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_第1页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_第2页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_第3页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_第4页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

一20世纪50~60年代电影产业的历史和台湾殖民史是一起并进的,当1895年法国巴黎的咖啡馆地下室进行首次电影商业放映时,台湾在晚清政府的《马关条约》下被割让给日本,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掠夺自然资源和混淆民族认同的殖民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党撤居台湾。20世纪50~70年代是台湾纪录片“政令倡导”的时代。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1953年蒋介石发布的《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以及官方电影检查制度中看到指导方针[1]。这个时期的台湾电影业百废待举,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涌现。在内容方面,不外乎政治斗争宣传、台湾实施民主地方自治、华侨对当局的向心力和台湾各种建设的突飞猛进,此四种主题的宣扬[2],其他则为卫生和政令倡导以及一些民俗文物的介绍与记录。这个时期的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获奖影片包括:《今日金门》(第一届金马奖,1962)、《台湾教育》(1962)、《台湾渔业》(1963)、《成功岭之歌》(1966)等。二台湾纪录片的“觉醒”:《刘必稼》在以政治原则为执行依据的纪录片环境之下,纪录片是政党的传播媒介,其作为艺术或媒体应有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无从发展。台湾纪录片的政令倡导时代,一直持续了将近20年。在美国就读电影专业的留学生陈耀圻导演的《刘必稼》(1967)的出现,正式揭开了台湾纪录片的发展里程。《刘必稼》是对一位跟随国民党撤退台湾的“荣民”(老兵)在花莲开拓耕种生活的记录。导演受到国外纪录片的影响,希望找寻一位能够代表中国庄稼汉的典型,拍摄一部关于“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颠覆了当时以体制内特性为主流的纪录片。导演陈耀圻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3]:当时我非常醉心于“真实电影”的表现手法……而一位filmmaker是必须能用摄影机去探索、纪录、观察周遭的人和物。我拍《刘必稼》时,深深感觉到作为一位filmmaker,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土地和文化上才能生存。《刘必稼》的出现对纪录片带来了冲击,拉开了20世纪70年代台湾纪录片发展的序幕。三动荡和进步的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对台湾而言,是关键的十年。1972年台湾退出联合国,1975年蒋介石去世,全球石油危机,加工产业建立。在政治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社会民生的关注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也全面展开:音乐上有“唱自己的歌”的民歌运动;文学上有“现代”和“乡土”论争,其实是一种超越政治层次的文化自觉运动;媒体环境方面有电视媒体的兴起,而此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在这样的氛围下,纪录片的发展从《刘必稼》走向“乡土情怀”的电视纪录片。首先出现的是《芬芳宝岛》(1974)系列,由国禾传播和相关机构合作,召集了当时的文艺青年,如黄春明、张照堂、王菊金等,以16毫米胶片摄制有关民俗信仰、古迹、生态等地方志形态的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两季(24集)。其中,包括《大甲妈祖回娘家》(黄春明);《乌鱼来的时候》(王菊金);《北港牛墟》(彭春夫)等,这些作品是台湾的摄影镜头首次关注本土文化和生活。此外,在1978年开播的《六十分钟》是电视频道每个星期常态性播出的纪实报道型节目,虽然不是典型纪录片,但是扮演了社会现象观察和议题讨论的角色,初步实现了电视纪实报道的社会功能。至于之前产制纪录片的相关机构,仍然创作以政令倡导和庆祝典礼为主的纪录片,但是对台湾的影响力日渐微弱。四乡土与独立制片崛起的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纪录片发展越来越成熟,不仅走过了政令倡导的时代,而且将70年代的乡土纪实更加发挥,多位当今台湾影像前辈,例如雷骥、张照堂、杜可风等,就是在此时期上山下海,制作出了《美不胜收》、《映像之旅》、《庙会》、《山水有情》、《客家风情话》、《矿之旅》、《山之旅》等作品。公共电视在这时期的成立也扮演了一个角色,从1986年财团法人广播电视基金会成立(1988年公共电视台成立),开始规划制作纪录片,20多年来使公共电视逐渐成为台湾纪录片产制的主力单位。其中,王小棣导演的“百工图”系列(1984~1991年),记录民间士农工商各业的朴实身影,继《刘必稼》之后又重写了台湾影像的记录经验,带动了纪录片的发展。王小棣导演是台湾影像创作者的女性先驱,在以男性为主的电影界,台湾女性纪录片工作者的表现亮丽出彩,除了王导演之外,蔡秀女、陈丽贵、陈若菲、游青萍、郭珍弟、陶幼春等女性导演[4],对人文和生活的描写具有更多细腻性和批判性。纪录片的独立制作风气也在这段时间崛起,除了上述电视纪录片的推动,崛起因素还包括手持录像机和家庭录放机的普及,以及社会政治意识转变。独立制片的族群可分为三种:一是反主流的纪录片;二是人类学民族志的纪录片;三是70年代乡土系列的延展。前者以“绿色小组”和“第三映像”为代表,“绿色小组”的成立背景是1984年台湾发生海山煤矿灾难,当时《前进》杂志的王智章主编和影像工作者郑文堂导演,利用影像揭露当局对于抚恤金的处理漏洞,透过影像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是,他们在1986年合创“绿色小组”,开始一连串以摄影镜头冲撞主流政治的尝试,这与其他如“第三映像”、“文化台湾影像工作室”、“萤火虫映像体”(1988)、“新台湾社运视听工作室”(1989)、“多面向艺术工作室”(1989)、“台湾报道”(1991)、“独独影像传播公司”(1991)等从事纪录片创作的机构的工作有所不同。至于人类学民族志影片,是“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胡台丽教授,利用研究经费的余额和仓库中闲置的旧摄影机,从人类学研究角度,尝试用影像来做民族志纪实,为纪录片走出的另一条路。