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3讲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1.gif)
![新第3讲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2.gif)
![新第3讲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3.gif)
![新第3讲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4.gif)
![新第3讲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91ee2ce9220a323626488ad50d79be7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3/61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任元彪
2023/3/62科学文明的互构之路1.人类文明的样式与科学2.古代文明互构之路:自然界互作互构出农业文明3.现代文明互构之路:自然界与农业文明互作互构出科学文明4.后现代文明互构之路:自然界与科学文明互作互构出技性科学(实践科学)文明结语2023/3/631.人类文明的样式与科学1.1.能源利用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样式1.2.人类文明样式的3种类型1.3.科学在3种不同文明样式中的位置2023/3/641.1.能源利用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样式所有文明的存在都必须以能源利用为前提不同能源利用方式决定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方式就是不同的文明样式2023/3/651.2.人类文明样式的3种类型人类已创造出的无数不同文明样式,以能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3种类型3种能源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大自然直接提供的能源间接利用大自然间接提供的能源间接利用大自然直接提供的能源3种生产方式:
人力和手工机械和电力信息和智能3种文明样式: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后现代文明2023/3/661.3.科学在3种不同文明样式中的位置古代文明,直接利用大自然直接提供的能源,人力和手工生产方式,无需科学、对科学的无知—非科学文明类型现代文明,间接利用大自然间接提供的能源,机械和电力生产方式,依赖科学、信仰科学—科学文明类型后现代文明,间接利用大自然直接提供的能源,信息和智能生产方式,依赖科学、反思科学—反思科学文明类型2023/3/673种不同文明样式与科学的关系文明类型能源类型自然提供方式人类利用方式与科学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设定古代文明:非科学文明人力、畜力、风、光、直接燃烧物直接(无需勘探)直接(不需转化无需科学科学无知自然是神现代文明:科学文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间接(需要勘探)间接(需转化)依赖科学信仰科学自然是人可以驾驭的机器后现代文明:反思科学的文明风能、光能、水能、潮汐能等直接(无需勘探)间接(需转化)依赖科学反思科学自然无限不为人类(或恐龙)设计的2023/3/682.古代文明互构之路:
自然界互作互构出农业文明2.1.互构的世界与世界的互构之路2.2.直立行走—自然界对猿的作用与重构2.3.火的使用—人类走上互作互构的技术之路2.4.技术之路—人对周遭世界的主动性互构2.5.农业文明—重构的周遭世界的对人类的重构2.1.互构的世界与世界的互构之路2.1.1.互构的世界2.1.2.世界的互构之路总述2.1.3.从无机界到生命的互构之路2.1.4.从生命到灵长目动物登台的互构之路2023/3/692.1.1.互构的世界世界—存在与存在的互作互构存在—时空舞台上与其它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重构对方和被对方重构,从而上演演员\剧情\布景等一切都不断更新永不重复的无限多维宇宙大戏之演员存在的先在属性—互作互构:与其它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重构对方和被对方重构存在的伴随属性—互作互构属性带来其无限多元特性事物—作为对象性存在的存在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作为事物存在和作为存在而存在作为存在而存在—不是物质,不是精神,不是任何一种事物而只是纯粹的存在,在与其他存在的互作互构中不断改变其形式作为事物存在—作为存在而存在(纯粹存在)形式的改变就是事物的更替.存在的互作互构特性使其形式不断改变,也使得旧事物不断消亡和新事物不断涌现.所有事物都会消失,只有存在或可永恒2023/3/6102.1.2.世界的互构之路总述存在是多元的,多元存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形塑、同步重构的:1)轻元素互作互构出重元素;2)无机界互作互构出有机界;3)无机有机界互作互构出生命;3)整个自然界互作互构出人类;4)自然与人类互作互构出科学;5)自然、人类、科学互作互构出技性科学创生造物互构体2023/3/6112.1.3.从无机界到生命的互构之路38亿年前,陨石带来碳,矿物质和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冰冷深海处地壳渗透下去的海水温度骤升,混合更多气体和化学物质重新喷发回海水引发的更多复杂互作,带来有机大分子和最初生命的出现.按照生命的化学起源说,整个互构之路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无机物与无机物互作互构出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无机物有机物互作互构出大分子有机物);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无机物和大小有机物互作互构出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无机物、大小有机物、多分子体系互作互构出原始生命).2023/3/6122.1.4.从生命出现
