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医话四则-(1)精讲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医话四则-(1)精讲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医话四则-(1)精讲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医话四则-(1)精讲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医话四则-(1)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话四则(sìzé)第一页,共七十页。阅读(yuèdú)提示

医话是中医著述的一种文体,类似随笔小品,包括读书和临证的心得、学术评论以及掌故见闻等,前人称之为“话其见闻、心得、阅历”,具有“辅助医学、启瀹(yuè)性灵”的作用。它随手笔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或夹叙夹议地说理,或扼要(èyào)生动地述事,往往含义深刻,意味隽永。第二页,共七十页。(一)书方宜人(yírén)共识说节选自《吴医汇讲•书方宜人共识说》。《吴医汇讲》由清代乾隆年间医家唐大烈主编,为国内最早具有刊物性质的医学文献。《书方宜人共识说》作者顾文烜,字雨田,号西畴,吴县(今属江苏)人,乾隆年间医家。精于医术,有名于时,著有《顾西畴方案》、《顾西畴城南诊治》。文章(wénzhāng)要求医生书写药方医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以免耽误病情。第三页,共七十页。國家徵賦,單曰易知;良將用兵,法云貴速。我儕之治病亦然。嘗見一醫方開小草,市人不知為遠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細小者。又有一醫方開蜀漆,市人不知為常山之苗,而另加乾漆者。凡此之類—如寫玉竹為萎蕤,乳香為薰陸,天麻為獨摇草,人乳為蟠桃酒,鴿糞為左蟠龍,竈心土(xīntǔ)為伏龍肝者—不勝枚舉。但方書原有古名,而取用宜乎通俗。易知:即易知由单。交纳田赋的通知书。单上写明田地等级(děngjí)、人口多少、应征款项和起交存留等。亦称由帖、由单。但:尽管(jǐnguǎn)。侪:同辈,同类。第四页,共七十页。若圖立異矜奇,使人眼生不解,危急之際,保無誤事?又有醫人工於草書者,醫案人或不識,所係尚無輕重,至於藥名,則藥鋪中人豈能盡識草書乎?孟浪(mènglàng)者約略撮之而貽誤,小心者往返詢問而羈延。可否相約同人,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期:必定(bìdìng)。立异(lìyì):标异于众。矜奇:夸耀奇特。第五页,共七十页。国家征收赋税,通知书叫易知单;良将用兵打仗,兵法以速为贵。我辈治病也是这样。曾经见到一个(yīɡè)医生在药方上开列“小草”一药,一般人不知是远志的苗,就用成细小的甘草。又有一个(yīɡè)医生药方上开有“蜀漆”一药,市上人不知道是常山的苗,却命令人加上干漆。凡是这样一类——如把玉竹写“萎蕤”,把乳香写作“薰陆”,把天麻写作“独摇草”,把人乳写作“蟠桃酒”,把鸽粪写作“左蟠龙”,把灶心土写作“伏龙肝”——不能一一列举。虽然方书上原有古整段语译第六页,共七十页。名,可是取用时应该通俗。如果想要标新立异、夸耀争奇,导致人们(rénmen)眼中生疏,心里不识,那在危险紧急的时候,能保证不误事吗?又有对于写草体字擅长的医生,对于他写的医案人们不认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那么药铺里的人怎能全都认识草体字呢?粗心卤莽的人随意大略撮取药物而贻误病人,小心谨慎的人,来回询问而耽搁了时间。可不可以跟同仁们互相约定好,凡是写药方和医案,字体必定要清爽,药名一定要通俗。整段语译第七页,共七十页。(二)选自《医经余论》。作者罗浩,字养斋,清代医家。著有《诊家索隐》、《医经余论》。《医经余论》一卷,成书于1812年,是一部医话专著,包括论师道、论读书、论脉等二十四篇。所论多为作者攻读(gōngdú)医籍与临床实践的心得体会,间有医书文字或人物事迹之考释内容。文章历陈读书之病,认为不善读书,其弊甚于不读书。第八页,共七十页。古今醫書,汗牛充棟。