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_第1页
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_第2页
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_第3页
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_第4页
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好三国文化这张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研究

城市文化不仅是城市性格的体现、品位的象征、魅力的彰显、旅游的主题,更是提高城市凝聚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积极挖掘许昌三国文化资源,以文化建设带动地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许昌三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许昌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许昌由此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称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许昌之名沿用至今。《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这里留有80多处文化遗址,作为曹操的大本营,许昌也由此风靡全球。在1994年国家推出的“中国文物古迹游”14条旅游专线中,许昌被列为“三国战略线”重要城市。河南省列入三国名胜古迹景点者有20个,许昌独占14个。“曹魏文化”因为内涵丰富并在全国颇具影响,在许昌众多的文化资源中,三国曹魏文化成为许昌城市的文脉和灵魂。许昌三国曹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表现出六大特色。一是曹魏故都的象征性遗址多。如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曹丕创建魏国的汉魏故都遗址、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登基称帝的禅让台和国家级保护文物《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及《受禅表》碑等文物。还有历史上的许田围猎射鹿台、曹操论事城和议事台、曹操藏兵洞、张辽城等遗迹,这些遗址在全国留存至今的三国故城遗址中均属真迹,品位较高。二是关公文化底蕴深厚。如灞陵桥关帝庙、春秋楼忠义堂、两院英风、竹画明心等关公文化遗存,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客,香火仍盛。三是有大量的三国名人墓葬群。如荀氏家族的八龙冢、曹彰墓、夏侯渊墓、夏侯惇墓、毛玠墓、王允墓、华佗墓等,墓葬群数量大、位置集中。四是三国寺庙众多。如汉献帝庙、白胡子关帝庙、张公祠庙、邓艾家庙等。五是民间三国故事传说丰富。如三个版本的许田射鹿台、三个版本的青梅亭故事、本地特色的“张潘桑”传说等。六是建安文学发祥地。“三曹”、“七子”以及一大批许昌籍贯才俊,如阮瑀、邯郸淳、繁钦、蔡文姬、钟繇等均聚集在曹氏集团周围,成就了文学史上彪炳千古的曹魏文学。2006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许昌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并设立了“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当地政府确立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的三大旅游发展目标;2009年实施“旅游突破年”规划,围绕区域文化,特别是三国曹魏文化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二许昌开发利用三国曹魏文化资源的成效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把发掘三国曹魏文化资源作为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的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陈展三国文物,增强曹魏文化辐射力三国曹氏集团在许昌建宗庙,筑皇城,兴水利,办屯田,竞文学,治武功,立魏都,成就了霸业。许昌留有大量的三国文物古迹和传说故事,为展示这些珍贵文物,市政府在许昌新区规划轴线“智慧之源”的节点上,筑建了与图书馆新馆、规划展览馆三馆合一的许昌重要标志性建筑——许昌博物馆新馆,该馆2008年9月奠基,2011年5月18日开馆,总建筑面积52755平方米,投资总额4亿元,以“反映远古文明,凸显三国文化”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在馆中陈展的四个专题中,《曹魏许都》是展览重心。12000余件馆藏文物中,以汉代及三国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字画、画像砖石等为数最多,最具特色。(二)增添旅游景观,彰显曹魏文化精神围绕“曹魏故都”城市旅游形象,市政府对原有旅游景点的三国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提升和环境治理。比如,位于许昌许继大道西段的灞陵桥景区,新辟了关羽辞曹故事群雕等景观;位于许昌市文庙前街的春秋楼景区,定期推出“关公文化民俗展”等文化活动;对位于许昌市区东南的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进行了古城轮廓绿化、整治和整修;位于许昌市区西北石梁河畔的华佗墓园,正按华佗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的思路进行深度设计;位于许昌市东城区魏文路与八一路交会处的董妃苑与市中心文峰广场“建安七子”雕塑群、东城区建安公园等,已共同组成许昌三国文化城市主题休闲乐园。同时,还新建了一批三国文化基础设施,比如重点建设了位于许昌老城区衙前街的曹丞相府。曹丞相府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占地18亩,2009年5月对外开放,其中曹操人物雕塑,已是许昌市曹魏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三)凝聚三国文化,恢复曹魏古城风韵市政府注重三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别在城市街道命名方面,凡原有三国文化内涵的名字全部保留,并新命名了一批街道、广场、公园、酒店、企业产品等,如魏武路、魏文路、望田路、毓秀路、建安大道等;三国圆博园、魏都大酒店、桃园大酒店、三国大酒店;魏武广场、建安公园;三国商贸城、三国商标事务所;青梅酒、春秋酒等,使三国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在民众的生活中,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许昌三国曹魏古韵的彰显,还体现在政府对新景观的设计方面。