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_第1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_第2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_第3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_第4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专题检测A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正在苏东坡与弟弟苏辙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让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黄州词如此丰产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对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不仅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材料三: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瞿髯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在苏轼生前其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森槐南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方法阅读经典。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C.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D.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2.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的丰产有很大关系。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在其生前死后,还是在国内国外,都广为传播。D.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都备受日本词人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典范。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残酷的现实,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C.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以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D.《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两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4.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6分)一、1.答案C“因而……”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这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2.答案B选项中的“后期作品更趋成熟”于文无据。材料二只是分析由于苏轼生活经历和思想的变化,其作品题材更加广泛,前后期诗词风格也迥乎不同。3.答案C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A、B、D三项体现的都是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C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所表达的是“孤高心境”,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4.答案①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②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每点2分,特点、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材料三第一自然段提出观点“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日本文人对苏轼词作的仿效:“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从整体上来说,材料三采用总分结构进行论证;从具体论述来看,文章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使用的是并列式结构。5.答案(1)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2)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3)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4)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5)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筛选文本信息,要立足全文,找出文中的重要语句,并加以分析概括。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苏轼的读书方法,阐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受益匪浅;第二自然段,介绍苏洵考场失意以及对儿子的教育,“……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让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说明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介绍苏轼的生活环境,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二自然段阐述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思想上的变化,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关于人生的思考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四自然段“……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据此分析概括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自电影艺术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作为不断发展的体系,它总在更新着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由艺术的思考而产生的课题,同时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相呼应,可以说,一代一代新电影伴随着新的时代、新的科技而产生,它的创作也与时代、社会息息相关。着名的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过:决定人类历史与社会形态的关键因素不是政治、经济、文化,而是媒介。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大众传播媒介样式越来越多,技术也更加发达,电影所承载的信息和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电影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既经济又高雅的休闲方式的需求,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高层次文化。电影的内容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的受众群体也更加庞大。所以电影在传播效果方面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入影响了受众和社会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佩恩基金会进行了13项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会模仿影片中的形象去装扮,并认同其中形象的观点和行为。电影以非常有吸引力的方式去向人们展现各种情境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因为这种魅力,电影中表现的社会关系、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为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提供了可供模仿并融入自己生活的模型。一部电影的成功在于获得观众的认同,这种认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观众对影片中的审美观点的认可。传播媒介发达的当今社会,一部优秀的电影同时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每一部电影的内涵传达给观赏电影的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并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观众的认知,最终形成一种文化定式,影响社会的文化构建。例如宫崎骏的作品《幽灵公主》《风之谷》上映之后,观众深刻意识到自然对于人类而言的意义和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仁爱才是处理事件的最好方式。再比如,《可可西里》直接促进了藏羚羊保护区的成立。然而,有些电影虽然在艺术效果和摄影技术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其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层面的不正面信息的传播,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比如一部分血腥、暴力的电影,给受众带来了一定的刺激,给受众的心理带来了不健康的、阴暗的影响。例如美国电影《电锯惊魂》系列,其中的伤害、血腥的镜头和极端人物心理的设定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刺激,进而无形中降低受众对血腥暴力的敏感度,甚至令其由于长期的观看而产生认同的心理。正是为了避免影片对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和影响的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电锯惊魂》系列电影在美国等级限定禁止18周岁以下观众观看。(摘编自乔萌萌《浅析电影对社会的影响》)材料二:电影经济学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研究其运动规律的电影学次级分科。