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_第1页
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_第2页
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_第3页
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_第4页
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通俗化问题研究

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媒介形态、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传媒业的功能和定位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从政党论、工具论、宣传论、教育论逐渐演变为多元功能论,其中传媒的大众化、资本化、消费化倾向成为核心话题之一。与之相随,传播效果研究中的受众研究日益成为显学。在诸多议题中,自新闻业产生之初就未曾停息的古老话题之一—新闻的通俗化和专业化之争呈现新的形态和特征,在多媒体时代,新闻是否需要通俗化?又如何坚持通俗化策略?本文以传媒功能以及传播形态的演变研究为核心,结合新闻发展史的演变轨迹,认为必须坚持新闻通俗化的价值导向,并且结合新闻业的现状,指出了新闻通俗化的策略和途径。首先正本清源廓清概念,“通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辞源》的解释是“浅显易懂”。在西方通俗文化研究中,通俗也被认为“广受喜爱”、“大众化”的意思。本文的新闻通俗化,即指以实现广大受众所接受、所喜爱为追求目标,以大众化、生活化取向为原则,以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特征的新闻报道方法。一新闻发展史即新闻通俗化的历史通俗化自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早就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因此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列宁曾经把“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当做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原则,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表明要让新闻(理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欢迎,就必须讲求表达方式的通俗简明,通俗化是实现大众化的桥梁和必然途径。因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要求无产阶级报刊遵循通俗性的原则,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1]西方传播学巨擘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共舆论》中指出:新闻业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都要历经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报纸由政府垄断控制;第二阶段,报纸由政府手中挣脱、投入政党的怀抱;第三阶段,报纸开始逐渐远离政府、远离政党,依赖广大读者的支持赢利;第四阶段,即“职业”时代的来临。他认为,当这第四阶段完全成熟时,报纸就会制度化地采用“训练有素的人才”,会尽职尽责地追求“客观事实”,甚至可以彻底摆脱公众变化多端的品味和偏见。[2]我们先抛开李普曼最后的想象不说,这四个阶段比较切合地表达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业的发展过程,第三阶段典型地适用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革命后的新闻整体状况。以此为标志,之前,美国的主流报纸还都是周报,售价只适应一定的有钱阶层,办报财源来自政党和竞选候选人,资助者主导了社论的方向,报纸只为政党、商业人士提供服务,报纸内容也自然局限在商业和政治等领域。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民主市场社会”的崛起,贵族统治的政治文化被大众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所取代。由此,以市场为导向、以争取大众为对象、以扩大发行量为目标的“便士报”得以诞生,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新闻报刊,“报纸才变成销售给一般读者的商品”,“旨在反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3]从便士报诞生开始,美国报业就开始了新闻通俗化的历程,不再只刊登枯燥乏味的国会报告和小群商业精英的生活,而是代之以生动、有趣的中产阶层和普通市民生活,“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点缀……”用人情味和煽情故事来获得高发行量。比如,普利策“知道他的读者既希望得到娱乐,又希望报纸起到有效的和进步的领导作用。因此,他的《世界报》以生动的方式报道重大新闻,以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并以煽情主义的新闻内容和版面来适应另一种趋势。”他认为在发行量扩大之后,可以通过吸引读者关注社论栏和公共事务的新闻报道,来营造健康的公众舆论。[4]中国的新闻体制与西方不同,但同样经历了不断通俗化的发展过程。如果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开始,完成了新闻语言文字的通俗化,那么,之后中国的新闻通俗化过程与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息息相关。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反对装腔作势的党八股、客里空,提倡简洁明了、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新闻文风。