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

万仞(rèn)

荷担(hè)

拂士(fú)B.穷匮(kuì)

箕畚(qī)

魁父(kuí)

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D.提携(xié)

折戟(jǐ)

殷勤(yīn)

燕脂(yàn)2、下面是小明准备的有关“诺贝尔奖”的新闻素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具体来说,瑞典学院的评语中写道:“古尔纳在处理‘难民经验’时,重点是其身份认同。他书中的角色常常发现自己处于文化和文化、大陆与大陆、过去的生活与正在出现的生活之间——一个永远无法安定的不安全状态。”②颁奖词写道:“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们的处境所具有的坚定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③这种描述非常类似于社会学者齐美尔所说的“边缘人”,古尔纳的写作大多在其“流亡”期间完成,但都与其故乡相关。④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Gurnah)。⑤或许也正是古尔纳文学书写的这种边缘性,使得瑞典学院评述:“记忆,永远是古尔纳笔下重要的主题。”A.④①③⑤②B.②④①③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②③⑤①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B.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经潜滋暗长了。C.现在,日月光华,坦荡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D.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根据理解默写诗句。

在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名言,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锐意改革的决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颁,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婴婴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叫无绝。鸢飞庆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②,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③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气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去。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选自曾巩《醒心亭④记》)

[注]①作州:任知州。②滋:生。③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④醒心亭:古亭名,在滁州西南丰乐亭东山上,欧阳修所建。

1.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A.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猿则百叫无绝(《三峡》)B.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使巩记之(《醒心亭记》)2.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主要原因是康乐以来人们醉心名利,无心欣赏山川之美。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狼声,[甲]文借猿声表现山川之生机和活力,[乙]文借猿声渲染了凄凉的氛围。C.三篇文章都有山水游记的特征,[甲][乙]两文是书信中截取的部分,表面写景,实则向朋友传达情感。D.欧阳修做知州期间,造了“丰乐亭”和“醒心亭”,这些亭名本身就寄寓了欧阳修的理想和情怀。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

4.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川之美,试从写作手法和结构中选择一个角度具体分析两文的共同点。

5.[乙][丙]两文都写了作者观赏美景后产生了“忘归”之情,试分析两位作者“忘归”之情产生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③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④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⑤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⑦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⑧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⑨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⑩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⑪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⑫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⑬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⑭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茅以昇《中国石拱桥》1.填空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采用了列数字、引用、____等说明方法。

2.填空

选段第①句说明赵州桥的整体形态的特点,第②③句说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特点,这几句是本段的____。接下来,从第___到___句,作者分四个方面具体解说赵州桥设计与施工的特点,是“分说”。最后两句,是本段的“总括”。

3.填空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周密,请以选段中一句话为例,进行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颈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与本诗“归雁入胡天”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

______(A.广大B.大量C.多数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____(A.反对B.抗拒C.拒绝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____(A.作战B.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