到灵长目动物登台的互构之路35亿年前,微生物与海水\阳光等存在数亿年的互作形成叠层石菌落,出现光合作用,进而互构出地球生命史上关键的存在—氧气.至15亿年前地球板块移动,气温升高,新大陆形成,地球自转变缓和几十亿年氧气浓度积累;至7.5亿年前地壳再次移动后火山频发,二氧化碳与水形成酸雨,酸雨中的二氧化碳被岩石吸收使空气留不住来自太阳的热量,地温降至-50C,最长冰河期,3000米厚冰层;地热火山爆发重新带来二氧化碳和冰期解冻与氧的释放与升温,至5.4亿年前在海洋深处熬过冰冻期的原始生命才开始与其他存在互作出寒武纪多细胞高级生命大爆发
3.75亿年前,臭氧层形成使陆地生物免受阳光毒害,海洋生物和这些存在互构出两栖物种进而互构出多姿多彩的蓝色星球2023/3/6132.1.4.从生命出现到
灵长目动物登台的互构之路2.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先是西伯利亚熔岩喷发热死了巨兽盾甲龙和丽齿兽后是二氧化硫飘散二氧化碳和气温增高水分蒸发,氧气减少,陆地生物无法生存,海里也只有红藻,重构出的是致命的沼气从海底释放,反构出40多度的气温,绝大多数生物灭绝2亿年前,盘古大陆气温稳定下来后植物生长,躲过二叠纪大灭绝的爬行动物与新环境中的存在互构出恐龙.北美熔岩喷发,海洋巨型生物崛起未能动摇其陆上统治地位,但6千多万年前小行星撞击\熔岩层灰柱席卷\温度275\植物自燃,恐龙灭绝在地底躲过灾变的哺乳类登上存在互构大戏舞台中央灵长目动物的登台也是其他物种与存在互作的结果,其后至今越来越精彩演出也就是此存在与其他存在的互作2023/3/6142.2.直立行走—
自然界对猿的作用与重构2.2.1.直立行走是进化史上的大转折2.2.2.直立行走是偶然灾变环境所迫2.2.3.直立行走先于脑部进化2.2.4.直立行走重构猿前肢为人手2.2.5.直立行走与手的形成重构猿脑为人脑2023/3/6152.2.1.直立行走
是进化史上的大转折直立行走是猿被环境所迫的偶然产物,而不是有意识的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直立行走生物到南方古猿阶段仍生存异常艰难进化史上直立行走在先脑部发育在后直立行走促进手的形成(而不是手的形成导致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导致脑部发育(而不是脑部发育导致直立行走)2023/3/6162.2.2.直立行走
是偶然灾变环境所迫直立行走无法承受极端生理挑战:四肢行走头部较小的骨架改为直立骨架所承受的生理痛苦,无法主动选择直立行走不利于生存:脑部尚未发育,上爪还未成手,后肢站立,行走缓慢,既无力爪,又无利齿直立行走生物几百万年未摆脱难以生存的处境:从尚不能确认自立的过渡生物腊马古猿到确认双足行走的千禧猿(800~500万年前),再到390~200万年前的阿法南方古猿,都处于行走缓慢,无力爪利齿,难以生存的状况没有猿愿意选择直立行走:那样的痛苦艰难却不得不承受,只能是倒霉蠢猿(脑量415克/体重50.6公斤黑猩猩410克/36.4公斤)直立行走是猿遭遇的巨大灾变2023/3/617直立行走生物的小脑容量阿法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afarensis),又名阿法南猿或南方古猿阿法种,是生存于390-290万年前已灭绝的人科阿法南方古猿的犬齿及臼齿较细小,但体型却比现今人类较大.阿法南方古猿的脑部亦较小,只有约380-430立方厘米,有下巴突出的面部鲍氏傍人(Paranthropusboisei)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鲍氏傍人的颅腔很小,约有500-550立方厘米,仅大于阿法南方古猿及非洲南方古猿.他的头颅骨结构适合咀嚼,并有很多现今大猩猩的特征.例如:位于头顶的矢状嵴.鲍氏傍人生活在大草原地区.雄性重68公斤,站立时高1.3米;雌性重45公斤,站立时高1.05米2023/3/6182.2.3.直立行走先于手、脑进化原始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后数百万年脑容量未增大1500~700万年前:腊马古猿,借助天然石块或树枝代替“劳动工具”使用,不能确认是否双足行走800~500万年前:千禧猿(图根原人),确认双足行走600~500万年前:分子生物学确认的人猿DNA分野时间390~200万年前:双足行走的阿法南方古猿,脑量415克/体重50.6公斤(黑猩猩410克/36.4公斤)200~20万年前:直立人才开始明显增长,达到826克/58.6公斤25~3万年前:早期智人1250克/44公斤(现代人1200~1400克/45~85公斤)直立行走先于脑部进化也提示是灾变降临而非主动选择2023/3/6192.2.4.直立行走
