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分层练习2_第1页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分层练习2_第2页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分层练习2_第3页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分层练习2_第4页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分层练习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分层练习基础达标1.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2.在2A+B====2C的反应中,1.2gA完全反应生成2g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3.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B.16∶9C.32∶9D.46∶9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5.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6.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7.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8.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9.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10.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1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254.4M(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_______________。(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2.在反应2A+B====2C中,1.6g的A完全反应生成2g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4C.44D.8013.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a个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氮(含有b个一氧化氮分子)气体,已知:2NO+O2====2NO2,则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氮原子个数之比为()A.2(a+b)/bB.2a/bC.(2a+b)/bD.b/a14.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A+B===C+2DB.A+2B===C+2DC.2A+B===2C+DD.A+B===C+D15.在反应2A+B====2C中,1.6g的A完全反应生成2g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4C.44D.80知识巩固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____________。3.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g,则生成C____________g。4.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生成4gC和8gD,若A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5.(山东烟台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MNXY反应前质量/g8111810反应后质量/g83342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A.X+Y====M+NB.X+Y====NC.N====M+X+YD.X+Y+M====N6.在化学反应A+B====2C+D中,10gA物质恰好与10gB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D物质8g,则生成C物质为____________。7.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xCO2+H2O若1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值分别为()A.2,3,4B.2,6,1C.1,3,2D.1,2,38.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A.5∶1B.5∶2C.5∶3D.4∶19.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10.用10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前测得MnO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反应一段时间后,又测得MnO2占30%。求:此时分解的KClO3的质量是多少?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能力提升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2.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5.5第2次10m第3次101.2第4次101.2(4)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求:(1)100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CaCO3(粉末)+2SO2+O2====2CaSO4+2CO2。(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CaCO3)的石灰石__________克。(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CaSO485%的粗产品_________克。5.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系数);数量和质量【解析】考察配平的涵义。2.【答案】40【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1.2g=0.8g。设C的式量为x。2A+B====2C322x0.81.2g。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设生成M的质量为x。X+2Y====R+2M1194.4gx(1)11/4.4g=9/x,x=3.6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Y和M的质量之比是:6.4g∶3.6g=16∶9。4.【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氧气和氯化钾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前氯酸钾的总质量。即:氯酸钾的总质量=(B+C)g,二氧化锰的质量=Ag-(B+C)g=A-B-C克。5.【答案】80【解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g÷7×4=80g。6.【答案】氢氧【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即“三不变”原则:反应前后原子(或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产物中存在C、H两种元素,反应前石蜡中也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7.【答案】27【解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4Y=2×102-3×32=108,Y=27。8.【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总质量。32g+12g=44g。9.【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等于分解后生成的物质B和C的质量总和。即物质A的质量等于56克+44克=100克。10.【答案】C【解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11.【答案】(1)第一、二次(2)4.4g(3)80%【解析】第一次实验中样品全部反应,盐酸有剩余,第二次实验中样品也全部反应,盐酸仍有剩余,因为反应的样品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对应成比例,在第三次实验中如果15g样品全部参加反应,会生成1.76g×3=5.28g二氧化碳,实际上只生成了4.4g。这说明样品没有全部反应,有剩余,则盐酸全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在第四次实验中,盐酸也全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解:设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1.76gX=4g4g÷5g=80%12.【答案】D【解析】本题是将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应用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综合题。在列比例式关系时一定要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即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不等于2×2g-2×1.6g;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却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有关。13.【答案】C【解析】此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题。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NO和O2发生反应,反应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氮原子数为b个,氧原子数为(2a+b)个。14.【答案】B【解析】此题由反应物、生成物间反应的质量比去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应各物质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三者间的关系。解题时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B、C、D的质量。15.【答案】D【解析】本题是将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应用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综合题。在列比例式关系时一定要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即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不等于2×2g-2×1.6g;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却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知识巩固1.【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2.【答案】AB【解析】质量守恒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3.【答案】0.6【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消耗2.4g,生成物C与D的总质量也为2.4g,又知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则生成C的质量为0.6g。4.【答案】5∶1【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4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为12g。又知A10g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B为2g,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5∶1。5.【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类型。在反应前后M质量没变,可视为催化剂,X减少14g,Y减少8g,均为反应物,N增加22g,应为生成物,反应表达式为X+YN,属化合反应。6.【答案】12g【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以得到:mC=(mA+mB)-mD=10g+10g-8g=12g。7.【答案】B【解析】x=2,=3,则y=6,用排除法选B。或列式x+-=3,解得z=1。8.【答案】B【解析】A+CD由于D为16克,A为10克,所以参加反应的C为6克,C余4克。B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4=5∶2。9.【答案】44%【解析】这里包括两个反应:2Mg+O22MgOMgCO3MgO+CO2↑对于镁粉来说,生成物质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应氧气的质量。对于碳酸镁来说,生成物质量减少了,减少部分是CO2的质量,且增加量等于减少量,这样不难计算。同学们不妨动手试试。10.【答案】分解的KClO3的质量为42.6克,制得氧气16.7克。【解析】反应前:MnO2的质量为:100克×25%=25克KClO3的质量为:100克-25克=75克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5克÷30%=83.3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克-83.3克=16.7克设已分解的KClO3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96x16.7克x=42.6克能力提升1.【答案】(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56.6L。(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31632x4.8kg47.4kg(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解析】略。2.【答案】(1)1.2g(2)85%(3)3(4)625kg【解析】(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2)样品中碳酸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