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_第1页
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_第2页
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_第3页
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_第4页
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章概论

借鉴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从1817年比较教育产生开始到19

世纪末,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偶埃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

国强兵政策,并积极借鉴别国教育经验来改善本国教育。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

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

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发展起来。但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家对别国教

育的考察太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的,往往忽略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忽

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历史的第二个阶段,从1900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段时间里,比较教育学家们开始注意到借鉴时代比较教育所采用的孤立研究和移植别国

教育经验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间题,并逐步认识到任何出色有效的教育都是深深植根

千民族历史之中的,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来研究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

育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间接的启发。因而比较教育家们在这一时期主义密切各国额社

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

在。在这一阶段由于受整个社会科学界在研究方法上从注重哲学思辨向签掉量化分析和重复

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界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

不断影响着比较教育,使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的状况。

比较教育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主要特点:受整个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从注正哲学

思辨向强调显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人文的历史研究

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社会学、行为科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新方法、新理论也影响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尝试

运用结构功能理论、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和后现代理

论等进行教育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相互交叉的倾向。

杜会科学时代分为四个时期: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

反省期(20世纪80年代)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

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

重要分支。它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

用有关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方法,在探讨其各自的哲学、经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特点的基

础上,比较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异同与成败,研究总结教育的发展规律,经验教训和发展趋

势,并进行科学预侧,从而博采各家之长,以达成为本国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l他的跨国性和国际性。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教育。2它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3它的研究对象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

并兼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性质。4他的时代性,即比较教育的研究时间维度上总是以

现在为中心4他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存的特征。

比较教育的作用: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比较教育在接掌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过程中的作用。答:1、通过对处千不同的社会

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教育现象中那些最基本,不会

因外部环境的不同而呈现根本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提示教育现象背后的关千教育的质的规定

性,亦即认识教育的本质,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根据。2、在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比

较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教育的社会特性的认识。3、

研究其他民族,国家拷入以,不仅能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特性和普遍规律得出深刻的认识,而且更能

加深我们对自己国家教育的科学认识。4、比较教育的一些研究领域是别的教育学科所无法涉及或

未曾涉足的,因此也是别的教育学科不能或未能在这一领域中发挥必要的作用的。5、就教育科学自

身的发展而言,比较教育也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比较教育在实际工作和现实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答:l、比较教育研究可以使我们借鉴别

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好地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2、比较教育的研究还可以为我们制定教育决策提

供预测性的依据,使我们的教育决策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3、比较教育研究还

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比较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正是由于比较教育在教育和社会发展

过程中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人们才积极地学习和研究比较教育。

霍尔斯划分比较教育包括哪几个研究领域:按照霍尔斯的划分,比较教育主要包括比

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大领域。其中比较研究领域又包括比较教学法、

教育内部分析和文化内部分析两个亚领域,而国际教育也包括国际教育够工作研究和国际骄

傲与教学法两个亚领域。

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事业和

教育现象。2从时间上说,比较教育所研究的主要是当代的教育现象,所有对教育发展历史

的追溯和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预测,都是在当代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或以当代教育研究为目的与

核心而进行的。3从范围来说,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民族

和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

比较教育之父: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

千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个概念,比较教育史上一般

以此作为比较教育产生的标志。由千他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开创性贡献,

人们把他尊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第二章比较教育的几种理论

因素分析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由阿诺德、萨德勒等人首倡,20世纪初到60

年代广泛应用千比较教育研究。这种方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其教育的影响,

注重分析影响一国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址。汉斯还具体地把影响一个民族国家教育的因素划

分为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三大类,并认为其中由种族、语言、宗教等多种因素负

荷而成的国民性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最大。

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20

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梅厄、阿尔特巴赫和

阿诺夫等。观点(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往往比来自该国

内部的影响还要大,而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外部力量,比较教育不

应局限于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单位,而要分析和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部关系,从广阔的世

界范围内去寻找对象国的各种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不同国家的教育

体系处在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之中,而西方国家在国际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中享有

控制权力,它们因而总是设法维护现存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并使之合法化。)