或矜一得之長,或為沽名之具,其書未必盡善,學者亦難博求。然其中果有精義,則不容(bùróng)以不閱矣。然讀醫書者,每有四病:一在於畏難。《內》、《難》經為醫書之祖,而《內》、《難》經之理,精妙入神,則舍去而覽易解之方書,以求速於自見。即讀《內經》,或取删節之本,文義不貫,或守一家之説,至道難明:其病一也。一在於自见(xiàn):显示(xiǎnshì)自己。沽名(gūmíng):猎取名誉。入神:指某种技艺达到神妙的境地。第九页,共七十页。淺嘗。畧觀書之大意,自負明理(mínɡlǐ),不知醫道至微至奥。前賢之書,闡明其理,博大精深,不獨義非膚廓,即其辭亦古茂。若草率以觀,既不能識其精妙,且誤記誤會,遂有毫釐千里之失:其病二也。一在於篤嗜古人,不知通變。執《傷寒》、《金匱》之說,不得隨時應變之方,不考古今病情之異,膠柱鼓瑟,以為吾能法古,治之不愈,即咎古人之欺我也。甚至讀張子和负:恃。肤廓(fūkuò):文辞空泛而不切实际。古茂(ɡǔmào):古雅美盛。胶柱鼓瑟:第十页,共七十页。書而用大攻大伐,讀薛立齋書而用大溫大補,不知二公南北殊途,施治各異,且其著書之意,亦不過指示後人見証之有宜大攻大伐、大温大補者,非以此即可概天下病也,乃不能深求其意而妄守之:其病三也。一在於不能持擇。廣覽羣書,胸無定見,遇症即茫然莫之適從。寒熱温涼之見,交橫於前;遲疑恐懼之心,一時莫定。甚至(shènzhì)用不經之語,以為有據,而至當不易之理,薛立斋:薛己,明代(mínɡdài)医家。持择:选择(xuǎnzé)。不经:荒诞不合常理。适从:尤依从。交横:纵横交错。第十一页,共七十页。反致相遺,其誤人若此:其病四也。有此四病,則醫書讀與不讀等。然不讀書,其心必虛,尚可(shànɡkě)即病以推求;讀書者自必言大而夸,據書以為治,而害人之患伊於胡底矣。可不懼哉!伊于胡底:谓不知将弄到什么(shénme)地步,即不堪设想的意思。第十二页,共七十页。整段语译古今醫書,數量極多。有的誇耀一點長處,有的作為獵取名譽的工具,他们寫的書不一定都好,學習的人也難廣泛推求。但是其中果真具有精妙的内容,就不能不讀了。然而讀醫書的人,往往有四弊:一是在於畏懼困難。《内经》、《難经》是醫書的始祖,《内经》、《難經》的道理精粹(jīngcuì)微妙,達到神妙的境地,就放棄逭兩部醫经而閱读容易理解的方書,用來獲求盡快地顯示自己。即使閱讀《内經》,有的選取删節的讀本,文章意義不相連接,有的墨守一家的說法,最高深的道理難以明白:這是第一個弊端。第十三页,共七十页。一是在於膚浅瞭解。大略翻閱醫書的大致意思,自恃明膮醫理,不知醫道非常微妙深奥。前代名家的書籍,阐明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不僅意義切合實用,就是文辭也古雅美盛。如果草率地閱讀,既不能識别其中精深微妙的内容,並且错误地記憶领畲,便會產生很大的错失(cuòshī):这是第二個弊端。第十四页,共七十页。一是在於迷信古人,不知燮通。拘泥於《惕寒論》、《金匮要略》的說法,没有掌握随時應付燮化的方法,不去考察古今病情的不同,如同膠柱鼓瑟般地固執拘泥,认為自己能效法(xiàofǎ)古人,治瘵疾病不能痊癒,就责怪古人欺瞒自己。甚至一讀張子和的書就使用大加攻伐的治法,一讀薛立齋的書便使用大加温補的治法,不知張、薛兩位先生身處南北不同地區,治療對象各有區别,並且他们撰書著作的意思,也不過指示後人有適宜大加攻伐、大加温補的病證,並非因此就可以概括天下的疾病,閱讀醫書的人竟然不能深入推求他们的用意,卻胡乱地加以墨守:这是第三個弊端。第十五页,共七十页。一是在於不能選擇。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胸中没有主见,遇到病症就迷迷糊糊地不知道依從哪本書的治则。寒熱温凉的看法,縱横交错(jiāocuò)在面前;猶豫恐懼的心理,一時不能夠安定。甚至拿没有根據的话,當作依據,而最為恰當不可更改的道理,反而遭到棄置,閱讀醫書的人像這樣误書病人:這是第四個弊端。第十六页,共七十页。有這四個弊端,那麽醫書讀與不讀相同。然而不讀醫書,他的心底必然(bìrán)空虚,還可以按照病情來推求;讀醫書的人必然(bìrán)言辭誇張,依據醫書進行治療,危害病人的祸患就不堪設想了。難道不可怕嗎?第十七页,共七十页。(三)医须周察选自《冷庐医话》卷二。作者陆以湘,字薪安,一字定圃,桐乡(今属浙江)人,晚清医家。陆氏系进士出身(chūshēn),曾任杭州府学教授,广阅群书,兼通医学,著有《冷庐杂识》、《冷庐医话》、《再续名医类案》等。文章说明唯有周密观察,用心思考,方能准确把握病因。第十八页,共七十页。

