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各册疑难问题解答
一年级上册:
一、“数一数”单元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内容单调,能否将其与“比一比”
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
1.为什么将两部分内容分开编排?
“数一数”“比一比”以及“分类”三部分内容在原通用教材中均编排在
“准备课”一个单元中。实验教材将它们分开编排,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1)在入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全方位
的了解学生数数、认数的情况,“数一数”单元编排时在原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拓
宽了场景,丰富了情境中的资源,将人物数量增加到20个,给学生提供充分展
示其已具备知识的机会,以便老师在今后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有
的放矢,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老师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帮助学生熟悉自己
的校园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嗷”单元的内容虽然简单,但作用是很重
要的,它对后面有针对性地教学非常有帮助。
(2)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
用的方法。为了充实学生的相关知识,编排时;在“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基
础上,增加了比长短、比高矮等具体量的比较构成“比一比”单元;在按单一标
准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内容,构成“分类”单元。
综上所述,各部分内容分开编排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2.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这一单元反复让学生数图中事物的个数,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如何
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
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老师把主题图制成课件,使人物和情境动
态化,学生对这样的画面很感兴趣,也愿意数画中的事物;有的老师将学校的背
景画在黑板上,边画边请学生说一说画了什么,有几个;很多老师还在主题图的
基础上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室、校园里的事物,将数数活动和学
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会很感兴趣。
(2)如何把握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准备课,虽然出现了1〜10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
掌握10以内的数数,也不要求学生认识1〜10各数。只是让老师全面、充分地
了解学生数数和认数的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会认数,还要了
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按要求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二、在本册教材中出现了“从左数……”,”从右数……”的要求,但是
学生尚未正式学习左、右的概念,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是否会太难?
左右的正式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进行。但是在一年级上册的某些习题中出
现了“从左数……”"把右数的……”等要求,很多老师担心学生不能正确理解。
其实,这里说的左右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仅仅是指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确定左右。
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线索——左手、右手,左眼、右眼以及写字、读书的顺序等
日常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进行判断。如果个别学生判断困难,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
提示,例如,“给从左数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也就是从你的左手边数第……”
以帮助学生明确题目中左、右的含义。
三、在分类教学中,有的学生分类的结果与答案不符,老师应如何评价?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差异。例如,题目的
要求是“找出上图中不同的是什么?”个别学生的答案是护士,因为只有护士戴
帽子。对学生的这类看似有一定道理的答案该如何评价呢?我们认为,当学生出
现这种答案时,老师首先要肯定他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老师不要鼓励学生这样的
思考方式,而是引导学生抓住事物间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否则学生会认为这种
“标新立异”的分类结果是值得提倡的,从而导致头绪众多,结果繁杂,失去了
分类教学的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目标。
四、在看图列式时,已知总体求部分,学生列加法算式是否可以?
由于图中两部分的数目都可以数出来,所以学生这样列式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师不应该断然否定。但这不等于可以放任学生的想法,老师还是要正确引导学
生理解题意,明确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否则一旦形成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学
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当数目增大,不能通过数数知
道两部分的确切数目,学生的这种解题思路就会受挫。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类情
况,建议老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作对错的评价,可以先请学生依次说一说这
张图提供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然后逐步帮助学生理清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明确这类问题应用什么方法解决,从而达到学生正确列式计算的目的。
五、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数的分解、组成是否有必要?
数的分解、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是i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在数的
认识和加减运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巩固对数的大小和数序的认识;其
次,数的分解组成对学生建立一图四式的表象、理解加减运算的关系是很有帮助
的;再次,数的分解、组成也是进行加减计算的基础,尤其是10的分解和组成,
在计算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要经常用到。基于以上考虑,仍然应将“数的分解、
组成”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
六、”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中的两个争论。
1.能否先教学平面图形,再过渡到立体图形。
我们提倡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认为
先教学平面图形的效果更好,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教材先编排立体图形,之后再
是平面图形,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基本是立体图形,而对平面图形的感知比
较少,将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可以借助学生日常已有的图形经
验以及对物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儿何形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表象。
(2)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在向学生
渗透面构成体的关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和形成的过程。
2.用球是否可以画出圆?
