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页共10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园版权所有翻录必究《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刘俊利一、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其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据此回答第1—3题。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主要说明A.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C.一战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2.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A.认为当时的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B.指明了革命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方向C.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D.认为当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3.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探索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与资本主义社会和平共处的方案C.社会主义革命道路D.与第三世界一起反对霸权主义道路4.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尝试。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5~7题。5.苏俄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B.建立强有力的集权制C.赢得工人农民的支持D.发展经济以巩固统治6.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按苏联当时的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A.应该取消,因为它完成了历史使命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行C.应据当时情况的发展来定是否取消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8~11题。8.这次民族解放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C.资本主义的发展D.无产阶级的壮大9.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基本特点是A.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新的民族解放道路B.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C.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D.一些国家斗争取得了较大成果10.印度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实质是A.以暴力手段反抗殖民统治B.以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C.采取和平与合法手段取得印度自治D.以和平手段抗议殖民当局的压迫11.朝鲜“三一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是A.民族矛盾因英殖民统治而激化B.和平请愿是实现目的的惟一手段C.出现了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D.有条件地赢得了独立12.苏联“十四大”、“十五大”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实现重工业化C.保证经济协调发展D.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13.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一现象的社会基础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斯大林个人因素C.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D.经济发展水平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标志,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4~20题。14.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的意图是A.借此对德宣战B.构建遏制苏联的防御体系C.防止卷入战争D.攫取世界领导权15.一战后各战胜大国带着各自意图参加巴黎和会,这些意图实质是A.维护世界和平B.为本国获取最大利益C.掠夺德国资源D.迅速扩大本国领土16.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A.对苏俄战争的耽误B.战败国拒不接受和约C.欧美列强间争夺激烈D.美国的不断作梗17.巴黎和会上在对东欧一些国家领土划分的问题上较注意的原则是A.大国强制B.民主平等C.以民族定居区为基础D.维护和平与安全18.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19.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这主要表现在美国A.粉碎了英日同盟B.获得了海军强国资格C.赢得了国联的建立D.实现了领土的扩张20.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的相似之处有①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②恢复了欧洲大陆的旧秩序③体系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④大国间斗争与妥协的产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说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其主要依据是①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③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开始恢复④资本主义国家渡过了战后初期的动荡时期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为克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和苏俄都采取措施:①调整生产关系②扩大人民权利A.①②均正确B.①正确②不正确C.①不正确②正确D.①②均不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3~30题。23.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2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25.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B.促进了社会发展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26.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27.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A.建立一党专政B.打击共产党势力C.赢得西方国家支持D.屠杀犹太人28.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B.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C.没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D.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29.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第四点说:“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该材料体现了A.爱国主义倾向B.复仇主义倾向C.种族主义倾向D.沙文主义倾向30.这一时期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A.国内严重的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危机31.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的武装干涉B.国际纵队的参战C.苏联的巨大援助D.英法的“不干涉”政策32.20世纪30年代的国联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联A.仅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B.无法制止战争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C.成为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D.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33.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特点的是A.大危机、大动荡和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力量的大较量时期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面临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胁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趋于崩溃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34.共产国际“七大”号召建立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不包括A.工人B.农民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35.《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有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于领土问题的决定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36.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由此可见,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37.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签订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1942年初,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①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③英法在二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④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8.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①中途岛海战②阿拉曼战役③“不列颠之战”④淞沪会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9.