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泉随笔序
[明]吴廷翰
林泉随笔记一卷,凡百二十二首,翰外祖淮浦先生张公之所述也。先生天质秀异,气骨
清莹,少孤贫,力学,勇猛绝人。长博邃群典,洞达天人之孳。修身守道,益以困厄。盖累
跋而不踣,既老西弥烈。大风寒雪,然且丕食现其红冲生然鹤处一室凝尘满匹有叩之者若友
清磬于明堂太庙之中其音琅琅然使人心厉而神肃。荷芝垂钓,得意放歌,响振江皋。枕蓑而
卧,起舞颓然,群儿笑而相逐,弗顾也。其志盖凌驾千古,而泥淖一世;其气象则真挺乎若
松柏之据大壑,而上千青云;矫手若神鹤之遨九天,而下俯凡宇。其风韵襟怀,则击壤①以
还未宅多见;其所造诣,则山巅水湄之间,幽岑寂寞,有非鄙夫野人之所能窥者也。
翰童时,先君子灌东先生使从先生游。先生授以《大学》《中庸》,为之解说,惜未附其
至论。古今上下亘数千百年,帝王升降之衰,国家成败之迹,君子小人之所以分,中国夷狄
之所以异,则犹历历在耳。使翰一念感动,三十余年有所恐而不为恶,有所恃而为善,犹若
见先生于几席之上、床榻之前,为之供笔研而扶杖屣,其感人动物之功何如也!
先生既没,其所著录皆散落不存。此篇为先君子所收,一日,以示翰日:“此汝外祖手
笔也。其中多格言,宜谨识之。”翰奉以读者三十余年,犹以为记事之书也。至读《论李氏
中和集》,所谓''气则养性,性则乘气。气存则性存,性动则气动”。乃感而叹目:“此先
生之所独见也。”又读《论柳子钻短潭西小丘记》,所谓:“君子必有涉名之物,高明之具,
使之清宁平夷,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又叹目:“此先生之所养也。”至论诸儒为学,
而引《易》日:“君子多识前言往行«畜其德。”又曰:“何天之衢,亨。”“是故博以求
之于散漫不一之途,约以会之于混融大同之域,然后足以为学。”则作而言日:此足以见先
生之所学矣!
是此闲言剩语之中,而平生所学几不出此,此岂可泯乎!于是谋入梓以传,而述其大致
于此。若夫嗣先生之学,以求无愧于先生之言,与先君子之所示,则翰虽至愚,犹幸而能读
先生之书于今日也!
(选自《吴廷翰集》,有删改)
【注】①击壤:比喻太平盛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思项的一项是()
A.洞达天人之第蕴:深奥之处
B.惜未晒其至论喻:表达,说明
C.帝王升降之数数:定数,命运
第1页共39页
D.君子必有沛昼之物游息:游玩利休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既老旧弥烈②赂秦W力亏
B.①矫乎若神鹤之遨九天②近乎卜祝之间
C.①则击壤以还未之多见②恐年岁之不吾与
D.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无碘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学识渊博、气度超群、放荡不羁,虽有凌云之志却一
生困厄的高洁之士,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张本。
B.文中记叙了先生对作者父亲的谆谆教导,先生对帝王盛衰、国家兴亡、君子小人等的见
解也对作者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作者反复诵读淮浦先生的文章,体会到先生不仅通读各类文献典籍,而且往往有自己独
到的见解,足见其学问之高、涵养之深。
D.本文情感充沛,在描写、叙述中表达了对先生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语言整散结合,比喻、
铺排等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本文的抒情色彩。
4.用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终日不食观其色冲冲然独处一•室凝尘满几有叩之者若发清馨于明堂太庙之中其音琅琅然使
人心厉而神肃。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枕蓑而卧,起舞颓然,群儿笑而相逐,弗顾也。
(2)是此闲言剩语之中,而平生所学几不出此,此岂可泯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宋]欧阳修
某闻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
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荀卿、孟轲之徒亦善为言,
