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五、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着是经济增长”(帕金斯语)。问题在于:仅仅保持高增长速度是不够的,对于发展中的大国而言,经济发展更加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1、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自给自足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乡村工业是以农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故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现代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国情区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1)传统社会阶段: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产业是农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农业产量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主导部门是工业部门,如食品、饮料、烟草、水泥。(3)起飞阶段: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业)和铁路运输业。(4)向成熟推进阶段:起飞后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有效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主导部门是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体系,如钢铁、机械和肥料。(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部门,主导部门是耐用消费品工业(如汽车)。(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言之,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一)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1、产业的概念产业是社会分工现象,它作为经济单位,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是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它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但是由于产业的内容十分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的严谨的定义。因此,对产业含义进一步给以质和量的规定是有必要的。首先,产业是历史范畴,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不断扩展的。从社会分工来说,它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现象。特殊分工是在一般分工基础上发生的。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转换和不断地向深层发展,以致形成了具多层次的产业范畴。再次,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形成自变与应变之间的函数运动,使全部产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它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二)三次产业的划分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他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次产业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除、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如果说、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三)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1、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首先由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罗斯托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1、重工业化过程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的过。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也由一般日用消费品转向耐用消费品,为制造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德国经济学霍夫曼通过对重工业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2、深加工化过程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由中的深加工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规律在上述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三个过程中,制造业发展所依赖资源的转化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工业化初期,以轻工业特别是食品、纺织业的发展为主,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重工业化过程的加深,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迅速发展,在工业资源结构中资金因素居于突出地位;随着制造业深加工的发展,工业对原料、资本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技术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过程,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技术集约化趋势。制造业内部技术集约化过程的普遍实现,标志着工业社会将向后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过渡,整个社会将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一)地区生产专业化1、地区生产专业化的概念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地区生产专业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大机器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机器工业的出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提供了可能;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系统,大大降低了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成本,使全国甚至全世界和地区之间可以互为原料地、互为市场,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体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一)地区生产专业化3、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判定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定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式中,j1和j2分别为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为研究区域及较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对一般区域而言,当Q>1,则该产业可以认为是该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反之,Q≤1,则该产业部门是区域的自给性部门,而非专业化部门。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区域主导产业的必备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区域范围大,对区位商和产值比重的要求相对较低;区域范围越小,要求越高。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通常通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判断产业关联度。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1、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作为主导产业的产品至少在全国应该是一流的,不论经济效益指标还是技术指标都应该是属于最好的,只有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武装的主导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难想象技术水平低、成本高、质量差、需要依赖政府保护才能得以生存的产业能够很好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例如,中国中西部地区选择的主导产业,由于其整体发展水平所限,其主导产业所处层次可以是比较低的,但其产品仍然应该是一流的。新疆的布匹、毛线如果竞争不过沿海地区,纺织业就很难成为新疆的主导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3、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主导产业既然是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主导产业逐步升级,要求扩散、压缩已有的技术层次较低的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新的较高技术层次的主导产业。当新兴主导产业还不成熟、还缺乏市场竞争力时,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以免下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四)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代替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这些新的主导产业一旦形成,必然通过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带动一批更先进的、技术水平更高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和费希尔(J.Fisher)在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具体有以下5个阶段: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一般情况下,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服务业输出阶段: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时,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如旅游业等。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第五阶段----后工业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区域经济是一个普通的机体,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在其论著《经济成长的阶段》中,他按照科学技术、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主导部门的演变特征,将一个完整的现代经济演化系列(区域或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准备起飞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是“起飞”。“起飞”被解释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性经济的活跃程度达到了临界水平,并且产生了一些能导致社会和经济大规模进步的结构上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是质的变化。“起飞”被认为“要求下列全部三个相关的条件”:①生产性投资的提高,从占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下增加到10%以上;②一个或更多的主要制造业部门的高速发展;③这样一种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体制结构的存在或很快出现,即它能够开发现代部门扩展的冲力和起飞中外来经济潜在的影响,并且能够赋予增长一种持续前进的特征。罗斯托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区域发展阶段方面也有一定意义。但该理论忽略了生产关系变革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三次产业的划分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一)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2、结构的概念“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它较早地被应用于自然科学中。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2、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并开始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供水、供电、蒸汽、热水、煤气等)与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个部分,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居民服务、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2、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2)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3)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规律

(制造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化)三次产业演变规律,描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大体轮廓。三次产业演变规律告诉我们:在整个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正因为此,人们又往往把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称之为工业化过程。因而,总结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霍夫曼定理霍夫曼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系数或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3、技术集约化过程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五、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是指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一)地区生产专业化工业化不仅为地区生产专业化提供了可能,也使专业化生产成为必要: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地区的经济实力。2、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如此。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区域经济中都起重要的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亦即主导产业才能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四个条件(性质),这也是主导产业的含义和选择标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共4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三)区域主导产业的建设在区域经济格局和区际关系中,主导产业是代表地区经济形象、获取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