在完成练习五第5题时,老师们在“用球是否能画出圆”这一问题上存在争
论。从理论上讲,如果通过一些工具把球固定住,让铅笔始终垂直纸面,沿着球
画大圆,就能够画出圆来。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难
度。不过在实际教学中确实有过学生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用硬纸板把球紧紧地
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圆柱竖在桌子上,然后沿着这个圆柱的底的边缘画出圆。这
种方法成功地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巧妙地将“用球画圆”转化为“用圆柱画
圆”,对变换思路、解决问题颇具启发。
七、教学“认识钟表”单元时的几点困惑。
1.学生对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
“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半时。有老师提出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1时=60分,在用电子表显示半时的时候,学生对双点右边
的“30”表示半时不易理解。其实,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只要知道“30”
表示半时,知道半时怎么写就达到要求了,不要求学生根据时、分的关系进行推
理。所以,教学时注意不拔高要求,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
识,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一段时间是否也用“时”表示?
有关时间叙述和书写的问题,我们依据的是国家计量局颁布的《常用法定计
量单位名称与符号简表》。简表中有关“时间”的具体规定如下:
量的名称单位的中文错误的单位名正确的单位符号
名称称
(亦读法)
时间国际中文符
符号号
年a年
小时点钟h时
分分钟min分
秒秒钟s秒
根据此规定,在书写单位名称时,只使用“年”“时”“分”和“秒”,在
叙述时可以使用“小时"和''分钟”。
八、关于实践活动的几点疑问。
1.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内容在课堂上操作有困难。
在本套教材中,低年级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采用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
动材料,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应
用过程。
有的老师认为,个别实践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上不好操作。其实,教材中实践
活动的内容仅仅是提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根据学生
的情况进行增减或修改,从而使活动的可操作性更强,切实提高学生从实际生活
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2.实践活动内容较多,一节课很难完成所有活动。
教学中,可以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老师不必在一堂课内完成所有的游
戏,可以将活动分散进行。例如,在学习加减法后进行送信的活动,在学习序数
后进行起立的游戏……此外,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例如,将学生分为儿个小
组,由老师安排或小组选择要做的活动,这样做既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
在共同活动中体会同伴合作和游戏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
一、为什么“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有的老师认为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比较简单,一年级上册教学序数时(如
下图),就要辨别左右,所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比较合适,安排在一
年级下册晚了些。
从左数,小女孩排第儿?妈妈排第儿?
教材现在这样的编排有如下考虑。
(1)在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而左右的
相对性对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7〜9岁,
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如果按此规律,学生在8岁时,也
就是在二〜三年级时,学习左右相对性比较适宜。但考虑到学前教育,以及后续
知识的学习等因素,教材把左右的相对性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下册。
当然如果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考
虑到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所以
教材中安排了左右的相对性内容。
(2)一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在没有认识左右时,就要回答类似“从左数
起(或从右数起),谁在第儿?”的问题,这时就要先辨别左右再数数。由于我
们读书、写字等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所以在教学序数时可以利用学生这
些已有的生活经验。
二、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尺度问题。
1.如何把握左右的相对性的教学要求?
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认识的难度,教材只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
体会,没有安排脱离操作判断左右相对性的习题。教学时,也应该根据一年级学
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适宜的活动。如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
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宜作书面考试。
2.在练习中如何判断左右的相对性?
有老师反映,在左右的练习中,有时左右的相对性回避不了。如上图“女孩
的左边是谁?”就有不同的答案,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上述问题就是判断左右时以谁为标准的问题。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
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
(1)观察的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如下图),一般确定左右的标准是观察
者。
圆的左边有(3)个三角形,右边有(4)个三角形。
(2)观察的对象是人或动物,有两种情况。
①当问及的问题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一般以人或动物
为标准。
他(右)手拿着计算器。小猫抬的是(左)爪。
②当问及的问题不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以谁为标准皆
可。
女孩的左边是谁?小狗的右边是谁?
如上左图,如果以观察者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奶奶;如果以女孩为标准,
女孩的左边就是爷爷。像这样判断照片中某人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时.,以照片中的
人或看照片的人为标准都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标明参照
的标准,如给下图中的某人或某动物加上标明参照标准的说话框,这样就没有异
议了。
三、有关计算教学的问题。
1.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内涵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这一点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并很快在课堂中得到明显体现。但随着改革的逐
步深入,一些问题浮现出来,老师们也由最初的激情实践,转为理性思考。
(1)是不是算法越多越能体现多样化?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算法多样化追求是尊重差异、尊重本色、尊重真实,学
生自发想出的算法是最真实、最本色的。因此教学应实事求是,应主要呈现学生
自发想出的算法,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或推荐i般性的算法。
不能为多样而多样,让学生绞尽脑汁,想出与众不同的,费解的算法。
(2)如何处理学生的多种算法?
