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_第1页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_第2页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_第3页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_第4页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6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前重点复习题库(二百题)一、单选题1.四级耐火等级的丁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允许层数为()层。A、1B、2C、3D、5答案:A解析:如教材中表2-5-1续中所示,四级耐火等级的丁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为1层,2.有一木器加工厂房,地上2层,层高5m,每层建筑面积2400㎡,平均划分2个防火分区,计划在厂房二层一防火分区内设置建筑面积为50㎡的油漆工段(主要成分为甲苯),其采用防火墙与其他区域分隔,厂房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则该厂房的耐火等级最低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C解析: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该厂房的一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为1200㎡,1200×0.05=60㎡>50㎡,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根据3.2.3,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3.关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平面布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B、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且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C、不宜布置在疏散走道的两侧或尽端D、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答案:D解析: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2)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3)不宣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4)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5)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6)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4.厂房中设置的空气和通风调节系统,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的是()。A、镁粉厂房B、空分厂房C、亚麻厂房D、构件制作厂房答案:C解析:镁粉厂房、空分厂房、亚麻厂房、构件制作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乙类、乙类、丙类、戊类;根据9.1.2,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5.某五星级酒店建筑高度103m,建筑占地面积4000㎡,应设置()的消防车道。A、穿越建筑B、尽头式C、环形D、任意方式答案:C解析:教材P187髙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在空气中分散度越大且悬浮时间越长,吸附氧的活性越(),爆炸危险性越大A、敏感B、小C、强D、少答案:C解析:教材P28粉尘颗粒的尺寸也是粉尘爆炸的重要影响因素。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在空气中分散度越大且悬浮时间越长,吸附氧的活性越强,爆炸危险性越大。7.下列关于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说法错误的是()。A、当保护对象外形不规则时,应按包容保护对象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B、分层敷设的电缆的保护面积应按整体包容电缆的最大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C、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还应包括散热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D、输送机皮带的保护面积应按上行皮带的上表面面积确定答案:B解析:水喷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室外的大型专用设施或设备,同时也用于保护建筑物内的设施或设备,其保护面积可按以下原则确定:(1)按保护对象的规则外表面面积确定。(2)当保护对象外形不规则时,应按包容保护对象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3)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还应包括散热器的外表面面积和油枕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4)分层敷设的电缆的保护面积应按整体包容电缆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5)输送机皮带的保护面积应按上行皮带的上表面面积确定。(6)开口可燃液体容器的保护面积应按其液面面积确定。(7)党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室内保护对象时,保护面积可按室内建筑面积或保护对象的外表面面积确定。8.全厂性火炬应布置在可燃气体的贮罐区、装卸区,以及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的()。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B、下风侧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D、上风侧答案:C解析:全厂性火炬应布置在工艺生产装置、易燃和可燃液体与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的储罐区和装卸区,以及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如此设置,其对人员集中场所中的人员伤害是最小的,而上风侧没指定风吹来的方位和频率的关系,故不妥。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9.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s。A、5B、10C、15D、20答案:D解析: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干20s。10.最小点火能量是指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其起爆所需的()点火能量,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爆炸,目前都采用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A、最大B、最小C、最高D、最多答案:B解析: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11.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指的是()。A、火灾隐患B、火灾风险C、第一类危险源D、第二类危险源答案:C解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本题答案为C。12.某市拟建一城市交通隧道,设计隧道内附设地下设备用房,平时较少有人员出人,该场所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m2。A、1000B、1500C、2000D、2500答案:B解析:13.下列火灾风险评估的分类中,不属于按照指标处理方式分类的是()。A、定性评估B、半定量评估C、半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答案:C解析:火灾风险评估的分类:按指标处理方式:1)定性评估。2)半定量评估。3)定量评估。本题答案为C。14.地铁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内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并设置在柱面或墙面上。标志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m,间距不应大于()m或不应超过二跨柱间距。A、0.5,10B、0.5,20C、1,20D、2.2,10答案:C解析: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15.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中,辨识危险源可以采用()。A、安全检查表法B、事件树分析法C、事故树分析法D、试验法答案:A解析:(2)辨识、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和实况调查或安全检査表等方法进行。16.雨淋阀组宜设在环境温度不低于()℃且不高于70℃,并有排水设施的室内,其位置宜靠近保护对象并便于操作。A、4B、5C、10D、30答案:A解析:雨淋阀组宜设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并有排水设施的室内,其位置宜靠近保护对象并便于操作。17.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组织的风险准则比较指的是()。A、风险评价B、风险分析C、风险应对D、风险识别答案:A解析: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组织的风险准则作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以便作出风险应对决策。P572-57518.