让猿前肢重构为人手手的进化是上下肢分工的结果直立变前后肢为上下肢,下肢主要负重身体站立与行走,上肢则被迫承担生存中的几乎所有其他各种活动手的进化源于上肢使用导致的改变上肢所承担的各种活动深多样、频繁、复杂的特点,致使其从笨拙到灵巧之改变非常迅速,直立行走后手的进化最快、最充分手的进化带来的最大后果是工具制造与使用常规化工具使用常规化最近由260万年前奥尔德沃文化简单石制砍砸器追溯至肯尼亚图尔卡纳湖岸300万年前的石片.工具制造使用常规化是从顺应到改变环境的成功尝试,是互构史上摆脱被动性互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最初努力202.2.5.直立行走与手的形成
带动猿脑重构为人脑直立行走作用于猿脑骨架改变等生理调整给神经活动新刺激,但其灾变性带来负面效果,脑容量不如森林里四肢活动的黑猩猩手的进化带动猿脑重构制作和使用工具及其带来的劳动合作与语言发育刺激神经活动;工具\合作\语言发育带来的脑部营养供应;间接但最重要的工具\合作\语言及发育脑部带来的火的使用头骨进化缓慢限制脑部发育头骨主要功能是保护脑髓,活动稀少,进化缓慢,等到200~20万年前的直立人用火让食物更易消化,使咬肌力量退化,才解除了肌张力对颅骨增长的抑制,解放大脑发育2023/3/621
2.3.火的使用—人类走上与环境互作互构的技术之路
2.3.1.火的使用之前制作工具在与环境互作互构关系中的被构地位2.3.2.用火技术在与早期人类大脑发育互作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2.3.3.火的使用对环境的作用与重构威力2.3.4.火的使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后分界2.3.5.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最初出发点2023/3/6222.3.1.火的使用之前制作工具在
与环境互作互构关系中的被构地位所有动植物及一切存在被环境作用和改变的同时都会形成作用于环境改变环境的一整套反应机制黑猩猩折取草叶或细枝加制造出捕食白蚁的工具早在260万年前奥尔德沃文化甚至300万年前肯尼亚洛迈奎,工具使用便已开始常规化:“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也正是考古学家对远古人类的一种判别标准”p9火的使用之前所有生物使用的所有工具对环境的改变都微不足道“说到史前人类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在当时根本就无足挂齿,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见得比大猩猩、萤火虫或是水母来得多”p42023/3/623
2.3.2.用火技术在与早期人类大脑发育互作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用火技术之前没有脑容量的增长:脑容量增长在用火技术成熟后用火技术对大脑发育明显促进:火让食物更易消化\供应大脑更多营养\消化道变短减少能量消耗\咬肌力量退化解除了肌张力对颅骨增长的抑制大脑发育早期对用火技术作用较弱:早期人类大脑发育对用火技术也会起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黑猩猩脑部发育未致互构地位改变:能学会阿拉伯数字,记住5位的数;短期记忆超越人类能回想起屏幕上随机呈现消失的1至9每个数字的精确顺序和位置;能培训听懂几千英文单词,能借助键盘等工具”说话”;有自我意识,知道镜子里是自己;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悲伤,群体中其它的成员会慰问死者的兄弟;有移情能力,能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并据此做出自私或无私的行为大脑发育未改变早期人类的恶劣处境:大脑开始增大/使用工具/社会组织及学习等如今的的优势特征并未从根本上改善早期人类生活,“整整200万年期间,人类一直就只是一种弱小,边缘的生物”p112023/3/624
2.3.3.火的使用
对环境的作用与重构威力
火的使用改变了与环境的一切关系,重构了人类祖先生存的世界大型食肉动物:猎杀我们变为惧怕我们甚至被我们猎杀丛林里难觅的猎物:一把大火就无处藏身了艰难采集物:坚果\根茎甚至动物在大火余烬中唾手可得自然环境:丛林被焚烧重构为原野生存基本需要:食物被重构其结构和功能、寒冷的环境被重构为温暖、黑暗被重构为光明······重构威力来自于火能突破限制的特性时间、地点、用途、方式可选使用者身体形式、结构、力量不限25
2.3.4.火的使用使人类祖先摆脱了
在与环境互作互构中的位置巨变
互构史上被构特性首次显著弱化:互构史上所有存在在互构关系中都几乎完全被构,火的使用对环境的作用与重构威力,使人类祖先在与环境互作互构中首次出现了显著的主动性人类食物链位置巨变:80万年前部分人种偶尔使用火,30万年前已进入常规性用火.“在先前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会猎杀小动物,采集种种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会遭到较大型食肉动物猎杀.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几种物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p11走向主动性互构之路:掌控火这一自然界威力无穷的魔盒使原本弱小的人类变成万兽之王并开始走向与其他动物不同的主动性互构之路作用于环境重构环境能力的显著增强262023/3/6272.3.5.火的使用是
人类文明的最初出发点主动性互构之路即人类文明之路人类先祖因使用火而走向主动性互构之路,火的使用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初出发点文化人类学家怀特的文明定义起源:冰冻期来临时人类祖先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反应.定义:特殊的动物种系——人,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所使用的超有机体方式和手段组织形成的一种复杂机制.结构: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思想意识系统.2023/3/628大荨麻:蚁酸2023/3/629鞭尾蝎:醋酸2023/3/6302.4.技术之路—
