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语言规范
新闻报道中经常要使用法律语言,本文就法律语言有何特点、法律语言中的法律术语有何特征、新闻报道在使用法律语言中存在哪些问题、新闻报道如何准确地使用法律语言等问题做一些探讨。一法律语言的特点法律语言是贯穿法律的制定、研究和运用过程中的语言文字表意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制定、操作和研究法律时所使用的语言。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法律文书语言、司法讯问语言、法庭辩论语言和法律术语,等等。有的学者还从学科运用的角度将法律语言分为立法语言、学术法律语言和执法与司法语言三类。[1]法律语言具有高度准确、简明、严谨、朴实、庄重等特点,并且具有严格的专业化要求。立法语言是制定法律法规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法律语言的核心,它可以制约和影响其他类型法律语言的使用。立法语言在表意上具有直观性,它直截了当,不含二意,无文学语言中的双关、借代或其他言外之意;在语体上具有稳定性,庄重严谨,简明朴实,无文学语言中的比喻、夸张,极少用形容词。学术法律语言是进行法学研究及其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具有科学性、探讨性、诠释性等特点。执法与司法语言是运用法律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它具有程序性、格式性、繁复性、过程性等特点。[2]新闻如果报道涉法内容,就应当把握法律语言的这些特点,善于运用法律语言。二法律术语的特征法律术语是表示法律专用概念的词语,一般情况下不讲求词的变换,不能交互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它在法律的语境里反复出现,被习惯所确认和固定,形成一种规则。法律术语不是其他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比如涉及“诉讼”的有告诉、起诉、上诉、申诉、抗诉、自诉、公诉、胜诉、败诉、撤诉等术语,涉及“审判”的有一审、二审、终审、原审、再审、重审、提审、公审等术语,涉及犯罪的法律术语有犯罪、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主犯、从犯、犯罪对象、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共同犯罪、过失犯罪、故意犯罪、教唆犯罪、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情节、犯罪行为、犯罪构成等。法律术语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是语义的单一性,每一法律术语表示一个特定法律概念,它要求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对其作同一解释,而不能用其他词语替换。如法律术语中的“故意”就不能用“特意”来替换,“过错”就不能用“错误”来替换,“禁止”就不能用“不准”来替换,“违反”就不能用“违背”来替换,“特别严重”就不能用“非常严重”来替换。语义的单一性还表现在法律术语多属单义词,极少有多义词。比如“同居”一词,在大众语言中可以指多人同住一处,可以指夫妻共同生活,也可以指“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但作为法律术语的“同居”,只能是特指最后一个义项。虽然有的法律术语可能会有几个义项,但在司法实践中只能根据语言环境使用其中之一。二是语义的相对性,许多法律术语的语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而且彼此互为因果,无此则不存在彼。例如:原告-被告、起诉-应诉、权利-义务、故意-过失、委托-代理、正本-副本、债权-债务、行为人-受害人、上诉人-被上诉人等。三是词语的类义性,由于法律的调整对象涉及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表示这些法律关系的概念多为种属关系,于是就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属概念和种概念。例如“法”之下有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在“诉讼法”之下又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罪”之下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十大类罪。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又有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在这九类之下又含有120个罪名。四是术语组群,法律术语的术语组群因法学分支形成,无论是内容还是其功能均有明显的类别体系,大致以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划分类别,形成法律术语组群。如民法中的所有权、物权、他物权、抵押权、抵押权人、抵押物、留质权、质权、质押、处分权、典权、债权、债权人、债务人、债权行为、担保、给付、清偿、财产权、动产、不动产……诉讼法中的诉、诉权、诉讼、诉讼主体、诉讼客体、诉讼标的、诉讼程序、诉讼期限、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变更之诉……行政法中的行政、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侵权、行政监察、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委托、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行政救济、行政不作为、行政拘留、行政强制措施……此外,法律术语还具有使用上的变异性和独特的构词方式等特点。[3]三新闻报道在使用法律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新闻报道在使用法律语言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由于有些记者对法律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经常混淆。比如对拘传、拘捕、拘留、拘役四个法律术语的使用,在刑事诉讼中拘传是司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也可以采取拘传措施。