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GPS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专业:测绘工程班级:08测绘班学号:姓名:指导教职称:副教授、助教资源工程学院 资源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摘要】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GP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在分析GPS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GPS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最后提出GPS引导实施道路工程一体化的构想。【关键词】GPS,道路工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目录1.引言 11.1GPS简介 11.2技术优势 11.3GPS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1.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2.GPS概述 22.1GPS定位原理 22.2GPS的组成 33.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43.1用于建立高精度的道路工程控制网 43.1.1控制网的布设 43.1.2数据处理 53.2GPS用于道路施工放样 73.3道路选线与中线放样 83.4道路的纵、横断面放样 84.GPS将引导道路工程一体化测量 84.1道路工程一体化的构想 84.2道路工程一体化的实施 95.小结 9PAGE121.引言1.1GPS简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可向人类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从70年代到1994年,GPS卫星星座布设完成,24颗卫星覆盖了全球98%的区域,耗资300亿美元。分布在6个不同的轨道面上的导航星座是由位于地球上空约2万米轨道上的卫星网所组成,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约为55°,各轨道平面升交点的赤经相差60°。在相邻轨道上,卫星的升交距相差30°,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因卫星网的布置格局,保证至少能同时观测四颗卫星,最多时可观测到十一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三维精确定位。1.2技术优势一般的测量如导线测量、三角测量都用经纬仪、全站仪进行观测,要求点间通视,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精度不均匀。常规测量方法的缺陷:测量规范要求附合导线长、闭合导线长需达到一级导线的标准,常规测量难以达到,常出现超规范作业。搜集到的控制起算点间一般很难保证为同一测量系统,这就存在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如果用不兼容的起算点,势必影响测量的质量。国家大地点破坏严重,影响测量作业[1]。而GPS则在最近的两年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这主要依赖于GPS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GPS测量有以下特点:测站之间无需通视。GPS测量不需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这一优点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使点位的选择变得更加灵活,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必须保持观测站的上空开阔,以便接受的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定位精度高。目前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6~2×10-6,而在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10-7,随着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软件及方法的不断改善,其定位精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观测时间短。目前,利用传统的静态定位方法,根据要求精度的不同,测量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约为1~3小时,为了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效率,利用短基线快速相对定位法,其观测时间只需几分钟。提供三维坐标。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亦可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不仅为其在航空物探、航空摄影测量及精密导航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程数据,同时也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测量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另外,GPS接收机一般重量较轻,体积较小,携带和搬运都很方便,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外业劳动强度。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和地域的影响[2]。利用GPS测量能克服上述列举常规测量的缺陷,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了高等级公路测设质量。1.3GPS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目前GPS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GNSS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技术的热点,随着全球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俄罗斯、中国和欧盟也都在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GPS一词也正在被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一词所取代。GNSS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欧盟的GALILEO系统,可用的卫星数目将达到100颗以上,可以说过去美国GPS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近年来,双星GPS,甚至多星GPS是GPS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外GPS生产厂家都推出了各自的GNSS产品。