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广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时,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A、3.5B、4C、5D、10答案:B解析:(3)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14)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19.常用的普通干粉灭火剂不能用于扑灭()火灾。A、A类B、B类C、C类D、E类答案:A解析:常用的普通干粉灭火剂可用于扑灭B类、C类、E类火灾,不能用于扑灭A类火灾。20.下列有关人防工程疏散楼梯设置形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有电影院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B、设有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旅馆的人防工程,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C、设有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展览厅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D、设有礼堂的人防工程,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答案:C解析: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5.2.1,设有下列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P564-57121.某防护区设有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联动控制设计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系统采用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和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B、防护区内的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动作,排烟阀关闭C、系统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D、手动按下防护区门外设置的手动启动按钮,气体灭火装置动作,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警报器动作答案:B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4.2—1,应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A选项正确;根据4.4.2—2,防护区内一只感烟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应动作,排烟阀不应动作,B选项错误;系统在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才会启动气体灭火装置,C选项正确;根据4.4.4—1,手动按下防护区门外设置的手动启动按钮,灭火剂应能释放,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应能动作,D选项正确。P347-36522.某单独建造的24层医院住院楼,建筑分类时应划分为()。A、一类高层住宅建筑B、二类住宅建筑C、二类高层公共建筑D、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1.1条文说明,对于公共建筑,本规范以24m作为区分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的标准。在高层建筑中将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难度大的建筑定为一类。例如,将医疗建筑划为一类,主要考虑了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建筑内发生火灾易致人员伤亡。医疗建筑包括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等,24层的住院楼,按照公共建筑每层最少3m计算为72m。本题答案为D。23.某建筑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流量为30L/s,设计扬程为0.9MPa。下列关于该系统消防水泵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内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为1000mmB、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为1.4MPaC、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在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旋流防止器D、消防水泵的出流量达到45L/s时,水泵出口的压力为0.45MPa答案:A解析: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1.13—4,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A选项正确;根据5.1.6—4,消防水泵的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为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40%,且宜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20%,消防水泵的设计工作压力为0.9×1.4=1.26MPa,即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大于1.26MPa,B选项错误;根据5.1.12—2,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C选项错误;根据5.1.6—5,当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设计流量为30L/s,30×1.5=45L/s,0.9×0.65=0.585MPa,即水泵出流量达到45L/s时,水泵出口的压力不应低于0.585MPa,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24.某民用建筑内部设置有消防应急广播,下列关于该装置设置的做法,错误的是()。A、在该建筑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高于背景噪声15dBB、扬声器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C、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为10mD、壁挂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面高度为2.2m答案:D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6.6.1,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大于12.5m。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W。根据6.6.2,壁挂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D选项错误。P347-36525.下列()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A、油浸变压器室B、氧气站C、锅炉房D、石棉加工车间答案:A解析:参考《建规》3.1.1可知,丙类火灾危险性的特征为: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油浸变压器室里面含闪点≥60℃的液体,属丙类:氧气站为助燃气体,属乙类:锅炉房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生产,属丁类;石棉加工车间为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属戊类。26.当消防电源由自备应急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电源时,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或二级的要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并在()s内供电。A、5B、10C、30D、60答案:C解析:教材P443当消防电源由自备应急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电源时,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或二级的要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并在30s内供电;当采用中压柴油发电机组时,在火灾确认后要在60s内供电。27.当输送皮带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其保护面积应按()确定。A、上行皮带的下表面积B、上行皮带的上表面积C、下行皮带的上表面积D、下行皮带的下表面积答案:B解析:三、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保护面积保护面积是指保护对象的全部暴露外表面面积。水喷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室外的大型专用设施或设备,同时也用于保护建筑物内的设施或设备,其保护面积可按以下原则确定:(5)输送机皮带的保护面积应按上行皮带的上表面面积确定。故B正确28.关于易燃气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比液体易燃B、燃速快C、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比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D、价键不饱和的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气体火灾危险性大答案:C解析:29.