电影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比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要更加突出(例如庞大数额的创作投入与生产投入)。当我们把它与诗歌经济学或小说经济学相比较时,我们就会理解这一点。主要是由于诗歌创作或小说创作的个人特点比较突出。诗歌创作和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行为,而电影创作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群体行为和机构性运作。到目前为止,任何一门艺术(哪怕是戏剧、舞蹈和交响乐等对于经济依赖性较大的艺术形式)都不像电影这样有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摘编自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材料三:(摘编自网络)材料四: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发明自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电影成功,这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正式来临。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由1896年至20世纪20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在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给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鑫培祝寿,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摘编自《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1.下列对材料中“电影”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诞生一百多年来,电影一直在不断发展,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相呼应,它的创作和时代、社会息息相关。B.电影是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它能满足人们追求既经济又高雅的休闲方式的需求,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高层次文化。C.电影是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它的创作几乎一开始就是一种群体性和机构性运作,与诗歌创作相比,没有个人特点。D.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发明于18世纪末,地点是欧洲名城巴黎。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麦克卢汉认为决定人类历史与社会形态的关键因素是媒介,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深入影响了受众和社会。B.电影的内容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庞大,它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着。C.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在2010年至2018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更是超过了600亿元,这说明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市场越来越繁荣。D.电影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但电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片段。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水平的发展既丰富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样式,也使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和文化更加深入地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思想。B.电影的传播效果极具代表性,它极具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会使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以电影中的情境和人物行为为模型进行模仿。C.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影响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而观众对影片中的审美观点是否认可是评价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D.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是从卢米埃尔兄弟的世界五大洲电影放映开始的,而中国最初的电影市场也是西方商人所垄断的。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电影需要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原因。(4分)5.关于电影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1.答案AB项,“能满足人们追求既经济又高雅的休闲方式的需求”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说的是“电影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既经济又高雅的休闲方式的需求”。C项,“没有个人特点”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可知,诗歌创作的个人特点比较突出,但不能说电影创作就没有个人特点。D项,“18世纪末”错误,原文说的是“1895年12月28日”,应该是19世纪末。2.答案D“电影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错误,由材料四第一段可知,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3.答案C“观众对影片中的审美观点是否认可是评价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说法有误,材料一只是说“一部电影的成功在于获得观众的认同,这种认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观众对影片中的审美观点的认可”,可见“认同”只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电影成功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由原文“有些电影虽然在艺术效果和摄影技术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其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层面的不正面信息的传播,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可知,艺术效果、摄影技术、文化内涵等都是评价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4.答案①创作投入和生产投入巨大;②电影创作几乎从一开始就是群体行为和机构性运作,对于经济依赖性较大;③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能够繁荣商业市场;④能够促进东西方商业交流。(每点1分)解析解答该题,要抓住“经济学”这个关键词。先从材料中找到与“经济学”相关的信息,然后归纳整合。材料二中提到“电影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比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要更加突出(例如庞大数额的创作投入与生产投入)”,同时“电影创作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群体行为和机构性运作”。“任何一门艺术(哪怕是戏剧、舞蹈和交响乐等对于经济依赖性较大的艺术形式)都不像电影这样有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必要”,由此可归纳出前两点;由材料三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数据可以看出,电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繁荣商业有重要意义;材料四说到了电影具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说到了西方商人来中国经营和电影相关的产业,从商业上来讲,这促进了东西方的商业交流。5.答案①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辩证看待。②电影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相呼应,所承载的信息和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我们应该理性对待。③电影中表现的社会关系、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为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提供了可供模仿并融入自己生活的模型,我们应该理智对待。④优秀的电影影响社会的文化构建,我们应该给予积极正面导向。⑤文化内涵及精神层面不正面的电影会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产生不好的影响,要加大对电影的审核力度,并对电影进行分级,对导向不正面的电影予以限制。(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立足原文,找到相关信息,材料一最后一段中“从这一角度来说,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是关键句。解题时需要分析“这一角度”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从前文来看,“这一角度”是指电影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层面的不正面信息的传播会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回答时要谈自己对这一角度的看法,同时针对电影的“两面性”,还要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结合材料进行适当的思维扩展与发散即可。