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农家乐发展报告
二十年前,成都近郊的郫县兴起了一种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吸引着城市游客纷至沓来。多年后,这种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花圃、果园等自然条件和风土民俗,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土产条件、耕作方式以吸引城市游客,开展集观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经营方式,并被正式定名为“农家乐”。成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也是农家乐旅游重镇,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成都市的旅游品牌和经济亮点。成都市以农家乐旅游开发为契机,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挥着显著的示范作用。一成都农家乐发展现状1987年春天,成都第一家农家乐诞生在著名的“中国盆景之乡”——郫县友爱乡农科村。这个农家乐最初不过是建个花卉苗圃基地,没想到竟有很多成都市内游客慕名而来。经营者于是调整了经营思路,搞起了餐饮,增建了体育设施,扩大了接待场地。这种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方式正好迎合了城市人回归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诉求,对城市人产生了难以抗拒的魔力。一批又一批的城市人蜂拥而来,经营者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当地村民看到经营农家乐的甜头,也纷纷加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短短两年间,农家乐如形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成都周边地区,随后更是出四川风靡全国。经过二十余年的蓬勃发展,到目前,成都的农家乐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农家乐已经成为成都旅游的特色产品,也是成都市民消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四川省旅游局统计,截至2005年,全市农家乐数量已达5596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00家);三星级乡村酒店2家;旅游古镇6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以农业旅游为主题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3个。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员7.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9万人;接待游客2538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7.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收入16.3亿元。目前,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都江堰市青城镇“青城红阳猕猴桃、青城绿茶基地”均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三圣花乡”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6年4月12日在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授予成都“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农家乐”发源于、兴盛于成都并非偶然现象,可以说正是成都独特的历史人文传统和天赋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培植出了农家乐这朵旅游产业的奇葩。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山水秀美、自然风光绮丽多姿,有众多生态环境优良的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这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成都地理特征差异明显,有平原、丘陵、山地等地貌,适合开展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目前,这里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完备、便捷的交通设施和条件。而成都又是传统的消费城市,成都人历来就有闲适、安逸的特质和自由休闲的生活方式,崇尚亲近自然,酷爱乡村旅游,这些特色刚好迎合了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形成了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巨大市场。二成都农家乐发展历程成都农家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从1987年郫县友爱乡农科村的第一个农家乐“万木春”开始到1991年止。此一阶段是农家乐旅游起步和萌芽阶段,那时农家乐只是一些休闲和简单的娱乐、郊游等形式,其特点是分散、规模小,缺少有意识的发展定位,与市场经济联系也不够紧密,影响较小。第二阶段是扶持发展阶段。从1992年四川省省委领导正式题写“农家乐”到2002年,四川省政府根据当时的“三农”实际,明确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为“先发展后规范”,由政府(村集体)以减少税收,或直接投资进行水电路建设等方式体现对农民发展“农家乐”的扶持,美化环境,完善设施,加强管理。第三阶段为打造品牌阶段。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办法》、《农家乐开工基本条件》等,郫县等地也出台了相应的行业管理规范,并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促进“农家乐”旅游上档升级,形成品牌。三成都农家乐经营类型一是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农家园林型。这类“农家乐”以成都近郊农村、青城山后山的绿茶基地为代表。游客除了参观竹林茅舍、稻海麦浪或林木葱绿、天人合一的美景,还可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一些农事活动,尽情领略山乡绿野之风情。二是以成片花园、果园、茶园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品茶、园艺习作为主题的花果观赏型。以龙泉驿的书房村、工农村、桃花沟、苹果村等东郊丘陵的农家果园游乐为代表,因为这里盛产水蜜桃、樱桃、枇杷、葡萄、梨、柑桔、脐橙、草莓等。游人可先饱眼福后饱口福,它体现了人们在消费观念的一种嬗变。三是以自身的风土民情、人文古迹为依托,以民俗旅游为主题,为游人提供具有农家风味服务的“古迹民俗型”。以成都双流的黄龙溪古镇、龙泉的洛带镇、崇州的街子镇、蒲江的西来镇和邛崃市的平乐镇等五大古镇为代表。这里由石板街巷、宅门、影壁、店铺、摊贩、风味小吃等构成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可使城里人了解成都平原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和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以及川西的风土民情。四是以“三高(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依托,以学习增长知识为主题的“观光农业型”。以都江堰、青城山等地为主要代表,如都江堰的三文鱼养殖基地等。这类型农家乐主要是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定位为教育观光功能,主要面对学校等特殊团体。