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C.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D.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2.(2分)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3.(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4.(2分)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赤壁赋》。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地震塌陷、旱涝雹雪等天灾接踵而至时,团结的民族在灾难的锤炼中会变得更加坚强。B.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老家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C.今年高考数学题难度很大。面对那道压轴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D.乡下虽然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但是有淳朴快乐的人们。6.(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学校组织的丹江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本学期研学旅游活动中,我拍了许多照片。B.我们要汲取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的教训,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不发生。C.近日,十堰广电《创文视线》栏目记者在暗访时发现,校园周边仍存在不少不文明现象。D.通过这一年的调研走访,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咱们十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通往农户的路更平了。7.(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喧闹。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C.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D.河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城市景象。8.(2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记,是古代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C.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D.杜甫,唐代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9、(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偷懒是最麻烦的人生。人生是一团乱麻,需要解开一个个结,最后才能织成自己想要的画卷。①偷懒的人一次次跳过解开结的机会。②偷懒是人性的弱点,是一种心理问题。③我观察了很多喜欢偷懒的人,发现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往往都有一位或两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长。(1)请提取第①句主干,并写在下面横线上。(2)请给第②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3)第③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诗经·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夏日草原席慕蓉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有过几次,正当七月,刚好经过蒙古国中央省或者近库布斯固勒省境内那些辽阔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赶快下车走路。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它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广阔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的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一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1.说说看,文章开头第[0-9]{1,}.(9分)[0-9]{1,}.(9分)[0-9]{1,}.(9分)2.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日草原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夏日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欢畅快意”表达出来的。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2、(16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题。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原文有删改)1.作者说“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请按顺序写出作者那些年所读过的书。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加以批注。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书如“花”,如“故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4.作者说“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好玩的读书故事,请用生动的文字加以描述。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①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年,著名的坡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相互,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权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以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颜色,为低头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1.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三、写作。(50分)14、按要求作文。鲁镇的社戏点缀了鲁迅的生活;北海的菊花点缀了史铁生的生活;紫藤萝点缀了宗璞的生活;诗词大会点缀了陈更的生活;校园社团点缀了学子们的生活……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点缀你的生活,幸福你的岁月,快乐你的时光的。请以“点缀了我的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不要套用,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析】试题分析: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引号内的句号放到引号外;B.句末问号改为句号;C.省略号与“等等”不能连用,删除其一。2、A【解析】“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这句和后面的“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一句的提示,知道空缺处应该填的是和风有关,所以答案是A。语意上也更连贯。考点:语句衔接3、D【解析】

A.“超过”与“余”成分赘余,可删去“余”或将“超过”改为“达到”;B.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丰富心灵的方式”不能和“感受”搭配,应删去“的方式”;C.谓语残缺,应在“平台”后加上“进行”;故选D。4、A【解析】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错,应改为:《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故选A。5、C【解析】

A.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B.历历在目: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C.漫不经心:不是指速度慢,而是不放在心上,不专心不认真对待的意思。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D.川流不息:谓河水流动不停。亦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故选C。6、C【解析】

A.词语顺序颠倒,改为: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丹江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研学旅游活动中,我拍了许多照片。B.否定不当,去掉“不”。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7、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与语境不合,使用不正确。B.“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C.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使用正确。D.川流不息: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或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点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做出判断。解答时要辨析词语(成语)本身的意义、使用范围、语意轻重、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别,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8、B【解析】

B项错误。改为:词,是古代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或: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故选B。9、(1)人跳过机会。(2)既……又(3)我观察了很多喜欢偷懒的人,发现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往往都有一位或两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长。【解析】

(1)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偷懒的人一次次跳过解开结的机会”中“人”是主语的中心语,“跳过”是谓语的中心语,“机会”是宾语的中心语。(2)“是人性的弱点”与“是一种心理问题”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选“既……又……”。(3)“刀子嘴豆腐心”是句俗语,这里是一种引用,不能用书名号,改用引号即可。10、(1)零落成泥碾作尘(2)禅房花木深(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注意“碾”“禅房”“东篱”等易错字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第[0-9]{1,}.(9分)[0-9]{1,}.(9分)[0-9]{1,}.(9分)2.视觉舒展,云影与天光,草的芳香;作者的感受是欢畅快意。3.作者在文章开头运用一个设问将读者的视野和思绪带入“七八月的草原”,然后从视觉描绘了草原特有的云影与天光,再从嗅觉上描绘了草的芳香,最后思古绘今,表达了对夏日草原的赞美之情。4.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蒙古草原比作“海浪”“女体”,生动形象地写出草原优美的起伏、壮阔的形态以及柔美的线条,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一二段有问有答,属于设问,能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表明了走在草原的感觉,为全文定了感情基调。2.本题考查对文章知识的梳理。结合关键语句“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可总结出从这三方面来描写草原。四段“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总说了作者行走在草原的感受。3.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梳理。作者开始运用设问,既吸引了读者又定下了欢快的感情基调,接着具体写草原美景:根据“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得出是从视觉角度写草原给人“视觉上的舒展”;根据“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像擦了薄荷油一样”可判断是从触觉角度写草原给人的欢快感受;根据“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可判断是从嗅觉角度来写草原给人的舒畅感受。最后从草原上的美丽的小河联想到“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4.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它”指草原,像“海浪”像“女体”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原起伏的特点,联系全文可知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对表现力较强的词语,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12、1.①“报纸墙”;②小人书;③包鞭炮的纸书;④从废品收购人家“偷”来的书2.示例: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3.作者一路走来所读的书,“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就连那些包鞭炮的纸书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也仿佛像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或如“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这些书就像“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又如“故人”那样“温暖、生动、可爱、亲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4.写自己的经历,文字要求生动有趣。【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本文通过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第1段总领全文,2-19段按照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根据“十来岁,三年级”,去邻居家读“报纸墙”;“慢慢读完一面墙”借小人书读;“还有让人欢喜的”捡包鞭炮的纸读;“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最后20段表达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此句“抱着”“飞奔”“放在”“吃饭写作业”“扎”“看过去”,通过一连串动词,联系上下语境,写出了“我”得到书后的喜悦心情,突出“我”对读书强烈的渴求。3.考查对句子内容的分析。“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去邻居家读“报纸墙”,“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读鞭炮的纸书,“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这些读书时的经历,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读的书,如“故人”一样在阳光丽日里,带给“我”“温暖、生动、可爱、亲切”的记忆和感受,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所带来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4.开放性试题,合理阐述自己好玩的读书故事即可。如,小学的时候,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会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哥哥就在这时出现了,我才得救。13、1.B2.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3.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解析】1.A.根据第④段“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可知选项所说的“不应超过4米”是错误的。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错误。此说法无中生有。D.根据第④段“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可知选项所说的“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是错误的。故选B。2.分析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既要根据数字所在的句子,又要联系前后文,才能较全面地做答,“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可以明显看出其作用是: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根据前文“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根据后文“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出第二个作用: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第二个作用相信很多考生答不出来,细心的同学可以看看分值,按分值做答,确保万无一失。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首先阅读题目中“你是否认同”,出题人间接告诉你可以选择认同或不认同并说明理由,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楚即可。认同的话,从原文中提取“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等有价值信息,加以简单概括组织答案;不认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