冲突理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20世纪70年代流行千比较教育学界,挑战

在比较教育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这种理论认为由社会分化产生了相互竞

争的社会集团,这些集团为了统治社会而力图控制教育。在研究一国教育制度及其发展时,

应当从这些栠团的冲突出发来作出分析和解释。冲突理论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

主义”两大流派,其中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尔斯、布迪厄和卡诺伊等,新韦伯

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柯林斯、埃德蒙金和阿切尔等。比较:新马克思主义比较教育理论把马克

思的再生产概念作为解释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的主要概念,认为资本

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在生产出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而且也生产出了维持资本

主义社会所必须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新韦伯主义的比较教育理论主要运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把个体行动之一社会环境之中,力

图通过解释个体行动的主观意义来阐明宏观与微观两种社会过程。这种理论主张在比较教育

研究中把学校中进行的活动与社会过程衔接起来,从而进行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分

析。

新殖民主义理论:(描述当代世界西方发达与第三世界国家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

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存在的这些不平等关系视为新的之门关系,将其与

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卡诺伊、阿特尔巴赫和黎城魁等都曾在比较教育研究

中运用过这种理论,他们认为虽然殖民地国家都已经纷纷独立但西方国家输出给边缘国家的

西式学校教育制度使得西方世纪仍然维持并强化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配权力,特别是使西

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在文化上的不平等关系继续得以维持)

依赖理论:20世纪60年代产生千世界经济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

开始,西方一些比较教育学家把这种理论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主叫代表人物有卡诺伊、阿

尔特巴赫和凯利等。这种理论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发达国家机构的“中心”和主要有第三世

界国家构成的“边缘”处千中心地位的国家总是试图从对边缘国家的控制中获取利益,初一

边缘的国家由千很多方面受制千人而不得不依赖千中心国家。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移入加强

了边缘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关系,进而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的

关系,并不断使人们逐步认为这种关系是合理的、自然而然的。

结构功能主义: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整体中,各

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以维系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20世纪50年代,这种理论

逐渐成为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主流,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森、福斯特等。待结构主义观点的

比较教育学家把教育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以维持特定社会结构当作比较教育研究的主线,强

调教育在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整合社会方面的功能。

依赖理论对比较教育的研究的影响:

依赖理论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发达国家机构的“中心”和主要有第三世界国家构成的"边

缘”两大部分,并试图运用“中心-边缘”的总体关系模型来揭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

间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型中,处千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总是图谋从对边缘国家的控

制中获取利益,处千边缘的国家由于很多方面受制于人而不得不依赖千中心国家。教育上的

依赖关系不仅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经济上的剥夺和被剥夺关系,而且还倾向于是这种不

平等关系合法化。因为借助于教育,中心国家可以不断使人们相信这种中心和边缘关系存在

的合理性。基千这种观点,依赖理论反对无批判地接受国际教育合作,认为其中有些合作项

目会强化受援国的依赖关系。

试述朱利安的主要比较教育思想及其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l朱利安是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的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奠基人。他在1817

年发表的《关千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个概念,是比

较教育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栠中反映在这一作品之中。2

朱利安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科学的调

查、分析、研究和比较,从中发现有利于本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以供我们在本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以借鉴。朱利安把教育视为一种社会改良的有效工具,认为教育的改

善,必将带来整个社会风尚的改善。这就是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目的论。3朱利安反对那种照

搬照抄别国教育经验的盲目、片面的做法。他所说的“借鉴”是以科学的调查、分析、研究

和比较为基础的,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朱利安认为,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可以为不同国

家之间教育改革经验的相互借鉴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方法,这正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朱利安提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设想,正是要克服那种照搬照抄别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

不良倾向,改善国与国之间教育经验的交流。4在方法论上,由于受到当时在法国占据主导

地位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实证思想影响,朱利安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当为一种以事实观察为基

础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在他看来,要使比较教育研究成为一种科学的研究,就必须改变教

育经验交流的零散和混乱状况,克服因无序和任意而造成的武断和偏见,进行客观、标准的

观察比较。5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在千:1第一次系统地倡导和阐述了建

立比较教育的基本设想。2最早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3他在一开始为比较教育的发展