然其道有至有不至,故其书或传或不传,犹系于时之好恶而兴废之。其次是有大夫者,善文
其讴歌以传。汉之盛时,有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能文其文辞以传。由此以来去
悬蕤亚域熊萍或K下迄圆脸甚回亦时时直鲁文甚京必传煮想置纷杂乂裂丕绝信故直丕传一。
幸而一传,传亦不显,不能若前数家之暴见而大行也。
第2页共39页
甚矣,言之难行也!事信矣,须文:文至矣,又系其所恃之大小,以见其什远不远也。
《书》载尧、舜,《诗》载商、周,《易》载九圣,《春秋》载文、武之法,《荀》《孟》二家
载《诗》《书》《易》《春秋》者,楚之辞载《风》《雅》,汉之徒各载其时主声名、文物之盛
以为辞。后之学者荡然无所载,则其言之不纯信,其传之不久远,势使然也。至唐之兴,若
太宗之政、开元之治、宪宗之功,其臣下又争载之以文,其词或播乐歌,或刻金石。故其间
巨人硕士闽言高论流卷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故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章;
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章。
某不佞,守先人之绪馀。先人在太宗时,以文辞为名进士,以对策为贤良方正,既而守
道纯正,为贤待制,逢时太平,奋身扬名,宜其言之所载,文之所行,大而可恃以传也。然
未能甚行于世者,岂其嗣续不肖,不能继守而泯没之,抑有由也。
夫文之行虽系其所载,犹有待焉。《诗》《书》《易》《春秋》,待忡尼之删正。荀、孟、
屈原无所待,犹待其弟子而传焉。汉之徒,亦得其史臣之书。其始出也,或待其时之有名者
而后发:其既殁也,或待其后之纪次者而传。其为之纪次也,非其门人故吏,则其亲戚朋友,
如梦得之序子厚。李汉之序退之也。伏惟阁下学老文铤,为时雄人,出入三朝,其能望光辉、
接步武者,惟先君为旧,则亦先君之所待也,岂小子之敢有请焉。谨以家集若干卷数,写献
门下,惟哀其诚而幸赐之。
(选自《庐陵文钞》)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若前数家之焯券暴见而大行也焯然:显明的样子
B.则其传也章章:通“彰”,明显,显著
C.岂其喇续不肖嗣:子孙后代
D.犹有管焉待:等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文其讴歌以传以通其狂惑
B.故其言之所载春大且文昔春先王以为东盟主
C.待仲尼之则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或待其时之有名者加后发狗彘食人食加不知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认为语言是用来记录事件的,文辞是用来修饰语言的。只有事实准确可信,语言
富有文采,文章才能流传于后世。
第3页共39页
B.文章的第二段列举了荀卿、孟轲、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事例,用以说
明言辞能否流传下来,由当时社会的好恶决定。
C.唐代兴盛之时,伟人学者博大高远的言论能否流传下来,取决于他们文章中所承载的内
容是否既有格局,又富于文采。
D.本文是替人代笔请求王枢密为其先人文集作序而写的。历叙前代,由经到史,一气贯通,
对文章的流传进行了具体充分的论述。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由此以来去圣益远世益薄或衰下迄周隋其间亦时时有善文其言以传者然皆纷杂灭裂不纯信
故百不传一。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事信矣,须文:文至矣,又系其所恃之大小,以见其行远不远也。
(2)其为之纪次也,非其门人故吏,则其亲戚朋友,如梦得之序子厚,李汉之序退之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李忠定公①全集序
[明]李嗣玄
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时有,岂尽其主不知,知不用哉?盖有见察于青宫潜邸之中,而登诸
枢庭揆席之上,使之呼吸御虏,草昧扶倾,如宋忠定李公者。亦既用辄效,效辄速,能使煤
驰电发之虏有所遏而不得张,已弃之河北、河东,有所系维而不遽下,能使都城数十万众不
期而合为之伏阙以鸣冤,布衣侠烈之士不识一面而甘为之死。然而为之君者方且猜胆惶惑,
若不能顷刻容于朝者,于是再贬峡中,长流绝岛。临安播迁,恶逆可赦而独不赦公。噫,亦
甚矣!