可以说,GNSS技术是当前卫星导航技术发展的一大热点,也是未来GP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蓝牙无线传输技术是当前的一大热点。近年来,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工业界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蓝牙技术可以取代数据电缆,支持无线通信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0M/s。目前,蓝牙技术在GPS接收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GPS生产厂商的大部分产品中都采用了此技术。如国产南方测绘灵锐S8x系列,中海达的V系列,瑞士徕卡RX1250、GS10、GS15GPS接收机,美国天宝的5800、R8系列GPS接收机都采用了蓝牙通信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使得一直困扰GPS测量人员的连接线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GPS接收机的“无线测量”,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当然,在蓝牙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用户在设置和蓝牙连接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并且蓝牙的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GPS在应用于建立高精度的道路工程控制网、道路施工放样和道路的纵、横断面放样等方面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GPS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1.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GPS的概念,技术优势,发展现状及前景;第二部分介绍了GPS定位原理和组成;第三部分介绍了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道路工程一体化的构想。本文通过研究GPS在道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体现出了GPS技术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极大优势。与传统全站仪控制测量相比,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对测区的地形要求比较低,而且相对精度比较高、观测时间缩短,操作更加简便,并可以全天候作业。在道路工程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控制测量方法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经济实用,前景广阔。2.GPS概述2.1GPS定位原理图2-1GPS绝对定位如图2-1所示,分布在地球上空的多颗导航卫星S1、S2、S3、S4,不停地发射无线电信号,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接收这些信号。导航仪根据星历表信息求得每颗卫星发射信号时在太空中的位置,计算卫星发射信号的精确时间,然后根据已知的空间定位卫星的瞬时坐标和信号到达该点的时间,通过计算求得卫星至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之间的几何距离ρ,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用户GPS接收机天线所对应的点位,即观测站的位置[3]。GPS绝对定位是以地球质心为参考点,确定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由于定位过程只需一台接收机,又称之为单点定位。由于卫星钟与用户接收机钟难以保持严格同步,实际上观测的测站至卫星之间的距离要受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同步差的共同影响,因此,观测的测站至卫星问的距离称为伪距。卫星钟差可以通过卫星导航电文提供的相应钟差参数修正,接收机钟差难以预先准确确定,可将其作为未知参数与观测站坐标在数据处理中一并解出。在一个测站上,理论上需要三颗卫星,但由于存在钟差,需利用第四颗卫星进行时间上的纠正,以保证时间上的同步,即至少必须同步观测4颗GPS卫星。2.2GPS的组成图2-2GPS的组成GPS由空间星座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如图2-2所示。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有4颗卫星。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组成,其中包括:地面监测站、主控站和注入站。用户设备部分:用户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用户接收机设备和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3.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3.1用于建立高精度的道路工程控制网公路控制测量是路线勘测设计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首先引入GPS的是公路控制测量。随着高等级道路的兴建,对路线勘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且己知点少,并且多数经过居住区,用常规手段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布网困难,而GPS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此外,在桥梁的施工、隧道外控制也需要高精度控制网。由于无需通视,GPS可构成较强的图形结构,特别是为量测常规测量中无检核的支点提供了方便。用GPS技术对常规测量建立的高精度边角网,与常规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能达到毫米级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公路控制测量中通常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也就是至少有两台GPS接收机同时观测,根据其中一点的坐标可推算出另一点的坐标,经处理后可以精确获得两点的三维坐标差。由于静态相对定位精度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和大地测量等测量领域,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将逐步取代以往的常规测量方法并广泛应用于道路控制测量中。