拘留是一项司法机关依法将特定的人拘禁留置在一定场所的强制措施,拘留按其性质又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三种,前两种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执行,后一种由法院院长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人员人身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它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间,期限一般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拘捕则是指拘留和逮捕。再如有些报刊常将“两劳”并称且混淆,其实“劳改”和“劳教”这两个法律术语是有很大区别的。“劳改”全称劳动改造,是一种刑事惩罚与改造措施,“劳教”全称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劳改”的对象是依法被判处拘役和有期以上徒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劳教”的对象是有轻微违法行为但又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劳改”的场所是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等,“劳教”的场所是劳动教养管理所;“劳改”刑满后获释称刑满释放人员,“劳教”执行完毕称解除教养人员。另如,民法中有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三个法律术语。法人是指与自然人相对的一种民事主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确定的能够代表法人这个组织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定代表人是当然的法人代表,但法人代表也可以是经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其他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由于记者对这几个法律术语的概念不清,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经常混合使用。新闻报道中经常混淆的法律术语还有公民与人民、权力与权利、公判与宣判、受害人与被害人、犯人与犯罪嫌疑人、抗诉与提起抗诉、缓刑与缓期执行等。新闻报道在使用法律语言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用词不准确。有位作者在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海牙国际法庭恢复我国席位后,派谁去当国际大法官呢?又是这批人。倪征奥以85岁高龄就任,一直干到91岁。接替他的也是东吴大学毕业的李浩培,他逝世在国际大法庭任内,时年91岁。(《我说人与人》)这段话中有三处不准确。一是“国际法庭”应为“国际法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921年9月在荷兰海牙成立的“国际裁判常设法庭”,简称“国际法庭”,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已停止工作。1946年,根据《联合国宪章》所附的《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宣告成立,同年4月18日,“国际法庭”随国际联盟的宣告解散而撤销。二是“倪征奥”应为“倪征燠”,他生于1906年,1984年以绝对多数的票当选为国际大法官,1994年2月任期届满。倪征燠出任时是78岁,而非85岁;离任时是88岁,而非91岁。三是接替他的是史久镛,而非李浩培。再如2003年1月19日《检察日报》头版刊发了记者高洪海拍摄的两张图片新闻,题为《七名教授“登场”模拟法庭》,释文中存在用词不当、用语不准确的问题。图片的释文为:“1月1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薛刚凌、马洪俊、张树义等7名教授组成的模拟法庭,为北京30多家新闻单位的80多位记者‘演示’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民事案件庭审活动。他们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使在座的媒体记者大开眼界……”笔者亦参加了这次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承办的学者媒体联谊会。该报道的标题与释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模拟法庭的组成人员中并非7名教授,而是4名教授,这在模拟开始时“审判长”薛刚凌已作了介绍。二是“演示”的并非民事诉讼,而是一起行政诉讼,这在会议发给每位与会者的材料中专门有一页“案情简介”。三是本来就是演示,所以“演示”二字无须加引号,加上引号反使读者可能产生误会。四是“他们深入浅出……”存在语病,应当在主语“他们”之后介入适当的词,如“在演示中”或“在辩论中”等。此外,还有些采编人员一味追求“卖点”,在标题上故作惊人之语,有家体育报发表一篇关于严格执行足球队纪律的报道,竟将“违反纪律杀无赦、斩立决”作为标题,显然文不对题,用词不准确。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犯法律常识性错误。2002年1月28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则报道河南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消息,消息在第三段开头这样写道:“任克礼在报告中说,过去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这一提法就极不准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显然,这则消息说“省人大常委会”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是法律常识笑话,而这种笑话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例如,2002年6月21日《检察日报》第七版《明镜周刊·说法》栏目一篇题为《自首背后有骗局》的报道,结尾写道:“……判处朱勇有期徒刑四年,缓刑三年”,这一表述极不准确。首先,“缓刑”和“缓期执行”是两个法律概念,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其次,按照《刑法》第72条第一款和73条第二款的规定,缓刑仅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再次,二者的执行方法不同,且考验期限也不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再如2002年第11期《法制天地》中刊发了金沙江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豆腐西施”的外遇悲歌》,讲的是发生在吉林省蛟河市西南部一个山村的事:已婚女子夏小云与村外一工厂食堂管理员耿海林发生了一次婚外性生活,其夫刘天雨获悉后,唆使其妻对耿实施敲诈。