四成都农家乐基本特色(一)地方特色明显就整体而言,成都农家乐为游客充分展示了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和古老的巴蜀文化,具有浓郁的农耕“川味”。就局部而言,无论是郫县友爱乡农科村、龙泉驿的工农村、都江堰的青城后山等地方,都是自然环境优美,历史遗迹丰富,仍然保留着古老传统特色的老街、老巷、老店及民风民俗,他们各自依自然条件和区位不同,形成了花木经营户型、度假型、休闲餐饮型等风貌各异的特色类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二)参与者广泛成都市的综合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不高,农家乐面向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城市居民,让他们能够消费得起,还会经常来消费,这样大多数农家乐都是采取低廉价格的经营策略来吸引消费者,通过“薄利多销”来支撑生意。农家乐交通便捷,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时间可以很方便地到周边农村休息,这便提供了充足的客源。消费人群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大多数是来自市区的工薪阶层,退休中老年人前来消费的也不少。(三)灵活的经营机制“农家乐”旅游经营机制灵活,“有游客时可商,无游客时可农”。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工、务农两不误,农民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也可以依托宅基地的区位优势将房屋租赁经营,一般房屋的租赁期为10年,每年的租金收入约为3万~5万元左右,既保证了长期稳定收入又可以把自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提高收入。(四)交通便利功能全成都各地的“农家乐”,离成都市中心的路程大约半小时左右,交通便利,仅郫县就已建成区间高等级公路87公里,与各村道路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业旅游交通网络,并开通了成都至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公交专线,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配套建设通讯、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电视等设施,大力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彩化、亮化工程建设。在服务内容上,基本上具备了“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实现了“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工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一条龙服务体系。(五)分布广泛,季节性强目前成都几乎在所有区县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农家乐经营状况也有差异。多数农家乐属于户外活动,季节性较强,一般有效经营时间为三个多月,春天花开季节和秋天收获季节是农家乐经营旺季,冬夏季则为淡季。五政府促进农家乐发展的作用(一)政府引导、协调与资金投入支持成都市农家乐发源之初,一直停滞于初始简单的休闲、娱乐和郊游等形式,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大多分散经营、规模很小,缺乏文化品位和内涵,缺少有意识的发展定位和市场引导。2003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委、区政府及郫县县委、县政府分别对红砂村和农科村进行了大量扶持,采取农民出钱、政府补贴“穿靴戴帽”的办法,对环境基础设施和民宅进行彻底改造,使农家乐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游乐项目,丰富了文化内涵。如农科村徐家大院在20世纪90年代,还只是个以营销花木的专业户,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建议下,把非营业性的餐饮接待逐步变为营业性的旅游接待,这样才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以农户自家庭院、园林为载体的农家旅游,凸显了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科学引导作用。(二)总体规划布局,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统一投入建设对那些农民单家独户没办法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政府积极介入,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基础设施。2003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委、区政府投入1亿多元,对辖区三圣乡五个村委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形成五个各具特色又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开发过程中,政府注重经济发展,把当地传统花木产业结合起来,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三)制定政策,实行规范化管理成都市政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农家乐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实行星级管理。2004年,成都实施了《成都市农家乐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2004年首次公布了59家星级农家乐单位,其中四星级20家、三星级29家、二星级9家、一星级1家。这59家单位作为“十一”黄金周期间的重点农家乐旅游产品向市民和游客推出。二是整顿卫生环保。成都市工商、卫生、旅游、环保四部门阶段性对农家乐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排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查卫生设施、客房、娱乐场所等安全是否达标。三是促成规模化和打造品牌。成都市政府通过政府补助一点、业主出一点与有关部门免收一点的方法,统一农家乐房屋的建筑风格,根据当地文化地理特色,集中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如三圣乡红砂村的花卉种植、双流的黄甲麻羊饲养、青城镇的绿茶和红阳猕猴桃生产基地、龙泉驿区的桃子种植、郫县农科村的花木生产等知名品牌。六农家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成功启示(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家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满足我们不同需求的同时,也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家乐使得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增加了对自然界的感情,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城市人的生活质量。而其中经营的一部分收入再分配,通过种花养草等生产活动,因地制宜地又反哺和改善了自然环境,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促进了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家乐是一个带动性非常强的产业,农家乐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多个行业的连锁繁荣。农家乐带来的价值远不只农家乐本身经营带来的收益,而是对农村和农户有着更深更广的意义。(三)增加了农民收入成都周边的农民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一亩左右,在这样大的耕地上想创造高的产值,只靠种地富起来是不可能的。