B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中国人最大的认知错误就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不冷,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怕冷。有人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如今天气持续降温,更多的北方人已经局促在一室之内,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南方人却瑟瑟发抖,经常抱怨冬天没有暖气。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呢?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其实也就是气候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所以,自然气候的不同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虽然南北方供暖差异由来已久,但是自国家近两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暖以来,空气源热泵凭着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因素逐渐成为南北方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空气源热泵安装简单便捷、没有地域限制的特性使其产品普及率在南北方都逐年提高,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供暖产品。(摘编自《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材料二: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上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南北供暖线。这条线于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北方冻皮,南方冻骨”“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摘编自“网易新闻”)材料三: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还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相比“北岭淮水”线,评价南方的冬天是否真正需要供暖的标准应该是居民的居住体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评判冷暖的标准有四个: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其中,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气温小于-5摄氏度的天数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左右;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1摄氏度,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摄氏度,而科学家认为18摄氏度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摄氏度则为人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因此,即便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也应该将上海纳入集中供暖的范围之中。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而这一界限原则上应该摒弃南北方的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摘编自《暖通空调在线·浅析南方供热》)材料四: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预计到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10亿平方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有专家指出,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和成本极高。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一方面节约能源。分散供暖,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5公斤标准煤,是大规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另外,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据报道,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摘编自《南方周末》)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冬天,因南方天气湿冷,再加上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B.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造成我国冬季供暖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C.空气源热泵因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安装简单便捷且没有地域限制,有望成为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D.“北岭淮水”这条线是由清末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上出现各种针对“南北供暖线”的吐槽段子,说明人们对此深恶痛绝,这一标准已不符合现今人民的生活需求,重划“供暖界线”合乎情理。B.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但这一界限应该摒弃南北方的气候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C.南方墙体厚度较薄,不利于保温,这给南方集中供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D.南方城市普遍采用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供暖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利用能源、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的优点而受到青睐。3.下列对各则材料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认为自然气候的不同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B.材料二,作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划定的南北供暖线,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C.材料三,作者认为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应该以真正的需求来重新划定“供暖界限”。D.材料四,作者认为南方供暖不能走北方老路,应该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和开发、利用新能源。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4分)5.假如你是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言人,现在要围绕“南方集中供暖”的中心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维护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局和保障民生的立场出发,陈述观点并简述理由。(6分)一、1.答案B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三自然段“所以,自然气候的不同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可知造成南北方供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气候的不同”。2.答案BA项,网上针对“供暖线”的吐槽只能说明人们有重划“供暖界线”的需求;“对此深恶痛绝”用词过重。C项,曲解文意。“给南方集中供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的应该是“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D项,材料四说“据报道,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集中供暖”,故“普遍”说法错误。3.答案D张冠李戴,“认为南方供暖不能走北方老路”的不是作者,而是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且文中作者只是客观陈述热泵技术、新能源等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并未说“应该采用”。4.答案南北供暖有差异,(2分)南方为什么不集中供暖?(2分)解析可先梳理段落层次,然后结合材料谈论的主题来拟写。材料二先介绍了南北方分界线的划分依据及其具体位置。然后指出南北供暖线的来历。最后指出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供暖“分界线”往往为网友所诟弊。那人们诟弊的是什么呢?即南北供暖有差异,南方为什么不集中供暖?方法技巧如何拟写一句话新闻(1)筛选信息。明确“五W”: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2)调整语序。(3)注意字数限制。5.答案南北供暖有差异,是受地理气候和历史背景的影响。积极化解南方供暖诉求的问题,需要稳步进行、妥善处理,解决好了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南方供暖要创新供暖方式,不走北方老路,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采用低碳、环保的热泵技术供暖,既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做到了资源的持续使用。(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解答时,注意回归文本进行筛选概括。南北供暖的差异,与地理学上的气候环境因素有关,也与国内整个资源能源的历史背景有关。上世纪50年代,划定南北供暖线,主要是基于国家当时能源的匮乏和紧张。