迨万里生还,公屏居闽海。荆湖云扰,则起公于荆湖,筠赣蜂屯,则又起公于筠赣。无
兵无将,藏洗腹悬,公?抚降纳叛,鼓舞激昂,廓清扫荡,而不知其功之所以成。阖辟化迁,
雨金雨粟,神运鬼输,而不知其饷之所以足。公之能亦已见于天下矣。然而可外而不可内,
可暂而不可久,荆湖数月,江右年余,露布朝驰,弹章夕下,急则呼大将如小儿,缓则挨孤
忠若凫雁。若是者何哉?公盖见善明而用心刚者也见善明则贞邪之界分而小人无以容甚奸国
心刚则复仇之志切而人主无以客其惰夫刚明之与柔暗其不相入也久矣。是以毫社覆亡,父兄
囚辱,神州赤县之陆沉,黠虏逆臣之陵株,若皆以为可忍,而独不能忍忠臣拂士之匡持。“舍
尔介狄,维予胥忌”,此公之所以愿为大夫文种,而且思为君用而不可得也。嗟乎!公之志
亦足悲矣。
公著述甚富,世不概见。先君任郎署时,在御府抄得诗文二十八册归,而欲授皆未迨。
壬申钞本为当道索去,余惧先志多不彰,乃竟夜精选,募众手杂书之,半月而功竟。今年五
溪周先生来自三山,快读选本,亟谋诸左令公,又加笔削,汰其稍缓者十之一。公之集始粹
第4页共39页
然,若丹九转而铅汞可学,醴五齐而糟粕可弃矣。共为卷四十有八,为帙十有六。
窃惟当今奴虏流寇,外煽内让,势虽嚣张,使有人马御之,亦何难灭此而朝食,顾寇食
天下之半,虏岁入畿辅,了无处1酷。圣天子虚怀侧席,倘有忠定其人者出而应之,则云龙鱼
水,千载一时,亦号至使黠虏群寇,鸣锢扬鞭,谓朝廷无人哉!善乎左令公之言曰"扁鹊不
世出,而方书不可不传”。然书传而扁鹊可代有矣。志士仁人得是集读之,其御虏平寇之方
犁然具在,曷不举而措之?使用辄效,效辄速,以仰答不次之用、特达之知,无使千载后谓
宋有忠定其人而不能用,今上能用而无其人,庶不负二三君子嘉惠表章意哉!余且跋足需之
矣。
(有删改)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谥忠定。历北宋、南宋两朝,曾任兵部
侍郎、尚书仆射兼中书侍郎、丞相等,力主抗金,几经浮沉,绍兴十年逝世于楞岩精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巧项的一项是()
A.然而为之君者方且猜犯惶惑阻:有隔膜、隔阂
B.黠虏逆臣之限炼陵:同“凌”,欺侮
C.而欲授梓未迨梓:交付排印
D.若丹九转而铅汞可强捐:舍弃,抛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时营客有吹洞箫有
B.公乃抚降纳叛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余惧先志之不彰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阈者
D.亦回至使黠虏群寇日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无砸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记述了忠定公李纲早受赏识而登上高位,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绩,建立了非同
寻常的威望,却因君主的猜忌而屡遭贬谪的事实。
B.李纲善于运筹帷幄,能在兵力匮乏、钱粮紧缺的困境下依然打胜战。然而只要战争形势
紧张,立刻就有弹劾他的奏章,朝廷对他猜疑重重。
C.文章从战功和著述两个角度,赞扬了李纲的过人才能,抒发对宋王朝知人不用、用人多
疑的愤懑之情,寄寓了作者对李纲遭遇的深切同情。
D.尾段作者联系明代当下内忧外患的形势,希望时人能够研读李纲的军事策略,学以致用
报效朝廷,辞真而情切,也点明了结集成册的原因。
第5页共39页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盖见善明而用心刚者也见善明则贞邪之界分而小人无以容
其奸用心刚则复仇之志切而人主无以容其惰夫刚明之与柔暗
其不相入也久矣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之呼吸御虏,草昧扶倾,如宋忠定李公者。
(2)顾寇食天下之半,虏岁入畿辅,了无能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航船》序
张岱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
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
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号口头数十个名氏,
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月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
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
举之,未尝?错。学问?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孝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
