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63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北师大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63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北师大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63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北师大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63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北师大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63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1.(2022·江西省鹰潭一中模拟)下表是对能量从植物传递到鳞翅目幼虫(植食性)的定量分析。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是()工程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能量(J)419209.5146.662.9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J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C.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一局部以热能形式散失D.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047.5J的能量2.(2022·山西临汾一中模拟)以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B.假设实行灭虫灭鼠,一段时期内牧草间的竞争会加剧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3.对以下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林德曼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假设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那么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4.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表达中,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顶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5.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量出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A.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在这四个种群中,甲和丁属于竞争关系6.(2022·汕头金山中学模拟)假假设某自然生态系统仅有一条食物链a→b→c→d。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为a>b>c>dB.长期受汞污染时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序为a<b<c<dC.四种生物体内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固定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7.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GPNPR①15.912.8113.10②871.27369.69501.58③0.880.340.54④141.2062.0779.13⑤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林德曼效率约为5.5%C.假设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那么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局部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8.以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那么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林德曼效率9.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以下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 D.局部死亡羊的重量10.以下图表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D.图中的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11.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该人工鱼塘仅有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食物关系,下表列出了这5个种群的同化能量。请答复以下相关问题:种群ABCDE同化能量[J/(cm2·a)]1.1×1082×1071.4×1099×1073.4×106(1)由天然湖泊改造成人工鱼塘后,改变了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结构,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所提高。(2)根据上表中的能量值,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向第三营养级的林德曼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种群密度时,假设被标志个体更易被天敌捕食,那么B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假设B种群在该人工鱼塘中的环境容纳量是K,要获得B种群最大的持续捕捞量,那么捕捞后B种群数量应保持在____________左右。12.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答复以下问题:(1)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________J/(cm2·a),其中图中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林德曼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输出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鱼塘中某种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说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群落中动物的明显分层现象,依赖于植物为其创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以下图是对某湖泊的能量调查结果[单位:千焦/(厘米2·年)],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千焦/(厘米2·年)。(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林德曼效率为______%,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的,也就是说食物链越长,________________越多。(3)D(热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不循环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A[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是419J,但是有一局部并没有被吸收,而是形成粪便209.5J,所以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209.5=209.5J,A项错误;食物中用于幼虫自身生长的能量占62.9÷419×100%=15%,B项正确;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有一局部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C项正确;鳞翅目幼虫摄入419J的食物,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19-209.5)÷20%=1047.5J,D项正确。]2.C3.C[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的能量相同,那么理论上吃玉米的人(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吃牛肉的人(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因此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的多少,A错误;林德曼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B错误;以素食为食物,即以第一营养级作为食物,可以获取最多的能量,充分利用了粮食中的能量,C正确;有毒物质会沿着营养级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浓度越大,D错误。]4.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利用,A正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故食物链越短,顶级消费者获得能量越多,B正确;由于林德曼效率大约为10%~20%,所以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C错误;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越高,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5.D[从表格分析可知,根据食物链的林德曼效率大约为10%~20%,由于乙的能量最多,因此乙为生产者,乙能量的10%~20%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甲和丁),第二营养级的10%~20%传递到第三营养级丙,从而可知图中是由两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即:乙→甲→丙、乙→丁→丙,A错误;乙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B错误;按照生物富集原理,营养级越高,农药残留量就越多,因此丙的农药残留量最多,C错误;从食物链可看出甲和丁都以乙为食,因此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6.A[生物的数量不符合金字塔模型,A错误;重金属元素会随食物链中营养级升高而富集,所以长期受汞污染时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序为a<b<c<d,B正确;四种生物体内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固定的能量,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D正确。]7.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但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组成,根据表中GP数值可判断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A错误;能量在初级消费者④和次级消费者①之间的林德曼效率约为15.91÷141.20×100%≈11%,B错误;该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为871.27×102kJ/(m2·a),而输出的总能量为(13.10+501.58+0.54+79.13+192.59)×102kJ/(m2·a)=786.94×102kJ/(m2·a),假设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由于能量输入>输出,那么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C正确;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局部残留在下一营养级的粪便中,D错误。]8.D[图中d表示蚕同化的能量,a1表示蚕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那么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A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桑树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a;生产者桑树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有一局部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即图中的b,另一局部那么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有机物中,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即图中的c,B、C正确;d1/d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林德曼效率,D错误。]9.B[羊的同化量有一局部被呼吸消耗,A正确;羊的粪便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然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B错误;羊的同化量有一局部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羊死亡后,羊的局部同化量流向分解者,D正确。]10.A11.(1)营养(2)10%(3)偏高K/2解析(1)改为人工鱼塘后,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那么该湖泊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抵抗力稳定性明显提高。(2)能量的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图中C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A、D的能量差不多,处于第二营养级;B为第三营养级;E的能量最少,为第四营养级。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向第三营养级的林德曼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