此时的新闻报道目的在于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因此,内容和表达的通俗化是新闻宣传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到70年代,历经政治运动,“工具论”、“教育论”是新闻的唯一价值定位,新闻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从形式到内容完全政治化、工具化。其时的新闻媒体偏离了作为媒体的客观地位,成为阶级论的代言工具,话语方式以说教、命令的生硬方式呈现。此时的媒体既是判断阶级斗争动向的风向标,也是斗争的工具和手段。1978年以后,国家战略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新闻业清算了“帮八股”遗风,新闻传播主体逐渐回归大众,新闻报道提倡“抓活鱼”。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传播学的引入,新闻已不再独显其政治作用,“信息”功能被充分认识和尽情发挥,市场意识得到张扬。20世纪90年代始,全球化、大众化、消费主义、网络化的趋势渗透到文化、生活、意识的每个角落,社会文化的转向不可避免,精英主义启蒙主义逐渐推出中心话语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宣泄、娱乐为目的的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它们在功能上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无等级的泛市民文化,文化政治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消费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5]“用事实说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新闻通俗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此后随着中国新闻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繁荣发展,“三贴近”原则的提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面向大众的新闻通俗化发展过程。传媒以收视率和发行量为标志,以通俗化娱乐化为取向,满足受众需求、调动受众激情,使新闻通俗化成为传媒竞争的新趋势。由此,中国新闻从形式到内容、从理念到方法,也逐渐从政治化走向专业化。如果说西方的新闻通俗化过程是由贵族化到商业化的演变历程,那么,中国的新闻通俗化过程则是以政治化走向专业化过程为特征的。二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取向决定了新闻通俗化通俗化总是与传播的速度、读者的数量、商业利益原则等特性紧密相关。因此,当新闻传播的价值导向由政治宣传演变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之后,受众必然成为新闻传播的核心研究对象,通俗化也随之成为新闻的必然现象。对于广大的新闻受众来说,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是主要阅读目的,因此新闻表述的具体化、平实化、形象化,是新闻的必然选择。在过去,严肃新闻一向都是板起脸孔说话,居高临下地叙述,让人难以接近。如今,以商业文化为表征的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受众成为新闻传媒存在的社会基础,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者。因此,新闻传播必然要从传统的“媒体本位”转变为“受众本位”,树立受众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播你看”的报道方式,采取平民化的叙述视角和立场。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信息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平面化、即时化、碎片化、时尚化是网络文化呈现的特点。网络新闻必然要逐渐适应介质和平台的变化,通俗化更加成为新闻的基本要求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总编辑詹国枢曾经撰文,题目就是“最高境界是通俗”。并用自己新闻实践中的生动例子来说明,新闻写作要“用通俗化的语言去说明一个并不通俗的道理”。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从内容上看,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现象、行为和理论,五彩缤纷,纷繁复杂。如果这些现象、行为和理论不通过记者的提炼加工,把它通俗地“翻译”出来,一个普通读者是不可能具备那么全面的知识因而也是很难看懂这些报道的。其二,从我们的读者对象看。现代社会,工作非常紧张,生活节奏很快,加之信息渠道通畅,资讯来源丰富,所以,人们对于新闻报道就有了“快餐式”、“通俗化”的要求。即,新闻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像吃苏打饼干或者三明治那样丢进嘴里就得。[6]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解析出三层意思:第一,通俗化是为了读者(受众),首先是为了让读者能看懂新闻内容,容易接受。第二,还是为了读者,是为了让读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便于和乐于接受。第三、新闻的生态环境变化了,“信息渠道通畅”、“资讯来源丰富”就意味着众口难调,所以,谁更能吸引读者、更让读者喜爱?通俗化也就成了竞争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点,刘海贵教授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受众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了,反映在我们新闻报道上就必然是要‘短’,要‘精’。一位美国新闻专家也指出,世纪之交的几十年中,整个国际新闻界最大的竞争,就是新闻可读性的竞争、新闻通俗化的竞争。”[7]事实上,当前通俗化已经成为传媒的竞争趋势。竞争的目标是谁呢?还是读者、是受众!