太平崔默庵醫多神驗。有一少年新娶,未幾出痘,徧身皆腫,頭面如斗。諸醫束手,延默庵診之。默庵診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對數日沈思,反覆診視,必得其因而(yīnér)後已。診此少年時,六脈平和,惟稍虛耳,驟不得其故。時因肩舆道遠腹餓,即在病者榻前進食。見病者以手擘目,觀其飲啖(dàn),蓋目眶盡腫,不可開合也。問:“思食否?”曰:“甚思之,奈為醫者戒余勿食束手(shùshǒu):捆绑双手,喻无计可施。骤:急切(jíqiè)间;一时间。肩舆:轿子。此谓坐轿。擘(bò):分开。开合:义偏于“开”。睁开。第十九页,共七十页。何?”崔曰:“此症何礙於食?”遂命之食。飲啖甚健,愈不解。久之(jiǔzhī),視其室中,牀榻桌椅漆氣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別遷一室,以螃蟹數觔生搗,徧敷其身。不一二日,腫消痘現,則極順之症也。蓋其人為漆所咬,他醫皆不識云。觔:“斤”的异体字。为漆所咬:被漆伤害(shānghài)。指对漆的过敏反应。云:句末语气词。无义(wúyì)。则:乃。原来是。第二十页,共七十页。太平县有个医生崔默庵,他治病多有神奇的效验。有一个小伙子刚娶了妻子,不多久出痘疮,全身都肿了,头脸肿得就像一只斗。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就去请崔默庵给他诊治。崔默庵诊断病证的时候,假如没有弄明患者的病情,一定要对着病人潜心思考好几天,反复诊断观察,最终弄明病因后才肯罢手。诊断这个小伙子时,只见两手寸、关、尺六脉正常,只是稍微虚弱一点罢了,反复多次诊断不出他的病因。当时因为(yīnwèi)坐轿子路远,腹中饥饿,就整段语译第二十一页,共七十页。在病人床前吃饭。看到病人用手扒开眼睛,看着他吃饭,由于他眼眶全都肿了,所以不能自己睁开。默庵就问病人:“想吃东西吗?”回答说:“很想吃,可是医生告诫我不要吃饭怎么办呢?”崔说:“这种病症对吃东西妨碍(fángài)什么呢?”于是就叫他吃饭。他吃喝很有劲,崔默庵就更加不理解了。思考了好久,崔默庵察觉到病人的房间里,床塌桌椅上的漆气熏人,忽然彻底明白了,说:“我知道病因啦!”就赶紧叫人把病人整段语译第二十二页,共七十页。另外迁到一个房间里,用几斤螃蟹(pánɡxiè)活着捣碎,涂在他的全身。不到一两天的工夫,肿已消失了,痘也透发了,原来是极顺的痘证。因为病人被漆气伤害,而别的医生都不知道的缘故。整段语译第二十三页,共七十页。(四)脉理(màilǐ)不可臆断选自《对山医话》卷一。作者毛对山,字祥麟,上海人,清末医家。《对山医话》成书于1902年,凡四卷,为医学心得的随笔,先在《医学报》上单篇连载,后汇编成书。文章通过自身经历,说明凭脉决证是诊病手段之一,但若对脉象不加分析,主观臆断,则不免(bùmiǎn)失误。第二十四页,共七十页。余初讀《靈》、《素》諸書,覺其經義淵深,脈理錯雜,每若望洋(wànɡyánɡ)意沮。繼復併心壹志,徧覽前賢註釋,有所疑,則鎮日默坐苦思而力索之,乃漸通五運六氣、陰陽應象之理。每調氣度脈,浪决人生死,亦時或有驗。憶昔避兵鄉里,對巷有吴某晨起方灑掃,忽仆地不語,移時始醒。延余診視,仍能起坐接談。按脈則勢急而鋭,真有發如奪索者,蓋镇日(zhènrì):整天。移时:过了一段时间。阴阳应象:谓人体脏腑阴阳与四时五行阴阳的现象(xiànxiàng)对应联系。调气度脉:指调整自己的呼吸,诊视病人的脉象。度:揣摩。这里有诊视的意思。併心壹志: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第二十五页,共七十页。肾氣敗也,危期當不越宿。遽辭以出。人咸不之信。詎日未昃,而氣絕矣。又布商周某,偶感微疾,就余診視。余曰:“今所患勿藥可愈。惟按心脈獨堅,濕痰阻氣,氣有餘即是火,火鬱不散當發癰。”時周腦後生細瘡,累累若貫珠。余曰:“君以此無所苦,一旦(yīdàn)勃發,為害非淺,亟宜慎之。”彼終不為意。及明春,果以腦後毒發而死。據此,則憑脈决症,似乎如響斯應矣。讵:到。心脉(xīnmài):左手寸脉。累累:连贯(liánguàn)成串。如响斯应:如同回声应和。喻效验迅速。响,回声,斯,语气词。贯珠:成串的珠子危期:死期。第二十六页,共七十页。