异也。或日:“停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日:“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
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
三老、威毂、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手寝。僧人听其语有
破绽,乃日:“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人,两人?“士子日:“两人。”僧日:"这等尧舜是
一人,两人?"士子曰:“自然一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耳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
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注】《夜航船》是明末清初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办:辨识
B.未尝少错少:稍微
C.无益于文理学校考:应试
D.信如此言信:确实
第6页共39页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田想吾八越因宾客至葡相如门谢罪
B.学问之富不知东方之既白
C.拳足地寝择师加教之
D.耳待小僧伸伸脚若属皆耳为所虏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航船中有村夫俗子,也有学人士子,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这类人,看到有人
把他们的姓名说错,就掩口耻笑。
B.作者家乡有些人,也读过些书,对人名、官爵、年号等烂熟于胸,但作者认为他们不过
是两脚书厨,与目不识丁者没有不同。
C.张岱认为“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间接道破自己编
写《夜航船》一书的目的
D.第三段叙写僧人与士子的故事,不仅巧妙地支撑了关于学问的观点,而且令文风生趣,
结构上也与“夜航船”相呼应。
19.用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书必符乎名教,君子有所取,而读者要非无益之言也。夫天下之事,万有不齐,而可以凭借
者理之正。事不一而理有定在犹百川万折必归于海否则涉于荒唐缪悠绝类离索以盲睚人之耳
目者在所不取。《〈容斋随笔〉序》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
(2)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
【清】,阵敬
昔者班孟坚①因刘子政父子《七略》为《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圣人之经,永世尊
尚焉。若诸子则却为十家,论可观者九家,以为“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敬尝通会其说:儒家体备于《礼》及《论语》、《孝经》:墨家变而离其宗;道家阴阳家
支骈于《易》;法家、名家疏源于《春秋》;纵横家、杂家、小说家适用于《诗》、《书》,农
家、兵家、术数家、方技家,圣人未尝专语本,然其体亦六艺之所孕也。是故六艺要其中,
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其条流。故曰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后
世瓦家徽而文集行文集敝而经乂越经义散而又集益滴。学者少壮至老,贫贱至贵,渐渍于圣
第7页共39页
贤之精微,阐明于儒先之疏证,而文集反日替者,何哉?盖附会六艺,屏绝百家,耳目之用
不发,事物之啧不统②,故性情之德不能用也。
敬观之前世,贾生自名家、纵横家入,故其言浩汗而断制;晁错自法家、兵家入,故其
言峭实;董仲舒、刘子政自儒家、道家、阴阳家入,故其言和平多端;韩退之自儒家、法家、
名家人,故其言峻而能达:曾子固、苏子由自儒家、杂家人,故其言温而定:柳子厚、欧阳
永叔自儒家、杂家、词赋家入,故其言详雅有度;杜牧之、苏明允自兵家、纵横家人,故其
言纵厉;苏子瞻自纵横家、道家、小说家人,故其言逍遥而震动。至若黄初、甘露之间③,
子桓、子建勺住高朗,叔夜、嗣宗情识精微,始以轻隽为适意,时俗为自然,风格相仍,渐
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熙宁、宝庆之会④,时师破坏经说,其失也肯;陋儒装
积⑤经文,其失也肤。后进之士,窃圣人遗说,规而画之,睇而斫之,于是经义与文集并为
一物。太白、乐天、梦得诸人,自曹魏发情:静修、幼清、正学诸人,自赵宋得理。递趋递
下,卑冗日积。是故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其高下远近华质,
是又在千人之所性焉,不可强也已!
敬一人之见,恐违大雅,惟天下好学深思之君子教正之!
