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ū)

腻歪(nì)

荣膺(yīng)

如坐针毡(zhān)B.阔绰(chuò)

蓦地(mò)

恐吓(xià)

不知好歹(dǎi)C.盘桓(huán)

绮丽(qǐ)

堕落(zhuì)

涓涓细流(juān)D.荤菜(hūn)

附和(hè)

掂量(diān)

战战兢兢(jī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B.他自信,若是再次遇到那个匪徒,绝对能拳打脚踢轻而易举的将他擒住。C.正在千钧之力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B.央视《明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背诵积累

①《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表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⑤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喻,表现作者高洁坚贞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⑥《陈涉世家》表明陈胜不屈服命运安排,具有反叛精神的语句是______(8字)

⑦《出师表》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无以致书以观

致:

②穷冬烈风

穷: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所恶有甚于死者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天马①雄风周涛①有一次我碰上伊犁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睛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短暂暴雨的吆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愿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被头散发,淋满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忙乱得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驹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欢儿,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湖水中被裹挟,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他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喧露的大河。②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也看不见了。③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④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园里说托尔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时候当过马”,因为托尔斯泰不仅爱马、写马,并且坚信“这匹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们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民族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⑤过去我只认为,只有《静静的顿河》才是马的史诗;离开伊犁之后,我不这么看了。瞧瞧我们伊犁的天马吧,这些被古人称之为骐骥、称之为汗血宝马的英气勃勃的后裔们,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它们好像永远是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铁骑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六根棍马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被淘汰,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鲜玩意儿所取代,它有它的价值。⑥牛从挽用变为食用,仍然是实用物;毛驴和骆驼将会成为动物园里的展览品,因为它们只会越来越稀少;而马,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⑦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大宛汗血宝马的美妙传说,从关云长的赤兔马到朱德总司令的长征坐骑……纵览马的历史,还会发现它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着。这也难怪,骏马与武士与英雄本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呢,彼此作用的相互发挥、彼此气质的相互补益,曾创造出多少叱咤风云的壮美形象?纵使有一天马终于脱离了征战这一辉煌事业,人们也随时会从军人的身上发现马的神韵和遗风的。我们有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啊,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的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伊犁的天马身上——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⑧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选文有删改)【注】①天马:新疆伊犁盛产的良种马。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的是什么?

2.理解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3.从文章构思的角度简述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南安军①[宋]文天祥梅花②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此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中,抒写诗人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颜真卿的楷书___;王羲之的行书___;张旭的草书__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