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_第1页
高考地理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_第2页
高考地理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_第3页
高考地理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_第4页
高考地理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最新考纲研究线索核心修养1.地区认知:联合地区地图,定位地区地理位置,剖析地区环境特征。地区存在的环境2.综合思想:抓住地区与发展问题及其环境特色,剖析环境要产生的危害、以素之间的互相联系、相及有关的治理保互影响,剖析生态问题护举措的成因及危害。3.人地协调观:科学合理指导人类活动,促进地区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教材内事例]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1.荒漠化的含义观点:是指因为天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自然原由: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成因人为原由:人类滥垦滥牧致使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损坏我国西北地域的荒漠化要素天气干旱,狂风屡次,日照时间长①自然要素土地表层风化激烈,碎屑物质累积大面积地表裸露②人为要素:过分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特别提示]荒漠化是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经常起决定性作用。荒漠化与荒漠是不一样的观点。荒漠化是多种原由惹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少的地表景观。2.荒漠化的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造成表土裸露,供给沙尘暴形成的沙源。致使植被和地表形态损坏,使生物生产力连续降落,引起饥荒,阻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经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条约》。我国西北地域荒漠化的防治①防治工程:“三北”防备林系统。②面对问题:“边治理,边损坏”现象致使荒漠化面积连续扩大。③防治目标:“预防为主,防治联合,综合治理”。④详细举措: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特别提示]实现荒漠化防治的根本举措是控制人口增添,提升人口素质。[教材外事例]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概略(1)范围:A.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概略:黄土高原范围广大,地表大部被厚层黄土覆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域,地貌景观是沟壑纵横、支离破裂。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自然原由: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害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垂直节剪发育,土质松散。人为原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植被损坏。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损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育,威迫工矿交通,设备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工程举措: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筑水平梯田,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等。生物举措:鼎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农业技术举措: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等。[知识拓展]1.我国西北、华北地域的次生盐碱化问题自然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域;②天气:天气干旱,蒸发旺盛;次生盐碱化原由③土壤:表层土层松散的成因人为①不合理的浇灌方式,致使地下水位上涨;原由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致使地下水位上涨次生盐碱化①土地生产力降落,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降落;③的危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治理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浇灌,严禁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举措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渠我国西南地域的石漠化问题①地形:地形曲折,坡度陡峻,喀斯专门貌发育;自然②天气: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对山体冲洗严重;石漠化原由③土层:山坡土层浅陋,抗侵害能力衰;的成因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人为①损坏植被;②斜坡开荒原由石漠化①丧失土地资源、生物质源等;②修养水源能力降落;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态的危害环境恶化治理措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④成立自然保护区;⑤实行生施态移民等一、综合思想——正误判断1.只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的土地退化现象才是荒漠化。(×)2.青藏高原地域人们大规模采挖虫草会致使荒漠化。(√)3.山地地域的梯田耕作活动会加剧水土流失。(×)4.在西北地域大范围植树造林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举措。(×)二、地区认知——正确连线将以下地域与其易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连线。三、人地协调观——兴趣思虑近来几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又焕发出了勃勃活力,这与人们的何种努力亲密有关?[提示]近来几年来,为了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人们在塔里木河流域实行了生态调水,其下游地域的断流现象消逝,使生态获得了保护。荒漠化的治理[例1](经典高考题以下图地区海拔在

)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4500m以上,冬春天流行西风,年均匀狂风

(≥8级)日数

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祸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天易起沙的原由。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队列车的危害。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祸,请提出防治举措。[思想流程]?图示地区海拔高,冬春天流行西风,狂风天数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信息?青藏铁路图示路段风沙灾祸严重多为就地起沙,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提取图中显示该段青藏铁路位于错那湖的东侧,铁路东侧有东西向河谷教材青藏高原地域为高冷天气,夏天降水许多,冬春天则降水较少;在干旱、半干旱地寻因区,狂风天气常常会为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供给动力条件由信息?、?可知,图示青藏铁路路段,冬春天流行西风,且多狂风天气,此时天气干燥,地表植被稀罕,又位于湖泊东侧,西风经过无地形阻拦,会进一步使风力加大,且湖滨地域因河流注入泥沙丰富综合20~30_cm高度范围(2)由信息?可知,该路段为就地起沙,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判断内,所以铁路路基可促进风沙聚积产生危害由信息?、?、?可知,防治举措应主要从“阻沙”“固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试试解答](1)冬春天天气干燥(降水少),地表缺少植被(草)的保护;狂风多,湖面较广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拦,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激烈。(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聚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害路基(和路肩);伤害机车车辆和通讯、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队列车安全。(3)(阻沙举措)在铁路双侧建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举措)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荒漠化成因与防治的剖析思路1.抓天气特色,剖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2.抓人类活动,剖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由人类的生产活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方式不合理,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致使荒漠化的主要原由。详细以下表所示:人为要素主要散布地域主要危害过分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少地域林地、草场遭损坏过分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快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分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域,沙质土壤肥力降落,荒弃耕地变沙特别是沙区边沿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妥内地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域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周边城镇或许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四周草场退化、沙化注意环保循因探访荒漠化的防治举措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域举措农作区改良耕作和浇灌技术,推行节水农业,防止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目,免得牲口的大批无序增添干旱的内地合理分派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地域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生物举措和工程举措修建防备系统调理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纳综合举措,多门路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添命题视角一联合有关统计图表,剖析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以下图表示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荒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固。据此达成1~3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显然不一样于其余月份的原由是()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保护生态安全,毛乌素荒漠的南缘合适(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1.C2.B