GPS在道路初测阶段主要是根据道路路线走向选点埋石,点位应选在开阔通视良好的地区,然后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以此作为道路路线地形图、定线测设和施工放样的重要基础。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方法布设控制网,并具有布网灵活、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全天候观测等优点。3.1.1控制网的布设静态GPS测量技术主要用于建立公路首级控制网,控制网的建立过程如下:首级控制网采用E级GPS控制网,GPS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公路等级、沿线地形地物、作业时卫星状况、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因为GPS控制网作为公路首级控制网时,需采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故沿路线两侧每隔5-10km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GPS点。理论上GPS点观测时只须在3个GPS点上架设GPS仪同时观测即可确定这3个点的坐标。考虑到公路测量本身的特点采用6台GPS同时观测4个GPS点,这样可大大加快全线的测量速度,次级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或RTK附和导线。布网选点时应注意一下事项:(1)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的地区,并应易于安置GPS接收仪器。为了保证GPS信号不被障碍物遮挡,控制点周围最好不要有障碍物。(2)点位要明显,便于后期测量人员寻找。(3)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少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少于50m。(4)GPS点均应保证至少与一个邻近GPS点通视,而且有利于采用其它手段联测和扩展。(5)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会使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增强,应尽量避免。(6)控制点埋石的地面应结实稳定,易于控制点的保存。(7)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接。(8)选点人员在所选点位要水准联测时,需到实地勘测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9)E级GPS网相邻点间距离不得小于200m,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在土质地面埋设标石时,标石规格为(20cm×40cm×40cm)的混凝土标石;在岩石地面浇灌岩标时,标石规格为(20cm×30cm×15cm)的混凝土标石;同时在各点位附近明显固定的地物上,用红油漆书写点号及点位的指示方向线,以及到点位的距离,便于施测时寻找和后期使用。这里以某地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为例,共埋设E级点15个,控制网略图见图3-1:图3-1某地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控制网点位分布略图3.1.2数据处理基线向量解算采用中海达测绘仪器公司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软件进行处理,解算时按软件缺省设置(垂直角为15度,星历采用广播星历,解算类型为固定,基线最少观测时间为120秒等)进行。对于处理结果质量指标不合要求的基线,在分析原因后,适当进行取舍处理,因而有效地提高了基线观测效率,对处理结果质量指标符合要求的基线,按要求进行独立环闭合差检核,以最终确定基线的观测质量[4]。这里以观测的某地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控制网点为例,基线向量解算结果如表3-1:表3-1相对误差最大值环型基线Ratio中误差(m)X增量Y增量Z增量距离同步环BI042BI043.252022.20.0131439.2149536.5782128.2478704.5573BI043BI037.253086.90.0052856.428620.4578201.3152879.2336BI042BI037.252021.00.01431295.6432557.0271329.55771447.7071相对误差=0.98ppmWs=0.0128∑=0.0002∑=-0.0089∑=0.00533031.4980环型基线Ratio中误差(m)X增量Y增量Z增量距离异步环BI039BI036.253075.40.0068-897.056940.9836-1568.23561806.9051BI036BI038.252086.70.0045-2654.8740-956.4623-1356.59873129.9182BI038BI039.253072.30.00973551.9301915.47002924.82814690.0535相对误差=0.78ppmWs=0.0148∑=0.0008∑=0.0087∑=-0.00629626.8732绝对误差最大值环型基线Ratio中误差(m)X增量Y增量Z增量距离同步环BI035BI033.252456.30.00316897.26571569.86512681.23847564.2667BI033BI034.252045.90.0054-356.8642-598.3635-1035.94021247.2229BI034BI035.252415.60.0097-6540.3932971.51141645.30566813.2566相对误差=0.68ppmWs=0.0273∑=0.0083∑=-0.0098∑=-0.007415624.7462环型基线Ratio中误差(m)X增量Y增量Z增量距离异步环BI032BI029.252079.30.00452354.5621-1762.3201-2567.19843903.2613BI029BI031.253099.70.0075-2109.4626875.62541589.24832781.8028BI031BI032.252087.50.0091245.1001886.6819977.93981341.4731相对误差=0.74ppmWs=0.0168∑=0.0006∑=-0.0128∑=-0.01038025.5372点名xy中误差(m)E(m)误差椭圆F(m)ET(D:M:S)中误差(m)中误差(m)IVBI0562753055.8691521589.8595已知点IVBI0412747834.4852520895.4013已知点BI0432748465.1161521145.01820.00290.00320.0020151°21′43″0.00310.0027BI0422748166.5828521060.48320.00290.00220.0024153°48′32″0.00350.0027BI0412747834.4854520895.40190.00270.00370.0028145°11′28″0.00280.0032BI0402748006.0798520559.44330.00340.00280.0029147°18′08″0.00310.0024BI0392749212.9455522166.68240.00350.00360.0031150°40′37″0