但是南方对供暖的呼吁又关乎着民生问题,积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简单复制北方的供暖模式不可取,材料四说“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即从资源的可持续性角度看,要走环保、低碳的“热泵技术供暖”之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评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材料二: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也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可以说,他梦想中的文学批评,就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就说明,对令人“感动”的文学批评的追求具有共通性,无论中西。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推动作家去探索和追求,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令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摘编自明飞龙、王园园《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材料三: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它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摘编自岳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使得文学批评家自身也怀疑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文学批评处境尴尬。B.批评家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突出表现在其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丧失了对作品的感悟能力。C.材料一指出批评家在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面前自愿堕落,可视之为材料二中指出的文学批评的“寄生”缺陷。D.材料三认为批评家不应该完全放弃理论训练,所以批评家对中外文艺理论要全部吸收,开拓新的理论视野。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是文学批评重建与作家、读者之间良性关系的重要途径。B.能迸发出想象火花的文学批评应该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也是中西方世界在文学批评上的共同追求。C.有思想的文学批评可以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这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其批评对象,去探究人类新生活。D.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既要对阅读怀着极大的热忱,又要不断地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3.下列文学批评中,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最好的一项是(3分) ()A.评杜甫诗语言特点:与盛唐诗“音律宏畅,辞彩高华,不涉事理,不关典要,清空罔象”的基本特点大不相同。B.评南宋诗人忧国情怀: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C.评《红楼梦》主旨思想:宗旨为悲金悼玉,悲,痛恨意,金,指金人,玉指明朝,《红楼梦》是隐悲金悼明的史实。D.评《雷雨》创作手法:受到了古希腊“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性格悲剧”、易卜生“社会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和创作方法的影响。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文学批评应该“以思想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1.答案CA项,逻辑关系混乱,据材料一第一句“一方面……另一方面……”可知,“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与“文学批评家自身也怀疑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是并列关系,选项中的“使得”将并列关系变成了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突出表现”之说原文未提及,由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分号可知,“批评家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表现在四个方面,并没有突出哪一点。另外“丧失了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与原文“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意思不一致。且原文是说缺乏感悟能力才“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选项逻辑关系错误。D项,“批评家对中外文艺理论要全部吸收”错误,由材料三“滥用固然是错误的”,可知不应该是“全部吸收”。2.答案C原文说“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因此文学批评与其批评对象是“携手前行”“共同……探险”“共同探究”的关系,并非选项所说的“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其批评对象”。3.答案B为了阐释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选项使用了“……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这一比喻方式,语言生动形象,表达通俗易懂,与材料二“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接受其中的‘道理’”的观点高度吻合。4.答案①在论证方式上,开篇确立观点,指出思想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②在论证结构上运用递进式结构,按照“是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层层深入,结构清晰严谨;③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透彻,有说服力;④论证语言简洁平实中不乏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对于论证特点的分析,一般从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角度切入。首先分析论证方式,第一段说思想是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由此可见,开篇便确立了观点,指出了思想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接着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由“思想是……”“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等提示性语句看,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显而易见。然后分析论证方法,由“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等可知,使用了比喻论证;由“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的读后感”可知,使用了假设论证。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让论证更为有力,更为透彻。最后分析论证语言,材料三整体的语言简洁平实,但其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排比,这些让语言生动形象,让说理更为有力。5.答案(示例1)以思想为中心。①只有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平等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2分)②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2分)③思想能够让文学批评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2分)(示例2)以读者为中心。①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重塑公信力。(2分)②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感性体认文学的人文魅力。(2分)③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2分)解析答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依据文本给出理由。如果赞同“以思想为中心”,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接着可以筛选出“思想”之于“文学批评”意义的句子,然后进行分析概括。如由材料一第三段“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可知,只有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平等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由材料三第一段“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可知,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由材料三第二段“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可知,思想能够让文学批评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如果赞同“以读者为中心”,答题区域在材料二。如材料二第一段说“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这说明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第三段“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这说明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感性体认文学的人文魅力;第三段“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令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这说明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人民日报》)材料二: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摘编自洪治纲《“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人民日报》)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