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标要求】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重点难点】了解西亚、北非、阿拉伯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和特点。【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朝代更迭表概述西亚、非洲文明的时空分布情况,说明它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能够概括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特点,并能够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等多角度分析这些文明特殊性形成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吉尔吉美什》史诗、《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神庙建筑所反映的人生观和文明特质(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对西亚、非洲文明多样性的学习,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传统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素养目标:家国情怀)【问题引领】阅读教材第一目《古代西亚文化》,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教材P15-16页内容,梳理古代西亚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文学:《吉尔美加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建筑和艺术:泥偶雕像、王宫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结合古代西亚的文学、建筑艺术、法典成就来说明上述观点。文学:史诗《吉尔美加什》讲述了国王吉尔美加什的活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建筑艺术:生动有趣,主题多样,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尊严。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3)结合教材P16页【学思之窗】联系所学《汉谟拉比法典》知识,想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反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法典的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重惩罚。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阅读教材第二目《古代埃及文化》,回答问题。(1)根据教材P17-18页内容,梳理古代埃及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字:象形文字文学:神话、诗歌、散文等建筑:陵墓、神庙历法:太阳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2)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埃及的文字和文学方面表现出什么特点?埃及文明的文学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等根据教材P18页【史料阅读】,结合中国历史知识,谈谈古代埃及在重视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尊敬父母,体会父母的不易,奉行孝道,爱护子女,善待妻子,和睦相处,构建和谐家庭关系。阅读教材第三目《阿拉伯文化》,回答问题。(1)根据教材P18-19页内容,梳理阿拉伯文化的基础知识。诗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阿拉伯数字”天文:白塔尼著《萨比天文历表》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原因。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廷收买过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印度的数字也许是由希腊人首先发明的,然后传入印度,再以初始的形式传入穆斯林世界,他们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深入探究】探究1:关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材料:“从苏美尔时代残留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大致可以归入文学的范畴”思考:楔形文字在书写方式、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方面有何特点?这种书写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特点:最显著的外在特征为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前端呈三角形——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材料。影响:这种书写材料主要受到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探究2:关于埃及人的建筑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为什么今天埃及有两种建筑保存的最好,一种是神庙建筑,另一种是陵墓,而当时人们的居民建筑、甚至是王宫建筑都保存的很差?(1)埃及人认为来世比现世更长久更重要,所以将珍贵的石材用于修建神庙和陵墓,而普通民居甚至王室住所基本都用泥土修成。从中可以看出埃及人什么样的生死观?你认为历史遗址对历史研究有何价值?(2)人的生死可以逾越,来世永恒。历史遗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对历史史事的见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属于史料研究的一手资料探究3:关于西亚和埃及文明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归纳西亚文明和北非文明的特点,并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等角度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此题为开放性思考题,可以各抒己见)特点:西亚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充满了抗争、悲观、注重现世,而北非文明则是一种帝国文明,充满乐观、自信且注重来世)原因:第一、两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且地处欧亚非“十字路口”,经常遭到外族入侵,故人民的生活极端变化无常;而尼罗河则相对温和,且有沙漠作为屏障,一定程度上利于国家的安全,故埃及人对生活充满自信;第二、两河流域所建立的国家除亚述帝国外,大都未能完成大统一,且商业相对发达,故总体而言是一种城市文明;北非的埃及帝国则建立了统一的专制帝国,且帝国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两河流域;第三、两河流域有宗教的存在,但法制发达,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法制文明;而埃及人相信宗教,十分重视道德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伦理文明)【教材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法典()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C.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2.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受到外来部落的侵扰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3.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D.法老以法治国4.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A.《天方夜谭》 B.《吉尔伽美什》C.《终成眷属》 D.《摩诃婆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