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趋向城镇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原因是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且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如北半球温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完全不同,人口分布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区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密集。(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原因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大,人口较稀疏。(4)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3.世界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二、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地气水土矿产)(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高纬度地带,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3)水源:①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分布的具体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不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②塔里木盆地绿洲和城镇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因为此处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形成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绿洲,有利于人们开展生产、生活活动。三、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1)生产力水平
①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②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影响最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4)其他因素: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2)原因有:①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且集中;开发较早。②西北部:气候干旱,条件恶劣;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欠发达,城镇少且分散;开发较晚。第二节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2)判断人口迁移的标准:判断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标准,即空间移动(迁出地到迁入地)、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和时间限度(长期或永久),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现象,才能称为人口迁移。④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3)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出地有利不利、迁入地有利不利,问什么答什么)①正面影响: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②负面影响: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推拉理论解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影响因素体现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水源水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如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现在仍是重要条件。土壤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影响人口迁移。如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的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资源耗竭、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口迁移。如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搬迁。(3)影响人口迁移的人文因素影响因素体现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交通通信交通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可以促进人口迁移正常地进行。政治、宗教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宗教迫害常引起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要素)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2.性质: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二、人口合理容量(数值)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适度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自然因素(正)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正)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对外开放程度(正)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封闭的地区,某些重要的资源匮乏,人口合理容量大大降低。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相关性影响因素相关性体现资源正相关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科技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生活和文化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年各类型谱仪(含多道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水产类购销合同范本
- 环保项目施工计划及其执行标准
- 一年级数学家长沟通指导计划
- 2025年食品防腐剂项目建议书
- 中考历史冲刺阶段复习计划
- 企业会议膳食服务计划
- 小学学困生家庭支持计划
- 2025-2030中国安全锥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施工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
- 产后恢复操指导的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 雨水方沟施工工艺全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申请表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山东义能煤矿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
-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1课时 定格青春-向艺术家学创作
- 2021南充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及听力
-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异丁烷安全标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