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缄默震憾难以置信兴高采烈B.撺掇亢奋消声匿迹人情世故C.恬静楔形衰草连天阡陌交通D.次第羁拌翩然归来垂珠联珑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堕落(zhuì)沼泽(zhǎo)翌日(yì)怒不可遏(è)B.缄默(jiān)演绎(yì)棱角(líng)接踵而至(zhǒng)C.驰骋(chěng)寒噤(jīn)褶皱(zhě)强词夺理(qiáng)D.襁褓(qiǎng)拙劣(zhuō)追溯(sù)纷至沓来(tà)3.(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稿的撰写和平时写作有所不同,特别需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心理等特点,力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首尾精心设计、语言着力锤炼,从而提升演讲的效果。B.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巨著。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妻子达雅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虽历经磨难,但矢志不移。C.“对学生来说,圈点批注、摘抄和笔记是我们进行课内外阅读的重要读书方法。”一句的主干是“圈点批注、摘抄和笔记是方法。”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要根据关注的角度来定。4.(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两组。B.“真美啊!太湖的山水。”她由衷地赞叹。C.请以《我和爸爸》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D.《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絮叨矗立销声匿迹B.懈息神龛振耳欲聋C.欺侮携带一代一路D.浮躁追朔漫不经心6.(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C.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7.(2分)(题文)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苦脑矫健针砭时弊妄费心机B.引伸谗言耀武扬威轻歌慢舞C.羁绊简陋鬼鬼祟祟再接再厉D.蹒跚坦诚屈指可数千均一发8.(2分)正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A.③⑤④②① B.③⑤①④②C.①④②③⑤ D.①③④②⑤9、(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①(A.cóngB.chóng)。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甲(A.支撑B.支点)。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已(A行将就木B.朝不保夕)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②kuì(A.溃B.愧)。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就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字母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字母序号。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就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关雎》)(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蒹葭》)(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晚霞中的洞里萨湖何鸿⑴旅游公司的大巴车顶着午后火辣炽热的阳光,在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疾驰。道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绿色雨林和沿路搭建的破旧木屋。不到两个小时,大巴车停进了一个河岸码头上。⑵“洞里萨湖?”看着眼前陈旧的一切,我向才从泰柬边境线上接收我们这个旅游团的柬埔寨导游问。他个子不高,穿长裤和短袖衬衣,圆脸长着青春痘,说流利的广东腔普通话。“这条河就如你们中国的黄河一样的,是我们高棉民族的母亲河……”他的声音温和有力。⑶远处天空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在洞里萨湖裹挟着大量泥沙的平缓河面和两岸焦土之间,铺下安静而神秘的粼粼金光。裸露的黄土岸后,是一大片绿得发黑的密林;密林外的河岸近处,挂着几间有人居住的屋宅。其实,它根本算不上“屋”,那不过是临时搭建、勉强遮风雨的毡布木棚而已。⑷陈敦有办妥手续后,带我们踏上一艘等待已久的单层游船。这种在我们国内几乎已经淘汰的老式游船,船头需要人撑篙避礁,船尾部需要人驾驶掌舵。一路上,船尾的柴油机发出突突突突的猛烈声响。经过一片树林时,发动机却停息下来,游船安静地向前滑行。⑸“快看,一条蟒蛇!”舱里有人惊呼。湖面不知何时冒出的一只独木船,突突地快速靠近我们的游船。探头一看,那船尾掌控柴油发动机的是一位中年女人,船舱中紧挨坐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童和一个女童,都只有四五岁的模样。女童小小的肩上负着一条比她手臂还粗的绿纹蟒蛇。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⑹陈敦有介绍说,在洞里萨湖,到处是这样漂泊在水上的家庭,母亲和孩子;而父亲总是在湖岸上打点儿短工或者到更远的水域捕鱼。他们是一群被柬埔寨社会边缘化的人,有最底层的柬埔寨人,更多的是战争之后留下的越南难民。他们被限制出行,甚至不能上岸,生活也没有多少保障,吃喝拉撒全在一条船上,生存艰辛,活动空间极为有限。⑺我猛地眼眶滚热。为了掩饰些什么,我低下头去张罗着想给小船里的孩子扔点糖果之类吃的东西,却意识到自己的包还在底下舱里,衣裤兜里除了手机什么都没有。装着蟒蛇的独木船跟着游船好一程水路,不少游客趴在船舷上向那个狭窄而黑脏的船舱中扔去面包、薯片和一些钱币。独木船逡巡一阵后,载着那对孩童仰望上空的茫然眼神渐渐远去。⑻“看,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陈敦有指着前方,有意地大声说道,“等会儿你们可以看到,这里不仅有商店、菜市、医院、加油站、住宅、球场、学校,还有警察局和教堂。这是一个真正的水上社会。”我们乘坐的游船慢慢驶向洞里萨湖上中心最具特色的空邦鲁水上集镇了。⑼和所有来到洞里萨湖水上村庄的游客一样,我们从一排排连接紧密、船舱底部饲养着鳄鱼的船只甲板上小心踩过,走进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我们随意地走进空邦鲁的一家烧烤店,店主是一对勤劳的青年夫妇。