就奠定了不断科学化的发展方向。4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比较教育摆脱

无结构的比较和散漫的评论进而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迈出了第一步。由千朱利安在比较教

育发展史上的开创性贡献,人们都尊称为他为“比较教育之父”。

第三章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比较四步法:美国著名比较学家贝雷迪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描述;解释;并置;

比较。

描述:是比较教育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包括两个方面,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学校实地考察。

解释:在解释阶段比较教育研究者要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

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在第一阶段得出的关千某一国家教育状况的资

料描述进行分析,以损示影响这些教育现象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置:是真正的比较研究的开始,并置的主要工作是统一概念,提出假说。

比较: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所有比较研究的对象国同时进行研究

据此对并置阶段形成的假说作出验证。

科学量化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亚和纽约市立大学的艾克斯坦共同把实证主义的科

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实证的揽

化分析的方法论证比较教育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他们自己称这种方法为“科学方法”,人

们一般称之为“科学址化法”也有人称之为“假设验证法”

问题法:英国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五个主要步骤:

1问题的选择与分析,明确有待研究的问题2提出假说,提出有关教育现象的问题的可能的

因果关系的解释或有效解决方法的假说3验证相关因素,验证与问题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4

从所提出的假说逻辑上预言可能的结果,对教育发展可能的结果作出预言。5比较语言的结

果与观察到的实施,如果结果与预言相符合则表明先前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如果

不符合则比较教育的相关环节或整个过程就需要重新验证。

《比较教育评论》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1956年创刊,每年1卷4期,主要

刊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著名比较教

育学家阿尔特巴赫、爱泼斯坦等先后担任主编。

比较教育全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从比较教育研究全过程来看,基本的环节和步骤是:选择比较教育研究课题-广泛搜集

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筛选、补充和整理资料-深入进行比较分析-作出比较研究的

结论-验证结论。

简述诺亚和埃克斯坦认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提出假说应采取的步骤?

诺亚和艾克斯坦认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提出假说应采取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要证实

假说中所表述的关系是确实存在的,第二步要阐明这种关系的一般方向,第三步要给这种关

系作出精确的可以用量词加以限定的陈述。这个陈述表达的就是假说。

简述诺亚和埃克斯坦认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选择个案应遵循的标准

诺亚和埃克斯坦认为,在具体的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选择研究个案应当遵循这样三个

标准:1尽量选择与假说有关的对象国,与本项研究的假说无关的国家不应作为主要研究对

象。2对主要的一些额外变量要进行控制,即在选择个案时要考虑哪些与假说中包含的主要

函数关系有直接关联的其他重要函数关系。3还要考虑照顾研究工作的经济性,既要以最经

济的方法利用资料对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解释,不要选择过多或太少的个案,以免给研究工

作带来困难或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霍尔姆斯提出的分析和验证相关因素的理智框架是什么?

霍尔姆斯提出了四种模式作为分析和验证相关因素的理智框架:l规范模式,主要容纳

影响各国教育问题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2制度模式,容纳对象国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以及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

和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方面的材料。3自然模式,包括地理、气候、环

境、人口等自然因素方面的资料。4精神模式,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状态,或者

叫做民族性,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以及反映个人行为准则和人们对新事物和社

会变革的态度等方面的资料。

试述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如何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l联系性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及其在思维中反应具有普遍的相

互联系的根本特性。只有在这种普遍的联系中,无门才有可能获得关于某一种事物的正确认

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业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教育内部个各

种要素之间、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

2发展性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串物都处千永恒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

认识某一事物,就不仅要用联系的哏光看问题,而且还要注意事物的发展过程。坚待发展性

原则,一要看到教育以及与相关的其他社会因素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二要把影响

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三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历史条件和社会

实际来考虑问题,四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某一历史阶段对

国家的教育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有利因素,五要看到任何国

家的教育制度都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的,对任何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经验,既要看到它

的成功之处,又要看到它的有待完善的地方。

3本体性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比较教育作为

一种科学研究,也要透过一切教育现象来把握其本质,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比较研

究,最后应当抓住存在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4实践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来源,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比较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科学。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一要搜集符合

教育实际发展情况的真实可靠的研究资料,并联系实际加以分析,二要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检

验比较教育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是结合我们教育实践,从当前和以后教育实践的需要出发来

开展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在教育实践中真正体现我们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价值。

简述霍尔姆斯问题法的基本步骤?