.00330.0038BI0382748756.5036522190.28250.00220.00340.0030147°10′52″0.00390.0027BI0372748495.0630522131.40710.00280.00310.0038149°23′53″0.00370.0029BI0362749342.9137522852.30430.00290.00350.0037146°55′47″0.00320.0031BI0352749415.5819522708.05810.00280.00320.0026117°27′26″0.00340.0028BI0342750325.5344523601.08020.00340.00280.0027153°25′24″0.00280.0035BI0332750416.6663523427.47870.00240.00320.0021127°30′25″0.00360.0021BI0322750508.0935524829.19110.00350.00400.0035137°50′34″0.00400.0038BI0312750318.5528524735.83430.00250.00420.0033148°51′20″0.00230.0039BI0302749687.4430525236.79310.00370.00410.0038139°56′45″0.00370.0025BI0292749934.1185525116.23130.00280.00430.0029149°42′35″0.00410.0039BI0282749108.4468525352.18090.00630.00450.0043171°25′47″0.00570.0042BI0272748959.0919525302.85820.00400.00390.0029152°28′53″0.00400.0037最弱点平面中误差点名xy中误差(m)E(m)误差椭圆F(m)ET(D:M:S)中误差(m)中误差(m)BI0282749108.4468525352.18090.00630.00450.0043171°25′47″0.00570.0042从以上表中可得:最弱点点位误差:0.98cm;最弱边相对误差:1/22543最弱点点位误差:0.48cm;最弱边相对误差:1/32510各方面的误差均满足《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精度要求。通过以上实例的研究,GPS测量观测时间短,费用低,精度高,可靠性强,可以看出GPS系统在道路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充分体现了这一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和高效益,能很好的满足施工单位的作业要求。3.2GPS用于道路施工放样公路测设测量相对公路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较低、实时性要求较高。在公路测设测量中通常使用RTK,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可用于中线、构造物放样等。RTK技术可与常规全站仪相结合,使GPS无需通视和全站仪灵活方便的优点充分发挥,可满足公路工程各种场合测量工作的需要,加快观测速度,提高质量。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是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其基本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能搜索到的GPS卫星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和自身的识别信息通过无线电设备实时传送出去。在设置的流动GPS接收机上,通过接收电台接收基准站传送的数据,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的动态位置(X、Y、Z)。在道路勘测中,运用RTK技术进行定线测量,可同时放线和中桩等工作,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5]。基本作业方法如下:
(1)在已知控制点上摆放一台GPS基准站,手持流动站测设路线的打桩作业。
(2)根据所设计的路线要求,利用计算程序计算路线中桩的设计坐标,并将路线中桩的设计坐标输到电子手簿中。
(3)在操作流动站时,只要输入需测设的点号,然后按解算键,显示屏会显示当前杆到设计坐标的方向和距离,移动流动站,当电子手部显示杆位与设计点重合时,在杆位写上桩位号即可。(4)将手部数据传输至电脑,即可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纵断的设计。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技术,该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其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一台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计算机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动态坐标和精度。RTK技术将改变道路测量模式,并能实时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3.3道路选线与中线放样在道路选线过程中,需遵守设计规范,避免过多经过房屋和占用农田,并尽量在原路的基础上施工。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后,需将公路中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桩点坐标输入到GPS电子手簿中,系统软件就会自动定出放样点的点位。由于每个点的测量都是独立完成的,不会产生累计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6]。放样时,只需由GPS电子手簿来完成,只要先输入各主控制点的点号,然后输入起终点的方位角、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度,直线段距离,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放样了[7]。3.4道路的纵、横断面放样纵、横断面放样时,先把数据输入到电子手簿中,生成一个点文件并储存起来,就可随时到现场放样。同时软件可自动与地面线衔接,并利用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通过绘图软件,可绘出沿线的各点的横断面图和纵断面来。因为所用数据都是野外采集而来的,不需要到现场进行测量,减少了外业工作。有需要时,可用GPS进行复合,传统方法则做不到。4.GPS将引导道路工程一体化测量4.1道路工程一体化的构想一般的测量如导线测量、三角测量都用经纬仪、全站仪进行观测,要求点间通视,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精度不均匀。常规测量方法的缺陷:测量规范要求附合导线长、闭合导线长需达到一级导线的标准,常出现超规范作业。搜集到的控制起算点间一般很难保证为同一测量系统,这就存在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如果用不兼容的起算点,势必影响测量的质量。国家大地点破坏严重,影响测量作业。