⑽我们语言不通,只好看着店里的蔬菜食物和店主指点比划。两个正在店里喝啤酒的柬埔寨青年看到我们的窘迫,便走来帮我们挑选合适的菜品。我们学着柬埔寨人用餐的动作,手中摊开一片薄荷绿叶菜,卷起金黄的烤肉和香甜的米饭,就着水果沙拉,喝起了柬埔寨清啤。⑾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两人远远地朝我们双手合十在鼻尖前,微笑着点头致意。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合掌回礼。⑿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虽然暂时水质浑浊、条件恶劣,可是毕竟没有了战乱的恐惧,这些衣鞋破烂、生活艰难的大人和孩子们,能够每天捕鱼、种菜、放牛,甚至读书……每个人都带着服从命运的从容微笑,面对世间的一切。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4期,有删减、有改动)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记叙的?2.文章第⑶段划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洞里萨湖的夕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4.文章第⑾段为什么说“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5.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徒步中国走出柴达木盆地雷殿生我走出可可西里,翻越昆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这里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走了几天,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我就这样坚持着。每当坐在地上时,总感觉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渺小,有时甚至不及一只蚂蚁。但就是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人的生命依然如此顽强!第5天,我终于走到了公路上。此刻,我真想大喊几声,但嘴唇已经干裂,连张开都很困难。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快没有水分了,就像一具活着的木乃伊。我把背包放在路边,静静地坐在地上,等待着过往的车辆。当看见车辆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就使劲地晃动空水壶,示意给点水喝。七八辆车从我眼前开过,一辆都没有停下来。我绝望地站在路中间,神情沮丧。这时,远处又驶过一辆车,见我在拼命地招手,就减缓了速度。当我狂喜地跑近时,他却乘机一踩油门开跑了,我只得无助地瘫坐在地上。又是一阵痛苦的等待,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有车停下来。当又一辆卡车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我没有放弃希望,又站在路中间继续疯狂地挥手。我心想,如果再不停车,它即使撞过来,我也决不让开。这一次,车终于慢慢地停下了,司机摇下车窗,大声呵斥道:“干什么呢?你不要命啦?”我无力地指了指衣服上写的“徒步走遍中国”的字样,赶紧说:“我没有水,也没有吃的了,请给我点儿水吧!”我的嗓子已经沙哑得快要发不出声了,我摇晃着证件给他看。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只有一点水,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不能给你啊。”“师傅,哪怕是你把水箱里的水给我一点也行啊。”司机犹豫了一下,打开车门走下来。他的车有一个很大的备用水箱,司机打开水箱龙头,我迫不及待地接了好几瓶水喝下去。水箱里的水浑浊且带有一股柴油味,但我已顾不上那么多了,活命要紧啊!水灌饱了肚子,忽然返上一个嗝,一股浓烈的柴油味儿呛得我咳嗽了几声。我又把水壶和空瓶子都灌满,谢过司机,继续前进。两天后,饥渴难耐的我再次站在了公路上。这次,我强行拦住了两辆小轿车。不一会儿,从前面的车上下来几个小伙子,气呼呼地朝我走过来,又是那句:“你不想活啦!”我连忙说:“朋友,我是‘徒步走遍中国’的,帮忙给点水吧!”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我赶紧拿出证件给他们看。这时,从后面那辆车上走下来一位中年男子,他仔细看过我的证件,温和地说:“上车吧,我带你去西宁,找个宾馆好好洗一下。你太辛苦了,看你都成什么样子啦!”“谢谢你,我是徒步的,不坐车。”“没人看见你乘车啊,何必这么较真呢?我们不会对别人说你是坐车过去的。”“没事儿,只要你们能给我点水和吃的就行。”他们见我这么坚决,只好作罢。那位中年男子给我拿了一些小食品、一瓶青稞酒和四瓶矿泉水,诚恳地对我说:“我们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你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时肯定会到我们县城。我给你留一张名片,到时候你提前打电话,我好好接待你。”小车开走了,太阳很快就落下了山。我在一处桥洞下支起帐篷,享受着他们给我的青稞酒和小食品,幸福感和满足感充满了我的全身。一次次在绝境中生存下来,在青海的这段日子令我既辛酸又难忘。我带着这份对生命的坚持与感动,继续行走在路上。(摘自《读者》2014年第6期)1.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两次拦路取水的经历。3.理解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1)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快没有水分了,就像一具活着的木乃伊。(2)当又一辆车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我没有放弃希望,又站在路中间继续疯狂地挥手。4.联系全文,说说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我”顽强走下去。13、(12分)阅读《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一文,完成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1.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3.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三、写作。(50分)14、作文在你考试失败时,你会想起鲧禹治水那段神话传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你痛苦不知前路时,你又会想起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在你和父母大吵架伤心离家时街角面摊的老板娘用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抚慰了你受伤的心……他们就像一盏路灯为深陷夜的人指引前路。请以《一盏路灯》为题写作。要求:(1)自行立意,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作文,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力求内容充实,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震撼。B销声匿迹。D羁绊。2、D【解析】