人对周遭世界的主动性互构2.4.1.定义技术—对环境作用于自身的主动性互构策略2.4.2.人类技术之路的开端—火的使用2.4.3.发展人类一切能力之基础性技术—伟大的信息技术:语言2.4.4.技术之路—人对自然的首次革命性重构2023/3/6312.4.1.定义技术—对环境作用于自身
的主动性互构策略世界的无限性确立了一切生物在与周遭世界的互作互构中的被动性地位旧石器时代人类磨制石器,发展出”石刀技术”,从石核制出薄片,采割食物,捕猎或宰杀动物,剥制兽皮.后来又有了以兽骨\兽角或燧石为尖端的长矛和绳索\投石器\投矛器\弩\弓箭等.这些改善处境却不能改变在与环境的互构中的根本被动地位狭义的技术只是人类这个物种在生存中的技能技术的真正含义或定义:在应对环境作用于自身时的主动性互构策略2023/3/6322.4.2.人类技术之路的开端
—火的使用用火技术的主动性火的使用技术是人类技术之路的开端制陶技术作为“火化技术”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后来发展出冶金技术,用天然粗铜冷加工进而使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及随后的铁器时代及金银加工等其他金属制造,发展采矿、冶炼、锻造和铸造等复杂技术,以及面包酿酒等食品技术2.4.3.发展人类一切能力之基础性技术—伟大的信息技术:语言生存实践中的信息交流及互作互构对大脑及其语言功能的促进,伴随这个过程的基因演变与生理重构,两者一起构成了生理机能与现实语言功能相互反馈和促进的不断互作互构进程,重构出人类语言这一最伟大的信息技术使人类的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可以处理复杂的动作记忆的FOXP2基因是形成复杂语言的生理基础引发基因演变的生存实践中的信息交流活动本身,则是手和工具的制造使用及群体生活与大脑互作互构的结果这两个同步进行的互作互构过程就是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信息交流技术,无论是对于合作分工形成社会组织使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还是发展人类的任何方面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2023/3/6332023/3/6342.4.4.技术之路—
人对自然的首次革命性重构农耕重构旷野为耕地,采集的野果为生产的粮食圈养\放牧重构丛林为牧场,猎物为家禽家畜肉蛋奶建筑重构石块和灰泥,砂浆,土料,土坯为房屋,村落,城堡,城镇,都市编织重构出羊毛,亚麻,棉花,纺线,布匹和衣物金属制造重构出矿场,冶炼场,熔炉,风箱和各种金银铜铁锻造铸造器具和锻造铸造品制陶和木工重构出碗,缸,盆,桌,椅,凳等生活用品运输和工程重构出车,船,轿,桥及道路系统,供水系统,运河,湖,堰,塘及新的水系人类作用于自然重新构造出完全不同的生存世界2023/3/6352.5.农业文明—
重构的自然对人类的重构2.5.1.在重构自然的同时人类自己被重构2.5.2.人类被重构为技术性物种2.5.3.人类被重构为智能性物种2.5.4.人类被重构为意义性物种2.5.5.人类被重构为组织性物种2023/3/6362.5.1.在重构自然的同时人类被重构任何存在与其它存在的联系,影响,作用和重构都是相互的,所有事物的形成都是同步重构合作进化过程人驯化小麦的同时被小麦驯化:“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而采集者通常每天只要工作一上午,余下的时间都可尽情玩耍,而且到头来农民饮食还要更糟—只有小麦,玉米等少数几种被驯化的植物作为主食,别忘了人类本是杂食猿类,吃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所以到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小麦操纵人类使得他们放弃了颇为舒适的采集狩猎生活,而从早到晚地照顾小麦.但人类并没有得到更有保障的生活,缺水\蝗灾都可随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要知道作为采集狩猎者的人类哪怕没有存粮,也不必担心荒年,一个物种减少,其他物种多采猎一些就可以了”p?2023/3/6372.5.2.人类被重构为技术性物种人类不能裸露在自然界,不能直接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只能生活在技术构建物之中我们不能生活在丛林只能生活在牧场我们不能生活在山野只能生活在农地我们不能生活在洞穴只能生活在房屋我们不能在山岩树丛攀爬只能靠道路和运输系统行进我们可以没有鲜果却不能没有存粮我们可以不饮河水却不能没有供水系统我们可以没有树叶却不能没有布匹衣物我们可以不用蘸食白蚁的树枝却不能没有各式木制,陶制,铜制,铁制及金银制器具用品2023/3/6382.5.3.人类被重构为智能性物种人类在技术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其他物种绝难相比较的高级智能从语言到文字符号的信息技术构建已发展出杰出的抽象能力计数,交换,记账等技术构建则发展出出杰出的计算能力占星术,法术,历法用于预测庄稼收成,军事行动或皇帝的未来,也用于确定签约和履约日期等仪式活动和经济活动,发展出天文学医术,与草药实践发展出解剖学和医学知识到希腊人开始了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抽象思索,产生出欧氏几何,阿基米德物理学,托勒密天文学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仅有形而上学还涉及逻辑学,物理学,宇宙学,解剖学,博物学2023/3/6392.5.4.