豈知脈理微茫,又有不可臆斷者。余有戚某過余齋,形色困憊,詢知患咳經月,行動氣喘,故來求治。診其脈至而不定,如火薪然。竊訝其心精已奪,草枯當死。戚固寒士,余以不便(bùbiàn)明言,特贈二金,惟令安養,時已秋半。及霜寒木落,往探之,而病已痊。細思其故,得毋來診時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氣塞脈亂,乃有此象歟?然惟於此而愈不敢自信矣。经月:一个月。二金:二两白银(báiyín)。木落:树叶(shùyè)凋落。惟:思。草枯当死:谓如同草枯一样定会死去。第二十七页,共七十页。我初读《灵枢》、《素问》这些书时,觉得它们的内容广博深奥,脉学的理论错综复杂,每次都像望洋兴叹似地心情沮丧。后来又专心一意地广泛阅读前贤的注释,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就整天默坐着苦思苦想,努力研求它,于是渐渐地弄通了五运六气、阴阳应象的理论,每当调整气息,测度脉象,随意地决断人的死生,也时时有效验。回想从前(cóngqián)在家乡躲避兵乱,对面胡同里有吴某人,一天早晨起来正在洒水扫地,忽然倒整段语译第二十八页,共七十页。在地上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请我去给他诊治,还能起来坐着交谈。我按他的脉象却是势急而锐利,真有如同两人争夺绳索那种坚硬绷紧的样子,原来是肾气败亡了。垂危之期当不会过夜(guò〃yè),就迅速地告辞出来,人们都不相信我的话。到太阳还没有偏西的时候,就断气了。又有布商周某人,偶然得了点轻微疾病,到我这里来诊治。我说:“今天你患的疾病不治也能痊愈。只是根据你的脉象,心脉独坚,湿痰阻气,气有余就化火,火郁聚而不能整段语译第二十九页,共七十页。散发就会生疮。”当时周某人脑后生了细疮,一个连一个像串珠儿似的(shìde)。我说:“您认为这个东西现在没有什么痛苦,一旦勃然发作,造成的祸害是不浅的,应赶紧谨慎地对待它。”他始终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到第二年春天,果然因为脑后毒疮发作而死。根据这些病例,那么凭脉象决断病症,其准确性似乎如同回声一样,声音一发出,回声就反应出来了。但哪里知道脉学的理论是精细渺茫的,又有一些不可凭主观猜想推断的情况会出现。我整段语译第三十页,共七十页。有一位亲戚某某,一天来到我的书房,身体困顿,神色疲惫,询问后知他患咳喘病有一个月了,走路活动就气喘得厉害。所以前来请求治疗。我诊他的脉,脉来时的情况(qíngkuàng)很不稳定,像新烧的火焰摇晃不定一样。我私下时为他心精夺失而惊讶,根据脉象,到秋后草枯木落时就会死去。这位亲戚本是一位贫寒的念书人,我因为不便明说,就特意赠给他二两银子,想让他养息身子,当时已是中秋时节了。可是等到霜降天凉,树叶凋落的时候,我前去探望他,整段语译第三十一页,共七十页。病竟然已好了。细想其中的缘故,莫非是他来诊病时太阳已经西沉,走路着急,咳嗽厉害,因此气息阻塞,脉象混乱(hùnluàn),才有这种现象吧!然而,想到这件事,就愈加不敢自信(只凭脉象决断病证)了。整段语译第三十二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一、古今字

