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2.(2分)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A.蕴藻偏然不修边幅纷至塌来 B.糜子追朔穿流不息接踵而至C.冗杂暄嚷名副其是震耳欲聋 D.锵然激变目眩神迷海枯石烂3.(2分)“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句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位主人公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下列对这位主人公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丽达 B.朱赫来 C.保尔 D.谢廖沙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锦鲤营销”泛滥的原因,根植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锦鲤心态”。B.据调查,盗版书通常以低于正版书二三倍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C.有关部门表示,未来,北京市公安局将进一步为居住证发放、申请提供便利。D.游客们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较高的素质水平。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C.自古以来,渌湘人才辈出,杨德志的故乡就是南洲镇人。D.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6.(2分)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A.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B.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C.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D.多向古人学习;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有乞书者(_______)②不择精粗(_______)③书遍乃已(_______)④虽谑弄皆有义味(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A.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B.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C.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D.然而禽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翻译下列句子(1)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8、(3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春晖:春光。诗歌要从朗读入手,如果你朗读画线的句子,你会重读哪个字?说明理由。9、(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自己意志坚定、坚持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高山流水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⑦山,并没请谁来!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赶路的况味?⑨寂寞赶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⑾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⑿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⒀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⒁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⒂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⒃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⒄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⒅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⒆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⒇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4.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有“弹性”的异构无线网络①2014年7月14日,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八万人座无虚席,球迷们一边观看球赛,一边通过手机在社交网络上实时分享决赛现场的点滴。终场哨响,本次世界杯赛场的通信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可扩展异构基站和一体化异构协同自组网方案,在世界杯期间为12座比赛球场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②当马拉卡纳球场重新归于宁静,空旷的球场中是否还需要这么多基站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如何让球场的网络在“空闲模式”和“忙碌模式”的切换中游刃有余?怎样才能避免网络过度建设带来的浪费……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说起。③无线网络的组网采用“蜂窝式”覆盖,即将网络服务区域分割为多个规则的正六边形小区。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对业务质量要求较低的语音和短信业务,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实现网络的无缝覆盖。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多媒体数据业务成为无线网络最主要的业务,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一随时随地享受到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服务不再是一种生活时尚,而是生活中的基本必需。④随着WiFi、微基站和无线中继技术的的日络完善和普及,传统无线通信中蜂窝网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⑤“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无线网络同样需要“和”——如何实现各种异构网络节点间的“和谐相处”,如何“容纳”用户超密集区域的数据业务和传输需求,是无线网络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⑥流动性强是无线网络用户一大特色。据统计,北京地铁交通枢纽站早高峰出入站人流量超过3万人/小时,而平时人流量不足5千人/小时,形成了明显的“湖汐效应”,这给网络部署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然而,在大部分时间,网络的业务负载远低于高峰时段,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由于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密集部署将会造成严重干扰。可见,在上述地点的网络部署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比宏基站,微基站等网络中的小型异构节点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它们虽然覆盖范围小,但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便于大规模部署和管理。因此,采用宏基站与微基站等进行联合部署,形成分层异构网络覆盖,使得短时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问题迎刃而解。⑧此外,协同传输技术也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一大“法宝”。通过多个基站间的协作,将“点对点”的传统通信方式化为“群组对群组”的协作通信方式。根据在国家体育馆等无线业务热点区域的测试结果,采用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小区间的于扰消除_______%,无线容量与之前比提升5倍。⑨通信人一直致力于编织一张网,连接的是独在异乡倍思亲的游子,是千里共婵娟的恋人,是天涯苦比部的知己。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分享更好的东西,这才是无线通信和网站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所在。(文/赵中原,有删改)1.阅读第③~⑧般,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请从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3.第⑥段中“进退两难”的困境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傅聪)的书信汇编;《苏菲的世界》是外国长篇小说,带领读者踏上美妙的哲学之旅。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可以分别用哪些方法阅读?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说明理由。(阅读方法参考:A.选择性阅读B.摘记法阅读C.体验式阅读)1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历朝历代文物遗存的地方,不仅仅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和意义,还起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是让国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不可替代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材料二:随着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走红,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下子成为市民热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某在线旅游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大城市旅游产品的游客上升了50%.另有数据显示,上海125家各类博物馆中,已有96家全年免费开放。元旦小长假上海各类博物院参观的人数较平时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国内外游客追捧之外,其他不少中小城市的地方性博物馆却大都是旅行社所开发旅游线路上的冷门,鲜有游客主动选择把某个博物馆当作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材料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国家宝藏》节目走红,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目的地”,更多民众自觉学习历史文化。B.北京凭借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博物馆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C.收藏文物的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还担负传承、普及、弘扬文化的责任。D.只要改变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就能让公众愿意走进博物馆。2.阅读材料三,说说目前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为了给正在形成的“博物馆热”再添一把“火”,请你结合材料二给博物馆提两条建议。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B.《社戏》选自《呐喊》不是《彷徨》;“迅哥儿”也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故选B。2、D【解析】

A.偏然——翩然,纷至塌来——纷至沓来。B.追朔——追溯,穿流不息——川流不息。C.暄嚷——喧嚷,名副其是——名副其实。3、B【解析】

“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句话是朱赫来到修路工地视察时说的。故选B。4、A【解析】