所以,三层意思的核心都是为了读者,是服务受众、争取受众,归根结底,新闻通俗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所决定的。正如刘海贵教授所说,“新闻传播的生命、媒介的生命在于受众的接受,受众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以受众效果为目标的新闻传播,的确应该以通俗化为境界。三新闻通俗化的边界通俗化的要求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但是说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经济等严肃主题的新闻,用受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化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艺术。在艺术与审美范畴中通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历史上李白、杜甫的诗之所以妇孺皆知,正在于通俗的魅力,所以古人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通俗不是低级而是高级,典雅、高雅与通俗是风格的不同,不是等级之差。较之高雅,通俗能获得更广大人群的接受和喜爱。通俗的最佳境界是能够达到雅俗共赏。但是,现实中,人们对通俗化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常常把“俗”作为重心和偏向,而忘记了“通”的意义,以至于“俗”之过度,成为媚俗、庸俗、低俗。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正义”通俗化,在通俗化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度的边界,不要把通俗变成媚俗,媚俗就失去了传媒应有的立场和引领性作用,不能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且容易滑向庸俗、低俗的深渊。庸俗、低俗不符合传播价值取向,违背了媒介责任理念,是应该排斥的现象,不属于通俗化理论范畴,不能与通俗混为一谈。媒体在商业化运作的同时不能丧失引领和提升大众文化的社会责任。从传媒的引领功能看,雅俗有利于提升大众文化情趣、陶冶大众情操、培育大众文化精神,是传媒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或许正是李普曼所表达的“彻底摆脱公众变化多端的品味和偏见”的第四阶段的意义所在。四新闻通俗化的策略新闻通俗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受众、让受众喜欢。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受众喜欢呢?方法可能有很多,比如,内容叙述的故事化、技术形式的多元化、报道视角的平民化、语汇修辞的生动化等等,都是实现通俗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在这些方面,新时期以来,中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能力,并产生了许多好的作品。中国新闻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形式多样、取向多元、信息丰富、娱乐功能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传媒的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表现超越了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时期,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热情,丰富了人民生活。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国的新闻报道,一直以来,由于长期的政治化话语方式,严肃新闻形成了一种话语表达习惯:居高临下的腔调、大而化之的表达、官话套话的模式,使新闻报道过于程式化、官腔话,读起来不亲切、缺乏真情实感、说教、有距离感。这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历史积淀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在新闻写作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传统。从通俗的角度来说,这些字句既不艰深、也不晦涩,一看就懂,但是因为成了套话,所以就与读者有了情感距离、有了隔膜、不易亲近,自然也就称不上通俗了。因此,中国严肃新闻在通俗化的变革中特别需要话语方式的转型,以适应贴近受众、让受众喜爱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通俗化的重要维度上——贴近受众、让受众喜爱,做到真诚、真实、真切。真诚,体现的是记者的责任感,只有真诚才会产生真正与大众交流的语言,自然、平和、亲切而不打官腔、不作官样文章;真实,所表达的是记者最为深切的情感和话语,说真话、表真情,唯此才不会作假、大、空的文章,也才会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与读者感同身受,而不是套话与说教,从而获得受众的喜爱;真切,所要求的与话语表达方式密切相关,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原副社长熊蕾说:“我们的新闻机构,很多都是只强调‘报道’而不在意新闻的讲述方式和方法。其结果,是很多新闻报道没头没脑,不可亲、不可读……”这里所说的“报道”,就是那种只讲大道理,而缺乏具体事实和细节呈现的新闻,熊蕾认为,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摆事实,不讲道理”,“真正有生命力的新闻报道,往往是那些鲜活真实的事实,而不是记者急于主观讲述的道理”。所以,真切所要求的,是新闻报道要具体可感、真诚恳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语言通俗、情感真挚、喜闻乐见。具体而言,我们用张立宪的一段话,可以作最好的阐释,“我们惯常用形容词、用结论性的词来概括一个东西。我们很少用动词。这其实是不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