1、如火薪然。二、异体字

1、觔——斤。三、重点字词句字:沮(jǔ)、遽(jù)、讵(jù)、昃(zè)词:立异、矜奇、书、轻重、期、汗牛充栋、自见、负、肤廓、古茂、持择、不经、束手、骤、肩舆、擘、开合、则、望洋(wànɡyánɡ)、镇日、浪、移时、昃、心脉、累累、如响斯应、经月、木、惟。“然”同“燃”。第三十三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句:1、又有医人工于草书(cǎoshū)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鋪中人岂能尽识草书(cǎoshū)乎?孟浪者約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羈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今译:又有对于(duìyú)写草体字擅长的医生,对于(duìyú)他写的医案人们不认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那么药铺里的人怎能全都认识草体字呢?粗心卤莽的人随意大略撮取药物而贻误病人,小心谨慎的人,来回询问而耽搁了时间。可不可以跟同仁们互相约定好,凡是写药方和医案,字体必定要清爽,药名一定要通俗。第三十四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句:2、一在于笃嗜古人,不知变通。执《伤寒(shānghán)》、《金匮》之说,不得随时应变之方,不考古今病情之异,胶柱鼓瑟,以为吾法古,治之不愈,即咎古人之欺我也。今译:完全在于深信古人,不知道(zhīdào)变通。拘泥于《伤寒》、《金匮》的说法,没有掌握随时应付变化的方法,不考虑古代与现今病情差异,拘泥不变,认为自己能效法古人,治疗疾病不能痊愈,就责怪古人欺瞒自己。第三十五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句:3、见病者(bìnɡzhě)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今译(jīnyì):看到病人用手扒开眼睛,看着他吃饭,由于他眼眶全都肿了,所以不能自己睁开。第三十六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句:4、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bùɡǎn)自信矣。今译:细想其中的缘故,莫非是他来诊病时太阳已经(yǐjing)西沉,走路着急,咳嗽厉害,因此气息阻塞,脉象混乱,才有这种现象吧!然而,想到这件事,就愈加不敢自信(只凭脉象决断病证)了。第三十七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三、词义(cíyì)辨析凡书方案。吴谋晨起方洒扫,忽仆地不语。凡书方案,字期清爽。此病后三期当发。

