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临沂中考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C1-35.5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葡萄酿酒C.冰雪融化D.矿石粉
碎
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误;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矿石粉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o
2.将下列家庭中常用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纯碱C.蔗糖D.花生油
D
【详解】A.食盐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B.纯碱是碳酸钠,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C.蔗糖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D.花生油难溶于水,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D。
3.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食
60-盐
501
r水
一
C.量取液体D.蒸发食盐水日J
c
【详解】A.稀释浓硫酸需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如装置气密性良
好有气泡冒出,正确。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错误。
D.蒸发食盐水使用蒸发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正确。
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3
A.两个氢原子:H2B.铝离子:Al
C.三个氮分子:3电D.硫酸铁:FeSO4
C
【详解】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
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铝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
C、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氮分子表示为:3N2,选项正确;
D、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根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是:
生(SQ),选项错误;
故选:Co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在Ch中燃烧生成HC1,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B
【详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水分子和品红分子均在不断运动,可以说明分子在不
断运动,正确。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易于压缩。正确。
D.明在C12中燃烧生成HC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正确。
故选:B。
6.“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
B.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C.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
A
【详解】A.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一氧化碳,充分吸
入氧气,正确。
B.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可能因新鲜空气流入增加氧气浓度,造成火势加剧,错
误。
C.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可能因电打火引发火灾或爆炸,错误。
D.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故选:A。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D.少量氯化筱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B.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所以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正确。
D.氯化钱和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
故选:B。
8.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分子由C、II、0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过氧乙酸的化
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是由C、H、0三种元素组成,故
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X2+1X4+16X3=76,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
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详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的物
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C、CO2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
性质)的性质,既利用了C0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
故选:C»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D
【详解】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条件下都不会与氧气反应,正确。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正确。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不是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
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选项错误。
故选:Do
11.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能使酚酸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物质食醋橘子汁食盐水炉具清洁剂
pH24712
A.食醋B.橘子汁C.食盐水D.炉具清
洁剂
D
【详解】能使酚醐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物质的酸碱性可用pH表示,pH小于7为
酸性,pH等于7为中性,pH大于7为碱性,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大于7,是碱性物质,
故D项正确;
答案:Do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a(OH)2+CO2=CaCO3^+H,OB
A,
2KMnO4=K2MnO4+MnO2+O2t
高温
FeO+3CO2Fe+3CO
CaO+HO=Ca(OH)232
22D.
B
【分析】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不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3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B。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出。和出。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
分子构成,则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则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C与C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CO与O2燃烧生成CO2,则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可以
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
理念相符的是
A.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增加肥料
B.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
【详解】A.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会排放粉尘等大量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错误。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会污染水体,错误。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错误。
故选:C。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
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
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
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
成硫酸铜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CO
16.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钢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A
【详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符合
题意;
B、硫酸铜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钏和氯化铜,有沉淀生成,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
题意。
故选Ao
17.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B除去C02中的少量HC1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除去NaOH溶液中的g2«)3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D检验C()2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A.AB.BC.CD.D
A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点燃,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
味的是羊毛,无该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HC1气体和二氧化碳都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因此无法除去CO?中的少量HC1气体,
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C、向NaOH和Na2C0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会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
方程式可表示为:Ca(°H)2+Na2CO3=CaCC)3'+2NaOH,但由于澄清石灰水过量,
因此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D、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
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Ao
1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稀盐酸的质量g向-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溶液质量电
B.°KC1的质量g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氧
气
的
质
量
D.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铳的作用
B
【详解】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
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正确;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溶液的质量,先增加,待溶
液饱和后,质量不再增加,但是开始时溶液质量不能为零,故选项不正确;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反应后生成
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开始时固体质量增大;反
应结束后,由于此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体质量就不再改变;所以整个实验过程固体
质量会先增大,然后不变,故选项正确;
D、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镭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催化剂的反
应速率快;但二氧化镒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因此最终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第H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40分)
19.化学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1)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要科学使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中有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
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氢燃料电池利用氯气和氧气在伯
(Pt)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从环保角度看,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3)“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
实验中用到了小苏打,其化学式为o
(4)铜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其反应原理:2Cu+H2(D+O2+X=Cu2(OH)2cO3,
其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O
(1)+1(2)无污染
(3)NaHCO3(4)CO,
【小问1详解】
0元素通常显-2价,Na元素通常显+1价,而化合物整体化合价显。价,设次氯酸钠中CI
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一2)=°,解得产+1,故填+1:
【小问2详解】
氢气和氧气在柏金属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其反应产物仅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故填:无污
染;
【小问3详解】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s;
【小问4详解】
根据化学和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一致得知,反应前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
2Cu、211、30、X,反应后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2Cu、21k50、1C,两者比较得知,反应后
