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班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1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介绍:李白(701—762)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颜色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②看来同学们特别喜爱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同学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同学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
②同学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宏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巡游,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b.老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老师范读,同学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久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相互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三班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育同学对诗的感悟力量,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江苏的寒山寺由于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很多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毕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1)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5公里枫桥镇,建于唐代。该桥因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而著名。“泊”:船停靠岸边。谁能说说“枫桥夜泊”的意思?(夜里,船停靠在枫桥的一条河边)
(2)简介:张继。唐朝诗人,诞生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他的诗作比较朴实,《枫桥夜泊》较出名。
三、自读课文,释疑解惑:
1、自读课文,自同学字,对比文中解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沟通,释疑解惑。
3、全班沟通,质疑问难。假如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解决的,可暂不作答。
四、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侯的情景?
(诗人写的是秋季,由于诗中提到了“霜”。时间是深夜,由于诗中提到了“月落”、“霜”、“渔火”、“夜半钟声”等等)
2、老师范读课文,同学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月”“霜”“乌”,“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朗读训练。
5、学习其次句:你还观察了什么?(“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独、孤独 )诗人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朗读训练
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观察了什么?(“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朗读训练:
提问:读诗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心中难以言说的思乡之愁,漂泊之愁)
9、齐读全诗
五、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漂亮,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愁”)
2、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原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四周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独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颜色。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超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3、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妙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肯定会有新的感受。
4、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的意象。
江边的渔火:江中亮起渔火,说明夜幕降落,游子的又一个夜泊开头了。
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描绘了一幅幽暗、深远而又寒冷的画面,也示意着黑夜漫长。
惊叫的乌鸦、悠远的钟声:这两种声响更加衬托夜的安静、凄清。
江边的枫树、孤零的客船、模糊的古寺:说明停靠地的偏僻、荒芜。
六、拓展阅读,比较延长:
(1)出示杜牧的《泊秦淮》及部分词语解释: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释:秦淮:指秦淮河。笼:覆盖。商女:卖唱的女子。江:指秦淮河。犹:还。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南朝陈代亡国之君陈后主所作的歌曲,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2)让同学理解诗句大意,比较《枫桥夜泊》与《泊秦淮》在“愁”的内涵上有何不同。
(《枫桥夜泊》表达的是个人之愁,《泊秦淮》表达的是忧国之愁。)
七、作业:
1、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听到的有()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背诵课文。
3、老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三班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喜爱秋天,喜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爱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索,后沟通,老师确定同学所说)由于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异、漂亮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布满活力。今日,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同学读,相互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依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解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沟通。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坐:由于;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红于:比……更红。
(4)同学依据小组争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
(5)老师点拨:
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分:深:深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移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由于“红于”不仅点精彩彩艳丽,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季节,诗人惊喜地发觉,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明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布满活力,透过“霜叶”感受到了山林热闹的、生气勃勃的景象。)
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但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小结:
这首诗中,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工商学院《谱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终止合同书协议书
- 作业之道模板
- 二零二五版店面转让协议书样板
- 二零二五版执业药师租赁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汽车运输合同书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公司股权分配协议书
- 二零二五股权转让回购协议范例
- 音乐时光穿梭
- 常用担保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年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教程题库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思政教育主题班会
- “良知与悲悯”高频素材积累-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必修下册)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七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技术经纪人(初级)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江海产业园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