方期(药方(yàofāng))(正在)(必定)(周年)第三十八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四、词语活用1、良将用兵,法云贵速。(贵。意动,以……为贵。)2、时因肩舆道远腹饿。(肩舆,名词作动词,坐轿子。)3、镇日默坐(mòzuò)苦思而力索之。(力,名词作状语,努力。)第三十九页,共七十页。重点(zhòngdiǎn)归纳五、特殊语序1、而用甘草之细小者。(定语后置。定语:细小者。)2、又有医人工于草书(cǎoshū)者。(定语后置。定语:工于草书者。)3、人咸不之信。(宾语前置。宾语:之。)第四十页,共七十页。远志(yuǎnzhì)

中药名,功用安神、祛痰。其苗名小草(xiǎocǎo)。古方二名通用,今只作远志。《本草纲目》卷十二《远志》释名:“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返回(fǎnhuí)第四十一页,共七十页。蜀漆常山的嫩枝叶。截疟作用与常山同。《本草纲目(běncǎoɡānɡmù)》卷十七《常山、蜀漆》释名:“蜀漆乃常山苗,功用相同。”返回(fǎnhuí)第四十二页,共七十页。玉竹(yùzhú)萎蕤的别名(biémíng)。功用润肺、养胃、生津。《本草纲目》卷十二《萎蕤》释名: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节,故有荧及玉竹、地节诸名。”返回(fǎnhuí)第四十三页,共七十页。乳香(rǔxiānɡ)薰陆香之一种。为热带(rèdài)乳香树的脂液,外伤科常用药,功用止痛、活血、生肌。《本草纲目》卷三十四《薰陆香(乳香)》释名:“今考言乳有十余品,则乳香乃薰陆中似乳头之一品尔。”返回(fǎnhuí)第四十四页,共七十页。天麻的别名,又名赤箭、鬼督邮等。功用息风、定惊。据陶弘景称。相传此草“有风不动,无风(wúfēnɡ)自摇”,故有独摇芝、定风草、自动草等别名。独摇草返回(fǎnhuí)第四十五页,共七十页。据《本草纲目(běncǎoɡānɡmù)》卷五十二《乳汁》释名载,乳汁又名奶汁、仙人酒。蟠桃酒之名显由仙人酒变化而来。治眼目赤痛,有滋补作用。人乳返回(fǎnhuí)第四十六页,共七十页。别名左蟠(盘)龙。可用治疥疮、杀虫。《本草纲目(běncǎoɡānɡmù)》卷四十八《鸽》:“屎名左盘龙。野鸽者尤良。其屎皆左盘,故《宣明方》谓之左盘龙也。”鸽粪返回(fǎnhuí)第四十七页,共七十页。久经柴禾熏烧(xūnshāo)的灶底中心之土块。别名伏龙肝。有收敛作用。灶心土(xīntǔ)返回(fǎnhuí)第四十八页,共七十页。又有醫人工於草書者,醫案人或不識,所係尚無輕重,至於藥名,則藥鋪中人豈能盡識草書乎?孟浪者約略撮之而貽誤,小心(xiǎoxīn)者往返詢問而羈延。今译:又有对于草体字擅长的医生,对于他写的医案人们不认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那么药铺里的人怎能全都认识草体字呢?粗心(cūxīn)卤莽的人随意大略撮取药物而贻误病人,小心谨慎的人,来回询问就耽搁了时间。返回(fǎnhuí)第四十九页,共七十页。汗牛充栋(hànniúchōngdòng)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fēicháng)多。语本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返回(fǎnhuí)第五十页,共七十页。即“毫厘千里”,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jūnz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釐千里(qiānlǐ)返回(fǎnhuí)第五十一页,共七十页。