人类被重构为意义性物种高度抽象思维和整个智能的全面提升使得人类不再是被动存在物或仅凭本能生存,成为意义依赖的物种在技术建构的生存实践中遭遇的失败与成功给生理上带来的痛觉与快感在几万年前的洞穴绘画,舞蹈,吟唱中,在祭师,巫师主持的祭祀上,已转换为痛苦悲哀与喜悦欢乐的情绪和心理体验智能发展使哲学家不仅思考自然而且更重视思考人的体验与生活.苏格拉底建立“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并把衣钵传给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仅涉及物理学,宇宙学,解剖学,博物学等对自然的研究,也不仅是逻辑学,形而上学,更有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几千年来诗人和牧师对我们与世界互作中爱恨情仇的体会与思索,早已成为了艺术和宗教对存在意义的探讨2023/3/6402.5.5.人类被重构为社会性物种人类很早就像许多其他物种一样组织化形成社会分工,但人类社会组织的高度复杂性其他物种无法比较作为技术性物种,人类对自然进行重构的活动高度复杂性带来其独有的社会组织和分工的高度复杂性作为智能性物种,其高度抽象能力和虚拟能力可适应从大规模协作生产到经济货币秩序,从首领部落到帝国秩序的特殊超聚组织系统作为意义性物种,其高度复杂的社会组织分工中有着其他社会生物不可能有的极大变化,变异与灵活调整.包括法律秩序,政体民主,个体自由和社会阶层变迁是改善人类社会组织能力的极重要的社会技术3.现代文明互构之路:自然界与农业文明互作互构出科学文明3.1.定义科学3.2.科学文明的偶然性3.3.科学文明的凝聚性3.4.科学文明的增长性3.5.科学文明的探索性2023/3/6413.1.定义科学3.1.1.古希腊文明—人类智能发展的古代高峰3.1.2.人类智能体系在古希腊文明还未发展成熟到科学阶段3.1.3.科学—人类智能系统发展为成熟体系3.1.4.科学文明—人类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的良性正向互构机制2023/3/6423.1.1.古希腊文明—
人类智能发展的古代高峰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开篇给出学问的3个条件.第一个是“惊异”,指的是人们面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惊奇所引发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个是“闲暇”;第三个是“自由”
.展示出古希腊文明对纯智能的真正追求TheodorGomperz《希腊思想家》:“你不必了解古代大师们的学说和论文,也不必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你可以从未听到他们的名字,但你仍然处在他们权威的魔力之下.他们的影响,不只是被古代和现代的接受他们观点的人所传递.我们的全部思想,其中运行的逻辑种类,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被他们所操纵)——基本上是伟大的古代思想家的产品”3.1.2.人类智能系统在古希腊文明
还未发展成熟到科学阶段古希腊文明是人类智能系统发展的古代高峰,但只是人类智能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古希腊文明的衰亡不是人类智能系统的衰亡,而只是人类智能系统发展初级阶段的结束古希腊文明的衰亡本身也正说明了人类智能系统在古希腊文明还未发展成熟人类智能系统的发展在古希腊文明时期还没有到达科学阶段2023/3/6443.1.3.科学—
人类智能系统发展为成熟体系人类智能系统发展到科学阶段才在各种存在要素的互作互构中形成了成熟的复杂知识体系结构科学这种成熟的复杂知识体系结构具有各部分之间的凝聚性和整体上的稳定性各部分之间的凝聚性和整体上的稳定性带来持续增长特性科学这种成熟的复杂知识体系在各部分之间的凝聚性和整体上的稳定性带来持续增长特性的同时还保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特点2023/3/6453.1.4.科学文明—人类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的良性正向互构机制文明—人与自然互作互构之物作为技术性物种,人类发展出强大的技能作为智能性物种,人类发展出强大的智能作为意义性物种,人类发展出强大的关怀能力作为社会性物种,人类发展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人类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同步重构对方和被对方重构,便形成了人类文明(人与自然互作互构之物)整体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之间联系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就导致文明形态的不同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之间联系与作用较弱,互构不强形成的便是农业文明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联系与互作较强,互构有力,形成良性正向互构机制便是科学文明2023/3/6463.2.科学文明的偶然性3.2.1.古代文明的弱主动性3.2.2.