问题法这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英国当代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在杜威的“反省思维

五步法”和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结合比较教

育研究的特性提出的

问题法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1问题的选择与分析首先是对某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或一组特定的教育问题引起人们

的困惑和反思,使得比较教育研究者对此发生兴趣,产生关千这类教育现象可能的原因或教

育问题可能解决方法的猜想。2提出假说。针对特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者提出关

千可能的因果关系解释或可能有效解决办法的假说。3验证相关因素霍尔姆斯认为,比较教

育研究必须验证与问题相关的各类社会因素,特别是对那些特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

出验证,以保障对各种解决方法可能产生的结构作出言之有据的预测。4从所提出的简述逻

辑地预言可能的结果,霍尔姆斯认为比较教育研究不应只是一种现状描述,也不应停留千各

国教育现状的成因的分析和解释,他还应当根据所提出的假说和相关因素分析,对某一方面

国家或地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或对教育发展的可能结果作出预言。5比较预言

的结果与观察到的事实。从霍尔姆斯的方法论来理解,预言并不代表对某种普遍有效效率的

掌握和表达,它只是假说的一种有事实根据的逻辑引申。

第四章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

国际与比较教育:在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逐步扩

大,乃至突破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界限,将很过国际性教育发展和教育

问题也正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为了反映本门学科的这一深刻变化,人们就将原先的“比

较教育”改称为“国际与比较教育”

民族主义:一个民族由千共同的经历、对未来的共同僮憬和共同的前途而形成的休戚与

共的民族感。他强调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或种族特征,寻求民族特性和民族尊严,要求在

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以及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维护、捍卫和实现本民族利

益。

国际主义:在一般意义上,国际主义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以不同民族国家共同

发展为目标的、强调国际协作与世界和平、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主张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思

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普世主义:一种源千西方,特别是源于西方基督教教义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原义主

要是普天之下兄弟姐妹皆可得主拯救,后逐步泛化为一种按照西方思想来改造和统一整个世

界,从而使全世界的人都能过上像西方人一样的文明生活的思想观念

世界主义:一种源千西方的思想观念,宣扬模式民族文化和民主传统,以至放弃民族主

权,认为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主权是过时的概念,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仍然存在的历史条

件下就主张取消国界,组织所谓世界国家或世界政府统一世界经济文化。

教育国际化主要哪些现实表现:

1世界范围内,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2各国

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

刻。3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的一致性,各国教育似乎正面对一

种共同的挑战。4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它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

入,从社会结构上也标举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

教育国际化对各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何?

教育国际化对各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它在促进各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

同时,也给各国教育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给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

问题。在积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来说,教育的国际化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们带来了文化和人才

的双重收益。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言,教育国际化有利千他们提高本国教育发展水

平,增进社会进步的活力。在消极方面,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国际化给他们带来了优秀人

才的大量流失,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他们本土文化传统的扭曲甚至丧失。在发达国家,教

育国际化也使他们在有限程度上增加了教育开支,并在其社会内部形成了文化多元化和文化

冲突等问题

简述教育国际化形成原因?

