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1止血一般检验_第1页
(2.4.1)-11止血一般检验_第2页
(2.4.1)-11止血一般检验_第3页
(2.4.1)-11止血一般检验_第4页
(2.4.1)-11止血一般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内容出血时间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血浆D-二聚体测定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概述凝血机制4概述凝血与纤溶的关系概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平衡血管壁的结构和完整性出凝血障碍的因素定义凝血酶原时间(P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组织因子开始到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测定。PT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aX凝血酶原VVaXIIIXIIIa交联的纤维蛋白凝血共同途径组织损伤TFVII/TFVIIa

/TF凝血酶原时间(PT)外源性凝血途径PT原理(一)手工法1.原理

37℃条件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含组织因子、磷脂)和适量的钙离子,通过激活因子Ⅶ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使乏血小板血浆凝固。从加钙离子到血浆开始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2.简要操作

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凝血活酶试剂(1︰2)→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观察结果。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质量保证1.病人准备

停用影响止凝血功能的药物至少1周。2.采血

要求使用真空采血管、硅化玻璃管或塑料管采血,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采血要顺利,加血液至抗凝管后,应立即轻轻地颠倒混匀5~8次,避免标本溶血和凝固。创伤性或留置导管的血标本、溶血或凝块形成的标本、输液时同侧采集的标本均不宜做PT等止凝血试验。3.标本运送

及时送检,因为血液离体后,凝血因子逐渐消耗,随着标本存放时间延长,消耗加快。4.标本离心

按规定离心力与离心时间要求,及时分离标本,获得乏血小板血浆。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质量保证5.组织凝血活酶的质量

必须使用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的PT试剂。6.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计算公式为:INR=(病人PT值/正常人平均PT值)ISI7.测定

试剂、标本温浴时间应控制在3~10分钟内,测定温度应控制在(37±1)℃,准确判断血浆凝固终点(纤维蛋白形成)是PT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8.结果审核与复查结果审核应该结合标本质量和临床诊断等作出综合判断,才能发出正确的检验报告。重视异常结果的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查,并加强与临床沟通,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三)报告方式报告方式评价PT(秒)必须使用的方式,因为试剂不同,其结果差异大,但要同时报告正常对照值INR当口服抗凝剂病人治疗监测时,必须使用的报告方式PTA为被检血浆相当于正常对照血浆凝固活性的百分率,可用于评估肝受损程度PTRPTR=被检血浆PT/正常对照血浆PT,现已少用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报告方式与评价(四)方法学评价方法评价手工测定法重复性差,耗时;但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准确性好,为仪器校准的参考方法仪器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重复性好;目前常采用光学法和磁珠法。磁珠法的检测结果不受黄疸、乳糜、溶血标本的干扰,但反应杯中需要加入磁珠,成本高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方法学评价(五)参考区间每个实验室必须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①PT:成人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②INR:依ISI不同而异。③PTR:成人0.85~1.15。④PTA:70%~130%。(六)临床意义1.PT延长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原发纤溶亢进症、DIC等。③血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等。2.PT缩短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症。②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③药物,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定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原理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aX凝血酶原VVaXIIIXIIIa交联的纤维蛋白凝血共同途径XIIXIaXIIXIXaVIIIVIIIaXIIa内源性凝血途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一)手工法1.原理

在37℃条件下,于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磷脂),在Ca2+参与下,通过激活因子Ⅻ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2.简要操作

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APTT试剂(1︰1)→温育活化3分钟→加氯化钙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观察结果。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二)质量保证1.标本

采血后应尽快测定。2.APTT试剂

是激活剂和部分凝血活酶的混合物。3.激活时间

血浆加入APTT试剂后被激活的时间要保证为3分钟。时间过短,APTT延长。4.其它

与PT试验相同,如采血顺利、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等。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三)参考区间

25~35秒,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为异常。(四)临床意义1.APTT延长①因子Ⅷ、Ⅸ水平降低的血友病甲、乙,因子Ⅺ缺乏症,部分血管性血友病。②严重的因子Ⅰ、Ⅱ、Ⅴ、Ⅹ缺乏,如严重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③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④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等。⑤血液循环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狼疮样抗凝物等。2.APTT缩短

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概述凝血酶时间(TT)是从加入凝血酶开始至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g)转变为纤维蛋白(Fb)所需的时间。TT延长主要反映Fg浓度减少或功能异常以及血液中存在相关的抗凝物质(肝素、类肝素等)。三、血浆凝血酶时间标准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IIIXIIIa交联的纤维蛋白TT原理(一)手工法1.原理37℃条件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直接将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乏血小板血浆凝固,其凝固时间即为TT。2.简要操作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凝血酶试剂(1︰1)→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观察结果。三、血浆凝血酶时间(二)质量保证与PT试验相同。(三)方法学评价与PT试验相同。(四)参考区间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由于试剂中凝血酶浓度不同,其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实验室必须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三、血浆凝血酶时间1.TT延长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其中更多见于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②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如肝素治疗、肿瘤和SLE等。③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如DIC),由于FDP增多对凝血酶有抑制作用,可导致TT延长。2.TT缩短一般无临床意义。三、血浆凝血酶时间(五)临床意义概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由肝脏合成,是血浆浓度最高的凝血因子。Fg浓度或功能异常均可导致凝血障碍。Fg是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诊治中常用的筛检指标之一。常用的方法有Clauss法、PT衍生法等。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足量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IIIXIIIa交联的纤维蛋白Fg原理(一)Clauss法1.原理在待检稀释的血浆中加入足量的凝血酶,使血浆中的Fg转变成纤维蛋白,血浆凝固,其血浆凝固时间与Fg含量呈负相关;以Fg含量一定的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浆,测定其对应的凝固时间,制作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可以得到待检血浆中Fg含量。2.简要操作采血并分离血浆→溶解Fg试剂及参比血浆→制备标准曲线→检测待检血浆→报告结果。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二)质量保证1.Fg参比血浆必须与待检血浆平行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2.当Clauss法测定结果超出其检测线性时,必须改变稀释度,并重新测定,才能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如Fg>5.00g/L时,可将原来设定的稀释度1∶10改变为1∶20的稀释血浆进行检测,结果乘以2。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二)质量保证3.当标本中存在异常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肝素和类肝素抗凝物质时,Clauss法测定的Fg浓度可假性减低或测不出,此时,需用其他方法(如PT衍生法)复查。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三)方法学评价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检测的方法学评价(四)参考区间成人:2.00~4.00g/L;新生儿:1.25~3.00g/L。(五)临床意义1.Fg增高Fg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增高往往是机体一种非特异性反应。①感染:毒血症、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②无菌性炎症:肾病综合征、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③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④恶性肿瘤。⑤外伤、烧伤、外科手术后、放射治疗后。⑥其他: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2.Fg减低①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