A.堕——duò;B.棱——léng;C.噤——jìn,强——qiǎng。故选D。3、B【解析】

B.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不是“在妻子达雅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而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故选B。4、A【解析】试题分析:标点符号是考试经常爱考的一个知识点。B项将“真美啊,太湖的山水!”中叹号改逗号,句号改叹号;C项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句号放在括号后面。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A【解析】

B项,振一震。C项,代一带。D项,朔一溯。故选A。6、C【解析】试题分析:A.否定不当,删除“防止”或“不再”。B.词语搭配不当,“学习态度”不能和“提高”搭配。D.缺少主语,删除“令”或“当、时”。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7、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应为苦恼、枉费心机;B.应为引申、轻歌曼舞;C.正确;D.应为千钧一发。故选C。8、A【解析】

本段文字是一段描写性的文字。首先确定首句,从备选答案来看,首句要么是①,要么是③,比较①和③可知,③句交代了作者的行踪,放在首句,即可排除选项C和D;再比较①和④,根据语意相承的逻辑关系可确定④为第三句,可排除B。故选A。9、(1)BA(2)AA(3)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解析】

(1)①处“推崇”的“崇”正确读音是“chóng”;②处正确的字形是“崩溃”。故答案为①B;②A。(2)甲处,支撑:顶住使不倒,或指用以顶住之物,或指支持局面使不崩溃。支点:指事物的关键。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支撑”。乙处,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根据语境,是说人将要到老的时候,所以应该选用“行将就木”。故答案为甲-A;乙-A。(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就”不搭,把“就”改为“才”。10、(1)波撼岳阳城(2)零落成泥碾作尘(3)心忧炭贱愿天寒(4)寤寐求之(5)曲径通幽处(6)宛在水中坻(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浮云游子意(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撼”、“碾”、“炭”、“寤寐”、“坻”、“庇”的书写。理解型默写(9)注意抓关键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二、阅读理解。(42分)11、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夕阳,“铺下”一词描绘出夕阳“缓缓西坠”而又安静柔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夕阳美景的赞叹之情。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吃力地举起”“托高”突显女童身形瘦小,为生活所迫的现实状况。“眼巴巴地”则表现女童急切地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4.“吃惊”是因素不相识的柬埔寨青年在给予我们帮助之后,不仅礼貌辞行还送给我们祝福,正是他们为人的真诚、善良、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表达了作者对柬埔寨青年的崇敬之情。5.内容上将洞里萨湖人面对苦难生活的从容比作漫天的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深化主旨;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解析】1.游记的写作顺序有五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②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④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⑤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此文中“午后”“缓西坠的一轮夕阳”“晚霞”可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由“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河岸码头”“单层游船”“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走进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分析,是按照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写的。2.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怎样描写”就是找出描写的角度,划线句子“铺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拟人化,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缓缓西坠的美景,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常用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此处由“举起”“托”“望”可知运用动作描写,“吃力”“眼巴巴”“期待”这几个修饰的词语,写出女童生活窘迫,急切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本着句不离段的原则,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我们的“吃惊”是因为看到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本该我们致谢的,帮忙的年轻人有礼貌的辞行,让我们感受到柬埔寨人的真诚、善良,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呼应题目,结构严瑾;内容上,洞里萨湖人虽然生活苦难,但依然从容微笑面对,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表现了文章的主旨。