依托城市,针对城市居民需求,利用农民自有的资源开展农家乐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七成都农家乐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规划,品牌效应差。不可否认,政府在树立品牌和挖掘内涵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客观现实原因,成都市农家乐的发展还是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的农户看到人家搞农家乐旅游致富了,自己也办起了农家乐,既不进行市场调查,也不搞规划设计,就用自己的农田、果园搞起旅游来,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竞争盲目;有的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有的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建设上大兴土木,建筑物富丽堂皇,不仅失去了农家乐旅游的特色,而且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有的地方不对当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调查研究,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比较混乱。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当地农民既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处于粗放经营中,形成轻管理、低质量、收入少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多数农家乐卫生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较差;一些经营者没有完全摒弃农村一些落后的卫生习惯,尽管农家乐一直推崇绿色无污染食品,尽管农家乐吃的大多数是农民自种自养的物品,但这些物品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三是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第一是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第二是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此外,坐等上门、策划包装不力、宣传促销力度不强等原因也使乡村旅游难以适应目前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农家乐旅游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农家乐旅游发展与农村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新村建设相结合,由此导致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区域多在近郊或城区周边,而广大农村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八发展成都新型“农家乐”的对策建议(一)突出特色,挖掘“川味”成都农家乐的发展方向是,由大众化向特色化发展,由一般建筑风格向川西民居风格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由个体开发向联户成片发展,由单户经营向公司经营发展。要在“农”、“家”、“乐”上做文章,即经营风格要有农家特色,要给游客“家”的感觉,要提供可参与的特色娱乐活动;在硬件上,追求“外部民俗古朴、内部装修现代化”。要把保持本色和突出特色相结合,注意保持川西农村的乡土本色。将古蜀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二)保持“乡村性”,防止标准化、商业化与城市化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乡村性的塑造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以差异与特色确立主题;二是体现地方的风俗民情与建筑风格;三是倡导地方居民的友好、热情、淳朴与真实的态度。让都市市民把民俗村与农家乐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政府可以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民俗村与农家乐变成真正的“市民家园”。(三)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始终坚持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坚决制止随意建设,盲目开发,更不允许一哄而上,抢山沟、占草场、改草场、改造农田兴办“农家乐”,做破坏自然、贻害子孙的事。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有的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农家乐”旅游发起于农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做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农家乐”旅游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家乐”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保障。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高度,抓好“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规范的培训。“农家乐”旅游虽然要形成自身的个性和风格,以“特色”来吸引人,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良好的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好的令游客满意的服务,特色就不可能很好地展示出来。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加强接待服务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的解读
- 2024店铺租赁的合同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结合力网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铝制沙发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分级护理护理实施
- 2023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耐磨铸钢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球形细孔硅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平螺翼干式冷水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扫路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物业保洁员培训教程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酒店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5年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公安接处警培训
-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胸部术后护理科普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产业图谱】2024年青岛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
- 中药药品注册法规考核试卷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