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_第1页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_第2页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_第3页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_第4页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现状与预测

第一节城市化变动回顾中国有城市的历史非常悠久,5000多年前就已出现最早的城市。但是,农耕社会的城市与现代社会的城市有天壤之别,谈不上城市化。而且,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城市凋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只有86个城市,城镇人口比例只有10.6%;而当时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29%,欧美等发达国家更超过60%。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开始。60多年的城市化道路,经历不少起伏和挫折,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参见图4-1)。图4-11949~2010年人口城市化发展三阶段图4-1显示,新中国人口城市化三阶段比较明显。1949~1960年为第一阶段,也是起步和发展较快阶段。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1953~1957年)以156项重点工程为龙头的大规模建设,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原有的城市得到恢复,新城镇不断涌现,致使城市化率由10.6%提高到1960年的19.7%,年均增长0.83个百分点。1961~1980年为第二阶段,即徘徊阶段。1959年后,因经济发展战略失误、自然灾害严重以及国际形势紧张,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受阻,1963年城市化率跌到16.8%,比1960年下降2.9个百分点;1966年又进入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城市化陷入基本停滞状态。直到1980年始回升至19.14%,还比1960年下降了0.56个百分点。1981~2011年为第三阶段,即持续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51.3%,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也由落后于世界总体水平到略有超出,可谓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毫无疑问,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工业化的巨大增长,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城乡二元体制大门的被打开。60多年三阶段人口城市化具体变动,如图4-1所示。[1]表4-1各阶段中国城市化速度比较第二节城市化区域差异中国区域之间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不同,造成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将中国的国土分为四个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则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2009年,城市化率排名前十位的省区中有六个属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省份有两个。分省区来看,四个直辖市和广东、辽宁的城市化率均超过60%;城市化率超过55%的省有浙江、江苏和黑龙江;中部地区的省份中,山西和湖北相对较高,城市化率超过45%;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城市化率不高,西藏和贵州城市化率甚至低于30%。由此可见,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梯度差,自东向西依次降低(参见图4-2)。[2]从城市化率的增加速度来看,中国省际之间城市化率提高速度不尽相同,参见表4-2。[3]有些省市正在经历高速城市化,如江苏、重庆的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有些省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如河北、内蒙古、浙江、安徽、江西省区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0~1.5个百分点。而一些最贫困的西部省区,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产业聚集不足,导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幅度不足0.5个百分点。总体上,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提高最快的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例如,日本1950~1977年城市化水平从37%提高到76%,年均升高1.5个百分点;韩国城市化水平从1960年的28%提高到1975年的48%,年均升高1.3个百分点;其后于1995年提高到78%,年均升高1.5个百分。[4]图4-22009年各省区市城市化率表4-21996、2009年省区市人口城市化率比较续表第三节城市化与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与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必然性。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不仅要完成传统城市化所要求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农业劳动力向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更兼具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培育和吸纳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多项使命。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生产是新古典的,即要素投入增加、边际报酬递减,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镇使城镇生产的边际产出下降,而劳动力的流出又使得农村边际产出提高,最终使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中国城市化环境却并非新古典模式的。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在市场制度、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要素跨国流动的壁垒越来越低,中国经济的发展完全能够学习和利用国内外各种先进思想、技术和管理经验。正是因为如此,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生产模式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倾向,也就是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非但没有降低城乡生产的边际产出差距,反而使城乡劳动生产率扩大。同时,中国城市化过程也是在劳动力供给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推进的,资本的稀缺性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更高,故资本在参与收入分配时处于强势地位,劳动报酬占总产出的份额越来越低。资本收入倾向于集中,劳动报酬倾向于分散,因此劳动份额的下降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化拉大收入差距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城市化扩大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参见图4-3)。[5]图4-31978~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2010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9.95%,较1978年提高32个百分点,而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2.57,1983年下降为1.82,2010年则上升为3.23,1978~2010年的32年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提高54.6倍和43.3倍。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幅度大大超过农村地区,因此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也必然扩大。从消费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甚至超过收入的差距,由1985年的2.1∶1扩大到2000年的3∶1,再扩大到2010年的3.1∶1(参见表4-3)。[6]表4-3部分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支出对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水平,2001年占全国总人口62%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的38%,而占总人口38%的城镇人口消费比重却达到62%。[7]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量大大高于农村,例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的空调机、电冰箱、家用电脑分别为112.1台、96.1台和71.6台,分别相当于农村居民拥有量的7.6倍、2.1倍和6.9倍。我们还可从恩格尔系数来观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1990年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54.2和58.8,2010年二者分别下降为35.7和41.1,二者差距由1990年相差4.6,提高到2010年相差5.4。从区域层面看,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应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城市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这是因为,高城市化水平意味着本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大程度上被非农产业吸纳。