()在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管道内充水的压力,适用于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A、湿式系统B、干式系统C、预作用系统D、雨淋系统答案:A解析:湿式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之一,适合在温度不低于4℃并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30.关于水喷雾灭火系统喷头与管道布置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水雾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B、水雾喷头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C、水雾喷头按矩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4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D、水雾喷头按菱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7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答案:A解析:水雾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A选项错误;根据3.2.4,水雾喷头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当按矩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4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当按菱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7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圆半径,BCD选项正确。31.为了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值,防止正压值过大而导致疏散门难以推开,应在防烟楼梯间与前室,前室与走道之间设置余压阀,控制余压阀两侧正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Pa。A、30B、40C、50D、55答案:C解析:余压阀是控制压力差的阀门。一般安装在需要维持压差的两个空间的隔墙上,通过调整阀上重块或预制定型压差,使之达到设定的压差时打开,最大压差时全开,排除一定量的空气后达到平衡,压差降低到小压差后关闭。本题中,防烟楼梯间与前室、前室与走道之间,余压阀两侧正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50Pa。选择C32.以下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高,越容易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B、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越容易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C、可燃气体的自燃点越低,遇有高温表面等热源引燃的可能性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D、爆炸下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答案:C解析: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自燃点越低,遇有高温表面等热源引燃的可能性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33.某一级耐火等级综合楼,地上4层,地下2层,层高4m,首层设计疏散人数为800人,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200人,地下二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则地下一层到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m。A、11.25B、9.0C、15D、12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2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根据题意1500×0.75=11.25m,1200×0.75=9.0m。P113-11834.剧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不燃性墙体。A、2.00B、3.00C、4.00D、1.50答案:B解析:参考《建规》6.2.1:“剧场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故B正确。35.某加油站有三个汽油罐,单罐容积45m3,一个柴油罐,单罐容积30m3,该加油站属于()级加油站。A、一B、二C、三D、四答案:B解析: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施工规范》GB50156—2012该加油站总容积为45+45+45+30/2=150m3,单罐容积均不大于50m3,该加油站属于二级加油站。本题答案为B。36.下列厂房或仓库中,当建筑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时,其耐火极限采用0.75h的是()。A、某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厂房B、某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丁类厂房C、某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仓库D、某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丁类仓库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2.14,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本题答案为D。37.关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火灾危险源辩证关系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B、第一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D、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充分条件答案:D解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它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由于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所以它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就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38.(2018真题)下列水喷雾灭火系统喷头选型方案中,错误的是()。A、用于白酒厂酒缸灭火保护的水喷雾灭火系统,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B、用于液化石油气灌瓶间防护冷却的水喷雾灭火系统,选用撞击型水雾喷头C、用于电缆沟电缆灭火保护的水喷雾灭火系统,选用撞击型水雾喷头D、用于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防护冷却的水喷雾灭火系统,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答案:C解析: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第4.0.2条,水雾喷头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扑救电气火灾,应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②室内粉尘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带防尘帽,室外设置的水雾喷头宜带防尘帽;③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应带柱状过滤网。39.某场所设置局部应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系统作用面积内开放喷头数量应按不少于()只确定。A、5B、6C、8D、10答案:B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12.0.3—2,采用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系统,喷头布置应符合本规范7.1.4条的规范,作用面积内开放喷头数量应按不少于6只确定。本题答案为B。40.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是消防灭火救援的重要设施。下列关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应大于10mC、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D、高层建筑的消防车登高面不应布置裙房答案:D解析:参考《建规》7.2.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故选D。41.下列有关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风险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B、第一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D、危险源来自于实践的需要,而风险源则来自于理论上的定义答案:D解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它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由于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所以它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就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ABC选项正确。危险源首先来自于理论上的定义,而风险源则来自于实践的需要,采用由实践向理论的提升,将会有更大的适用性,D选项错误。P579-58142.