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挚(zhì)

宇宙(zhòu)

柏树(bó)B.惨淡(cǎn)

意匠(jiànɡ)

赋予(fù)C.渲染(rǎn)

惆怅(chánɡ)

碧空(bì)D.熟悉(shú)

朝暮(cháo)

朴素(pǔ)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漂渺无踪的。B.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C.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珠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了?D.在这种极形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堵的一顷刻。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B.听到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小明如坐针毡,感到十分难过。C.春游的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D.华山以险闻名天下,走在山梁上,就是再大胆的人也难免战战兢兢,产生恐惧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②____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______,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⑥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争胜利的原因是“______”。

②《过零丁洋》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不怕牺牲的句子是“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赵且①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⑤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⑧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且:将要。②苏代:人名。③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④曝:曝晒。⑤拑:通“钳”,夹住。⑥喙:鸟兽的嘴。⑦禽:通“擒”,捉住。⑧熟:仔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A.何陋之有?B.吾妻之美我者……C.故愿王熟计之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B.臣之妻私臣(私下)C.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担心)D.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下雨)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B.【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C.《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门庭若市”,【乙】文中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甲】【乙】两文讲的都是臣子进谏国君的故事,尽管进谏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国君最终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善”字就是明证。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成功进谏国君的故事。结合【乙】文,请指出苏代向赵惠王进谏时所用的方法,并简要分析这样进谏的好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江南”再发现胡晓明①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②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③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④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⑤“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1.读完《“江南”再发现》,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

2.第④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3.“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抒发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简要的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人生经常要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