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嗅到(xiù)

倾侧(qūn)

揣测(chuǎi)

参差不齐(cān)B.绽开(zàn)

结束(sù)

薄雪(bó)

絮絮叨叨(suì)C.雪骤(zhòu)

温馨(xīn)

凋谢(diāo)

悄然无声(qiāo)D.菡萏(dàn)

荫庇(yīn)

和睦(mù)

果实累累(lěi)2、班里要举行“经典伴我同行”读书报告会,如果你向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C.这本书的《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建议大家阅读并思考关于“孝道”的问题。D.这本书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对我们理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很有帮助。3、下列词语或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朱自清《春》)B.朗润:晴朗潮湿。(朱自清《春》)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刘湛秋《雨的四季》)D.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史铁生《秋天的怀念》)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冬天的百草园和春天的百草园相比,显得很无味。B.从美女蛇的故事中,使我得到教训: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C.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

(2)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

(3)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

(4)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从学习态度上来看:《<论语>十二章》“逝者如斯”的比喻,《劝学》中“黑发”与“白首”的对比,都在告诫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学习方法上来看:《<论语>十二章》中,《学而》篇强调“____”《为政》篇强调“___”;而《劝学》则重在“______”。(各用文中的一个字作答)

4.《论语》中有不少成语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选文中出现的成语。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为什么“我”会说:“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找出最恰当的一个答案(

)A.因为“我”亲眼看见了猫咬鸟。B.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C.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从主观上认定是猫吃了鸟,所以“我”肯定地说:“一定是猫。”D.因为猫会吃鸟。2.文中第三只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文中的“三妹”是否是一个真正爱猫的人?请说明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阕写景寄情,下阕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_____

母亲啊___你是荷叶__我是红莲__心中的雨点来了__除了你__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_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