2008年魏都区政府特聘中国策划学创始人陈放为文化旅游产业顾问,策划许昌旅游景观。2009年许昌市城乡规划局从许昌市城乡整体规划的高度,策划打造“曹魏运粮河城市商业文化风情区”。风情区北起市区光明路,南至市区许由路的沿河开发地块,全长约3公里,是“一河清水穿城过,两岸绿带树成荫,曹魏文化十八景,休闲宜居景观带”[2]。2012年魏都区人大常委又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魏都风情区建设的议案》,定期召集专家学者举办“规划沙龙”,对该风情区的规划进展工作进行跟踪研讨,确保项目的科学实施。(四)开辟邮票视窗,传承曹魏文化精粹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许昌连续多年举办以许昌三国文化为内容的邮票首发仪式,展现许昌历史文化魅力。许昌首次发行三国文化邮票是在2007年6月1日的许昌第一届三国文化周开幕式上,此后,许昌每年均举行三国曹魏文化内容的邮票首发式。2008年6月1日首发了《曹冲称象》特种邮票;2009年6月1日首发了华佗健身气功《五禽戏》图谱邮票;2010年4月28日首发了彰显许昌肇始建安文学功绩的“三曹”、“七子”画像《千年魏都·三国英豪》邮票;2011年5月11日首发了《三国英豪武圣关羽》邮票,选取了关羽在许昌“夜读春秋”、“赠袍赐马”、“灞陵挑袍”、“千里走单骑”的历史故事;2012年4月28日首发了曹操在许昌“迎帝都许”、“魏武挥鞭”、“许下屯田”、“横槊赋诗”等8枚故事版《三国英豪王者曹操》邮票;2013年5月17日首发了以荀彧、郭嘉、荀攸、戏志才4位颍川谋士画像的《三国英豪颍川谋士》特种邮票;2014年4月28日首发了以夏侯惇、张辽、夏侯渊、曹仁、曹洪、徐晃等曹魏时期6位名将的肖像和事迹为内容的《三国英豪·曹魏名将》邮票。中国邮政每年发行20余套邮票,许昌能紧紧抓住这扇文化传播视窗,连续多年举办许昌三国文化专题邮票首发式,成果显著,在2012年被河南省集邮协会授予“河南省集邮文化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五)打造节庆品牌,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许昌市委、市政府按“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自2007年起,每年均举办三国文化周、鄢陵花博会、禹州钧瓷文化节三大节庆活动,并在节庆期间推出系列文化赛事和旅游文化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创业。除前三届三国文化周没有安排对外招商活动之外,第四届起增设了招商签约活动,成为文化节一大亮点。表12007~2014年许昌三国文化周签约活动统计从表1可见,许昌三国文化周签约项目和项目总投资大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以2014年为例,签订合作协议的主要有:北京万呈集团总投资50亿元的魏都区许昌汽车文化产业园项目、新加坡中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魏都区许昌三国文化产业集聚区项目、红星美凯龙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魏都区百货商业综合体项目等。这些项目涵盖多个领域,显示三国文化节庆活动对许昌城市的经济建设,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许昌三国曹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许昌城市的旅游产生了直接而积极的影响。统计近8年来许昌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可见一斑。表22006~2013年许昌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收入统计从表2来看,无论是进入许昌的国际旅游人数还是国内旅游人数,均呈递增趋势,旅游收入也以每年5亿元以上的金额增长,整体显现了城市文化日益被旅游者青睐的发展势头。尽管这些数据无法与省内优秀旅游城市相比,但逐年递增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许昌市政府营造旅游大环境,推出三国文化特色旅游景区,是有显著成效的。(六)激活创意产业,初现文化跨界发展近年来,一批具有许昌曹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得到政策支持已开始启动。2013年5月23日,许昌县政府与许昌鸿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下了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的“鸿升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2014年1月12日,许昌市政府三国文化产业园合作项目签约,该项目位于许昌市灞陵桥景区及周边区域,规划占地总面积1318亩,概算总投资约48亿元,预计到2018年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3]这是许昌市政府深入挖掘三国文化资源,实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项目。三国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赛活动,也多见成效。2010年三国文化创意作品600余件在许昌学院吴道子美术馆展出;2012年展出创意产品2000余件;2013年和2014年每年均展出约400多名作者的三国文化旅游的创意作品各6000多件。这些作品涉及环境艺术、陶瓷艺术、产品造型、企业形象、广告艺术、家居艺术、包装艺术等多个艺术类型。许昌市政府每年均组织多家企业参观对接,部分创意设计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民间手工艺也得到发展,比如2012年4月在灞陵桥景区展出的民间手工艺品就有28家6000多件作品,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2013年4月30日至5月3日,许昌市2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现场制作三国菜肴,彰显三国饮食文化成绩。另外,自2010年开始,每年中小学生、高校大学生均举办“曹魏风·许昌行”主题文章和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每次活动征集作品均在40余万件左右。