某桐油仓库,单层,建筑面积550m2,建筑高度6m,该仓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C解析: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高架仓库、高层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故选C。43.下列有关燃气锅炉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用相对密度为0.6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可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B、设置在屋顶的燃气锅炉房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大于6mC、燃气锅炉房的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D、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爆炸泄压设施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4.12—1,设置在屋顶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根据5.4.12—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C选项正确;根据5.4.12一10,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爆炸泄压设施,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44.下列有关燃油锅炉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负)压燃油锅炉房可设置在地下二层B、燃油锅炉房与其储油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分隔C、燃油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5m3D、燃油锅炉房不应与其他设备用房共用通风系统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4.12—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A选项正确;根据5.4.12—4,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设置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根据5.4.12—10,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爆炸泄压设施,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45.某建筑地上8层,首层设有多个面积为200-500m2的营业性用房,其余楼层为住宅。该建筑室外设计地面的标高为0.2m,首层室内设计地面标高为1.2m,平屋面的标高为24.1m,该建筑采用二级耐火等级,商店营业厅与住宅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A、1.0B、1.5C、2.0D、2.5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2,该建筑为公共建筑,其建筑高度为24.1-0.2=23.9m,根据5.1.1,该建筑应划分为多层公共建筑;根据5.4.10—1,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P102-10646.某建筑高度为36m的7层商业中心,建筑内设置了消火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炯系统等消防设施,商业中心的第三层设有餐厅,餐厅的2个疏散门需通过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疏散楼梯间,该餐厅内的任一点至最近疏散楼梯的安全距离不应大于()m。A、27.5B、40C、50D、60答案:C解析:(5)—、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30+10)×1.25=50,所以选C。47.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A、闪点B、蒸气压C、燃点D、自燃点答案:B解析: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也越低,但由于蒸气压很难测量,做题微信公众号:,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液体的闪点来确定其危险性)。48.(2015真题)根所《人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的规定,人防工程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人防工程中电影院的观众厅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为()m2。A、500B、1000C、1500D、2000答案:B解析: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89)的规定,人防工程内的电影院的观众厅,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m2,当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也不得增加。49.下列建筑每层均为一个防火分区,所列场所不应划分为一个灭火器配置计算单元的是()。A、办公楼首层的某电子计算机房B、宾馆二层的某多功能厅C、办公楼四层的所有办公室D、宾馆四层的多功能厅和客房答案:D解析:灭火器配置设计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2)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3)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D选项的多功能厅和客房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不同,多功能厅根据宾馆的规模分别为严重或中危险级,客房为轻危险级,因此,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50.(2019年真题)某油漆喷涂车间,拟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灭火系统应采用()A、雨淋系统B、湿式系统C、干式系统D、预作用系统答案:A解析:P235-239雨淋系统主要适用于需大面积喷水以快速扑灭火灾的特别危险场所。火灾的水平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使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或室内净空高度超过一定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起火灾,或火灾危险等级属于严重危险级II级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油漆喷涂车间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II级,故应该采用雨淋系统51.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宜配置()。A、消防水带和轻便水龙B、消防水带和消防软管卷盘C、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D、消防水枪和轻便水龙答案:C解析: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3.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2)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P214-21552.(2018真题)关于建筑消防电梯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筑高度为30m的物流公司办公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B、埋深9m、总建筑面枳4000m2的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C、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D、建筑高度为32m的住宅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答案:C解析:建规-7.3.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5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53.下列有关防火墙设计的叙述中,符合规定的是()。A、防火墙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窗口之间最近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B、内转角处设防火墙时,当相邻一侧墙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其距离可减少一半C、防火墙两侧的窗口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D、防火墙两侧的窗口,当其中有一侧装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不限答案:A解析:参考《建规》6.1.4:“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故B错误。A正确。6.1.4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此处应理解为二侧均要安装固定乙级防火粉笔,所以CD错误54.某大型食品冷藏库独立建造一个氨制冷机房,该氨制冷机房应确定为().A、乙类厂房B、乙类仓库C、甲类厂房D、甲类仓库答案:A解析:2—2一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氨制冷机房是乙类厂房。55.避难走道是指采用防炯设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下列属于避难走道设置要求的为()。