比反应前多1C、20,而一个C原子和2个0原子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
20.节能减排中“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将二
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o—氢原子
•一氧原子
—碳原子
甲乙丙丁
反应前反应后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化学式)。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写出一条即可)。
(1)CUt(2)
(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小问1详解】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指氢气、乙是指二氧化碳、丙是指水、丁是指甲烷,其中属于有
机物的是用;
【小问2详解】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等。
2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话、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所示,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
c.洗脸擦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
通电△小
2H2O=2H2,+。2T
(1)肥皂水(2)①.2:1②.(3)c
【小问1详解】
鉴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
多浮渣的是硬水。
【小问2详解】
水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不是质量比)是1:2,
故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小
2H2。^2凡,+。2T
【小问3详解】
a.用淘米水浇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c.洗脸擦肥皂不关上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
故选Co
22.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1)某校食堂周五午餐食谱的部分内容:馒头、米饭、炒鸡蛋、红烧牛肉、炒油菜等。红
烧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______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
(2)老年人为预防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所需的元
素。
(3)佩戴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
性炭具有性。
(4)“庄稼一枝花,全常肥当家”。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填序号)。
a.NH4HC03b.KNOb.KN03c.Cac.Ca(H2P04)2
(1)蛋白质(2)钙##Ca(3)吸附(4)b
【小问1详解】
牛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摄入体内可转化为氨基酸。
【小问2详解】
骨质疏松症是缺钙引起的,可食用含钙元素的食物进行补充。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小问4详解】
复合肥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a.NH4HC03只含N一种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b.KNOs含N、K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c.Ca(H2PO4)2只含P一种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3.载人飞船舱内常用高氯酸锂(LiC104)获得备用氧气。生活巾,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甲图乙
(1)由图甲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锂原子与B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o
(3)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4)锂原子与图乙中(填“A"、"B”或“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6.941
(2)LiCl(3)8(4)C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
【小问2详解】
质子数=原子序数,17号元素是氯元素,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氯原子,锂原子和
氯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锂,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
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
【小问3详解】
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表示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9=2+8+x+l,尸8;
【小问4详解】
锂原子与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4.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TC5mL5%的稀盐酸2(TC5mLi0%的稀盐酸
①②
C.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1)A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
件之一是。
(2)B实验中,试管(填“①”或“②”)中的铁钉会生锈。
(3)C实验中,试管②内反应更剧烈,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与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1)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①
⑶①.酸的浓度②.Fe+ZHCbFeC'+H2T
【小问1详解】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碎片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着火点
低,所以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
着火点。
【小问2详解】
生锈需要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所以①中的铁钉会生锈。
【小问3详解】
加入的铁的形状、质量相同,酸的种类相同,温度相同,加入酸的体积相同,但酸的浓度
不同,②反应更剧烈,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的浓度有关。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U+H2
25.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酸、碱、盐及金属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
“一”两端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利用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金属
(1)某运送硫酸的罐车发生侧翻,造成硫酸泄漏,为防止造成腐蚀和污染,用熟石灰进行
处理。这是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同学利用反应⑤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锌粒加入一定量的CuSOi溶液中,充分反
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填化学式),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1)H2S04+Ca(OH)2=CaS04+2H20
(2)①.Cu②.Zn+CuS0.|=ZnS04+Cu。
【小问1详解】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a(OH)2=CaSO4+2H2O
【小问2详解】
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得到无色滤液说明滤液中无硫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
铜(化学式Cu),无法确定是否有锌剩余。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C)4+Cu。
2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溶
解
度
g
(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C时:向盛有3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为go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
方法提纯a»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t1(2)60
(3)降温结晶(4)a>b>c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t/C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所以对应的溶解度相
等。
【小问2详解】
在t「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所以向盛有3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50g水中最多溶解10g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的质
量为50g+10g=60g,
【小问3详解】
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比较明显。
【小问4详解】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也就是同等溶质情况下对应溶剂的关系
为a〈b<c,所以对应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27.芯片、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有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制
造光导纤维要用到高纯二氧化硅,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过如下工艺流程
可以分别制备高纯硅和商纯二氧化硅(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硅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居第二位的(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高温小
SiO2+2C=Si+2COt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其中SiO2发生了o(填
“氧化”或“还原”)反应。
(3)反应②和反应③都属于置换反应。工艺流程I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
化学式):工艺流程n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1)非金属(2)还原
高温
SiCl4+O2SiO-,+2Cl2
(3)①.HC1>Cl2②.
【小问1详解】
硅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小问3详解】
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物质可循环利用。从流程中气体A和气体B既是原料又是产物可循环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粗硅与气体A反应生成SiHCh,SiHCb与氢气发生置
换反应生成Si和气体A,所以气体A是化合物,含有氢、氯元素,是HC1。气体B和硅反
应生成SiCk,SiCL和氧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气体B,所以气体B是单质,含
有氯兀素,是C1.2。
工艺流程II中反应③是SiCl4和02反应生成SiO2和。2,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SiCl4+02=SiO2+2Cl2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短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12分)
2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实验室利用高锌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
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里,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通常情况下,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室制取
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1)①.长颈漏斗②.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①.B②.D
【小问1详解】
如图所示,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
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小问2详解】
实验室里,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物是固液条件
是常温,因此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型即装置B,故填:B;
硫化氢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
置D,故填:D,
29.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
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
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2c。3:
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钢溶液显中性:碳酸钞【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醐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凡滴氯化领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酥溶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民村出租田地合同范本
- 农村院落租房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地皮合同范本
- 乡镇门面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租地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招商加盟合同范本
- 出租水泥模具合同范本
- 北京市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个人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农村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
- (完整版)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300题含答案【完整版】
- 四肢创伤影像(X线)诊断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DZ∕T 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医院营养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