3.D

[第1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

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

2题,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域,冬天风力大,夏天风力小,但夏天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致使表层水分被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3题,资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域“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固”,故为保护生态安全,应当保护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4.(2019·湖南衡阳模拟)阅读资料,达成以下问题。资料一在巴黎天气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荒漠治理模式被联合国授与“生态治沙”的模范。库布齐荒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是中国第七大荒漠,也是距北京近来的荒漠之一。每年春天,此地成了北京风沙的主要沙源地。资料二如图为库布齐荒漠地点图。与新疆塔克拉玛干荒漠对比,库布齐荒漠治理难度相对较小,剖析其原由。为何在每年春天,该地简单产生沙尘暴?[分析]第(1)题,依据图中注记,库布齐荒漠位于黄河沿岸,几字形拐弯处,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荒漠多。库布齐荒漠凑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离黄河近,引水浇灌方便,所以治理难度相对较小。第(2)题,春天气温上涨快,水分蒸发多。春天雨带还未抵达北方,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沙源物质充分。春天北方多狂风,简单形成沙尘暴。春天地面植被稀罕,易起沙。[答案](1)库布齐荒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荒漠多;库布齐荒漠凑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离黄河近,引水浇灌方便。春天气温上涨快,水分蒸发多;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春天北方多狂风,简单形成沙尘暴;春天地面植被稀罕,易起沙。命题视角二联合图示,考察地区荒漠化问题的防治举措(2019·郑州检测)荒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假如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挡沙子挪动。近来几年来,某研究团队发了然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加强沙粒间的拘束力,从而逐渐使荒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达成

5~7题。5.草方格沙障能够

(

)A.黏合沙粒

B.汲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6.与草方格沙障对比,荒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C.环境污染小

D.资本投入少7.与东部地域对比,荒漠改造后栽种西瓜的优势是( )A.土层厚

B.温差大C.降水多

D.风力大5.C6.B

7.B

[第

5题,由图可知,草方格能够阻拦近地面的风,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还可以拦截水分,C对。因为草方格用的是枯草秸秆,不可以黏合沙粒,也不可以汲取地下水,A、B错;设置草方格沙障会使流沙表层松动,可能会增添下渗,D错。第6题,黏合剂能加强沙粒间的拘束力,逐渐使荒漠土壤化,比自然土壤的形成时间短,B对。荒漠土壤化技术,需要制造黏合剂,技术难度比设置草方格沙障大,资本投入也大,A、D错;黏合剂为化工产品,会带来环境污染,C错。第7题,荒漠散布在干旱地域,晴日多,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利于西瓜糖分的累积,西瓜质量好,C错、B对;荒漠土层薄,且有机质含量少,A错;风力大会增大水分蒸发量,不利于西瓜生长,D错。]水土流失的治理[例2]

(2018·海南高考

)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20世纪

70年月以来,我国对以下图所示地区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要点实行了退耕还林

(草)等生物治理举措

?

。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毫米的地域,林草植被获得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

400毫米的地域

(地表

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较低的干土层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广泛生长不良,树干曲折,基础不稳,枝叶稀少,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剖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剖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区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关于生态建设的启迪。[思想流程]?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举措之一是退耕还林(草)信息?人工连片栽种的树木成为“小老头树”的地域的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提取图示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域教材寻因

一般状况下,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域能够发育丛林景观,低于区,天气干旱,发育有草原景观;植被拥有修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

400毫米的地由信息?可知“小老头树”所在地域年降水量较少,干土层厚,使树木发育不良;天气较为干旱,狂风天气多,使其基础不稳,枝叶稀少综合(2)由信息?、?可知,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地域,不适合树木生长,所以进判断行植树造林,会减弱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也会致使天气干燥由信息?、?、?可知,在生态建设中应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试试解答](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摇动树木根系。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备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致使地区环境更干燥。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敬自然规律,就地取材(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柔弱地域,应减少人工干涉。水土流失问题的剖析思路1.水土流失的成因剖析抓自然要素,剖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由,自然要素是水土流失的潜伏要素。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天气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害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构成物质有关。在必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固,越简单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减少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抓要点要素,剖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由地表植被受到损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要点要素,应要点剖析致使地表植被损坏、土质松散的人类活动。①生活能源欠缺,大批砍伐树木用作薪柴。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妥、管理粗放。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子、修水利设备等开发建设不妥。2.水土流失的危害剖析主要抓住以下三点:耕地质量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降落、农业单产降低河流泥沙河流径流泥沙含量剧增、河湖淤积,加剧洪涝威迫自然灾祸引发和加剧地质灾祸的发生水土流失的治理举措剖析不一样地段水土流失的治理举措工程措主假如采纳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举措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沟谷集中区施状况控制、固定住,使其不再连续发生和恶化生物措不适合耕作的主假如采纳种树种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施土地进行治理农业技主假如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耕作区术举措种改进、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升复种指数等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举措命题视角一联合地区图判读,考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江西省当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联合江西省地图,达成1~2题。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是(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整年降水丰沛③土质松散,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含

(

)A.水旱灾祸加剧

B.湖泊淤积C.土壤盐碱化加重

D.河床抬升1.D2.C

[第

1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显然,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天节,②错误;当地域主假如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致使植被损坏,水土简单流失,④正确。第2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而当地域属于润湿地域,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含盐碱化。水土流失会致使河流含沙量增添,从而致使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致使水旱灾祸加剧。]命题视角二联合有关图示剖析,考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2019·江苏高考)以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散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3.与多年均匀输沙量对比,

1987~2015

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由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浇灌,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川,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天气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16年此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显然减少的主要影响要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3.B4.C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