How与What关联不大3.2.3.Why与What和How关联不大3.2.4.Who与What,How,Why关联不大3.2.5.科学文明的出现是偶然突变2023/3/6473.2.1.古代文明的弱主动性人类的互构实践行动必然包括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为什么要做(Why)和谁来做(Who)4个方面回答What付诸行动靠技能回答How搞清如何做靠智能回答Why说明意义靠关怀能力回答Who社会分工靠组织能力人类互构实践活动第一位的是回答What,农业文明互构的弱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与技能之间关系松散,联系较弱,互作不强,使得文明几千年没有根本改变,只能周而复始甚至有时倒退2023/3/6483.2.2.
How与What关联不大实践行动不依靠抽象知识,各自分离技能不依靠智能,各行其道工匠不依靠学者,各行其是学者不能为从事生产的奴隶服务,奴隶们的生产技能无法提高,这就确定了古希腊文明重构自然的能力的有限高度奴隶们的生产技能无法提高,古希腊文明重构自然的能力的有限高度,不足以支撑学者们的智能事业.终致古希腊文明衰亡几千年来,技能与智能相分离的结果是从事实际生产的人们只能依靠师傅传递的默会知识和自己的有限经验,因而师傅总是比徒弟高明,师傅的师傅更高明,创始祖师爷最高明因而智能知识不可能发展,有时甚至明显倒退.西方是古希腊文明的衰亡,即使不用古人的眼光而用今人的眼光看,亚里士多德也是科学出现之前的知识最高峰;中国则是所有人的学问都大不过孔夫子2023/3/6493.2.3.Why与How和What关联不大在绘画,舞蹈,吟唱和祭祀中表达的痛苦悲哀与喜悦欢乐情绪和心理体验,的确源自生存实践建构中遭遇失败与成功带来的生理痛觉与快感但What与How的关联不够使智能发展受限的结果是因此不能不能为Why的回答提供多少帮助实际上,无论是诗人,艺术家们对恐惧悲哀痛苦与愉快喜悦欢乐情绪的体会及爱恨情仇心理的思索,还是牧师,僧侣,道士们潜心修行省悟甚至神学家们的学问式探索,亦或是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的研究,终究都与实际的生存实践拉开了距离因此几千年来对存在意义探讨的最终不外西方的赎罪和中国的存天理灭人欲这类结局2023/3/6503.2.4.Who与Why,How,What关联不大人类很早就像许多其他物种一样组织化形成社会分工,但What与How的关联不够不仅使智能发展受限而不能为Why的回答提供多少帮助而且也在多重意义上影响对Who的处理其结果只能是我们的社会被组织成帝国而不是共和我们的政体被发展成集权专制而不是民主制度我们的法律被设计成少数人限制多数人的自由我们的分工与分配秩序变为作为少数的不劳动者剥削作为多数的劳动者2023/3/6513.2.5.科学文明的出现是偶然突变3.2.5A.科学文明出现的突变性3.2.5B.科学文明出现的偶然性3.2.5.C偶然性根源—弱主动性2023/3/6523.2.5A.科学文明出现的突变性
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事件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物相形见绌,并使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降低到仅仅是一支插曲、仅仅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体系内部变化的地位”未来学家托夫勒:第三次文明浪潮2023/3/6533.2.5B.科学文明出现的偶然性偶然—小概率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出现人类认识到的关于事物运动的第一条科学定律突变性事件的偶然性(猴子突变的结果更多是灭亡,变成人是偶然的,钴60照射种子的突变结果是什么?)李约瑟疑难答案—科学的出现是偶然的2023/3/6543.2.5.C偶然性根源—弱主动性古代文明的弱主动性使得人类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之间的松散关联无法自动改变,从而产生出联系紧密互作有力的关系牛顿的范式与亚里士多德的范式完全不同,从亚里士多德范式无论怎样都不可能看见牛顿的世界古代文明没有成为科学文明的自动进化机制因此,古代农业文明几千年来未曾进步或进化,只是周而复始甚至有时明显倒退2023/3/6553.3.科学文明的凝聚性3.3.1.科学文明的解剖结构3.3.2.科学文明的凝聚特性3.3.3.凝聚性的来源3.3.4.科学文明凝聚过程示意3.3.5.偶然前提下的科学文明凝聚简史3.3.6.古代文明中的科学基因论批判3.3.7.凝聚性的后果2023/3/6562023/3/6573.3.1.科学文明的解剖结构反映技能的器物层面:科学通过技术所物化的产物.如当初由外国传教士带来的地图、日历等由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技术所带来的物质产品,原被理解为科学实践活动的附属产品,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中科学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物反应智能的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理、理论等科学实践活动的直接产品反应关怀能力的精神层面:科学方法、精神、原则、思想等影响科学实践活动的思想意识形态反应组织能力的体制层面: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制度和社会安排形式3.3.2.科学文明的凝聚特性技能与智能凝聚—器物层面与解释层面相互依赖.