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治疗作用第二针灸配穴原则第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教学内容定义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WHY?第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针灸治疗学定义。掌握针灸治疗作用。掌握针灸治疗原则。第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定义针灸---工具----《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运用----《中基》《中诊》《中内》学---学科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第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第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疏通经络第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疏通经络又称解结。指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祛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第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机理]人体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是沟通表里内外、气血循环的通路。就病理而言,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病可先起于外,由经络先病而后内传脏腑;或病先生于内,由脏腑先病而后反映于经络。故针灸能运行气血,治疗经络气血痹阻;针灸能通畅脉道,驱邪外出,治疗经络气血邪阻;针灸能调畅气机,治疗经络气血逆乱;针灸能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经络气血偏盛偏虚。 第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疾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大凡针刺的一切方法,都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例如]实寒证针用泻法加灸、虚寒证用补法加灸。第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举例]阑尾炎、胆囊炎在腹痛、胁痛的同时,都可在其下合穴附近找到压痛点。这类病证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腑腑经络气血盛衰变化,并反映于经络,取这些穴位治疗,可缓解疼痛。第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举例]1.“不通则痛”2.《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扶正祛邪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扶正就是利用针灸方法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正气得复而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利用针灸方法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使病邪得除而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化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作用的过程。 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1.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例如]:艾灸多为扶正、刺络放血多为祛邪2.选用适当的针刺手法
[例如]:扶正用补法,祛邪用泻法 3.选用部份有补泻性能的穴位[例如]:如膏肓俞、气海、关元多偏补而用于扶正;十宣、中级、人中多偏泻而用于祛邪。 4.根据邪正消长转化,病证标本缓急,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调和阴阳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达治愈疾病的目的。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机理]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针刺补泻手法和经穴配伍来完成的。 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举例]补阴泻阳:如阳气盛阴气虚之失眠,宜补照海,泻申脉。 补阳泻阴:如阴气盛阳气虚之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 从阴引阳:如六腑病(阳)取募穴(阴位)。 从阳引阴:如五脏病(阴)取背俞(阳位)。 阴中求阳:阳不足者,补阳时兼以滋阴。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举例]阳中求阴:阴不足者,滋阴时兼以补阳。 滋阴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目昏眩,可补太溪,泻太冲。 补阳消阴:脾阳虚乏,湿浊困脾之嗜睡,可补脾俞,泻阴陵泉。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针灸治疗原则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补虚与泻实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辨虚实] 虚证——表现为人体正气不足的一类证候。 实证——表现为邪气亢盛的一类证候。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针对虚证、实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补虚——扶助正气,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 泻实——祛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1.选用正确的补泻手法: 虚证——用补法 实证——用泻法 2.选择一些有偏补或偏泻作用的穴位: 气虚取气海,阳虚取命门。 祛痰取丰隆,泻热取大椎。
3.选用一定的针灸方法: 灸法偏补,刺血法多泻。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清热与温寒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辨寒热] 寒证,是由感受寒邪,或体内阳虚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热证,是由感受热邪,或体内阴虚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灵枢•经脉篇》:“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 清热——指热证用清法,用针法疏热、清热、泻热,即以寒治热。温寒——指寒证用温法,用针灸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即以热治寒。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1. 运用一定的方法操作: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候气散寒。 针刺凉泻法——透天凉 针刺热补法——烧山火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2.选择一定的治疗方法:
艾灸、火罐、火针等方法可以温寒。三棱针、皮肤针、毫针放血可以泻热。 3.选择某些有特殊作用的穴位:
热证取荥穴,如心热泻劳官。 点刺大椎、曲池、十二井穴泻热。 阳虚灸命门、关元。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局部与整体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辨局部与整体]辨局部——局部症状。 辨整体——某一疾病的病因,全身情况的综合辨证。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局部治疗——指治疗解除局部症状。 整体治疗——指治疗某一疾病的根本原因。 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是根据疾病的局部表现与整体的联系而制定的原则。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局部治疗——对症治疗,属治标。[例如]:如牙痛、面瘫取地仓、颊车。 整体治疗——对证对因治疗,属治本。[例如]:如阳明头痛取太溪、太冲滋阴潜阳。 局部与整体兼顾——病证结合治疗。[例如]:脾虚泄泻,取大横、天枢止泻,整体取脾俞健脾。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治标与治本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辨标本]标——指事物的现象。本——指事物的本质。1.以疾病而分:症状为标,病因为本;2.以正邪而分:邪气为标,正气为本;3.以病位而分:体表为标,内脏为本;4.以疾病发生而分:新病、继发病为标,旧病、原发病是本。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治标与治本是根据标本学说及疾病的缓急情况而制定的治标、治本及标本同治的基本原则。治标——应急情况下缓解病情、解除新病的治疗。治本——对疾病根本原因的治疗。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1.急则治标:在紧急情况下,标病急于本病时,应先治标病,后治本病。2.缓则治本:在一般病势不急的情况下,根除本病,正虚者扶正,邪盛者祛邪。
3.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并重时,采用二者兼顾。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辨同病与异病]同病——病位、病症同,证及病机异。异病——病位、病症异,证及病机同。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用不同方法治疗。异病同治——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其实质是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病机不同,则治法异,取穴异,手法、方法异。如胃痛:肝气犯胃——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取期门、章门、太冲、中脘、足三里,针用泻法。脾胃虚寒——宜补脾益胃,温中散寒,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针用补法加灸。饮食积滞——宜消食导滞,通调腑气,取中脘、建里、天枢、公孙、内关,针用泻法。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方法]2.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出现相同病机变化,则治法同,取穴同,手法同。如直肠脱垂、子宫下垂、胃下垂均为内脏下垂性病变,病机均为中气下陷,故可益气举陷,针灸百会、气海、中脘。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6.三因制宜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定义]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季节、时辰、地理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满铁剪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仿皮护套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丝大方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药注册法规培训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无缝运动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家庭健康数据云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木制门及其框架和门槛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健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研究
- 《里耶秦简(壹)》复音词研究
- 2025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导读附案例详解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案例)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4版》课件 第1、2章 概论、需求预测与管理
- 护理礼仪与人文关怀
- 患者隐私保护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教材复习-第六章 圆 与圆有关的概念及性质
- 2025年村两委工作计划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