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

个原因:l由千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劳务市场和智力资源市场也同时越出了民族国家的

传统边界,迫使各国相互共享教育成果,从而促使各国的教育也要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而走

向国际化的发展。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促使各

国教育内容中相互一致的成分不断增加,并逐步占据了全部教育内容和绝大部分。3信息社

会的到来时的世界各国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联系更加敏捷,也日益紧密,从而为教育的国际

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4一系列全球问题的解决,也对各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迫切要

求。全球间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真个人类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才有可

能摆脱危机。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主要有:

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作准备。2下放教育权限,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

权3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终身教育体制4重视普及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加强

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6以教育质昼为中心,力求提高教

育效果。7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培训,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8面向世界,加快教育

国际化进程。

简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

增进各国在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对全人类部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

教均得享有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简述美国百科全书《美国》对国际教育内容的表述:

国际教育内容如下:l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2国际的教育信息收菜和比较研究3协助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教育4关千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教育5试图促使

不同文化的社会和集团中所用教材能通用化和标准化的共同文化教育

试分析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关键在千我们怎样对待和利用

这种历史过程。应该说,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我们无法从主观意愿出发来对这种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作出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选

择,我们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尽量趋利而避害,从而利用

国际化来促使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是好事或

是坏事,而只能说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了教育国际化这一历史发展进程,那它对我们第

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来说就可以是很好的事情,否则,它就可能成为一件很坏的事情。

简略分析一下在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否已经丧失了作为比较教育基

本研究单位的意义?

虽然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比较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等

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就已经丧失了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单位的

意义,实际上民族国家至今仍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即使是整个国际社会的教育所进行的

研究,也不能不在对一个个具体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无民族国家的

比较教育司不可想象的。民族国家仍然是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单位,但这种基本研究单位已

经不再如同从前那样比较教育研究的某种便于,而是比较教育研究真正的基础,比较教育已

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不同民族股价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研究,而是要自此

基础上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进一步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整个国际社会。

各国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战略的动因主要是:

1、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文化随之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推广,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的运用,

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信息时代突兀千人类面前,从而导致人类在20世纪末

开始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题为《技术、生产率和工作的创造》的

报告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知识在经济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无形资产投资的

速度远快千对有形资产的投资,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更高报酬的工作,拥有更多知识的企

业是市场中的嬴家,拥有更多知识的国家有着更高的产出。2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由两级对

抗走向多极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

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千战略主动地位。”诚然“教

育在工业化时代只是一种陪衬,而今则是信息时代的基础”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千不

败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正是基于

这一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无不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兴起了世界教育改

革的浪潮,这次改革待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是人类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总之,百年大

计、教育为本,国家要兴旺、发达、宫强,就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教育能够使我们创造未

来,教育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五章美国教育

美国初等教育宗旨:美国没有任何正式的、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宗旨。不过,美国全国

教育协会的“视导和课程编制学会”曾把小学教育宗旨概括为六条,具有广泛影响。这六条

是: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儿童的体格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3发展儿童对

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5发展儿童的民主生活价值观

6发展儿觉的创造性能力

文理学院:美国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一般为私立院校,主要设置非职业性的文科和理

科课程,以教学为中心,注意学生人格的塑造。

康德尔: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教,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为《比较

教育》。他秉承萨德勒的历史主义观点,继承和完善了他的因素分析法,并且提出“民族主

义”“民族性”和“力量与因素”等重要概念。

《2061计划》: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千1989年公布的一份关千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目

标的研究报告,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包括总体报告和其他5分

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是一个为全面普及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长远计划,为美国教育未来带来了希望。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一份由美国总统布什于1991年签发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

其宗旨是:彻底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创办全球第一流的中小学,从根本

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美国在21世纪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为此。

提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4项教育战略和6项国家教育目标,力图使处于未击中的国家变成一

个全民皆血的国家,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是美国总统克林顿与1994年签署生效的,他提出了一

个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四大部分:1国家教育目标2国家教育的领导、标准和评价

3州和地方教育体系的改革4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及其成员、经费和职责。该法为美国教育

改革提供组织上和经费上的保证,进一步强化了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编

订全国性的中小学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它将有助千提高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散,从而

有可能使美国教育进一步摆脱危机,以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生计教育计划:1971年美国联邦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计划”也称马

兰计划。该计划要求职业生涯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教育形式

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中。

美国社区学院:主要培养职业技术人员和向其他大学三四年级输送人才,为学院所在社

区的经济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中最低的一级。

国防教育法: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的教育法令,共10华。规定在1958-1959年至