对于学生出现的算法,不能散乱的摆放在黑板上,应该进行分类梳理,逐一
分析算理。
我们结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说明。如12-9,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一
些算法。
①破十法:10-9=1,2+1=3。
②连续减:12—2=10,10—7=3。
③想加算减:9+3=12,12-9=3o
④其他,如数数,联想:11-9=2,2+1=3等。
对于这些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罗列的层面上,应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选择一
般性的算法,如第①〜③种,让学生理解其算理。可采用先让汇报学生讲算理,
再让其他学生复述算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他人算法,修正自己的算法,在原有
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
(3)在多种算法中教师能否有一定的倾向性?
在诸多算法中,有特殊算法和•般性算法。特殊算法往往受到数据和个体思
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某种特殊算法对某人或某一题比较适合,但对另一一人或另
一•题可能就不方便了,有的虽然可行,但操作烦琐,效率比较低。而一般性算法
具有通用性和简捷性,一般不受个体和题目的限制,是通法通则。如上面呈现的
“破十法”“连续减”以及“想力口算减”都是一般性算法,其中最具优势的是
“想加算减”。其原因是:第一,简便快捷。因为“破十法”、“连续减”都
需要两步,而“想加算减”只需一步。它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如在多位数减法
中,当某一步需要退位时,如果用“破十法”或“连续减”计算,仅退位这一步
就需要两步计算,如此下来整个计算步骤就会增加,出错率也会增加,如果用“想
加算减”整个计算就变得简捷明了。第二,沟通了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第三,能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既然“想加算
减”有如此多好处,那么教师能否倾向于“想力口算减”?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要
注意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一般方法之间的关系。在开始学习时,儿种一般性算法
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采取一定策略,让学生
逐步体会“想加算减”的优势,促使学生自发选择和掌握“想加算减”的方法。
2.本册的计算,在熟练程度上有无量化标准?
本册的计算都是最基本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第56页评价建议中提出
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100以内的加减法”绝大多数学生
应达到每分钟做2〜3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此标准适当
调整。
3.如何处理练习量不够的问题?
本册计算非常重要但练习量不够,学生要达到计算熟悉仅靠课本上的习题远
远不够。借助一些常规性的口算训练方式,可能对熟练掌握本册计算有所帮助,
现简要介绍儿种,供参考。
(1)制作口算卡片,经常练习。
可以用硬纸自制,每张纸大约长25厘米,宽10厘米,上面写一道算式,供
课堂练习用。练习时,可以根据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开火车”“找朋友"''给
小动物找家”“对号入座”等游戏、比赛方式进行。最好每天坚持课前5分钟的
“开火车”口算训练。
(2)印制口算题单。
在32开大小(即课本大小)的纸上印制口算题,每页印3栏,每栏20题(带
等号),共60题。教学时,可以根据进度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目进行练习。练
习时,学生可以拿一张纸放在一栏试题的右边,对准每道题直接写出得数。可以
分别记出所用时间,全部算完以后,大家一起对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也可
以全班同学同时进行练习,规定一个时间,在同一时间内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这
种练习,不费多少时间,全班每人都能得到练习。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还可记录
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这种题单,可以反复使用。
除此之外,还应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不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有困难的
学生逐步达到要求。
四、“图形的拼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
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
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
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
些问题。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
过程。
(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
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下
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
(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
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
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下图)。
(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如下图)。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有
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
这样儿个层次:
(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
(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
(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立体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活动层次可以参照平面图形。
五、有关“人民币的认识”的教学问题。
1.小数表示的人民币的计算要求到什么程度?