技术进步主要依靠理论知识而不是默会知识和经验知识,理论发展依靠技能发展生产提供研究和实验的各种条件智能与关怀能力凝聚—解释层面与精神层面相互依赖.对意义的回答由为上帝转向为人与科学的诞生同步,科学知识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互为一体关怀能力与组织能力凝聚—精神层面与体制层面相互依赖.观念改变导致工匠等实践性工作人员社会地位提升和科学的体制发育并反过来促进观念变革和知识增进及器物改进组织能力与技能凝聚—体制层面与器物层面相互依赖.体制发育促进观念变革,知识增进和器物改进使它们反过来促进体制发育,形成四能互作凝聚一体的进化机制2023/3/6582023/3/659分散游离的科学要素与科学知识不同A、前提不同.没有科学这种知识类型(经为主、史为辅、子为外、集为饰;含金之沙是金还是沙?)B、表现出来的特性不同.没有科学知识特质(数理逻辑化、系统化;逻辑、语法、修辞在四部分类法中无法归类)C、导致的结果不同.没有现代科学的指数增长(知识倒增长)D、背后的原因不同.不具备现代科学的凝聚性结构(因而不能使不同层面构成一个整体,这是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各种不同的根本原因)3.3.3.凝聚性的来源存在互作结果无限多样性→某一具体结果的偶然性→更为复杂事物出现的偶然性→主动性互构的偶然性和可能性→凝聚性的偶然性与可能性主动性互构起源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F.Skinner(1904-1990)在鸽笼装两个钮,鸽子触碰其中一个钮会得到食物奖赏,另一个钮无奖.一段时间后,鸽子会经常去碰有奖钮,这种条件反射可以由它主动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不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中流唾液的被动反应,这被Skinner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学研究表明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与其他存在互作所塑造条件反射养成的是记忆能力,操作性条件反射生成的是学习能力,是互作互构中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便有了凝聚性的可能,它们甚至可能互为来源相生相伴2023/3/660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研究:狗见到喜爱的食物会分泌唾液铃声不会诱导狗分泌唾液,但在铃声与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单独出现铃声可以诱导狗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食物为无条件刺激,铃声为条件刺激,对条件刺激的反应为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研究说明,声音刺激与食物刺激之间可以建立联系。2023/3/6613.3.4.科学文明凝聚过程示意精神层面与科学方法的获得:针尖与天使→外科与内科医生→《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维萨里→吉尔伯特→培根//笛卡尔解释层面:从哥白尼到牛顿//从维萨里到哈维体制层面: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大学科学教授席位和工业实验室的建立器物层面:商业兴起→工场手工业→航海探险→资本主义-工业革命2023/3/6623.3.5.偶然前提下的科学文明凝聚简史偶然—十字军东征带来的意外后果:1.商贸活动带来的凝聚性最初起源和经济生产复兴;2.商贸繁荣市场兴盛\贵族力量削弱王权增强\农民地位提高\教会权威转衰致西欧封建城堡制瓦解;3.重新发现古希腊和教权衰落致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中世纪兴起和新教改革;4.商贸市场繁荣带来手工工场与技术进步→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文艺复兴促进科学解放.文艺复兴是现代的萌芽,科学革命与现代同步,启蒙运动是经科学革命实践后对现代的确认古代—非科学文明;现代—科学文明;后现代—反思科学的文明2023/3/6632023/3/6643.3.6.古代文明中的科学基因论批判文化基因论批判:1.对文明概念的过分神话化,基因化;2.对中国文明的过分神话;3.对西方文明的古希腊科学基因的过分神话基因来自哪里?基因决定什么?预成还是生成?实在论还是互构论?把科学与其他文化形式相同的东西都去掉仅留下科学所独有会是什么?科学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它具备了其他各种文化形式的东西.现代科学是在人类各种知识探索的基础上很偶然和幸运地在16、17世纪开始出现的通常的文化之争其实只是科学文明和非科学文明之争/现代科学文明;后现代反思科学的文明3.3.7.凝聚性的后果凝聚性的进一步增强及相伴而生的主动性增强增长性出现2023/3/6653.4.科学文明的增长性3.4.1.增长性来源于凝聚性3.4.2.增长性的瞩目表现2023/3/6663.4.1.增长性来源于凝聚性凝聚性→稳定的可能,稳定性→不易倒退和周而复始主动性,凝聚性→积累的可能主动性,凝聚性,积累→增长的可能2023/3/6673.4.2.增长性的瞩目表现马克思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化远超此前几千年人类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倒退中摆脱出来,历史迈入进步时代
