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分类综合训练(五)_第1页
《透镜及其应用》分类综合训练(五)_第2页
《透镜及其应用》分类综合训练(五)_第3页
《透镜及其应用》分类综合训练(五)_第4页
《透镜及其应用》分类综合训练(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综合训练(五)[范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分类(1)凸透镜: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2)凹透镜: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2.概念(1)主光轴: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2)光心:主光轴上一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用字母O表示。(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焦点,用字母________表示(凹透镜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4)焦距:指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________表示。3.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4.作图图5-F-1二、生活中的透镜5.照相机图5-F-2(1)原理:物距________________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2)调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底片相当于________,物体离镜头越远,则所成的像________。图5-F-36.投影仪(1)原理:物距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时,成倒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2)调节: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投影片相当于________,屏幕相当于________,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____________,使像呈现在屏幕上;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当________镜头的同时使投影仪________屏幕;投影片要________。7.放大镜图5-F-4(1)原理:物距在____________以内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2)调节:要使看到的物体更大一些,应当将放大镜________物体。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实像和虚像图5-F-5(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物和实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2)凸透镜所成的虚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物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3)成像实质:对比甲、乙两图,实像是由来自物体的________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交而成。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2f>v>f像与物异侧____________照相机u=2fv=2f____________________2f>u>fv>2f____________幻灯机、投影仪u=fv=∞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v>u同侧________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10.眼睛及视力矫正项目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外形焦距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调节焦距比正常眼的焦距________(选填“长”或“短”),晶状体太厚比正常眼的焦距________(选填“长”或“短”),晶状体太薄特点近处、远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比正常眼要厚些,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晶状体比正常眼要薄些,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矫正方法配戴用______透镜制成的近视镜配戴用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1.显微镜与望远镜对比项目组成成像性质显微镜两组凸透镜物镜:成放大的________像;目镜:成放大的________像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两组凸透镜物镜:在______附近成______像;目镜:放大的________像类比眼睛和照相机照相机眼睛光学元件凸透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焦距特点焦距不变化焦距可变化成像原理u>2f,f<v<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成像位置胶片上视网膜上物距改变后成清晰像的方法镜头前后伸缩,改变像距,焦距不变改变晶状体的凸度,即改变焦距,像距保持不变图片一图5-F-6照相机拍摄景物,利用的是物距大于________焦距,成像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底片上,成像特点是:成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图片二图5-F-7图片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凸透镜正对太阳,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调节透镜与白纸的距离,在纸上得到最小、最亮光斑,光斑到透镜__________的距离即为焦距。图片三图5-F-8放大镜实质是一个________透镜,当物体在透镜的______________时,透过透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因为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根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我们可以猜想:像的大小、虚实以及正倒情况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__________有关。(2)实验装置:凸透镜、蜡烛、光屏、带刻度尺的光具座。(3)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探究时,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三者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上。探究过程中,使蜡烛由远及近地向凸透镜靠近,再依次调整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的实像,观察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测出__________和________。(4)实验结论: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u<f正立放大虚像|v|>u(5)评估交流:①用课本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吗?________。像有什么变化?________。②若物体从五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光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________,像距呢?________。③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规律总结①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②u=2f是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点。③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________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④成实像时:类型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图5-F-9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图5-F-9A.aB.b、dC.cD.a、b、c、d2.[2022·丹东]如图5-F-10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图5-F-10类型二生活中的透镜3.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4.[2022·沈阳]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5.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镜头________________;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类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应将被拍摄物体放在普通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7.[2022·河北](多选)如图5-F-11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图5-F-11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8.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摄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9.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5-F-12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图5-F-12(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类型四眼睛和眼镜10.[2022·泉州]图5-F-13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图5-F-13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11.[2022·绵阳]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5-F-14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图5-F-14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图5-F-15(1)如图5-F-15甲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类型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3.[2022·宜昌]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教师详答【教材要点梳理】1.(1)厚薄(2)薄厚2.(1)两个球面球心(2)不变(3)F(4)焦点光心f3.会聚发散4.图略5.(1)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缩小(2)凸透镜光屏越小6.(1)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放大实(2)凸透镜物体光屏传播方向下调远离倒插7.(1)一倍焦距正立放大虚(2)远离8.(1)能倒立两侧(2)不能正立同侧(3)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9.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测定焦距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10.短长前后凹凸11.实虚焦点实虚【教材图片展示】二倍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缩小会聚光心凸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教材实验再现】(1)距离(3)蜡烛凸透镜光屏同一水平直线光屏清晰大小正倒物距像距。(5)①能像变暗②像变大像距变大③蜡烛在焦点以内蜡烛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6)②放大像缩小像③放大倒立缩小【章末分类训练】1.C[解析]从四图中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图a、b、d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图c中是凸透镜,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2.如图所示3.D[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应用。潜望镜和平面镜成的都是等大的虚像,A、B选项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成的是放大的虚像,C选项不符合题意。幻灯机成的是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故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