有老师反映在“人民币的认识”中,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计算,思维步骤较
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下图,思维步骤有(1)将1.20元转化成1元2
角,0.8元转化成8角,列出加法算式。(2)将1元2角变换成12角。(3)
计算12角+8角,等于20角。(4)将20角变换成2元。像这样涉及复名数和
进或退位的计算要不要学生掌握?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商品价钱,而在实际生活中,商品的标价大多是用小数
表示的,因此教材出示了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但考虑到学生还未学习小数,所
以这里出现的商品标价只出到角,并且只要求学生知道儿点儿元(如1.30元)
表示几元儿角就可以了。而相应的小数表示的人民币的计算也主要是为认识人民
币服务的。像上面那样的计算,如果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可以在练习和考试时降
低难度,如限定计算范围,只出单名数的计算(如0.4元+0.7元);如果要出
复名数的题目,也不要涉及进位或退位,(如1.2元+0.5元)。这样调整后,
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些。
2.有些计算题超出所学范围怎么处理?
人民币的计算,有个别题目的计算超出了所学范围。如第55页第n题(下
图),一袋大米20元,--桶油39元,问买这两样东西共要多少钱?解决这一问
题,要算20+39,这样的计算要到下一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才学,计算超
出了范围,这样的练习如何处理?
这样的习题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前出现确实不妥,在教材修改前,可
选用下面两个办法。一是,改变数据使计算限定在所学范围。二是将“人民币
的认识”整个单元移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之后教学。
六、关于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问题。
教材第68页,通过36—8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呈现了学生摆
小棒的计算过程(如下图)。左边学生提出疑问:“36—8,6减8不够减怎么
办?”右边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算:先从3捆中拿出一捆打开和原来的6
根合起来,变成16根,算16—8=8,
再算20+8=28。但实际教学中,如果摆小棒计算,学生不一定用这种方法。
他们通常用“连续减”和“破十法”。“连续减”这样想:36-8,先从36根中
拿走6根,再打开一捆,拿出2根,最后剩下28根,所以36—8=28。“破十
法”这样想:36-8,6减8不够减,从3捆中打开一捆拿出8根剩下2根,和
原来的2捆零6根合起来,就是28根,所以36—8=28。那么现在如何处理学
生的实际算法和教材算法的关系?
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处理“连续减”“破十法”和“想加算减”三种方
法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想加算减”在多位数的退位减法中较其他两
种算法有明显优势,在脱离操作,计算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时,用的都是“想加算
减”的方法,所以教材主要呈现的是这种方法,提示教师在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基
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但要注意我们主张这种方法,并不是否定
学生的算法,学生的真实算法,可以反应出他们对已有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助于
对“想加算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保护
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七、如何克服认识时间的难点?
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认识儿时儿分的内容,由于儿时儿分时,时针不是
正好指着儿时,学生分不清到底是儿时,所以认识比较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克服
这一难点?
在这方面,不少教师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这里介绍给大家。一是,在整
时的基础上,经常做一些认儿时多(差)一些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分清在儿时多
(或少)时,时针的位置。二是,在教室里放一钟表,把认识时间和学习生活联
系起来,经常进行认读。
二年级上册:
一、关于加减法估算的问题
1.估算的意义是什么?
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儿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
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笔算、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估算的
要求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学校估计有
2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15分钟;带了10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
和2斤西红柿,18+23经估算知结果应是40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
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
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止匕外,估算与精确计算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也是互有联系。如笔算除
法中的试商、粗略估计计算器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等都要用到估算;同样,估算
时也常常离不开基本口算,并且为了提高估算的精度,调整估算的策略,往往也
需要以精确计算的结果作为支撑。可见,从加减法运算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估算
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2.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与笔算和口算相比,估算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可采用的策略也是极为丰富的。
就加减法估算而言,主要就有:
四舍五入法:48+3450+30=80;
取'整'*法:72-2670-20=50;
前后协调法:54+2450+30=80
例如:教科书第31页的例4,要计算100元钱买3种商品够不够,除已经
呈现的2种算法外,还可以先估计买茶杯和水壶大约要50元,剩下50元买茶壶
够了等等。
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
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现了估
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
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
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与策略的选用
也是跟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如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
钱够吗?则就不应把24估得太低。
二、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
1.如何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通过“比长短”的学习,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但要精确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则只有采用量化的结果才能完成。而量化的
基础便是长度单位的确定,这即是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的现实来源。
在如何确定长度单位的问题上,教材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物体作为长
度单位来进行测量,进而得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和“不同
边两个人量出的数据都相等”这样的疑问(见下图),为探讨“统一长度单位”
作了孕伏。
教材仅是提供一个探究的线索,教学中还可结合古今中外有关量与计量制度
演变的资料,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角下来审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可介绍
中国古代秦始皇采取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举措在促进国家统一
方面的巨大意义,当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在科技、文化、商贸交流
等方面所具备的重要作用等等。实际教学时可把这些资料做成课件等形式向学生
展示,如有位老师为强调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就做了一个动画,讲两个国家的
商人在做生意时,因使用的长度单位不一致发生了争执,生意做不成了,等等。
2.教学长度单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加强探究活动,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在提出“统一长度单位”这一命题前,应放手让学生采用各种物品作为单位
来测量长度,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到统一长
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又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好了铺垫。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的基
础,故对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的建立尤为重要。为此,教材编排了不少生活中的
实物,如图钉、指甲、米尺等,籍此可给学生以直观的表象。
三、认识线段和角的教学尺度应如何把握?