A、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B、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C、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B1级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占地面积不应小于6.0㎡答案:A解析: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1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离不应大于60m。(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所以选A。56.某飞机库的建筑面积为20000m2,下列关于该飞机库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飞机库为Ⅰ类飞机库B、该飞机库为Ⅱ类飞机库C、该飞机库为Ⅲ类飞机库D、无法准确判断答案:D解析:根据《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20083.0.1,Ⅰ类飞机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00m2,Ⅱ类飞机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0m2,Ⅲ类飞机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m2。题干未明确飞机库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故无法准确判定。P518-52057.下列关于事件树的定性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事件树的各分枝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B、事故连锁越多,系统越危险C、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安全D、在达到安全的途径中,发挥安全功能的事件构成事件树的成功连锁答案:C解析:找出事故连锁: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一般地,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有很多,即有许多事故连锁。事故连锁越多,系统越危险;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危险。A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找出预防事故的途径:事件树中最终达到安全的途径指导我们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在达到安全的途径中,发挥安全功能的事件构成事件树的成功连锁。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58.某工业硫黄储存仓库,储存粒径为5mm以上的成型块状硫黄,则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属于()。A、甲类B、丙类C、乙类D、丁类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3条文说明,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储存粒径不小于2mm的工业成型硫黄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本题答案为B。59.(2017真题)某总建筑面积为900㎡的办公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部分为办公用房,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该建筑地下部分最低耐火等级为()。A、二级B、一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该低于二级。6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4类8级,其中()指可燃物数量、火灾放热速率为中等,火灾初期不会引起剧烈燃烧的场所。A、轻危险级B、中危险级C、严重危险级D、仓库火灾危险级答案:B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4类8级,即轻危险级、中危险级(Ⅰ、Ⅱ级)、严重危险级(Ⅰ、Ⅱ级)和仓库危险级(Ⅰ、Ⅱ、Ⅲ级):1)轻危险级,一般指可燃物品较少、火灾放热速率较低、外部增援和人员疏散较容易的场所。2)中危险级,一般指内部可燃物数量、火灾放热速率为中等,火灾初期不会引起剧烈燃烧的场所,大部分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划归中危险级。根据此类场所种类多、范围广的特点,划分为中Ⅰ级和中Ⅱ级。3)严重危险级,一般指火灾危险性大,且可燃物品数量多,火灾时容易引起猛烈燃烧并可能迅速蔓延的场所。4)仓库火灾危险级,根据仓库储存物品及其包装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将仓库火灾危险等级划分为Ⅰ、Ⅱ、Ⅲ级。仓库火灾危险Ⅰ级一般是指储存食品、烟酒以及用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的场所;仓库火灾危险Ⅱ级一般是指储存木材、纸、皮革等物品和用各种塑料瓶、盒包装的不燃物品及各类物品混杂储存的场所;仓库火灾危险Ⅲ级一般是指储存A组塑料与橡胶及其制品等物品的场所。P239-2476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罐壁()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A、8B、10C、15D、18答案:C解析: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7.3.6,甲、乙、丙类液体和液化石油气等罐区发生火灾,火场温度高,人员很难接近,同时还有可能发生泄漏和爆炸。因此,要求室外消火栓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的安全地点。距罐壁15m范围内的室外消火栓火灾发生时因辐射热而难以使用,故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因此本题选择C。62.飞机库发生火灾时,外部救援力量不能迅速到达火场,主要依靠内部设备进行灭火,Ⅲ类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设置的主要灭火设施为()。A、泡沫一水雨淋系统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C、泡沫枪D、低倍数泡沫自动灭火系统答案:C解析:教材P525(3)Ⅲ类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设置泡沫枪为主要灭火设施。63.下列场所或部位,不得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扑救的是()。A、发电机油箱发生的火灾B、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发生的火灾C、碳化钙仓库发生的火灾D、电缆发生的火灾答案:C解析: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1.0.4,水喷雾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燃烧、爆炸的火灾,以及水雾会对保护对象造成明显损害的火灾。碳化钙遇水发生反应,产生乙炔,乙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本题答案为C。64.防火分隔水幕洒水喷头的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m。A、2B、4C、6D、8答案:C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7.1.16,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3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2排,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宜布置成单排。P247-26065.()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A、火灾探测器B、火灾警报装置C、火灾报警按钮D、火灾报警装置答案:D解析: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所以,正确答案为D。66.下列关于燃烧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燃烧可以分为着火和爆炸B、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C、因为点火能量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所以自燃也需要外部点火能量D、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汽在瞬间发生强烈膨胀等现象答案:C解析: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而自然燃烧的现象。67.下列关于泄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B、泄压面的设置宜远离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C、泄压面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求质量轻D、泄压面的材料最好具有在爆炸时易破碎成碎块的特点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6.3,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泄压面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要求质量轻以外,最好具有在爆炸时易破碎成碎块的特点。本题答案为B。68.有一新建厂房,地上4层,首层至三层为谷物加工车间,四层为碾磨车间,层高4m,每层建筑面积1200㎡,则该厂房的耐火等级最低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物加工车间、谷物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别为丙类、乙类。根据3.1.2,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根据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69.