1970-1971年的13个财政年度期间,由联邦政府拨款411922万美元,用千向高等学校本科

生和研究生发放低息贷款和奖学金,鼓励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帮助各州和地方社区修建和

改进中小学校舍,补充、更新仪器设备,举办国际问题教育培训班,进行对考试与辅导的研

究和加强辅导训练机构等。这在美国教育史上开创了由联邦政府直接拨款而全面扶持教育的

先例,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的开端,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和焦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l

科技革命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工业生产从

以劳动密栠型为主逐渐转向以知识密栠型为主,所有这些都要求工人需受到高中以上的教

育,既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2在国际竞争中,美国面临着来

自日本、联邦德国等盟国的挑战。美国朝野人士认为,竞争的实力来自科技发展,而科技发

展又依赖教育,而美国的教育明显落后千它的竞争对手。3社会问题重重,危机四伏,要克

服危机就必须改革教育。4美国教育质械持续下降,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所困扰,在很

大程度上,这是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全面改革美国教育。

布什政府教育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91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

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其宗旨是:彻底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

创办全球第一流的中小学,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使美国在21世纪

保待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l为了在本世纪末极大地改善现有的11玩所

公立和私立的中学的教育质量,必须在1996年办成至少535所“新型美国学校”到世纪末,

所有中小学都应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新型学校,2确定全国性的教育大纲,建立全国统考制度

3建立“学校报告卡”制度4改变划地区就近上学的政策,允许家长自行选择学校。5对教

育和学习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颁发总统奖金,对优秀教师和在条件恶劣地区工作的教师实

行高新政策,对先进学校实行奖励颁办法。6为扩大优秀教师和校长来源,应允许并从物质

上帮助非教育专业毕业生热心教育事业的各类人才转入学校工作。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改进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下措施:l调整课程结构,

提供毕业标准2增加学习日,延长学习时间。3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纪校风。4重视创造

力的培养。

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内容是什么?

1994年克林顿总统提请国会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提出了八大“国家教

育目标”即到2000年,1所有美国儿童能做好学习的准备,入学时乐于学习。2高中生毕业

率至少达到90%。3所有中小学生的核心科学都能合格。4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

的成绩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5每个成年人都要能读会写,并掌握在社会竞争中和履行公民

权利与责任时所必需的知识、技能。6每所美国学校都没有毒品和暴力,提供一个秩序井然

的有纪律的学习环境。7教师必须接受旨在提高其专业技术的继续教育。8每所学校都要与

嘘声结成伙伴关系,使家长更积极地关心和参与促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感情的活动。

美国的学制具有什么特点?

美国现行学制的特点主要有:l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屈千单轨

制。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在综合中学里兼施普通的、

学术的、职业的和技术的教育。

美国教育行政具有什么特点?

美国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1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州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

联邦具有广泛的影响。2联邦教育部美誉权利直接过问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只能援助的智

能,起服务性质的作用。3在教育行政上,美国各州独立,不受联邦政府的钳制,州教育行

政当局是州教育委员会、州教育厅长和州教育厅。在大多数州另设高等教育委员会主管州立

高等学校。4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主要学区。学区是最基层的教育管理单位。学区独立于行政

区划,既不一定与行政区划一致,与不从属于一般行政系统。

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

1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2逐步废弃带有侮辱性的“贫民学校”,以公费为所有儿童提

供免费学校教育。3通过征税强迫当地居民扶待公立学校。4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基础,改

变了教派控制教育的局面,加速了普及义务教育进程。

试述因英国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

l统一全国课程2改革考试制度3推进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改革4建立城市技术学院

综述俄罗斯市场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l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鼓励多种形式办学3建立多渠

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4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5实行优惠政策,

稳定教师队伍6加强道德教育。

试述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

以至有人批评说20世纪80年代是整理的10年,1988年4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贝内特想

里根总统提交了一份有关美国5年来教育改革的总结报告,题为《改革中的美国教育》。报

告认为,1983年《国家处千危机之中》是一篇里程碑式的报告,它评估了美国教育的现状,

唤醒了人民对教育危机的重视。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