为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实验教材对线段和角的定义采用的是直
观描述(见下图)。这与以往利用“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定义不同,
由于这一定义本身就涉及到两个抽象的数学名词“点”和''直线",学生理解起
来较为困难。因此,关于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安排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直线之后
给出(本套教材编排在四年级上册)。
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
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
里教学。
和线段的认识相似,教材关于角的初步认识的编排,也是从对实物的观察的
角度来直观地、形象地描述什么是角、什么是直角,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
建立起角的初步表象: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
对角的更严格定义,将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射线”后给出:从一点引出两
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
动(如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即可。
四、乘法计算中还要强调“几个几”吗?两个因数的地位有何区别吗?
在实验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不作“被乘数”
和“乘数”的区分,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乘法在数学上的含义。在数
学研究中,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言,真正有意义的研究是“加”和
“乘”这两类运算,因为“减”和“除”在本质上仅仅是“加”和“乘”的诱导
变形,即:在学生学了负数和倒数后,“减”和“除”就已经被吸纳进“加”和
“乘”的运算中了。如:。
在数学上,当一种运算具备“可交换性”(即交换律)时,则各个元素在运
算中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孰前孰后无关紧要,故乘法运算中区分“被乘数”
和“乘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二者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对等的,
正如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彼此地位相等•样。
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不少老师对下面的问题还有疑惑:在
实际教学中,还要强调“儿个儿”吗?我们认为这与两个因数地位是否相等是两
个不相关的问题,理由如下:在描述或说明特定的情景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使用
“儿个儿”这样的词语的,但根据“儿个儿”来列乘法算式时,则两种列法都是
正确的。如:
该图用文字描述可为“3个5”,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X5和5X3都
可以。又如:3+3+3+3+3+3=18,表示6个3相加得18,改写成乘法算式时,3X6
和6X3也都对。
五、观察物体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观察物体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很有帮助。本册教材编排的例题和习
题都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来观察物体,故有的老师就疑惑:这是否是要教学儿何
中的“三视图”内容?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有二:(1)“三视图”构图的基本
原理是从正、侧、上三面来观察物体,而我们教材里则主要是从前(正)、后、
侧三个位置作为视角切入观察的,不满足“三视图”的观察维度;(2)“三视
图”的教学功能主要是通过三个角度的观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长、宽、高等立
体要素,准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儿何轮廓,这也与教材的编写思想不同。
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即
使同一物体,因观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是不--样的,从而初步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一点辨证唯物主义的思
想。更复杂的观察物体问题,我们在高年级还有安排。
六、如何把握“对称”的教学尺度?
对称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与学
生的日常实际联系较多,故在二年级上册引入“对称”这一常见变换应该说是必
要的。对称的表现方式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
对称等,囿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介绍,
其中镜面对称是原通用教材没有的,是本次教材编排新增加的内容。
教学中有老师反映这部分内容较难,学生不易掌握。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与对
“对称”这一内容的教学尺度的把握有关。在原通用教材中,“对称”是安排在
高年级的,这次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
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的定义及
性质不作探讨。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观察图形上,由直观来判断是否对称,会找
出给定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可让学生画一画最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应注意所画
图形的线条要简洁明了,并且应在方格纸上进行(如教材第70页第3题)。
七、关于“统计”的教学问题。
在一年级下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本册教材
编排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该内容的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培养
学生的统计观念这个角度来认识和分析。
小学生的统计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二
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做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三是对数据和统计
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统计观念则主要包
含前两个层次,故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探索统计的方法和体会统
计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记录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的现实
意义。在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用1
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交流画图的方法,然后再总结归纳出
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图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提出“1格
表示2个单位,则半格就表示1个单位”“数据很大时,还可以用1格表示3
个单位、4个单位……”这样一些闪烁思维火花的推断。教学时有的老师考虑到
“以1当5,以1当10”等内容后面的教材还有安排,故不愿意让学生对本册结
论作进一步的拓广,我们认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
况对这些推断进行适当分析,但不要求学生掌握。“以1当2”与“以1当5,
以1当10,以1当n”在思维的链条上是前环扣后环的关系,处理问题的方法在
本质上是相同的。
其次,应加强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让其逐步学会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相应
的决策和预测。如统计显示本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踢健的多,则我们在采购
体育用品时,跳绳就应多买些;某停车场停放了21辆小汽车,4辆面包车,则
说明该地区小汽车的拥有量比面包车高;等等。
二年级下册:
一、有关“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
1.“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如何把握?