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描述的是气体燃烧形式的()。A、蒸发燃烧B、扩散燃烧C、预混燃烧D、表面燃烧答案:B解析:燃烧的特点为: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火焰缩入火孔内部的现象)。对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就不会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70.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计,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A、20mB、40mC、50mD、100m答案:D解析:《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3.3.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71.下列关于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严禁采用()级保温材料。A、AB、B1C、B2D、B3答案:D解析: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72.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燃烧性能等级低于()级的装修材料上。A、AB、B1C、B2D、B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为了防止配电箱可能产生的火花或高温金属熔珠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和避免箱体传热引燃墙面装修材料,做题微信公众号:,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73.一个能容纳10000人的体育馆观众厅,其需要设置的疏散门的个数至少为()。A、11B、13C、15D、17答案:C解析:体育馆观众厅的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按最多疏散人数700为计算标准,其疏散门个数为10000/700≈14.3,取15。74.(2020年真题)某饭店的厨房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关于厨房内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选型和设置,正确的是()。A、探测器采用甲烷可燃气体探测器B、探测器设置在厨房的下部C、探测器采用一氧化碳可燃气体探测器D、探测器设置在厨房的顶棚答案:B解析:P468-471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探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下部;探测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当时,可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中间部位和顶部。75.下列不适于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扑救的火灾是()。A、木材B、纸张C、润滑油D、碳化钙答案:D解析:教材P282本题考查的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以下火灾:①可燃固体火灾(A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相对封闭空间内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包括纸张、木材、纺织品和塑料泡沫、橡胶等固体火灾等。②可燃液体火灾(B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相对封闭空间内的可燃液体火灾,包括正庚烷或汽油等低闪点可燃液体和润滑油、液压油等中、高闪点可燃液体火灾。③电气火灾(E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电气火灾,包括电缆、控制柜等电子、电气设备火灾和变压器火灾等。细水雾灭火系统不能直接用于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的活泼金属及其化合物火灾,包括:①活性金属,如锂、钠、钾、镁、钛、锆、铀、钚等;②金属醇盐,如甲醇钠等;③金属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钠等;④碳化物,如碳化钙等;⑤卤化物,如氯化甲酰,氯化铝等;⑥氢化物,如氢化铝锂等;⑦卤氧化物,如三溴氧化磷等;⑧硅烷,如三氯-氟化甲烷等;⑨硫化物,如五硫化二磷等;⑩氰酸盐,如甲基氰酸盐等。细水雾灭火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可燃气体火灾,包括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化气体的场合。细水雾灭火系统也不适用于可燃固体深位火灾。76.会造成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变小的是()A、增大点火能量B、增大初始压力C、注入惰性气体D、提高初始温度答案:C解析: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1)火源能量。引燃混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2)初始压力。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初温。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4)惰性气体。可燃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小,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合气体均不能发生爆炸。77.某乡镇企业利用原有木结构2层楼房改建成手工陶瓷艺品厂房,一层工作人数为75人,二层工作人数为160人。在改造时,需注意首层安全出口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m。A、2.40B、1.35C、1.40D、1.50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1.0.8丁、戊类木结构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不应大于50m和60m,其他安全疏散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首层安全出口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160×0.6/100=0.96m.且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2个,则1.2x2=2.4,该题答案为A78.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Ⅳ类修车库和停放车辆不大于()辆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A、3B、5C、8D、10答案:B解析: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79.关于消防给水系统阀门选择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埋地管道的阀门当设置在阀门井内时可采用蝶阀B、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宜采用蝶阀、明杆闸阀或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C、埋地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D、室外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或不锈钢阀门答案:A解析:消防给水系统的阀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地管道的阀门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当设置在阀门井内时可采用耐腐蚀的明杆闸阀。2)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宜采用蝶阀、明杆闸阀或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等。3)室外架空管道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或耐腐蚀的明杆闸阀。4)埋地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或不锈钢阀门,室外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或不锈钢阀门。80.某商务酒店,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上12层,层高4m,每层建筑面积2400㎡,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建筑内部装修全部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则该商务酒店每层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A、1500B、3000C、2400D、2500答案:C解析:对于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设施时,可按规定值增加1.0倍,即增加至3000㎡,由于该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400㎡,故每层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400㎡。81.