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_第1页
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_第2页
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_第3页
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_第4页
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柏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1:心理健康是肯定的。()

推断题

2:所谓的准时复习,应当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3:教育心理学中,根据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

单项选择题:

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

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C、学问测验和爱好测验

D、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验

4: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多项选择题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5:有的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外部的力气打算了人的进展状况。这种观点典型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洛克

B、弗洛伊德

C、格塞尔

D、威尔逊

6:()主要是使同学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

单项选择题:

A、理解教材

B、感知教材

C、运用学问

D、激发学习动机

7: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8:“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乐观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负迁移

B、正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10:某民族学校的同学以本民族的小孩为主,该校老师用本民族通用语言进行教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

单项选择题:

A、正确,以本民族孩子为主的民族学校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

B、正确,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使用哪种语言都可以

C、不正确,全部老师在教学中都应当使用一般话

D、不正确,违反了老师资格制度

11:所谓受教育权,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在肯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B、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关心的权利

C、公民有获得学问、技能的权利

D、公民均有上学的权利

12: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根据同学熟悉进展的挨次进行。()

推断题

13:一般在教学开头前进行,摸清同学的现有水平和共性差异,以便支配教学的评价称为()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进展处于()。

单项选择题: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如何做关系图()。

多项选择题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一般从左向右绽开,用箭头连接各步

16: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便性。()

推断题

17:()是将考试详细化的最重要的工具,它使得测验与教学的目标语内容保持全都。

单项选择题:

A、标准化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18:10岁的小杰在自行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受的损害()。

单项选择题:

A、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担当事故全部责任

B、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担当赔偿责任

C、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担当全部赔偿责任

D、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担当事故赔偿责任

19:从皮亚杰的认知进展阶段论看来,中同学的认知进展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为了使用便利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由于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简单引起爆炸,发生危急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由于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大事应马上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21:依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学问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陈述性学问

B、程序性学问

C、感性学问

D、理性学问

22:老师按肯定的教学要求向同学提出问题,要求同学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同学猎取或巩固学问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谈话法

B、争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23:大约从()开头,儿童不再无条件地听从信任老师。

单项选择题:

A、二班级

B、三班级

C、四班级

D、五班级

24:社会、学问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推断题

25:老师资格的条件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必需是中国公民

B、必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需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老师资格考试合格

D、必需具有丰富阅历

E、必需具有教育教学力量

26: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精彩,老师说:“表扬他!”同学一起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请问,你如何评价这位老师的表扬方式?()[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

A、这种表扬方式是老师们对确定性评价的初期尝试

B、转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同学的评价方式更多元化

C、能够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主动性

D、能够培育同学乐观乐观的精神,促进同学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7: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2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单项选择题: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2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30:各种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

推断题

31: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缘由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32:个别教学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同学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推断题

3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问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缘由是()。

单项选择题: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34:同学熟悉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单项选择题:

A、间接阅历

B、直接阅历

C、社会阅历

D、感性阅历

35:“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福禄培尔

36: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单项选择题:

A、不行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37: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11,32作是德育。()

推断题

38: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

A、思维

B、想象

C、留意

D、复述

39:同学最喜爱上肖老师的课,由于他上课的时候同学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肖老师认为自己只要仔细把学问讲清晰就行了,同学听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当是班主任的职责。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没有仔细行使老师的权利

B、没有仔细履行老师的义务

C、没有仔细履行老师的职责

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40:杨某六周岁的女儿小琳,冈身体状况无法按时入学,杨某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让小琳延缓入学一年,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

单项选择题:

A、拒绝,小琳已经六周岁,必需立即接受义务教育

B、批准,可以延缓到七周岁入学

C、拒绝,必需延缓两年入学

D、批准,但必需多缴纳一年学费

4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的传道者角色

B、老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

C、老师的示范者角色

D、老师的讨论者角色

42:学校生道德情感进展的转折期在()。

单项选择题:

A、二班级

B、三班级

C、五班级

D、四班级

43:依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单项选择题: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44: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阅历与间接阅历应相结合,但应以直接阅历为主。()

推断题

45:授权性规章的表述词是()。

多项选择题

A、应当

B、不得

C、有权

D、可以

E、必需

46:班主任的共性影响力不取决于()。

单项选择题:

A、对同学产生乐观影响的力量

B、班主任的职权

C、高度进展的掌握自己的力量

D、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47:范例教学法的制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单项选择题: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

48: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49: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卢梭。()

推断题

50: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便性。()

推断题

51:下列不属于老师职业权利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生存权利

B、教育权

C、专业进展权

D、参加管理权

5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多项选择题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进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53:明末,把西方科技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徐光启、顾炎武

B、黄宗羲、顾炎武

C、徐光启、利玛窦

D、宋应星、利玛窦

54: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同学熟悉入手,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乐观向上。这一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55:想象的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

A、超前性

B、形象性

C、流行性

D、独特性

E、新奇性

5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推断题

57: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

推断题

58:晓红既想吃蛋糕又可怕发胖,纠结不已,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单项选择题: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肯定有迁移,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奥苏伯尔

B、陆钦斯

C、桑代克

D、贾德

60:()是将考试详细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全都

单项选择题: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有凹凸层次之分。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本解析由诗语供应)

4:答案A,B,C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学校六年,学校三年的“六三”学制,学校五年,学校四年的“五四”学制;学校和学校“九年一贯制”。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感知教材的内涵。

7:答案B

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闻名的物理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发觉了闻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题干中的闻名言论便是例证。

8: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略。

9:答案B

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乐观的促进作用的迁移属于正迁移。

10: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同学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结合题干,本题选A。

11: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给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即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关心的权利。

12:答案错误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不仅要遵循同学熟悉进展的挨次,还要注意同学身心进展和学问内在结构的挨次。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A

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15:答案A,B,C

解析D项是流程图的要求。

16:答案错误

解析标准化测验具有更强的方案性,而不是随便性。

17:答案B

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详细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全都。

18:答案B

解析《同学损害事故处理方法》其次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同学对同学损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担当相应的赔偿责任。同学的行为侵害学校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同学或者未成年同学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电话的使用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21:答案A,B

解析依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学问可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

22:答案A

解析谈话法也称启发式谈话法,是老师为传授新学问而进行的谈话。一般是由老师依据教学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依据已有的阅历和学问,或依据对眼前事物的观看,进行乐观的思索做}_}j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学问。

23:答案B

解析低班级儿童对老师布满崇拜和敬畏,三班级开头不再无条件听从信任老师。

24:答案正确

解析略。

25:答案A,B,C,E

解析老师资格的条件包括必需是中国公民,必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需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老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需具有教育教学力量。

26:答案A,B,C,D

解析:

27:答案B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学习的定义,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把学习定义为是后天获得学问的过程,强调的是学问的猎取。另一类把学习定义为使主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恒久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变化,如老鼠学会按压杠杆,人学会骑自行车等;也可以是行为潜能的变化,如学问的增长,力量、态度或意识倾向的变化。前者是能够直接观看到的,后者则表现为是一种内隐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从课程学习中可以了解。

30:答案错误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同学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这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33:答案A

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不能回忆或再认的缘由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由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贮存信息的仓库,会对全部的信息进行编码,不能回忆就是没有找到与信息相搭配的线索。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B

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A

解析【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同学全面进展是老师的工作职责,也是老师的法定义务。题干中没有涉及老师的权利问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0: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B

解析学校三班级是道德情感进展的转折期。

43:答案C

解析依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依据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规律记忆、心情记忆和动作记忆。依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4:答案错误

解析:

45:答案C,D

解析义务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纳“必需”、“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授权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纳“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