二战期间,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指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4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D.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41.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A.美国民权运动高涨B.斯大林模式日显弊端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D.法西斯势力日趋猖撅43.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外交季刊》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这反映了西方舆论A.对苏联的经济复兴持怀疑态度B.主张进行“冷战”以遏制苏联C.认为应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D.主张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44.英国在准备撤出印度时采取的策略是A.以不脱离联邦为前提B.以继续驻军为前提C.制造其内部矛盾和纷争D.继续控制印度经济45.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它使受援国①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②被迫卷入美国势力范围③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受控于美国④克服了经济困难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民族主义的发展是当代世界历史的主要线索之一,如一战和二战后均出现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46~48题。46.这两次民族解放斗争的相同点有A.建立了民族国家B.属于旧式的暴力斗争C.推翻了殖民体系D.开始团结反帝反殖47.与以前相比,二战后民族主义实践的最大不同点是A.和平建国成为主流B.欧美大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C.瓦解了全球殖民体系D.发挥了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48.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建立独立政府的最大意义是A.壮大了第三世界力量B.提供了现代化前提C.消灭了种族隔离制度D.奠定了社会稳定基础49.二战后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明显带有A.人民民主色彩B.美国霸权特点C.苏联大国意志D.平等互助特征50.二战后美苏两国的最大差别是A.外交政策与社会制度B.军事工业与军队人数C.工业实力与黄金储备D.政治力量与军事实力51.战后苏联“四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A.农业B.轻纺业C.军事工业D.金融业5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国际组织C.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地区组织D.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5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杠杆是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②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④加强国际经济联系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4.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B.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55.战后50年间,对世界政局影响深远的国际事件是A.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兴起B.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美苏争霸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D.第三世界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56.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的两个战略是①力争军事优势②争夺第三世界③推动欧洲缓和④维持不战不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7.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A.同苏联的关系不稳定B.国内强大的旧势力残余C.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D.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58.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19世纪末的最大不同点是A.借助新科技成果B.发展新兴产业C.利用政府力量D.德、日发展迅速59.196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不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止。”下列能够证明报告观点错误的选项是A.“欧共体”成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1973年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60.“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A.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改革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控制C.斯大林模式不符合捷国情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胜利61.“车臣危机”、“波黑战争”主要说明A.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B.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在加强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6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C.二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爆发二战前二战后成果时间成果时间照相112年电视5年电话56年激光2年原子能15年63.右表为科技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时间表,它最能说明的一个现实是A.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巨大推动作用B.战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C.战后科研领域不断扩大D.科技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以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64~65题。64.当今世界一方面出现韩、朝对话和东、西德合并,另一方面中东局势恶化和科索沃战争爆发。这些现象充分说明A.两极格局的结束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C.地区动荡加剧D.世界和平趋势加强 65.《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为此当前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应是A.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B.经济结构调整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经济全球化战略二、材料解析题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问题。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自然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材料二:(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2)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回答:(1)概括材料一经济政策的内容,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经济政策的内容,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意义。(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政策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66.(1)农民粮食由政府统一调配。原因:当时新生的苏俄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为巩固政权,苏俄政府采取了这一政策。(2)农民完成实物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支配。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建设道路。(3)认识:政策要有灵活性,要依据国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用,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问题材料一: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5年为800美元,1976年为2700美元,1984年为7200美元,1988年为9070美元,1989年为10450美元,1990年为11160美元,1991年为14210美元,1992年为15730美元,1994年为22500美元。在1994年公布的《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报告中,新加坡在42个先进国家及地区中名列第二位,以其组织能力、与外国公司的贸易与合作、国际性金融业务、强调研究和发展超过了日本、香港名列第四。材料二:韩国1962~1979年,出口总值年增40%以上。1986~1988年,GNP年增12%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23亿美元到1990年的2379亿美元。1962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87美元,1987年1190亿美元,人均GNP为2800美元,1989年4830美元,1992年6790美元,1994年8260美元。……1987年,韩国有10种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运动鞋、运动衫、皮制衣服、缝制玩具、黑白电视、集装箱、钓鱼杆、钢琴、假发、眉笔。韩国于1968年成立浦项制铁公司,1970年动工兴建浦项钢铁厂,1983年建成。1985年又动工兴建光阳钢铁厂,1992年建成,1993年全国共产钢2200万吨,其规模为世界第二。——以上均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回答:概括材料一、二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共同点的原因,由此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67.