12、1.环境描写,交代了柴达木盆地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现状,为下文口渴、拦路取水的艰难做铺垫。2.第一次是将一辆卡车拦下来,司机将备用水箱里的水给“我”喝,“我”还把水壶和空瓶子都灌满了水;第二次是将两辆小轿车拦了下来,司机好心想把“我”带到西宁,但被“我”拒绝,之后送给“我”一些小食品、一瓶青稞酒和四瓶矿泉水。3.(1)“活着的木乃伊”是比喻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身体因缺水而严重透支的情形。(2)“疯狂”一词写出了“我”挥手的动作之快,表现“我”对水的极度渴望。4.①对生命顽强而执着的追求;②因别人的关爱与帮助而感动。【解析】1.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交代了柴达木盆地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现状。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口渴、因为无水而拦路取水的艰难做铺垫。分点作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点睛: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可以见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情、精神等。2、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情绪、感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作铺垫等。3、环境描写还可以衬托人物形象或心境,或提供背景、渲染气氛、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为以下的内容埋下伏笔等。2.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主要写“我”在途中受到的两次帮助,第4段至第9段是第一次拦车取水,第10段至第15段是第二次拦车取水。再根据文章内容把这两件事情简述出来即可。3.赏析文句,可分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活着的木乃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木乃伊,是指“人工干尸”,在文中指“我”的身体因缺水而严重透支,形似干尸的情形。“疯狂”一词原意指一种情绪的激昂程度,此处形容“我”挥手的动作之快,表现“我”对水的渴望的程度极高。答题时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态。4.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问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我”顽强走下去。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后再作答。要答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顽强而执着的追求;二是因别人的关爱与帮助而感动。是这两种力量给了我信心与勇气。13、1.(1)举例论证(2)阅读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从而引起外在的改变2.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3.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4.曾有一段时问,学业考试复习让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读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书中福楼拜在忙碌中依然会捕捉生活之美,这种做法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却不可庸碌”的道理,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可知,“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列举了两个人的例子,以此来论证本段的论点,即中心句“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属于举例论证。2.本题考查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常常有: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第一段描述了照片中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引出文章论题“阅读伟力”及所要论述的论点“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且是运用了事实论据论证了此论点,以故事开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作者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标题即点明了作者的观点——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然后从“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方面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最后得出一个关于阅读的明确的判断,即“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总括标题和结尾,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4.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阅读经历来谈。先结合文章找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如“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然后结合选定的观点谈自己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如阅读了什么样的文章或哪一部名著,观念或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注意一定要切合观点,可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形式。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