(有删节)
【注】①班孟坚:即班固,字孟坚。②统;同“通”,通晓,明白。③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
甘露:魏曹髦年号。④熙宁:北宋神宗赵顼年号。宝庆:南宋理宗赵的年号。⑤赞积:堆砌。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诸子则则为十家别:分列。
B.而文集反日营者替:衰落。
C.子桓、子健气停高朗气体:(文章的)气势风格。
D.时师破坏经说,其失也苗凿:明确,确凿。
2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基诸子则别为十家基皆出于此乎
B.圣人未尝专语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故其言和顶多端劳苦血功高如此
D.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诸子虽有缺陷,但其主旨与六经相合,因此他在《素文志》中既推崇儒家经典,
又不忽视诸子的价值。
第8页共39页
B.本文围绕“百家”与“文集”的关系,列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说明他们都是从“百家”中汲取
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文风。
C.韩退之即韩愈,柳子厚即柳宗元,欧阳永叔即欧阳修,苏子瞻即苏轼……作者对他们称
字不称名,体现了古人的称呼礼仪。
D.本文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手法表达了鲜明的观点,语句费散结合,多铺陈排比,气
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4.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曰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后世百家微而文
集行文集敝而经义起经义散而文集益漓
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格相仍,渐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
(2)递趋递下,卑冗日积,是故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苏文忠公全集叙
[明]茅维
自古文士之见道者,必推眉山苏长公其人。在昔论文者,咸以梁昭明《文选》为指南,
而长公独非之。盖其书出而士习益趋于文,譬之曦薄虞渊①,质丧旨淆,莫之能挽者。以隋
炀之不君,特患文之无节,史氏嘉之,殆骁骏乎启唐风之一变。五季承唐之靡,而宋复振之,
以绍唐之元和。其间庐陵②先鸣,而眉山、南丰②为辅。卒之士人所附,萃于长公,而庐陵
不自功矣。然文之变也,变则创,创则离,离其章而壹其质,是谓唐、宋之复古。顾徇名之
士,求其离而瑕之,哓哓然援古以自多,将谓越唐、宋而逼秦、汉,其合者直章焉尔,而质
不唐、宋若也,奚其古?
先大夫患之,辑唐、宋八家行于世,而眉山氏居其三。则尝授诸维曰:“吾以长公合八
家,姑举其要,要以长公成一家,必举其赢。然吾已矣,小子维识之。”昔长公被逮于元丰
间,文之秘者,朋游多弃去,家人恐怖而焚之者,殆无算。逮高宗嗜其文,汇集而陈诸左右,
逸者不复收矣。迄今遍搜楚、越,并非善本,既嗟所缺,复憾其讹。丐诸秣陵焦太史所藏阁
本《外集》。太史公该博而有专嗜,出示手板,甚核。参之《志林》《仇池笔记》等书,增益
者十之二三,私加刊次,再历寒^而付之梓。即未能复南宋禁中之旧,而今之散见于世者,
庶无挂漏。
盖长公之文,若无意而意合,若无法而法随,澹而腴,浅而蓄,奇不诡于正,激不乖于
和,殆无位而掳隆中之抱,无史而毕龙门之长,至乃羁愁濒死之际,而居然乐香山之适,享
黔娄③之康,偕柴桑之隐也者,岂文士能乎栽!噫,世能穷长公于用,而不能穷长公于文;
能不用长公,而不能不为长公用。当其:纷然而友桀及而布弥宇宙而亘今古肖化工而定真气无
第9页共39页
一不从文焉出之而读之澹乎若无文也长公其有道者欤!又尝语人以文之旨,第举夫子所谓
“辞达而已矣”。盖文止乎达,而达外无文,原六艺而等于万代,旨其蔽之哉!彼所指离不
离者抑末耳。在昭明固云“老、庄、管、晏之书,以意为宗,不以文为本”者,无庸进退之
也。若长公者,非其亚耶?藉令起昭明以进退其文,吾知难乎为政矣。则不佞是役也,盖不
徒以先大夫之成命在。
【注】①虞渊,传说中日没之处。②庐陵,这里指代王安石;南丰,这里指代曾巩,南丰是
他的出生地。③黔娄,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隐士。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间庐陵先厚先鸣:首先倡导
B.哓哓然援古以自多多:重视
C.必举其麻赢:剩余(的文章)
D.激不枣于和乖:背离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特患文本无节诸侯之所大患
B.而今之散见于世春虽又槁曝,不复挺有
C.若无意也意合穷山之高而止
D.盖文止乎达相与枕藉平舟中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称赞苏轼被“文士之见道者”推崇,以他和众人对待《昭明文选》的态度不同为
例加以证明,亦侧面可见苏轼文风,尚古而不喜雕琢。
B.作者叙述隋唐以来文风的变化和父亲的嘱托、文集出版的经过,于此可见长公文集的收
集、整理、出版之不易,作者在艰辛之余又感到欣慰。
C.作者对苏轼的文章推崇备至,将其与诸多历史名人贤士相提并论,称其有诸葛亮那样的
政治怀抱,有史学家司马迁的才华,称赞其有白居易陶渊明的乐观豁达。
D.作为“唐宋派”代表人物茅坤之子,作者的文学观念深受其父之影响,在本文中,他提倡
学习唐宋古文,反对奢靡浮艳的文风。
2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当其纷然而友粲然而布弥宇宙而亘今古肖化工而完真气无一不从文焉出之而读之澹乎若无
文也长公其有道者欤
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第10页共39页
(1)然文之变也,变则创,创则离,离其章而壹其质,是谓唐、宋之复古。
(2)逮高宗嗜其文,汇集而陈诸左右,逸者不复收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用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再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
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
绝者家海。古有愚公谷,今余军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士之然,不可以不更也,故
史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
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舐,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
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也。今是溪独见辱寺“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
多玳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举类于余,然则
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
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
而丕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澎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
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阴有溪焉阳:南面
B.今余客是溪,而名莫能定家:安置
C.夫水,智者乐也乐:喜爱