GPS静态定位技术和动态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高效、高精度地完成道路平面控制测量。生产过程中若采用常规方法和GPS技术相结合,生产流程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使其测量施工一体化。具有实时测量功能的GPS系统能充分保障其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扩大GPS技术的应用领域,使其承担道路勘测的绝大部分项目作业,将包括路面铺装施工作业,线路土石方、桥涵工程施工测量,道路竣工验收测量,里程桩标定和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量。将坐标的转换、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量、道路选线设计、各个桩位的填挖量计算,到中线、边线放样,通过一体化测量的实施给予全部完成。4.2道路工程一体化的实施利用4-5台GPS实时测量系统,具体的作业分工:在施测沿线相距15~20公里左右的参考站A和B点分别架设两台GPS,提前几分钟开机,通过实时GPS测量将A站的WGS-84坐标准传递给B站。另外两台在两个参考站有效距离长达30~50公里带状区域内充当流动台,按设计的带宽测量地形图,并按一定的间距布测中线与边线木桩,实时得到它们相对于两个参考站的三维坐标,如果彼此互差在±3cm限差以内,取中数为平差值[8]。在完成一段作业任务后,向线路的延伸方向将参考站A搬站到C点,保持参考站B点不动,B、C相距15~20公里左右,同样C点坐标由B点通实时传递获得,完成第二段野外作业。依此方法,完成野外测量任务。
各项精度指标均在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每个点都有两个不同已知点的实时检核平差成果,如果参考站坐标传递存在问题,则会在计算流动点位的坐标差中显示出来。因此,整个测区的测量成果是可靠、精度较高、不需要进行内业处理的,只要根据同平面已知点位的高程进行坐标转换与高程拟合,就可以得到该测区的点位成果,根据转换后的坐标与高程系统输出相应的数字化地形图,用于输出修正后的线路模型,并推算出工程的土石方工作,就可以进入GPS引导下的里程桩测设、线路施工和竣工验收测量。一体化的测量将缩短道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时间,降低野外劳动强度,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5.小结本文研究了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建立高精度的道路工程控制网、道路施工放样、道路选线与中线放样以及道路的纵、横断面放样。通过实例分析,GPS用于建立高精度的道路工程控制网,满足精度要求。另外,本文还提出了GPS引导道路工程一体化测量的构想,GPS在工程测量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1)GPS作业有着极高的精度。它的作业不受距离限制,非常适合于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2)GPS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质量。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整个作业过程全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自动记录,并完成数据的预处理和平差计算。(3)GPS-RTK技术将彻底改变道路测量模式。RTK能实时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它可以直接进行实地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等。(4)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5)GPS高程测量是GPS测量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山岭较多的地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常规的几何水准测量较难实现,GPS高程测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参考文献[1]何亚倩,等.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探讨[J].科协论坛,2009.[2]伊廷华.GPS定位技术在结构振动监测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10.[3]吴志高,等.组合导航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4]刘翠芝,等.朝阳市GPS三维控制网建立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2007.[5]朱爱民,等.GPS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J].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马真安,等.GPS-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李秋实,等.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7.[8]黄金鸿,等.深入探讨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9]符彦,等.GPS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先队知识之解
-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非谓语动词
- 感染性胃肠炎护理
-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队会
-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金属切削加工
- 10kv高压倒闸操作
- 小学语文《半截蜡烛》解析
- 2019-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 《文化学概论》第三章-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38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必会)物业管理师(三级)考前冲刺知识点精练300题(含答案)
- JBT 14714-2024 锂离子电池X射线检测设备(正式版)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 民法典与医疗损害责任
- 《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导则》
- 锅炉本体安装单位工程验收表格样本
- 王蔷《英语教学法》总复习练习(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2022年4月自考03201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