B.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C.“发放”与“申请”调换顺序。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故选A。5、A【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正确;B项错误,结构混乱,删去“为基础”;C项错误,结构混乱,删去“的故乡”或者“人”;D项错误,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意识”。6、C【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整体感知内容,注意语段中句与句前后之间的衔接,确定答案后再按照所选答案的句序读一遍进行验证。结合“家风家训的确要切合实际”中“切合实际”一词可以确定“家风家训要避免流于形式”,根据后文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前文恰当的应该是“不是一蹴而就”的。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①……的人②选择③停止、止④即使(2)D2.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1)(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到底(最终)也不给(他)一个字。(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酒量不行也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解析】选自《题东坡诗后》作者:黄庭坚年代:北宋参考译文: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是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拒绝,有时到底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不管什么场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是神仙中的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已”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停止”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和题干中的“然”意思相同,都是表示转折。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责”“或”“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可以看出苏东坡的率真;从“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技艺高超。8、弄。拟人,赋予了山中景物人的性格;生动写出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分的基础上分析。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这是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美景,只有“山光物态”足够美好,才能打动客人,吸引客人留下来。那么,山中的风光究竟如何呢?诗人仅用了一个字眼“弄”,便几句概括地展现了春山的生机与活力。“弄”有“摆弄”、“玩弄”之意,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山中景物人的性格。是说山中的所有一草一木直至花虫鸟兽都在努力展现自己的美好,春山美景,由此可见一斑。9、(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谁见幽人独往来(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窈窕、逑、贱、碾”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2.兴致勃勃无精打采后悔莫及3.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泉之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示例: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以柔可以克刚。生命在于运动等。【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本文标题“高山流水”,首先借用典故——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其次,文章用“高山流水”做标题,概括了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第三,用“高山流水”做标题,也能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这几个语句提炼或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3.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其中三个“有时”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山泉流淌的声音”比喻“音乐”,又赋予山泉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流淌所发生的声音,突出了其音韵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的开篇就交代了“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以“寻山”贯穿文章的始末,但整个的“寻山”过程却是经历了波折的:兴致勃勃寻山到懊悔来寻山,再到发现“澄明而秀美”的品质,最终从高山与山泉中得到了人生的感悟。本题可结合登山过程和山泉的品质,从“人耐得住寂寞”“以柔克刚”“生命应该充满活力”“生命在于运动”等方面来谈自己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来作答。11、1.①异构网络时代②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意对即可)2.运用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随着技术进步,无线网络已不只蜂窝网络一种,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大意对即可)3.一方面指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另一方面指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密集部署会造成严重干扰。4.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协同传输技术消除干扰率高,并能大幅度提升无限容量,突出协同传输技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效果好(或者“突出采用协同传输技术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好办法”)。【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3~8段内容,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筛选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第一空可结合文章第4段中的“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概括作答;第二空可依据“采用宏基站与微基站等进行联合部署,形成分层异构网络覆盖,使得短时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问题迎刃而解”来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科普小品文就是用小品的形式来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一般来说,语言上生动又严谨,通俗又科学是它的主要特点。语句“随着WiFi、微基站和无线中继技术的的日络完善和普及,传统无线通信中蜂窝网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中的词语,将无线网络赋予了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随着技术进步,无线网络已不是蜂窝网络一种,而是呈现出“异构网络时代”多样化的格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第6段中的“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然而,在大部分时间,网络的业务负载远低于高峰时段,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由于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密集部署将会造成严重干扰”这一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4.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8段画线句子“采用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小区间的于扰消除1%,无线容量与之前比提升5倍”中的“1%”“5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把“采用协同传输技术”与“蜂窝式”网络时代的容量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采用协同传输技术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据此分析作答。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一:《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每封信独立成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也可以分门别类进行选择性阅读,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梳理;《苏菲的世界》是长篇小说,为了理解小说内容与写法,宜通篇阅读。示例二:《傅雷家书》是非文学类作品,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阅读这本书,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文化、艺术、历史等各个领域知识,适合用摘记法阅读。《苏菲的世界》是文学作品,借苏菲与艾伯特教授的故事为主线,从同龄人的角度出发走进哲学世界的作品,阅读时可以调动联想与现象,运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解析】

考查结合名著使用阅读方法的能力。A.选择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选择性的去读,这类阅读方法适合用于书信体类,非文学作品的类著作,因为这类作品的故事连贯性不强,文章中的故事是分模块的,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如《傅雷家书》他是以书信体的形式来给自己儿子的,每封信都是独立的,内容涉及丰富,在阅读时可以分类进行,或者自己带着自己设置的问题进行选择性阅读;B.摘记法阅读:这个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摘抄记录自己喜欢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摘抄文章中自己认为说的比较好的语段或者故事,也可以根据阅读的情况记录自己的感受,如《傅雷家书》它是书信体的形式,内容涉及了文学、艺术、理想等等,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摘录自己有用的部分;C.体验式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可以理解为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某一人物,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如《苏菲的世界》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为同龄人去体验主人公所处的境遇。13、1.C2.大部分人都不把博物馆或展览馆作为文化休闲的选择地。3.博物馆免费开放。旅行社多开发一些与博物馆有关的旅行线路。【解析】1.A项,“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目的地’”错。原文为“但是,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国内外游客追捧之外,其他不少中小城市的地方性博物馆却大都是旅行社所开发旅游线路上的冷门,鲜有游客主动选择把某个博物馆当作自己的旅游目的地”。B项,原句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国内外游客追捧”,并为提及“特殊的地理位置”。D项,“只要改变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就能让公众愿意走进博物馆”于文无据,且说法绝对。2.图文转换。此题近似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找到“市民日常文化休闲选择率”与“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通过对数字(百分比)的比较可分析出大部分人都不把博物馆或展览馆作为文化休闲的选择地的结论。这是目前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3.要求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博物馆提两条建议。建议的针对性要强,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