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基本史实,能够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背景。通过相关地图及其历史线索的梳理,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格局和发展趋势有明确而清晰的定位与认识。并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术繁荣亦能促进社会进步。【基本历史概念须知】*社会变革:特定社会阶段内,不同阶级之间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司法、军事等不同手段的调整而进行的大规模利益分配变化方式。*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这种转型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式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轴心时代:公元前80年到前200年,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世界的几个文明同时出现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人类意识”首次觉醒,进入理性思维时期,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他们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春秋:BC770~467春秋:BC770~467战国:BC4675~221年【浏览本课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战国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由宗法分封制的“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政体的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概况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政治变动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全面、最彻底、最有成效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全面、最彻底、最有成效的。改革原因直接矛盾:富国强兵的理想与落后的社会状况之间的矛盾根本矛盾:落后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的变革时代特征井田制开始瓦解,但新的阶级尚未形成富国强兵以完成霸业成为各诸侯国共同追求战国时期的变革时代特征土地私有化趋势明显,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并强烈要求改革以提升政治地位商鞅变法背景内容影响继承下的“争鸣”——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学派代表人物时间代表阶级治国理念其他主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阴阳家邹衍注意:代表阶级有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以及下层平民、手工业者学派特征与成就先秦儒学关注现实问题,主要是一些治国原则与道德准则。提倡德治,强调道德感化,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崇尚自然,超越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家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求,成为变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墨家讲求实际、功利,一度成为显学(民间大兴)。百家争鸣的3大深远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思维梳理】以结构图的形式,展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政治变动、诸侯纷争、变法运动、学术争鸣”之间的关系。
【探究·解疑】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变动(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史记·楚世家》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材料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状况?是西周哪些制度崩溃的表现?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洪煜《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将宗庙里作为牺牲祭品的牛,用于田间耕作结合图片和材料,新型工具和耕作技术的使用具有怎样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
诸侯纷争的结果……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根据材料分析说明,诸侯纷争带来怎样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结构的变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思想活跃——文化下移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致使“私学勃兴”。——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2.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重用,新兴地主阶级壮大。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盛促进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焦点争论问题各思想家主张人性善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生态度上
【历史认知拓展】1.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表现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2.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和前350年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实质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内容措施作用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优势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实行什伍制度兵源得到可靠保证经济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生产积极性(是秦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奠定了中国抑制商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推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了社会秩序,加强对人民管理和控制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文化焚烧诗书、制定秦律加强力思想控制,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习俗强制分家,禁止父母兄弟同室居住,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改变生活方式,发展小农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特别提醒1: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财政收入。只有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特别提醒2: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4.私学的兴起(1)春秋以前,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称为“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导致学术下移,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在这一过程中,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春秋后期,上层贵族愈发腐朽,只有士还保有传统的六艺知识,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2)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带动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5.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抑制土地兼并。(2)抑商:①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例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的政策;这些事例表明,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社会地位较低。②实行专卖制度,限制民营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例如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③对民营工商业加重赋税征收。例如: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即“重租税以困辱之”。由于征税人员经常会从中牟取私利,商税的实征额要比朝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仓储服务合同标的与服务细节
- 2024年度云计算平台技术支持及维护合同
- 2024年度工程项目合作与技术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品牌授权合同授权产品范围及授权期限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电动窗帘核心算法
- 疫情房屋租合同模板
- 法律合同范例库
- 商事合同模板
- 2024年度单位与物业公司绿化养护合同
- 渔具渔网采购合同范例
- 高标准农田施工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 太阳能发电技术在航天与航空领域的应用
- 《中西方的节日》课件
- 《应用文书写作》课件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马工程笔记】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 保险精算原理
- 养老院人力资源管理
- 敬老院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生物技术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 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八版)习题及答案 乔志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