(2016年真题)在对建筑外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检查时,发现的下列做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A、建筑高度为20m的医院病房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有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B、建筑高度27m的住宅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C、建筑高度15m的员工集体宿舍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D、建筑高度为18m的办公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有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7.4条,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级,选项A医院病房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选项C员工宿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选项A、C错误;根据第6.7.5条,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当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级,选项B正确;根据第6.7.6条,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当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级,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2.直燃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时,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准确报警。A、90%B、75%C、50%D、25%答案:D解析:直燃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准确报警。83.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件事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之一,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的分析方法是()。A、事件树分析法B、事故树分析法C、安全检查分析法D、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答案:A解析:教材P598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个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遵循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如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向发展,直到出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84.某教学楼建筑高度为25m,共6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内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了消防设施,该建筑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敞开式外廊的教室,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为()m。A、48.75B、63.75C、65D、61.25答案:D解析: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符合表2-6-10的规定。(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2-6-10的规定增加5m3。(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2-6-10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2-6-10的规定减少2m。(3)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4)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2-6-10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高层教学室内30室外15有设施和外廊45*1.25+5=61.25。85.某高层建筑的第六层为多功能厅,下列关于该多功能厅的防火设计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功能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B、一个厅、室至少设置两个及以上疏散门C、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D、厅、室之间应采用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4.8,建筑内的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确需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2)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3)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多功能厅的厅、室之间未要求采用防火隔墙和乙级门分隔,D选项符合题意。P92-9786.某场所配置的灭火器铭牌上显示灭火器型号为MT3,关于该灭火器说法错误的是()。A、灭火剂是CO2B、扑救B类火灾时对应的灭火级别为21BC、是推车式灭火器D、灭火剂充装量为3kg答案:C解析:灭火器表示方法为:首写字母M是灭火器本身的代号,第二位字母为灭火剂代号,T表示CO2灭火剂,故A选项正确;第三位字母为灭火剂结构特征代号,S表示手提式,T表示推车式,手提式一般可以省略,故C选项错误;型号最后面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对于CO2灭火器是3kg,故D选项正确;3kg的CO2灭火器灭火级别为21B,故B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87.挡烟垂壁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mm。A、250B、200C、150D、500答案:D解析:挡烟垂壁是为了阻止烟气沿水平方向流动而垂直向下吊装在顶棚上的挡烟构件,其有效高度不小于500mm88.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A、0.03MPaB、0.05MPaC、0.08MPaD、0.1MPa答案:B解析: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MPa。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D解析:题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为四级。90.D类火灾指的是()。A、气体火灾B、金属火灾C、固体物质火灾D、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答案:B解析: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本题答案为B。91.下列关于消防控制室建筑内部装修防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消防控制室的地面可以采用B1级装修材料B、消防控制室的墙面可以采用B1级装修材料C、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必须采用A级装修材料D、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和墙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4.0.10,消防控制室等重要房间,其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P175-17692.某占地面积1200㎡的一级耐火等级多层服装仓库,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那么该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A、2.00B、1.50C、1.00D、0.50答案:C解析: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93.隧道建筑内的下列场所耐火等级应采用一级的是()。A、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B、地面的运营管理中心C、地面的附属用房D、地下设备用房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2.1.4,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风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属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P479-4859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3层(层高8m)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参《建规》3.2.3可知,3层(层高8m)丙类厂房,属于多层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为2层,故该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B正确。这一题有一点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3.1丙类厂房为三级时,最多为2层。本题为3层,所以肯定不能是3级,要往上提高一级。95.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A、1.0B、1.2C、1.5D、2.0答案:C解析:教材P393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排烟系统的组件要求。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96.当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采用()。A、开式洒水喷头B、撞击型水雾喷头C、电气绝缘型喷头D、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答案:D解析:扑救电气火灾,应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97.