第一部长度为35分钟的《神祖之灵归来——排湾族五年祭》(1984)的成功,推动了之后的《矮人纪之歌》(1988)、《兰屿观点》(1993)的出品,同时也体现了台湾观众对民族志纪录片的肯定。此外,20世纪70年代的“百工图”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吴乙峰、李中旺、陈雅芳和郭笑芸等创立了“全景映像工作室”,延续社会关怀路线。在1988~1990年之间,“全景映像工作室”为公共电视制作了《人间灯火》系列[5],将《人间》杂志所报道的系列故事摄制成纪录片,内容皆描绘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包括《星星的小孩》(自闭症儿童)、《寻找阳光的人》(颜面伤残人士)等,共13集。这个时期台湾电视的普及率很高,到了1988年台湾地区半数以上的家庭拥有录像带播放设备,这个因素使得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独立制片能利用电视台和录像播放的途径得到发展[6]。20世纪80年代还发生了两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项“从缺”事件,之前20多年来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得奖类型皆为政令倡导或歌功颂德类型。但是在1985年和1989年这两届,金马影展的最佳纪录片在评审团的坚持下决定得奖者“从缺”,这个结果遭到当局质疑,评审团的回复和宣言是:“政令倡导片并不是纪录片”[7]。这件事显示对纪录片定位和专业诉求的社会舆论已经超越政治[8]。五“解严”后的20世纪90年代1987年7月15日凌晨,台湾解除戒严令,结束长达40年的“党禁”和“报禁”。社会的公共权利意识高涨,在政治方面,从对单一政党的冲撞和抗争,转为在野政党势力的扩张和巩固,逐渐形成了统一和独立的两个政治极端的论争。在社会权利方面,突出表现在对体制内公共建设或法规的抗问(环保、反核、无壳蜗牛运动、野百合学运)。与这方面有关的纪录片有《寻找台湾生命力》(《远见》杂志,1990),《伤口、历史》和《愤怒的野百合》(洪智育,1990),《朱教授老板的暑假作业》(李孟哲、罗星阶,1992)等。此外有一系列讨论国共分裂之后,台湾地区人民在政治因素下所遭受的生活苦难和无奈的纪录片,诸如《从前到现在》、《返乡的尴尬》、《一九九二年回家找日子》、《“反攻”历史》、《单打双不打》、《长枪植入》、《X岛屿之两门相望》等[9]。上个时期相当活跃的“绿色小组”,随着戒严令的解除逐渐淡出。1992年实施“台湾省加强小区文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成立“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建会”),引进西方小区和文化建设结合的观念,成为重新规划的重大政策。纪录片的发展与小区总体营造的结合,成为新一波纪录片美学发展的动力与资源。教育体制上给予正式学位的第一所纪录片研究所——位于台湾南部的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所也于1986年成立。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该研究所的学生作品也开始出场,在台湾纪录片的各种大赛上赢得许多奖项,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片研究所也成为纪录片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10],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人才。前阶段崛起的“全景映像工作室”在这样的契机下,成为台湾培育纪录片人才的单位。“文化建设委员会”也在1990年至2000年初期委托“全景映像工作室”执行“地方纪录摄影工作者训练计划”,俨然成为台湾在当局之外的纪录片人才培育“基地”。公共电视则延续上个阶段继续成为纪录片产制的主力,它同时提供产制和放映的垂直整合优势,是支持独立制片生存,也是公共电视成为台湾纪录片摇篮的条件[11]。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电视更扮演主导类型或规划议题的角色,如《柏杨传》、《我们的岛》、《流离岛影》、《装置艺术十年系列》皆是有关族群认同(性别、社会阶层和行业)、环境生态、人物刻画和新艺术的系列探讨。1999年12月公共电视开播了《纪录观点》,常态性(每星期2~3小时)播放台湾本土产制的纪录片,其成为台湾纪录片的代言单位。六2000年之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当局有关机构的摄制补助成为纪录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部门有“新闻局”、“文化建设委员会”等。在1997~2008年之间,“新闻局”共资助28部作品的拍摄[12]。另外,“新闻局”也曾和国际纪录片电视网合作制作系列影片[13]。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纪录片影展开始热闹起来,目前台湾最大型的纪录片影展为“文建会”主办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1998年开办)。市县级政府部门或教育单位主办的有“乌山头影展”(台南艺术大学,1997)、“台北电影节”(1998)、“高雄电影节”(2001);民间机构有“女性影展”(1993)、“南方影展”(2001)、“地方志影展”(2003)、“铁马影展”(2005)等。纪录片影展是公共电视之外,让纪录片在台湾成为显学的最大推手。这个时期的一项奇迹是纪录片院线票房成功,首先,“中央研究院”胡台丽博士在1997年推出《穿过婆家村》,在台北真善美戏院售票放映一周,票房达50万元新台币,为奇迹的书写揭开了序幕。接着有《美丽少年》(1998)、《爱恋排湾笛》(2000)、《银簪子》(2000),到了2003年,“全景映像工作室”以1999年“9·11”大地震为主题制作的《生命》,创下台湾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超过1000万元新台币(见附表)。这个热潮一直持续到2004年,《VivaTonal跳舞时代》、《翻滚吧,男孩》和《无米乐》皆有数百万元新台币的票房收入[14]。这个持续7年多的票房现象,可以视为台湾纪录片史上的一个奇迹。到了千禧年,影片主题已经从政治民生,发展到文化自觉和对“地方文化”觉醒的讨论。虽然某些片子曾有头头喊话,形成票房,但是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探求热情已经俨然成形。纪录片不只与一个地区的历史息息相关,更是时代探索与文化价值的呼应反响。在2004年之后,滥情或类型复制、重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