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ɡǔsè)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释义: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胶柱鼓瑟(jiāozhùgǔsè)返回(fǎnhuí)第五十二页,共七十页。一在於篤嗜古人,不知通變。執《傷寒》、《金匱》之說,不得(bude)隨時應變之方,不考古今病情之異,膠柱鼓瑟,以為吾能法古,治之不愈,即咎古人之欺我也。今译:完全在于深信古人,不知道变通。拿着《伤寒》、《金匮》的说法,不能随时对应处方,不考虑古代与现今病情差异,拘泥不变,认为我能效法古人,治疗(zhìliáo)了不痊愈,就归咎为古人欺骗我。第五十三页,共七十页。默庵診症,苟不得(bude)其情,必相對數日沈思,反覆診視,必得其因而後已。今译:崔默庵诊断病证的时候,假如没有弄明患者的病情,一定(yīdìng)要对着病人潜心思考好几天,反复诊断观察,最终弄明病因后才肯罢手。返回(fǎnhuí)第五十四页,共七十页。擘(bò):《说文》“撝(huī)也,从手辟声。”本义(běnyì)大拇指,后引申为分开;剖裂。返回(fǎnhuí)第五十五页,共七十页。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可医生(yīshēng)告戒我不能吃将怎么办?返回(fǎnhuí)第五十六页,共七十页。久之(jiǔzhī),視其室中,牀榻桌椅漆氣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今译:思考了好久,崔默庵察觉到病人的房间(fángjiān)里,床塌桌椅上的漆气熏人,忽然彻底明白了,说:“我知道病因啦!”返回(fǎnhuí)第五十七页,共七十页。《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仰视貌。比喻力不从心(lìbùcóngxīn),无可奈何。望洋返回(fǎnhuí)第五十八页,共七十页。沮多音字:jū,jǔ,jù,jiān,zǔ

(一)jū(1)水名。(2)古县名。(3)姓。

(二)jǔ(1)终止;阻止。(2)坏;败。(3)沮丧;消沉。(4)恐吓。(5)怀疑。(6)通“俎(zǔ)”。(7)通“且(qiě)”。连词。并且。

(三)jù湿,湿润(shīrùn)。

(四)jiān〖涓沮〗小水流。

(五)zǔ〖沮阳〗汉县名。返回(fǎnhuí)第五十九页,共七十页。发如夺索者出现了如同两人争夺绳索那样坚硬绷紧(bēnɡjǐn)的脉象。谓肾气已耗尽。《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无昆注:“夺索,两人争夺其绳索,引长而坚劲也。”夺索:争夺之绳索。喻引长而坚劲之死肾脉。返回(fǎnhuí)第六十页,共七十页。如火薪然如同(rútóng)刚燃烧的火炎摇晃不定。《素问•大奇论》有“脉见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句。薪,《太素》、《甲乙经》并作“新”,当是。然,同“燃”。返回(fǎnhuí)第六十一页,共七十页。多音字:láng,làng

(一)láng〖沧浪〗1.古水名。汉水中下游。2.清水。(二)làng(1)大波;波浪。(2)象波浪起伏的东西。(3)水波涌起。(4)鼓动。(5)放荡(fàngdàng);放纵。(6)方言。逛。(7)轻率地;随意地。(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