下列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的设置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为0.50h时,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B、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为1.0h时,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C、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为0.75h时,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D、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防护层厚度为10mm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保温系统的设置。98.(2019年真题)某建筑高度为248m的公共建筑,避难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关于该建筑避难层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B、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外窗,该外窗的有限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1%C、设备管道去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D、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固定窗,窗口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2%答案:D解析:P375-380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第3.3.12条规定,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避难层(间),尚应在外墙设置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1%。99.(2019年真题)下列建筑中,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的是()A、建筑高度为24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5L/s的乙类厂房B、建筑高度为51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的丙类厂房C、建筑高度为30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的丙类厂房D、建筑高度为18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的乙类厂房答案:A解析:P441-44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中第10.1.2规定,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3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4二类高层民用建筑;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和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100.(2017真题)下列加油加气站组合中,允许联合建站的是()A、LPG加气站与加油站B、CNG加气母站与加油站C、CNG加气母站与LNG加气站D、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答案:A解析:加油和LPG加气合建站按汽油、柴油储存罐和LPG储气罐的容积划分为三个等级。加油和CNG加气合建站按汽油、柴油储存罐和CNG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划分为三个等级。101.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C解析:参《建规》3.2.8:“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故C正确。102.地上36层,层高3m的民用建筑,首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二层及以上为住宅,关于该建筑防火设计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B、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C、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D、商业服务网点每个分隔单元的建筑面积为300㎡答案:A解析:该住宅建筑的高度为108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103.某一级耐火等级宾馆,建筑高度52m,东西长80m,南北宽60m。下列关于该酒店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布置的做法,正确的是()。A、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该建筑之间种有一排橡树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可以承受普通消防车的压力C、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宾馆建筑外墙的边缘距离为12mD、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坡度为1%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04.某单层樟脑油提炼厂房外贴临建造的办公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与厂房分隔。A、3.00h的防火墙B、2.50h的防火墙C、3.00h的防爆墙D、4.00h的防火墙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3.5,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樟脑油提炼厂房为乙类厂房。本题答案为C。105.(2015真题)某金属部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该厂所采取的下列防爆措施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用盖板将车间内的地沟严密封闭B、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C、设置除尘设施D、采用粗糙的防滑地板答案:D解析: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防爆措施中不包含采用粗糙的防滑地面。106.有一家旅馆,地上6层,地下1层,层高4m,每层建筑面积1200㎡,地下一层为为设备用房,则建筑地下部分最低耐火等级应为()。A、二级B、一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该建筑地下部分最低耐火等级为一级。107.水喷雾灭火系统当用于保护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时,水雾喷头与保护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m。A、0.5B、0.7C、0.9D、1.2答案:B解析:当保护对象为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时,水雾喷头与保护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7m。108.下列选项中,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分级中导电性粉尘的是()级。A、ⅢAB、ⅢBC、ⅢCD、ⅢD答案:C解析: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可分为下列三级:1)ⅢA级为可燃性飞絮;2)ⅢB级为非导电性粉尘;3)ⅢC级为导电性粉尘。109.某图书馆,地上5层,地下1层,耐火等级为一级,第5层设计人数均为600人,二至三层设计人数均为700人,首层为借阅大厅,设计人数为250人,所有楼层人员均通过一层进行疏散,则一层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m。A、6B、7C、2.5D、3.85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21,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根据表5.5.21,建筑层数为4层的建筑,其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为1m,设计人数最多的是二、三层,由于所有楼层都需要通过一层安全出口进行疏散,所以一层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按700人计算,即为7m。本题答案为B。110.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规范规定值的()倍确定。A、1.1B、1.2C、1.3D、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参数。对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系统设计基本参数应符合规范规定值要求。仅在走道设置单排闭式喷头的闭式系统,其作用面积应按最大疏散距离所对应的走道面积确定;在装有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规范规定值的1.3倍确定。111.某建筑高度为82m的综合楼,无裙房,矩形平面尺寸为150m×80m,沿该建筑的一个长边和短边连续布置宽度为10m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沿长边布置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最小平面尺寸是()。A、20m×10mB、70m×10mC、80m×10m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