实验教材中没有了以往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而安排了若干“解决问题”
的单元,很多老师对如何把握这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它和以前的“应用题”教
学有何区别等存在疑惑,所以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
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
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
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
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
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
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
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编排是融于其他知识中的,在学生掌握了相关
的数学知识后,给学生创设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
应的实际问题。比如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就是结合计算知识教学应用这些知识
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单元,教学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相
应的实际问题;等等。这样就使解决问题教学和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同时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这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
题方法是不变的初衷。
2.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有些老师提出在教学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只解决一
步就结束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看图,明确题意。因为现在的实际问题
大都用图示来呈现,要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因为本单元解决的是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
在引入时,老师可以从一步过渡到两步。比如教学例1时,老师可以先从一步计
算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这样的情境:原来看木偶戏的有22人,现在走了6人。
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现在看戏的还有多少人?然后自己解决。接
下来,老师再出示又有13人来看戏,再让学生提出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看
戏?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知道用剩下的人加上新来的人数就可以了,也就是
16+13=29人。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把中间的过渡问题去掉,让学生直接解决:
原来看木偶戏的有22人,现在走了6人,又有13人来看戏。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看戏?在学生交流分析思路时,老师要强调为什么用两步,在学生汇报用两步计
算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问一问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
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书写格式的要求。
教材在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的两种形
式,而且在连减中的不同方法中认识了小括号,在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的解决问题中出现了用递等式的书写形式计算综合算式。老师也就自然想知道: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要求必须列综合算式和使用小括号呢?综合
算式是否一定要用脱式计算?还有要不要写答语等。
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至于是用分步列式还是列综合算式,只是书写形式的不同,对解决问题的要求没
有影响。教材在这里介绍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是让学生知道两步计算也可以用
综合算式表示,同时也是初步渗透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
生没有出现列综合算式解决的,老师可以加以引导和介绍,但对列综合算式或有
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不作统一要求。另外,教材中缺少四则运算的练习,
为了后续的学习,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这部分的单项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
握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初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关于写答语,在本册教材不作要求,学生可以口答完成。到了四年级,会作
具体的要求。至于用递等式的脱式计算,教材在这里也只是介绍了这种写法,对
学生也不做统一要求,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正式教学。
二、是否要求学生看除法算式说意义。
有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看除法算式说意义,比如:18+6=3表示18里面
有3个6还是6个3?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单独的除法算式,一般不要讨论它的意义,除
法的意义最好结合具体的情景来理解。对于除法的意义,要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
上,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除法的意义。
三、“平移和旋转”教学中的问题。
1.如何准确的数出平移的格数。
关于平移的教学,老师们反映,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认识到什么
样的现象是平移,但比较困难的是当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时,如何准确地数出图
形平移了儿格。如下图中,学生很容易认为房子向上平移了2格。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判断房子平移了儿格,可以在房子上选择一个
点,看这个点移动了儿格,房子也就移动了儿格。有的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创
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比如蚂蚁搬家。两只蚂蚁分别位于房子的两个点上(当然最
好是方格纸的格点上,这样方便学生数格子数),比如房子左上角和右下角的点
上,它们把房子向左平移到虚线处后,两只小蚂蚁争吵起来。一只蚂蚁说:“我
搬得远!我搬得远!”另一只也不示弱:“我搬得比你远!”老师根据小蚂蚁的
争吵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快帮小蚂蚁数一-数,哪只蚂蚁平移的格数多?”
