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办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22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诊治的儿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察看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模式,察看组在对照组的根底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及患儿家长的称心度进行比照分析。结果:察看组中有37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达92.5%;对照组中有28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为70.0%,察看组患儿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22〕26-0115-02

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患儿的年龄比拟小,身体抵制力差,加上小儿还没有成熟的生理和心智,这就使得护理更具难度。一旦患儿病症没有减退或者哭闹不停,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焦虑,对患儿的治疗和恢复以及医院的日常工作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一些比方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特殊检查过程中,患儿的抵制力低下,对疼痛的敏感度和排斥度都比拟高,大大降低了疾病诊治及护理的依从性,患儿过激的反馈会引起患儿家长的担忧,使家长不信任医务人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发生[1]。因此,在儿科疾病诊治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涉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于2022年10月-202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儿科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儿科患者80例,患儿的疾病主要包括:感冒、高烧、咳嗽〔局部患儿有肺炎〕、腹泻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察看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察看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56±1.1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3岁,平均〔7.05±1.67〕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办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告诫患儿家长病情状况,防止患儿家长和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帮忙患儿尽快熟悉环境,打消其紧张心理;协同患儿家长做好治疗前准备,包括进食、排尿等等;察看组在对照组的根底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临床研究说明,很多儿童患儿由于对打针、吃药的畏惧,在进入医院环境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儿童患儿本身处于成长阶段,认知和心智功能还比拟低下,新环境的改变本身就容易引起患儿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不适感,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认知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要确保就诊环境的采光良好、通风性好以及干净整洁,可适当的放置一些玩具、图画等等,以此减少患儿在医院早期的抵触和紧张心理[2-3]。〔2〕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交流是转移患儿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期的精神系统成长速度会逐渐减慢,当儿童与周围事物的接触不断增加的时候会促进儿童的智力快速的提高并进入发育期。在此过程中,正确合理的引导是提高患儿认知功能最重要的方式,同理,护理工作的正确引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儿亲密接触,比方抚摸、拥抱等方式或者微笑的表情,以此加强与患儿的情感交流,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患儿家出息行认知干涉,比方患儿需要接受穿刺治疗的时候,患儿家长由于不足对腰穿的认识,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排斥等心理,一旦中途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4-8]。〔3〕加强对患儿的关怀呵护,提高护理质量: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提高对患儿的关注,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关怀,不仅是对病情、健康的关怀,同时也包括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不仅在工作行为中更加认真负责,也要注意在沟通上掌握技巧、文明用语等。科室应制定人性护理理论制度,并定期考查实施情况;其次是要关注护理细节,由于护理工作比拟繁杂,尤其是在患者比拟多的时候。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从细节入手,在业务繁忙的时候不慌不乱,轻重有序,要时时谨记,细节决定成败,效劳的质量正是体现在效劳细节上。尤其是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儿童患者,要及时掌握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状态,做好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干涉,打消患儿的不良心理,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让其正确的看待治疗,不要因小失大,延误患儿的治疗机会;最后是根据治疗情况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行为干涉,比方体位练习、排尿办法,护理人员可通过游戏等轻松的方式指导患儿,而不要采用非常严肃的方式,以此使患儿尽快掌握这些自我护理办法[9-11]。

1.3效果判定规范

对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及患儿家长的称心度进行分析比照。其中,称心度调查主要通过我院预先设定的称心度调查表[1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规范差〔x±s〕表示,比拟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拟采用字2检验,P2结果

察看组中有37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达92.5%;对照组中有28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为70.0%,察看组患儿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由美国人引入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的主旨是根据人的生理、文化、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将这种护理理念贯通于整个护理工作。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开展提高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也逐渐引入到临床护理之中,并将成为护理开展的主要方向[13]。尤其是在儿科优质护理过程中,由于儿童患者心智和认知能力还比拟低,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往往比拟低,因此很多时候儿科工作都需要借助家长的积极引导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而很多儿童的过激反馈不仅对护理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其家长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严重的甚至引起矛盾或者护患纠纷发生。比方在输液或者打针的过程中会由于患儿年龄太小不好找血管而发生屡次扎针引起患儿父母的愤恨、静脉穿刺失败、各种并发症等等,护理人员要预先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详细的为患者家长表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要密切察看患儿的生命体征,积极做好风险事件的评估工作,尽可能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对患儿的刺激,还有比方做好患儿的平安爱护工作,一些小儿在睡觉的时候会乱动,如果病床没有护栏或者护栏出现松动就很容易导致患儿摔倒在地,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之,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疾患者群的不同而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提倡对生命的关爱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察看组患儿积极配合率达92.5%,而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