在土地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减少意味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城市化水平高意味着农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上述判断可以为数据所印证,通过绘制省际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比散点图可知(如图4-4所示[8]),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城乡收入比明显较低,而西部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地区,往往存在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2010年,城市化率最高的上海城镇居民收入和城市化率最低的甘肃农村居民收入之比达到9.3倍,而此差距在1995年时为8.2倍。可见,区域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有效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落后地区城市化水平能够有效地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改善整个收入分配的格局。图4-42009年城市化与收入差距此外,由于城乡、区域分割的制度安排,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仅承受着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在享受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也难以获得与本地市民同等的待遇。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成本提高,在本来收入就较低的情况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净收益难以支撑其在城镇定居。因此,城乡人口流动是不充分的,尤其表现为外出农民工家庭迁移比例还很低。2010年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23亿人,其中举家外出的农民工3071万人,仅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四分之一。2.城市化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总体趋势是扩大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计算,城镇基尼系数在1978~1989年,一直低于0.2,属于高度平均的水平;1991~2001年,处于0.2~0.3,属于相对平均水平;2002年以来维持在0.30~0.33。[9]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来看,10%最高与最低收入组也呈扩大趋势,2009年二者之比为8.6∶1,比2005年的3.8∶1提高4.8。中国城市化实施的时代背景决定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城市化内涵已经超越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传统观念,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端生产要素向城市的聚集。中国的城市化具有双重任务,既要完成传统城市化要求人口城乡空间格局的转变,又要追赶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潮流,实现“城市化的现代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市场的内部竞争效应使得要素技术水平提高,不同要素的生产率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劳动者在参与生产中获得报酬差异也会扩大;此外,市场的扩大又加快了分工的步伐,孕育出许多新型产业,这些产业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和较高的获利能力,在这些行业中就业的员工具有较高的平均工资。从大行业划分来看,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达到70265元,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4.7倍;从细分行业看,2009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证券业达到16.7万元,最低的林业仅为1.29万元,二者之比达到12.9∶1,而2005年最高最低平均工资之比为7.8∶1。此外,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如图4-5所示。[10]图4-5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与农民工工资比较图4-5表明,2009年农民工工资为17004元,仅相当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半,也远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城市化过程中,外来农民工往往被排斥在正规就业之外,虽然近几年农民工工资增长开始加速,但总体上仍大大低于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根据城市经济理论,由于集聚外部性的存在,规模越大的城市生产效率可能越高。假定城市间资本和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地位相同,那么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意味着职工能够获取更高的报酬。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在城市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等正在崛起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这些城市往往是就业机会比较多,收入比较高的地区。因此,大城市的崛起,也意味着不同规模城市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为验证这一点,我们计算了1990年以来,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收入变化情况[11](参见图4-6)。[1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缺乏各城市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我们使用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储蓄余额和人均商品零售额四项指标,试图从不同方面来反映城市的收入情况[13]。从四项指标变化情况来看,基本趋势是规模越大的城市收入指标值越高,5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排在首位,200万~500万的特大城市居于其次,接下来是其余三个等级收入水平非常接近的城市。从发展上看,500万以上和200万~500万两类城市之间的收入绝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与更低层级的城市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特别是2000年之后差距扩大的趋势更为明显。为更清晰地反映城市间收入格局的变化,我们还计算了1990~2009年间,不同规模城市间四项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变异系数反映了城市间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如图4-7所示。[14]图4-6不同规模层级城市四项指标值比较图4-7不同规模层级城市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除职工工资外,其他三项指标的变异系数都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城市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更加明显。综上可知,城市间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在扩大,其原因是大城市收入增长更快所致。这也是直接导致近年来大量人口涌向大城市的重要原因。第四节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城市化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充分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诸多方面,预测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对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城市化的预测方法很多,包括生长曲线预测法、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和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等。我们采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简称ADL模型),对未来5~10年的城市化发展进行预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基本要义是,变量当期值既受到自身前几期变化的影响,也受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ADL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urbt代表t年城市人口增长率,gt表示t年经济增长率,gemt表示t年城镇就业人口的增长率,ut表示随机误差项,t-1表示滞后一期,t-2表示滞后两期,等等。(1)式中包括了城市化率滞后4期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2期的影响。这样设定ADL模型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城市化水平提高存在惯性,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具有周期性,例如一个项目要分多年进行,这会在一定时期内使城市保持发展的势头;同时,经济活动集聚产生外部性,企业集聚在一起有利可图,从而产生“滚雪球”效应,也使得城市扩张一旦开始就会自我维持下去。其次,从驱动力来看,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活动集聚和产业结构提升的综合体现,因此模型将经济增长率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变量。最后,城市化直观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