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11针灸科常用操作技术针刺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一、刺前准备1细适宜的针具。2针为原则。常用体位主要有:1>仰卧位:适用于取头面、胸腹和四肢的部分穴位。23>侧卧位:适用于取身体侧面的穴位。4>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颈部、胸部和四肢的部分穴位。5>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项和背部穴位。3、消毒:1>针具的消毒2>医生手指的消毒3>针刺部位的消毒。二、进针方法: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切按在穴位上,以右手持针,紧靠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主要适用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提起的皮肤上端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三、行针法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1、行针的基本手法:1>提插法。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反复上提下插。2>捻转法。将针左右来回捻转。2、行针的辅助手法:1>循法:用手指顺着经络的循行路线在腧穴的上下轻柔地循按。2>弹法:在留针的过程中,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身轻微震动。3>刮法: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拇食、中指的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动针柄。4动。5状如飞鸟展翅。6四、补泻手法1、提插补泻1以下插用力为主。2以上提用力为主。2、捻转补泻123、疾徐补泻4、迎随补泻125、呼吸补泻6、开阖补泻1>开阖补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2>开阖泻法。出针后摇大针孔而不按。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五、针刺异常情况与注意事项1、异常情况:1>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a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致针刺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a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b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c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为弯针。a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b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c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定位,手术取出。预防: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5>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a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b现象: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断则皮肤呈现青紫色。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2、注意事项:1>过饥、过饱、醉酒、劳累过度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身体过于虚弱的患者,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用卧位。2>不宜针刺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一般不宜针刺。此外,小儿不能合作,一般采用速刺不留针。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6>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严格按要求操作,以免发生事故。灸法一、灸法的作用: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二、灸法的种类和适用范围〔一艾炷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3~7寒轻证。〔二艾炷间接灸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0.5cm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0.5cm55~7虫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0.5cm2cm温火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如阳痿、**以及外科疮疡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至皮肤出现红<三艾条艾条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min,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此为悬起灸。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离皮肤2~3cm般每穴灸10~15min,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四药条灸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常用的有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7~10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五温针灸约2厘米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得推广。三、注意事项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灸法应用广泛,虽可XX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拔罐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儿童同样适用。还称 "拔子"。有火罐、气罐等一、操作方法: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二、操作步骤:术前准备<1>确定处方。<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 用大小适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擦洗消毒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温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先将罐放在火上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 ,不可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体温为宜。施术首先将选好的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一般有两种排序:<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相隔1--2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又称"弱刺激法"。询问火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假如用玻璃罐,还要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情况>,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着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拔罐时间,15~10,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药理学考试模拟测试的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销售技巧与评估的关系考题试题及答案
- 如何选择美容师培训机构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实操考试的常见题型试题及答案
- 临床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零售项目培训
- 汽车美容师项目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碳笔写字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考生的汽车维修工素质提升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复习指南试题及答案
- 雅安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和征收安置房分册
- 2025年仓储物流合作管理协议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二试卷真题(含答案)
- 木结构施工协议书范本
- 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咖啡厅环境布局设计》课件
- 安装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2022年(浙江)二级造价工程师《安装实务》真题
- DBJ33T 1289-2022 住宅厨房混合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甲状腺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