D.无以利世,而疳类于余适:刚好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寡人之于国也
B.以愚辞歌愚溪秦以攻取之外
第11页共39页
C.得其尤绝者家罩吴之民方痛心厚
D.皆山水之奇者句读之不知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自己的愚和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愚融为一体。溪、丘、泉、沟、
池、堂、亭、岛仿佛全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
B.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和描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
在议论中表达感慨。
C.文章第四段,写到宁武子和颜回,说他们都不是真的愚笨,是聪明人装糊涂,而自己就
完全不一样了,是真正的愚蠢,表达了自己的羞愧。
D.《愚溪诗序》通篇贯穿一个“愚”字。从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等受“愚”的称号
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
愤世嫉俗之情。
3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
莫我知也
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
为“愚溪”。
(2)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氏文集①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日:“斯文,金玉也,充掷埋发美土不熊第饯其
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
也。故方其挨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
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营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
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
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
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
第12页共39页
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死;
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肯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
语声偶撞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习古歌诗
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
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
望之昂然,而可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
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有,
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妆采,进显于
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
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施裂:摘取古代典籍中
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施裂,剔取割裂。
3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见厚于一时遗:馈赠
B.子美之诙少于予齿:年龄
C.忽近而裳远贵:看重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即:接近
37.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其难之若是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使民敬、忠以劝
C.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苕楚左尹项伯有,项羽季父也
D.作为古歌诗杂文公为我献之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
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第13页共39页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
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
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
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3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
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4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2)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长物志》序
明•沈春泽
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
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何也?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
细之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
不平。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
近来富贵家儿与一二庸奴、钝汉,沾沾以好事自命,每经赏鉴,出口便俗,入手便粗,
纵极其摩挛护持之情状,其污辱弥甚,遂使真韵、真才、真情之士,相戒不谈风雅。嘻,亦
过矣!司马相如携卓文君,卖车骑,买酒舍,文君当始涤器,映带犊鼻释边;陶渊明方宅十
余亩,草屋八九间,丛菊孤松,有酒便饮,境地两截,要归一致;右丞茶铛药臼,经案绳床;
香山名姬骏马,攫石洞庭,结堂庐阜;长公声伎酣适于西湖,烟舫翩趾乎赤壁,禅人酒伴,
休息夫雪堂。丰俭不同,总不碍道,其韵致才情,政自不可掩耳!
予向持此论告人,独余友启美氏绝颔之。春来将出其所纂《长物志》十二卷,公之艺林,
且属余序。予观启美是编,室庐有制,贵其爽而倩、古而洁也:花木、水石、禽鱼有经,贵
其秀而远、宜而趣也;书画有目,贵其奇而逸、隽而永也;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
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衣饰有王谢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
枣之味,香茗有荀令、玉川之癖,贵其幽而闲、淡而可思也。法律指归,大都游戏点缀中一
往删繁去奢之意存焉。岂唯庸奴、钝汉不能窥其崖略,即世有真韵致、真才情之士,角异猎
奇,自不得不降心以奉启美为金汤。诚宇内一快书,而吾党一快事矣!
余因语启美:“君家先严徵仲太史,以醇古风流,冠冕吴趋者,几满百岁,递传而家声
第14页共39页
香远,诗中之画,画中之诗,穷吴人巧心妙手,总不出君家谱牒。即余日者过子,盘礴累日,
婵娟为堂,玉局为斋,令人不胜描画,则斯编常在子衣履襟带间,弄笔费纸,又无乃多事耶?”