文章在结尾时说:“经公安部门侦查确认,耿海林与夏小云之间不构成通奸罪,当场释放……”我国《刑法》中并无“通奸罪”这一罪名,当然也就不存在构成的问题。又如2003年2月4日,中国新闻网以《乌鲁木齐通过廉政法规: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为题,报道了继无锡市、邯郸市之后,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出台的消息,报道援引了《条例》第三章第19条的规定: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并说,这是国内地方性法规第一次给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立法授权。事实上,新闻监督乃是民主政治下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权利,它的监督权利受国家宪法的保护,非地方性法规所能限制,更无须地方法规授权。《检察日报》记者谢文英曾谈到这样两个事例。2002年5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通知谢文英说歌星红豆涉嫌猥亵多名男童案已立案,谢根据法院介绍的情况写了条短讯给本报总编室。晚上值班编辑来电说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立案的说法有问题,让谢再核实一下。经咨询才弄清法院立案受理的说法是针对民事案件而言,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法院只能在审查后组成合议庭择期审理,并不存在立案的环节,于是谢打电话给值班编辑予以更正。但第二天北京其他部分媒体及网上的消息,还是用了“法院立案”的提法。第二个事例是关于“中科创业”案的报道,谢在文章中误把检察机关适用新刑法提出的“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写成“操纵证券价格罪”,编辑发现后予以纠正。由此谢文英认为:“记者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律意识的薄弱是导致法律用语不准确的根本原因。”[4]四新闻报道如何准确地使用法律语言新闻报道涉及法律时,用语一定要准确无误。如果一篇稿件中的法律用语不准确,不仅误导受众,而且会使媒体的声誉受损。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说过:“一家报纸在其新闻、标题及社论页中最要注意的是准确、准确、再准确。必须把每一个人——编辑、记者、通讯员、改写员、校对员——都与报纸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相信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样重要。”[5]新闻报道要准确地使用法律语言,采编人员首先要吃透法律。2000年11月8日某一省会城市的日报“综合新闻版”有一段“编辑絮语”讲道:“保护知识产权法、规划法以及政府颁布的地方法规,都是我们应当严格遵守的。”这句话中“政府颁布的地方法规”的提法就是不准确的,混淆了行政规章与地方法规的界限,因为地方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但无权制定地方法规,而且两者的制定颁布机关不同,权威性和社会效力也不同。再如2001年12月9日某省日报第2版刊发了一篇报道该省某市人大通过了《××市预算审批监督办法》,用“立法”形式规范政府预算的消息,文章标题为《××立法专管政府“钱包”》。这里“立法”二字用词不准确,因为该市人大不具有立法权。[6]又如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涉嫌偷税被立案侦查后,北京的一家媒体立即宣称她进了监狱,还有人赶出一本名为《谁把刘晓庆送进监狱》的书,并在报纸上连载。这些人没有搞清楚监狱和看守所的区别,监狱里关押的都是已经判决且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不会关押未经审判的犯罪嫌疑人。新闻报道要准确地使用法律语言,必须区分相类似的法律术语。例如,在规定性的执法和司法口语中,有告知、宣告、宣读、宣布等法律术语,这几个术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例如,交通警察处罚违章违法司机时要“告知”其被处罚的原因、依据、结果和申诉手段;法官在开庭时要“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告知”又大致分为处罚告知、权利义务告知、法律程序告知和法律后果告知等几种;“宣告”则用于宣告判决、宣告破产、宣告死亡等,“宣读”用于宣读起诉书、宣读证人证言、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宣布”用于宣布开庭、宣布法庭纪律、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宣布休庭等。宣告、宣读、宣布和告知各有其明确的对象、范围和环境,不能混淆使用。过去,新闻报道公、检、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时,经常要用到“审问”“纠问”和“盘问”三个术语,1997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问”规定为三种:讯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开发项目申报管理制度
- 大型制造企业董事聘任协议书
- 不同尾水受纳河流中PFASs的赋存特征、生物累积及生态风险
- 歌手岗位年度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方案
- 环保机构教研室研究规范
- 新能源项目维稳工作方案
- 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 化妆品行业成分中毒应急处理方案
- 三人合伙创业协议书
- 技工英语教案(共46页)
- 当前电力物资采购产品质量风险问题及管理策略探讨
- DDL法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 关于新冠肺炎污水应急监测的技术探讨
- 北信源-终端准入控制系统
- 合作建房协议书【范本】(通用版)(精编版)
- CM-4 融创集团结算管理制度
- 有关护理纠纷的案例
- 最新标准版合同范本直饮水工程合同通用模板
- 循环系统pbl案例(教师版)
-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