2023/3/6683.5.科学文明的探索性3.5.1.探索性表现3.5.2.探索性来源3.5.3.探索性后果2023/3/6693.5.1.探索性含义科学文明是唯一谦逊的文明梁漱溟的三种文明路径说科学所指示的人类文明可行之路2023/3/6703.5.2.探索性来源与科学文明的主动性,凝聚性,增长性相生相伴是科学文明的主动性,凝聚性,增长性的综合反映成为科学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2023/3/6713.5.3.探索性后果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实践科学(practico-science)】的后现代到来2023/3/6724.后现代文明互构之路:自然界与
科学文明互作互构出技性(实践)科学文明4.1.科学文明发展带来革命性自我否定4.2.技术→科学→技性科学的文明之路4.3.新科学.新人类.新自然综合创生造物互构体4.4.人类互构的能力发展之路2023/3/6734.1.科学文明发展带来革命性自我否定科学文明主动性的增强与凝聚性的增强相伴而生并导致增长性出现科学文明增长性的增强:增长→加速增长→指数增长→超越自身成为它物主动性、凝聚性、开放和探索性的增强:融入它物、进入它物、成为它物2023/3/6744.2.技术→科学→技性科学的文明之路4.2.1.人与文明的定义4.2.2.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后现代文明定义4.2.3.技术→科学→技性科学的文明之路2023/3/6754.2.1.人与文明的定义世界—存在与存在的互作互构自然—存在与存在的被动互构世界人—主动性互构之存在(具有主动性互构策略的生物)文明—人与自然的互作互构之物文化—人的主动性互构所产之超越生物性本能之物:主动性重构自身其互构活动包括:1)生物特性与生物特性之间的互作互构2)生物特性与文化特性之间的互作互构3)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作互构2023/3/6764.2.2.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后现代文明定义古代文明:技术文明(非科学文明,农业文明)—弱主动性互构文明现代文明:科学文明(科学文明,工业文明)—中主动性互构文明后现代文明:技性(实践)科学文明(反思科学的文明,后工业文明)—强主动性互构文明技术—对环境作用于自身的主动性互构策略科学—人类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的良性正向互构机制技性(实践)科学—主动性重构自身策略主导的科学、人类、自然重构新科学、新人类、新自然的创生造物机制2023/3/6774.2.3.技术→科学→
技性科学(实践科学)的文明之路智能之路:whattodo→howtoknowwhattodo→howtoknowtoknowwhattodo;
技术(technology)智能与技能分离,科学(science)技能依靠智能,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实践科学(practico-science)】智能依靠技能主动性之路:弱主动性→中主动性→强主动性;智能与技能分离→智能与技能凝聚→人类与科学主动性重构自身增长之路:不稳定,停滞,周而复始,倒退→稳定,增长→加速和指数增长,超越自身成为它物:无数次极大丰富伴随无数次产品淘汰,不能超越自身成为它物者不断被驱逐出存在世界互构实践中技术→科学→技性科学文明之路:主动性互构策略→技能、智能、关怀能力、组织能力良性正向互构机制→主动性重构自身策略主导的创生造物机制2023/3/6784.3.新科学.新人类.新自然
综合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名下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文
- 2025年公共场所消防设计与施工协议
- 2025年企业租赁生产区域安全策划管理协议
- 2025年玻璃冷加工设备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个人信用借款合同保证书
- 2025年车载型X萤光测试仪(XRF)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分手协议标准化简易版指南
- 2025年园林景观石申请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伴侣保障协议
- (正式版)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
- 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公司
- 保洁员岗位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FSC标准培训课件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商业秘密培训课件模板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资料2024
- 茶叶抖音方案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课件
- 班级小组合作的分组和建立课件
- 消防员紧急避险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