启美日:“不然。吾正惧吴人心手日变,如子所云,小小闲事长物,将来有滥觞而不可知者,
聊以是编堤防之。”有是哉!删繁去奢之一言,足以序是编也。予遂述前语相之,不徒占启
美之韵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
沈春泽谨序。
【注】《长物志》:明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
4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身为片物长物:多余之物。
B.嘻,亦过矣过:过分。
C.书画有耳目:目录。
D.旌攀吴趋者冠冕:引领。
4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加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籍吏民,封府库,加待将军
B.基调弗同也不皆出于此乎
C.烟舫翩趾乎赤壁相与枕藉乎舟中
D.大都游戏点缀中一往,删繁去奢之意存厚于其身也,则耻师将
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物志》,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可清赏把玩之物的一本书。它们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用
处,但旁人却可由此看出主人的品性与才情。
B.对于真正的雅士而言,无论奢俭,可都显示真性情。在作者看来,白居易拥名姬养宝马,
是雅致之举;而王维煮茶捣药,也别有情韵。
C.作者认为《长物志》堪称生活美学的指南,即便是真正的文人雅士也不得不将书中的观
点奉为圭臬,而其要义就在“删繁去奢”四字。
D.作者高度赞扬了文氏家族对吴地文化的深远影响,近百年的时间也无人能出其右。而文
震亨正是为弘扬家族文化才写此书,用心良苦。
44.用“/”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
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
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
4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15页共39页
(1)予向持此论告人,独余友启美氏绝颔之。
(2)予遂述前语相途,令世睹是编,不徒占启美之韵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本草纲目》序
(明)王世贞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多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②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
称康④,析宝玉称猗顿⑤,亦仅仅晨星耳。
楚薪阳李君东璧,一日谒予,留饮数日。予观其人,峰然貌七,痛然身也,津津然谈议
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日:“时珍,荆楚鄙
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个典籍,芳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
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有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
下迨国朝,注解群氏群旧矣。第其中舛缪差讹遗漏,不可枚数,?敢奋编摩之志,僭幕述之
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辑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
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
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多托不朽。”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
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⑥,下及传奇⑦,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
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观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
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碱玉®莫剖,朱紫相倾⑨,弊也久矣。
予方著《奔州卮言》,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线之,以共天下后世
味《太玄》如子云砂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奔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
【注释】①纪:古籍记录。②天明:天才。③华:西晋的张华,强记博识,广学多闻,著有
《博物志》十卷。④康:指魏晋名士嵇康,善认古字。⑤猗顿:春秋时珠宝富豪,以识别宝
玉著称。⑥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⑦传奇:泛指各种文艺作品。
⑧碱玉:似玉的美石。⑨朱紫相倾:朱色和紫色相排斥。喻真假优劣相混。⑩《太玄》如子
云:西汉学者扬雄(字子云)模仿《周易》作《太玄经》。
4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氐砸的一项是()
A.胡宝气辨明珠觇:察看。
B.解其装,无号物长物:擅长的东西。
C.长期典籍耽:沉迷。
第16页共39页
D.盍锣之锲:雕版刻印。
4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眸然貌也,擢然身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长耽典籍,若啖蔗饴茬舍郑以为东道主
C.乃敢奋编摩之志至于鞭梗之间,乃欲引节
D.愿乞一言,以托不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事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写到了自己见到李时珍时对他的整体印象,面貌润泽而有光彩,清瘦而有精神,
谈吐十分幽默,这使作者产生了不凡的感受。
B.李时珍耗费三十年心血完成《本草纲目》这部经典著作后,前来请求当时名家王世贞为
之写序,借此来扩大这部书的影响。
C.原来有《本草》这本书,自神农氏开始,注解这本书的人很多,但鲜有人能够在注解中
注意到这本书内容的错漏以及科学性.
D.王世贞对《本草纲目》稿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王世贞对这部书感到很震撼,并由此引
发了对撰写者李时珍的极高赞扬。
4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有数言
5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者芟之,阙者辑之,讹者绳之。
(2)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
参考答案:
1.B
2.D
3.B
4.终日不食/观其色冲冲然/独处一室/凝尘满几/有叩之者/若发清馨于明堂太庙之中/其音琅
琅然/使人心厉而神肃
5.(1)头枕着蓑衣躺着,起身后摇摇晃晃地手舞足蹈,一样孩子嬉笑着追逐他,(先生)也
不回头看。
(2)这些(虽是)闲散留存的片言只语,但(先生)平生的学问几乎都体现于此了,我怎
么能使它消亡呢!