共同点:20世纪60~9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出口增长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9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原因: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经济形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制定经济发展策略,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际经济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68.阅读材料,回答所提问题材料一: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的最高税率,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改变了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材料二: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以上均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美英两国在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改革措施的异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政府的改革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3)联系此时世界其他各国政府的措施,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由此谈谈你的认识。68.(1)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税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减少政府公共开支。异:里根政府强调改革税法,用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方法,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夫人政府则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推行企业民营化。(2)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问题实质,合理有效地运用政府职能解决经济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国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此时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以及第三世界一些国家适时调整改革,发展了经济等内容,可见,此时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是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社会改革浪潮。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中应抓住问题实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加强国家的独立性,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是改革的有效保证。6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到1999年7月中旬,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全球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贫困问题尤其严重。材料二:进入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贷款条件日益苛刻,甚至附有政治条件。贷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至1996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达185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回答:(1)概括材料一反映历史现象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着哪些严重问题?(3)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要解决材料所述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途径?69.(1)特点:亚非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大;世界贫困人口总数达13亿,且多集中在亚非拉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增加迅速。(2)问题:面临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使国际贸易不平等;债务总额高;为寻求贷款,一些国家面临大国干涉内政的局面;贫富差距加大;严峻的人口压力。(3)共同问题:发展中国家贫困日益加剧。原因:历史上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致使这些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且畸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致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也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负担过重。途径:利用国际和地区组织,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科技革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国内局势,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70.美国“9·11”(1)根据20世纪30年代国际势力对法西斯势力上台并对外侵略的反应及结果。(2)分析当前形成全球反恐怖主义联盟的主要原因。(3)通过回答问题(l)、(2),你能得到哪些认识?70.(1)态度:面对一些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及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西方大国包括苏联,采取绥靖政策,力求避免卷入战争;一些遭受侵略的国家,积极反击法西斯侵略战争,但基本是孤军作战,而且面临大国绥靖政策的压力,共产国际“七大”号召建立反法西斯侵略统一战线,但世界意义不大。结果: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恐怖主义给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各国都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恐怖主义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吸取历史上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的教训;国际格局中两极格局瓦解,多极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其他大国尚不具备利用恐怖势力获取国家利益的实力。(3)形成全世界反对侵略的统一战线,对恐怖主义等制造战争和危害的势力,只有形成全世界一致打击的氛围,才能制止战争与灾难;进一步加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71.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据此回答:(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3)今天面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71.(1)同: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一些法西斯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都占领了两国国土。异:对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同,日本小于德国;对两国领土占领方式不同,德国分区占领,日本则被美国单独占领;对法西斯政府的处置不同,德国被彻底摧毁,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原因:美国战后势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和法西斯势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欧洲的既得利益上;中国国力弱,不足以与美国抗衡;实质是大国意志的反映。(2)日本更注重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美国在亚洲的两次侵略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德国经济发展中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对策: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团结一切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营造一个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国际氛围;积极发展我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72.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是现代化。各国具体国情不同,现代化的特征也不同。据此回答:(1)试以一战后的土耳其为例,概括土耳其现代化的特点。(2)现代化使社会经过动荡完成整合,最终形成了在民主制度下,用和平方法协调利益的法治道路。试以一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为例,概述这种法治道路的演变历史。(3)当前的现代化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分析推动现代化进入新时代的主要原因。72.(1)土耳其现代化特点:资产阶级革命赢得独立后,迅速进行改革;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同时进行;充分利用一战后有利的国际形势。(2)国际联盟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发展,与以前相比,有了民主与法治的内容;但它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其民主与法治的内容更具体和完善;但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版2024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 2024年聘用副总经理合同书
- 无劳动合同证明的获取途径分析
- 2024年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抵押短期借款合同格式
- 加工协议书撰写要点
- 柴油发动机控制柜技术规格书
- 土地流转合同补充协议2024年
- 建筑工程合同履约中的安全控制
- 业务经理聘请合同
- 附件3-4欧曼金融服务经销商融资业务介绍
- 中医骨伤科学9肩周炎上肢伤筋
- 五年级分数乘法口算练习
- 客户服务管理七大原则
- 斜井常闭式防跑车装置设计说明书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文档
- 购买文件登记表.doc
- [山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表格
- 《葫芦丝演奏的入门练习》教学设计
- 噪声伤害事故PPT课件
- 四川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末级渠系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