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

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A.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

3.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A.散漫性B.顽固性C.动摇性D.盲目性

4.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

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

5.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110B.115C.120D.125

6.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

7.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

A.教师、活动、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

8.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主体性D.示范性

9.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赫尔巴特

10.人的心理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脑的()。A.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理性活动D.反射活动

11.在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班主任B.任课教师C.学校领导D.团队干部

12.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

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

13.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社会性D.自发性

1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1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机器大工业生产B.社会主义制度C.旧式分工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

17.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于人发展的影响()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19.设计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A.毕朋虚

B.克伯屈

C.道尔顿

D.杜威

20.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是()。A.理想B.幻想C.想像D.联想

二、填空题(20题)21.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3.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4.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5.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6.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7.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1.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2.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3.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4.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5.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6.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7.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8.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9.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40.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三、简答题(5题)41.简述心理学科的任务。

42.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3.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44.什么是情绪,并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45.简要分析遗忘的规律及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5题)46.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47.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48.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49.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50.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需要改进。通过思考,黄老师向学生宣布了“新规定”:老师不专门布置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在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字方法。除了抄写外,有的学生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有的学生采用组词、造句、编顺口溜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大有提高。[问题]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五、辨析题(5题)51.考试焦虑的危害是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

5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形象的心理过程。

5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5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5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六、(0题)56.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1.B

2.D此题要注意区分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

3.D

4.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

5.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

6.B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7.C

8.D这是一道易考的选择题。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问接性;主体性、示范性。该部分内容易考简答题。

考生要对教师的主体性深入理解。主体性是指劳动手段,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他(或她)自身,是凝结于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等,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素质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过程。

9.D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

10.D要掌握反射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11.A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2.C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

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也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

形式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智力,忽视知识。

实质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知识,忽视智力。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3.A

14.A

15.C该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理解“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生产方式、人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三点,再看四个选项,A、D两项没有,可以不考虑,而B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不变的,C项“社会生产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就引起了教育目的的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

16.B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7.A

18.A

19.BB

[解析]A毕朋虚提出的是文纳特卡制。B美国克伯屈等人1918年提出,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摒弃教科书。C.道尔顿提出的是道尔顿制。

20.B

21.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2.稳定,统一

23.混合课混合课

24.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5.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6.强化强化

2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概念,判断,推理

29.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0.认识

31.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2.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33.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4.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5.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36.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7.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8.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9.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40.制度文化

41.心理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了解、掌握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并为有效地指导、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依据。具体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规律,促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依据;(3)探讨人类情意活动和性格形成的规律,为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依据。

42.(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教可以促进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43.二者的区别:一般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者的联系:(1)一般能力在某种特殊领域得到特殊发展,就可能变成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

(2)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4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与认知的联系:(1)认知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通过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有了对事物各种属性的认识,才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2)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情绪与认知的区别:(1)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2)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3)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4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学说:

(1)衰退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衰退的结果。

(2)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3)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46.(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品德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的要求:第一,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思想的特点;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之所以出现成人化、模式化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则。

要把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回答完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做一些分析,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

48.(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49.(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该题要把含义和贯彻要求联系起来记忆。从含义上说,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动机上,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贯彻要求也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的。在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在某门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原则的事例。

50.(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案例分析: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