第17页共39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喻:表达,说明“错误,应该译为明白。句意为可惜(我)不能明白其中最精妙之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意义不同。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相当于“于”,意义和用法不同。
C.代词,这里指这样的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意义和用法不
同。
D.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文中记叙了先生对作者父亲的谆谆教导”表述有误,根据原文“翰童时,先君子潼东先生
使从先生游''一段可知,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幼年时曾跟随淮浦先生求学一事。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终日不食'’省略了主语淮浦先生,是完整的主谓句,在其后断开;
“观其色冲冲然''中"冲冲然''是形容词,作''色"(容颜)的宾语,整个“色冲冲然''又作"观''的
宾语,所以在“然''后断开;
“独处一室”,省略了主语淮浦先生,是完整的主谓句,在其后断开;
“凝尘满几''是对"室''的描述,在其前后断开;
“有叩之者''中"者"表句中停顿,无义,在其后断开;
“若发清馨于明堂太庙之中”是对声音的描述,”于明堂太庙之中'’是"发"的后置状语,在”之
中”后断开。
“其音琅琅然”是继续对声音的描述,"然''是形容词词尾,在“然”后断开;
“使人心厉而神肃”是敲门声给人的感觉,在前后断开。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整天不进食,看他的神色却很高兴的样子。独处一室,满桌灰尘,有
人敲门,声音清亮好像是从皇帝的宗庙发出来的。那声音清脆,使人内心严肃,神色恭敬。
所以最后断句为:终日不食/观其色冲冲然/独处一室/凝尘满几/有叩之者/若发清馨于明堂太
庙之中/其音琅琅然/使人心厉而神肃。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枕蓑”,枕着蓑衣;“颓然”,摇晃的样子。“相”,偏指一方,他。“顾”,回头看(译为
“在意”也可)。
(2)“闲言剩语”,闲散留存的片言只语(译为“闲谈的话语”“零散的语话”等意思相近皆可,
第18页共39页
答“闲言碎语'‘不给分);“几不出此“,几乎都体现于此(答“几乎不超出于此”“几乎都包含其
中”“几乎都在其中''皆可);“泯”,消亡;“此岂可泯乎“,反问句式,我怎么能使它消亡呢!
参考译文
林泉随笔记一卷,总共一百二十二篇,是我外祖父淮浦先生张公著述的。先生风度优异
突出,风骨高洁,年少时贫寒无依,努力学习,勇敢过人。成年后博览群书,精通各类文献
典籍,通晓宇宙人生的深奥道理。修身养性,坚守正道,处境更加困厄,屡屡受挫却不屈服,
年老却越发刚烈。刮大风下大雪(的时候),整天不进食,看他的神色却很高兴的样子。独
处一室,满桌灰尘,有人敲门,声音清亮好像是从皇帝的宗庙发出来的。那声音清脆,使人
内心严肃,神色恭敬。肩披白芷,江边垂钓,称心如意时纵声放歌,声音响彻江岸。头枕着
蓑衣躺着,起身后摇摇晃晃地手舞足蹈,一群孩子嬉笑着追逐他,(先生)也不回头看。他
的志向大概超越古今,却一生陷入困境;他的形象的确挺拔如松柏生长于深壑中,却能高耸
入云霄;矫健的样子像神鸟在高空遨游,却向下俯瞰人间。他的姿态胸怀超群,太平盛世以
来未曾见过这样的人;他的学问,就在山顶水边,幽静寂寥,是鄙陋粗野之人难以探察到的。
在我还是孩童时,先父灌东先生让我跟随外祖父淮浦先生求学,先生拿《大学》《中庸》
来教授,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盆花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极箔产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山东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幼儿戏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运动选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文学批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营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 四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运用HFMEA品管工具优化临床安全输血流程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护理部联合临床输血科信息处)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八章 求职沟通
- 法律思维及案例培训
- Meta分析高分文献汇报课件模板
- 养老院各职位岗位职责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沟设计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燕窝采购合同模板
- 小学五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odule 5 模块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