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且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或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与交于点,点在上,,,,点是的中点,若点以/秒的速度从点出发,沿向点运动:点同时以/秒的速度从点出发,沿向点运动,点运动到点时停止运动,点也时停止运动,当点运动()秒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2 B.3 C.3或5 D.4或53.如图,在梯形ABCD中,,,,交BC于点若,,则CD的长是A.7 B.10 C.13 D.144.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当时,它是矩形 B.当时,它是菱形C.当时,它是菱形 D.当时,它是正方形5.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图形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AB.BC.CD.D6.化简:()A.2 B.-2 C.4 D.-47.若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值为()A.7 B.9 C.2 D.18.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上,AB∥CF,∠F=∠ACB=90°,∠E=30°,∠A=45°,AC=12,则CD的长为()A.4 B.12﹣4 C.12﹣6 D.69.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2=0变形后为()A.(x﹣4)2=6B.(x﹣2)2=6C.(x﹣2)2=2D.(x+2)2=610.计算的结果等于()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B(,0),点C在x轴上,且AC+BC=6,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的坐标_____.13.化简的结果为_____.14.如图,点是矩形的对角线的中点,交于点,若,,则的长为______.15.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BC=120°,AB=BC=4,则OD=______.16.如图:使△AOB∽△COD,则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写一个即可)17.如图,在矩形中,,,点,分别在边,上,以线段为折痕,将矩形折叠,使其点与点恰好重合并铺平,则线段_____.18.如图,点E,F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在线段EF上,过A作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点P为线段AE上任意一点(P不与A,E重合),连接CP,过E作,交CP的延长线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D.有以下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番号)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所示,△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1)求证:△ACE≌△BCD;(2)若AD=5,BD=12,求DE的长.20.(6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DE.(1)求证:AE=DE(2)过点D作DF⊥AE,垂足为F,若AB=2cm,求DF的长.2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于y轴于点H.(1)连接BM,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1)的情况下,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B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BMP?如存在,求出t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8分)甲乙两人参加某项体育训练,近期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2)谁的方差较大?(3)根据图表和(1)的计算,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23.(8分)在一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上表中的a=;(2)“摸到白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精确到0.1)(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个?24.(8分)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作成下列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甲771.2乙78(1)请计算甲的平均成绩,乙的训练成绩的中位数和方差;(列式解答)(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25.(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1),B(1,3)两点,并且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26.(10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季节,市供电局维修队接到紧急通知:要到30千米远的某乡镇进行紧急抢修,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解析】

先根据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可确定1−2k>1,再由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可得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或原点,即−k≤1,进而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y=(1−2k)x−k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1−2k>1,且−k≤1,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k<1;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1;一次函数y=kx+b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b>1;一次函数y=kx+b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b<1;一次函数y=kx+b图象过原点⇔b=1.2、C【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出:AD∥BC,AD=BC,,证得,求出AD的长,得出EC的长,设当点P运动t秒时,点P、Q、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点是的中点∴,设当点P运动t秒时,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或∴或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A【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得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则,从而求解.【详解】,,.又,..,,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点睛】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4、D【解析】

根据已知及各个四边形的判定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答案.【详解】A.正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正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正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D.不正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法则5、B【解析】A、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A【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详解】解:.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7、D【解析】

先将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得出a+1=2,求出a即可.【详解】∵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a+1=2解得a=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把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8、B【解析】

过点B作BM⊥FD于点M,根据题意可求出BC的长度,然后在△EFD中可求出∠EDF=60°,进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过点B作BM⊥FD于点M,在△ACB中,∠ACB=90°,∠A=45°,AC=12,∴BC=AC=12.∵AB∥CF,∴BM=BC×sin45°=CM=BM=12,在△EFD中,∠F=90°,∠E=30°,∴∠EDF=60°,∴MD=BM÷tan60°=,∴CD=CM﹣MD=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根据题意建立直角三角形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的关系进行解答.9、B【解析】

在本题中,把常数项2移项后,应该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4的一半的平方.【详解】把方程x2-4x-2=0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到x2-4x=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到x2-4x+4=2+4配方得(x-2)2=1.故选B.【点睛】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10、D【解析】

利用乘法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原式=-54,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乘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

根据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详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掌握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12、(3,0)或(﹣3,0)【解析】试题解析:设点C到原点O的距离为a,∵AC+BC=6,∴a-+a+=6,解得a=3,∴点C的坐标为(3,0)或(-3,0).13、x【解析】

先把两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再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可.【详解】,故答案为x.14、【解析】

可知OM是△ADC的中位线,再结合已知条件则DC的长可求出,所以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则BO的长即可求出.【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D=90°,

∵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M∥AB,

∴OM是△ADC的中位线,

∵OM=2,

∴DC=4,

∵AD=BC=6,

∴AC=由于△ABC为直角三角形,且O为AC中点∴BO=

因此OB长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C的长.15、1【解析】

根据菱形的判定可得▱ABCD是菱形,再根据性质求得∠BCO的度数,可求OB,进一步求得OD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BC=4,∴▱ABCD是菱形,∵∠ABC=110°,∴∠BCO=30°,∠BOC=90°,∴OB==1,∴OD=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16、∠A=∠C(答案不唯一).【解析】

添加条件是∠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即可.【详解】添加的条件是:∠A=∠C,理由是:∵∠A=∠C,∠DOC=∠BOA,∴△AOB∽△COD,故答案为:∠A=∠C.本题答案不唯一.17、3.1【解析】

根据折叠的特点得到,,可设,在Rt△AGE中,利用得到方程即可求出x.【详解】解∵折叠,∴,.设,∴.在中,,∴,解得.故答案为: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18、①③④.【解析】

如图,作AM⊥y轴于M,AN⊥OE于N.首先证明四边形AMON是正方形,再证明△AMF≌△ANB(ASA),△AMC≌△ANE(ASA),△AFC≌△ABE(SSS)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AM⊥y轴于M,AN⊥OE于N.

