氢等几个品种,到20世纪60年代,稀有气体氦、氖、氩、氪等纯气体和高纯气体产品相继在中国问世。这一阶段中国的专业气体企业数量较少,本地企业大部分的主营业务是为其他行业提供配套的空气分离设备,且基本上以自产自用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制造业市场发展速度放缓,中国制造业则开始迅猛崛起,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气体市场,并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建立气体公司,行业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高速发展阶段(21世纪后):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气体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一时期,中国在空气分离设备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直接带动了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技术突破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工业气体竞争格局中国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高,属于寡头竞争市场。国外头部企业技术雄厚,规模庞大,综合实力强,头部占有率高;据亿渡数据,2021年,国外企业(林德集团、液化空气、空气化工、日本酵素)市场份额为55.7%。头部企业国产化率低,国产企业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分别占比10.1%和6.3%,距离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一梯队包括林德集团和液化空气两大企业,2021年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1.9%和20.7%。国际知名工业气体企业技术雄厚,规模庞大,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其竞争优势和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二梯队包括空气化工、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三大企业,2021年空气化工和气体动力的市场份额占比均为10.1%,杭氧股份的市场份额占比为6.3%。以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技术发展、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下竞争力较强,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第三梯队包括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等国产上市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0.78%、0.62%。第三梯队国产厂商产品主要以特种气体为主,在特种气体下游半导体行业需求持续增加的影响下,第三梯队国产厂商未来发展潜力大。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2014-2020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0.5%,同时根据业界经验数据,全球气体行业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2.5倍。疫情前正常情况下2019年我国GDP增速为6.1%,依此增长规律,2026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3221亿元。2019年中国工业气体外包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约为55%,相比发达国家80%的外包率仍有较大差距,前瞻测算得2020年第三方现场制气在整体现场制气中的占比将达到57%。未来这种专业社会化外包占比提高的趋势将给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现阶段,虽然冶金、化工等传统大宗用气市场在工业气体市场的需求端仍然占据了相当比例的份额,但是其市场规模较为稳定,用气品类也较为单一,以氧气、氮气等大宗工业气体为主。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兴分散零售用气市场正不断发展壮大,用气数量和用气种类在工业气体应用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该市场的特点是用户对单一气体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对气体品种的需求较多。基于该市场的需求特点,新兴分散零售市场的供气方式主要以瓶装气体或液态气体零售为主。工业气体行业产业链工业气体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设备及能源供应,原材料包括空气、工业废气、基础化学原料等,所需设备主要分为气体生产设备、气体储存设备和气体运输设备,能源包括电力、水资源等;中游产品按照气体制备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大宗气体包括氧气、氮气、氩气、乙炔、氢气等,特种气体包括氢化物、氟化物等;产业链下游应用于钢铁冶炼、石油化工、机械工业、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