这些创意活动普及和宣传了许昌三国曹魏文化,丰富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三许昌开发三国文化资源的经验与制约因素(一)开发利用三国曹魏文化资源的主要经验在三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许昌市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1.主打三国文化战略定位准确早在2002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就全面启动了当地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还特别邀请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实地调研。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了许昌曹魏文化的“核心”优势,确立了许昌“以东部生态旅游为基础,以中部三国旅游为底蕴,以西部钧瓷旅游为特色”的大旅游发展思路。为将三国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凡举办大型三国文化活动时,市委书记和市长均提前部署,召开协调会议,现场办公,解决困难。许昌之所以在持续多年推进三国文化城市品牌建设中有卓越的表现,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密不可分。2.重视三国曹魏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政府鼓励将三国文化知识纳入本土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三国文化的普及活动。比如除了鼓励中小学、高校增设“曹魏文化”选修课和诵读三国诗文之外,还在每年的三国文化周期间安排三国文化征文和书画比赛、校园艺术表演和三国经典诵读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并提炼三国文化中有学术争议的话题,组织大学生辩论会,举办多个城市大学生参与的现场直播电视辩论赛,使大学生在唇枪舌剑中,驳斥三国旧说法、树立学术新观点。另外,还在市中心广场定期向市民举办曹魏文化大讲坛、三国电影放映等活动,推广和普及三国知识,已成坚持不断的传统节目。3.注重本地三国文化科研队伍培养许昌市政府不仅大力支持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曹魏文化研究所的三国文化研究工作,还面向全市每年坚持举办多种形式的三国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著名学者前来讲学,迄今已成功举办各类讲座数十次。这些专家的讲座,使许昌三国曹魏文化的研究由民间关注扩展到学术交流的层面,拓宽了本地研究者的学术视野。4.加大许昌三国曹魏文化的宣传力度在许昌每年举行的三国文化周活动上,每一届均邀请40多家媒体参与,这些媒体从多角度对许昌三国文化活动进行报道,如第五届刊出360余篇(条)、第六届刊播稿件376余篇(条)、第七届共刊播稿件340余篇等,多届三国文化节还在中央电视台当天的新闻中有播报。众多媒体的报道是提高许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二)制约许昌三国文化资源开发的诸多因素尽管许昌三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许昌三国曹魏文化品牌建设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1.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许昌市政府坚持以文化繁荣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在大型项目和大型三国文化节庆活动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比如“许昌三国文化周”基本由政府主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市场化运作程度低。尽管近两年已转向与企业联办,但并未摆脱“政府搭台”的现象。无论是在开幕式还是在闭幕式上,普通民众难有机会露脸。浓重的官办色彩,制约了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自觉性,因此,缺乏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三国文化节庆活动,离百姓“自己的节庆日”还有一段距离。2.招商引资签约后缺乏项目进程追踪基于以三国文化资源开发为契机拉动经济建设腾飞的思路,三国文化大型活动中常常安排有招商签约活动。从聚集人气、扩大许昌知名度的角度看,签订的经济合作协议与未来项目的进展信息,是许昌三国曹魏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最能凝心聚力、最能令人兴奋的消息,应该倍加关注。然而,有关部门对签约协议却缺乏后期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追踪报道。比如2009年禹州市政府合作签约的“河南许昌三国文化苑”、2013年许昌县政府合作签约的“鸿升三国文化产业园”等,再见报道者不多,这让三国文化品牌的强势宣传与推介所产生的隐形经济效益大打折扣。3.尚未形成相互促进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许昌除三国文化资源之外,还有花卉、钧瓷、地方戏曲、书画、刺绣等特色文化,但这些文化没有形成包括旅游、服饰、餐饮、化妆品、电子产品等资源互补、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文化创意产业也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格局。由于缺乏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直接导致了诸如旅游纪念品市场品种单一、缺少文化、没有特色等现象,降低了许昌旅游的吸引力。四促进许昌三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许昌市三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许昌市的三国文化名片亮起来,建议在三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三国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搞好综合开发。(一)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在三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重点做好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工作,逐步淡化主角形象,特别是淡化旅游景区经营体制的事业型管理色彩,引入市场竞争的经营机制。在大型的三国文化周等节庆活动中,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