∵A(4,4),

∴AM=AN=4,

∵∠AMO=∠ONA=90°,

∴四边形ANON是矩形,

∵AM=AN,

∴四边形AMON是正方形,

∴OM=ON=4,

∴∠MAN=90°,

∵CD⊥EF,

∴∠FAC=∠MAN=90°,

∴△AMF≌△ANB(ASA),∴FM=BN,

∴OF+OB=OM+FM+ON-BN=2OM=8,故③正确,

同法可证△AMC≌△ANE(ASA),

∴CM=NE,AC=AE,故①正确;

∵FM=BN,

∴CF=BE,

∵AC=AE,AF=AB,

∴△AFC≌△ABE(SSS),

∴S△ABE-S△BOC=S△AFC-S△BOC=S四边形ABOF=S正方形AMON=16,故④正确,当BE为定值时,点P是动点,故PC≠BE,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66分)19、(1)证明见解析(2)13【解析】

(1)先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CE=∠BCD,再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D,∠EAC=∠B=45°,即可证得△AED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E的长.【详解】(1)∵△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EC=DC,∠ACB=∠ECD=90°∵∠ACE=∠DCE-∠DCA,∠BCD=∠ACB-∠DCA∴∠ACE=∠BCD∴△ACE≌△BCD(SAS);(2)∵△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ACE≌△BCD∴AE=BD=12,∠EAC=∠B=45°∴∠EAD=∠EAC+∠BAC=90°,∴△EAD是直角三角形∴DE=【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0、(1)详见解析;(2)【解析】

(1)证明△ABE≌△DCE,可得结论;(2)作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CG=30°,∠DEF=30°,利用正方形的边长计算DE的长,从而得DF的长.【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ABC=∠DCB=90°,∵△BCE是等边三角形,∴BE=CE,∠EBC=∠ECB=60°,即∠ABE=∠DCE=150°,∴△ABE≌△DCE,∴AE=DE;(2)解:过点E作EG⊥CD于G,∵DC=CE,∠DCE=150°,∴∠CDE=∠CED=15°,∴∠ECG=30°,∵CB=CD=AB=2,∴EG=1,CG=,在Rt△DGE中,DE=,在Rt△DEF中,∠EDA=∠DAE=90°﹣15°=75°∴∠DEF=30°,∴DF=DE=(cm).【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好,难度不大.21、(1)详见解析;(2)当t=1或时,△PMB为以B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解析】

(1)设点M到BC的距离为h,由△ABC的面积易得h,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①当P在直线AB上运动;②当P运动到直线BC上时分别得△PBM的面积;(2)分类讨论:①当MB=MP时,PH=BH,解得t;②当BM=BP时,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M的长,易得t.【详解】解:(1)设点M到BC的距离为h,由S△ABC=S△ABM+S△BCM,即,∴h=,①当P在直线AB上运动时△PBM的面积为S与P的运动时间为t秒关系为:S=(5﹣t)×,即S=﹣(0≤t<5);②当P运动到直线BC上时△PMB的面积为S与P的运动时间为t秒关系为:S=[5﹣(10﹣t)]×,即S=t-(5<t≤10);(2)存在①当MB=MP时,∵点A的坐标为(﹣3,4),AB=5,MB=MP,MH⊥AB,∴PH=BH,即3﹣t=2,∴t=1;②当BM=BP时,即5﹣t=,∴综上所述,当t=1或时,△PMB为以B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22、(1)13,13;(2)4,0.8;甲的方差大;(3)从平均数来看甲乙训练成绩一样,从图中可以看中,乙比较稳定,甲波动大.【解析】

(1)根据图形,分别写出甲、乙两个人这五次的成绩,甲:10,13,12,14,16;乙:13,14,12,12,14;再根据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2)由(1)利用和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方差和平均数的结果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两人得分的平均数:甲=(10+13+12+14+16)=13,乙=(13+14+12+12+14)=13,(2)方差:甲=(9+0+1+1+9)=4,乙=(0+1+1+1+1)=0.8,甲的方差大。(3)从平均数来看甲乙训练成绩一样,从图中可以看中,乙比较稳定,甲波动大。【点睛】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方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3、(1)0.58;(2)0.6;(3)白球12(个),黑球8(个)【解析】

(1)利用频率=频数÷样本容量直接求解即可;(2)根据统计数据,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0.60;(3)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估计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0,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白球的个数.【详解】(1)a==0.58,故答案为:0.58;(2)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摸到白球”的频率趋向于0.60,所以其概率的估计值是0.60,故答案为:0.60;(3)由(2)摸到白球的概率估计值为0.60,所以可估计口袋中白种颜色的球的个数=20×0.6=12(个),黑球20−12=8(个).答:黑球8个,白球12个.【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事件A发生的频率等于事件A出现的次数除以实验总次数;在实验次数非常大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约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本题可据此作答;对于(3)可直接用概率公式.24、(1)甲的平均成绩为7环,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为7.5环,方差为;(2)详见解析.【解析】

(1)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平均成绩;将乙的成绩从小到大重新排列,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求出中位数;根据乙的平均数,利用方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