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减青岛版2_第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减青岛版2_第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减青岛版2_第3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减青岛版2_第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减青岛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同分母分数连加减。教学提示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材以剪纸为载体,展示了剪纸课外活动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延伸,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鼓励算法多样化,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多媒体出示复习题。1.EQ\F(5,6)的分数单位是()EQ\F(3,8)是()个EQ\F(1,8)EQ\F(6,7)是6个()6个EQ\F(1,11)是()2.口答EQ\F(1,4)+EQ\F(3,4)=EQ\F(7,18)+EQ\F(5,18)=EQ\F(7,20)+EQ\F(11,20)=EQ\F(28,48)-EQ\F(13,48)=师:请同学们认真做这两道题,然后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完成的情况。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全班订正。2.情境导入新知。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作品,他们真厉害!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问题。问题预设:生1: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2: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3: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4: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师:我们先来解决: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通过剪纸场景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知热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1)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位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EQ\F(1,15)+EQ\F(2,15)+EQ\F(8,15)=师:同学们根据题意写出算式,到底结果是多少呢?下面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并记录你们的讨论结果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师:哪个小组把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汇报?生1:1个EQ\F(1,15)加2个EQ\F(1,15)在加3个EQ\F(1,15),3个EQ\F(1,15)再加8个EQ\F(1,15)是11个EQ\F(1,15),EQ\F(1,15)+EQ\F(2,15)=EQ\F(3,15)EQ\F(3,15)+EQ\F(8,15)=EQ\F(11,15)生2: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EQ\F(1,15)+EQ\F(2,15)+EQ\F(8,15)=EQ\F(1+2+8,15)=EQ\F(11,15)(2)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3)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概括能力的培养优秀生)生: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及时评价)……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2.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教师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EQ\F(1,9)-EQ\F(5,9)=1-(EQ\F(1,9)+EQ\F(5,9))=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生:1可以用假分数EQ\F(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EQ\F(1,9)减去1个EQ\F(1,9)再减去5个EQ\F(1,9),结果是3个EQ\F(1,9),是EQ\F(3,9)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EQ\F(3,9)。生:我的结果是EQ\F(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EQ\F(1,9)+EQ\F(5,9)=EQ\F(6,9),然后用1-EQ\F(6,9)=EQ\F(3,9)=EQ\F(1,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减法,虽然不是很难,但在计算时,同学们也一定要认真,并且一定要记得计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法时充分利用了上节课学习的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概括出解题的思路,整个课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三)巩固新知:1.教材39页的自主练习第1题.巩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2.教材39页的自主练习第3题.这是一道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这两个练习题,进一步巩固这节学习的新知。(四)达标反馈1.约分的依据是()。2.判断: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3.选择:(+)+=(+)+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计算EQ\F(7,12)+EQ\F(9,12)+EQ\F(5,12)EQ\F(7,8)-EQ\F(3,8)-EQ\F(2,8)答案:1.分数的基本性质2.√4.1EQ\F(3,4)EQ\F(1,4)(五)课堂小结1.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并能总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技巧。2.师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设计意图:回顾这节课的知识,反思交流,总结。(六)布置作业EQ\F(9,15)中的1可以看成()个()。2.()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3.EQ\F(7,1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EQ\F(5,1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EQ\F(11,1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一共有()个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5.EQ\F(5,8)+EQ\F(3,8)+EQ\F(1,8)6.EQ\F(7,13)+EQ\F(5,13)+EQ\F(3,13)7.1-EQ\F(5,23)-EQ\F(7,23)-EQ\F(2,5)+EQ\F(3,5)9.三个分数的和是EQ\F(15,11),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10.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EQ\F((),())答案:1.15EQ\F(1,15)2.分数单位3.EQ\F(1,12)7EQ\F(1,12)5EQ\F(1,12)11234.425.EQ\F(9,8)6.EQ\F(15,13)7.EQ\F(11,23)1-EQ\F(5,23)-EQ\F(7,23)8.EQ\F(6,5)9.EQ\F(4,11)EQ\F(5,11)EQ\F(6,11)10.EQ\F(3,8)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EQ\F(1,15)+EQ\F(2,15)+EQ\F(8,15)=EQ\F(1+2+8,15)=EQ\F(11,15)1-EQ\F(1,9)-EQ\F(5,9)=EQ\F(9,9)-EQ\F(1,9)-EQ\F(5,9)=EQ\F(3,9)=EQ\F(1,3)教学资料包资料链接自主学习的策略何在?1.创设合作情境自主容易合作难——难!恰恰显示出合作的价值。“自主”与“合作”就像两个半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滚动发展。创设合作情境的首选做法是变传统的“插秧式”排座位为6人一组的“对脸坐”。这样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如在问题讨论时,小组各个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共同探讨,互相合作,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当小组长和“发言人”。新课程教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包括探索发现、科学视野、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史话、思考与交流等,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主动性。2.小组科学搭配小组成员分ABC三层,AA、BB、CC分别结对子,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实施“捆绑式”评价。以班级管理为例:小组同学根据菜单上的任务,结合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己的工作任务。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同学一定要让平常内向的同学先选择,这既是发扬绅士风度,又是弥补公平。要让每个同学都有职务,而且都是自愿承担的,让学生感觉到履行职责是件很神圣的事情。为了推动学生人人都能自主,评价机制必不能少。这个评价一定要采用“捆绑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们的每个小组根据《前景学校×班×学科学习法》建立了《×小组自主学习评价办法》,小组人员在制定时集思广益,在共同约定后签字生效,并把《评价办法》贴到每个组的组牌上,放在小组中间,每组选出“自主学习监督组长”,组长在相应的自主学习时段中提醒、监督并反馈。而小组之间也在每天、每周用表格评比。3.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因此,明确学生任务,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该学什么,学一门知识该怎样去学、学到什么程度,这非常重要。教学中,我们每节课都有相关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必须达到的,而是由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范围和结合自己的原有基础选择的,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来确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奋斗的方向也就减少了学习活动的盲目性。4.利用问题导航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思考,必先让其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自主学习强调以问题为纲,提纲挈领,主线贯穿。很多概念的学习都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章法举纲张目。因此,我们要给出机会让学生将问题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质疑中不断去挖掘、探索。如学习《金岳霖先生》,抓住一个“怪”字,一切问题迎刃而解。5.及时总结整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堂课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小结,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课前让学生结合学案,和小组对子间说一说我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我是否达到了自定的目标,若没达到是什么原因,可有什么改进的办法。这样让学生自己理清知识脉络,纳入认知系统,提高自学能力。总结整理时,如果能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做到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最好。6.树立自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的、可望又可及的榜样更值得学习。“借助榜样,发展榜样”便成了我们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每周、每月必干的“大活儿”。我们在每个班的每个小组里都设立了“我最自主”奖项,并把这个奖项延伸到班里、年级组里和学校里。每周每组评出一名,张榜到班里,每月每班数名,张榜到学校里。然后从班主任到年级主任再到校长,每到张榜时便对获得奖项的同学进行隆重的表扬仪式,让会自主学习的同学在这一时刻成为最了不起的焦点,更让大多数想成为焦点的同学点燃自主学习的激情,激起自主学习的欲望。7.激励不忘惩戒激励固然重要,惩戒也不可少。利用自我惩戒方式,让学生养成坚持的好品质。小组同学领受了任务就一定要对自己负责。要自己给自己设定底线,也就是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自己怎么惩戒自己。我们不选择暴力行为,只是让学生选择为班级服务的方式。可以是写反思(变相学语文),也可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