接下来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分别数出两只小蚂蚁平移的格数,让学生发现虽然是
房子上两个不同的点,但是它们平移的格数相等。进一步还可以继续创设情境:
假如房顶上有一只小蝴蝶,小蝴蝶平移的格数又是多少呢?它和小蚂蚁平移的格
数相等吗?通过数格数,让学生明确在数物体平移的格数时,只要确定一个点,
数出这个点平移的格数,就是物体平移的格数了。
当然,还可以看一条线段,比如上下平移时,可以观察最下面的这条线段,
左右平移时,看左右两边的线段都可以。实际上这里也渗透了物体平移的特性:
物体上每个点的平移方向和距离都一样。所以在数格数时,选择一个点或一条线
的平移格数就是这个物体平移的格数。当然,在这里还不要求学生掌握平移的特
性,学生在五年级还会进一步来学习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2.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材中平移练习中安排了判断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
的图形。对于后一种练习,我们只要求学生能画出顶点在方格纸的格点上的图形
平移后的图形。让学生理解只需把每个顶点按要求平移后,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
平移后的图形,比如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2题。但是第44页第5题中平移图
形的一个顶点不在格点上,而是在两个格点中间,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可以把
这个图形稍作改动,让每个顶点都落到格点上,如下图:
3.旋转的定义。
旋转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能找出生活中的
旋转现象,至于有关旋转的特性等更多的知识我们安排在五年级继续学习。在这
里,很多老师对如何把握旋转的概念有疑惑,比如学生列举的秋千、钟摆、跷跷
板等的运动是不是旋转呢?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
近似的看作是旋转现象,以此来判断秋千、跷跷板不是旋转现象,属于摆动现象。
事实上,旋转的定义是:如右图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0转动一个
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也就是说旋转是物体在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的圆
周上运动的现象,不一定要作圆周运动。因此摆动也是旋转,所以秋千、钟摆、
跷跷板的运动是摆动,同时也是旋转。但这里我们主要还是要让学生认识作圆周
运动的旋转,比如风车、飞机的螺旋桨、转椅等的运动。学生如果说出秋千,老
师也应该给予肯定,但还是尽量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像电风扇扇叶的转动这样的
旋转现象。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的问题。
1.“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问题。
有些老师觉得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认为学生已经有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数的组成、计数关系等就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更重视
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而忽
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有的老师整堂课都在让学生估数,认为这
样能培养学生的数感,而把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作为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
当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是应该的,但是应该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
识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另外也要注意估数只是培养学生数
感的一方面,而且估数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例如要有一个参照物,因此学生首先
要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中要从以下儿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的现实含义;
2)与自己熟悉的数建立联系;
3)建立数的表象。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中有868
人跑马拉松,让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来理解。为了了解868到底有多大,学生要
将868和自己熟悉的数建立起联系,比如学生对100都很熟悉,这里就可以将
868和100建立起联系,学生知道868大约有8个100。在这个基础上建立868
的表象,比如学生可以想象有一个10X10(100人)的方阵,那么868有儿个这
样的方阵呢?从而建立起868人的表象。
那么如何把“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落到实处呢?教学中还是要从计
数单位、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1000以内的数。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
从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
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百、千,同时渗透相邻记数单位
之间十进的关系。接下来借助计数器来数数,由于学生对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往
往弄不清楚下一个数到底是儿十、儿百,借助计数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个
数数的难点。然后再让学生口头数数。再接下来通过计数器拨数结合数位表教学
写数和数的组成,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同
时结合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要求。
教材第93页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时,既呈现了一般的口算方法,还
出现了在脑中想竖式的方法,很多老师就问是不是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关于口算,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教材呈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
我们觉得有的学生可能会有通过想竖式来口算,所以就呈现了这种方法,主要也
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用他喜欢的方法正确的口算,对于这
种想竖式口算的方法不作统一要求。
五、克和千克到底是质量单位还是重量单位?
克与千克是质量单位。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单
位有千克、克,还有吨和毫克等。而重量是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它的单位是
力学单位牛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重量、一个物体有多重,都是指它
的质量。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纠正这种说法了,比如以前说汽车的“载重量”,现
在已经改为“载质量”等等。所以教学中,老师要尽量使用标准的语言。
六、“统计”教学中的问题。
1.“复式统计表”教学中的问题。
“复式统计表”教学时老师们都能注意让学生从复式统计表中寻找信息、提
出问题并解决,但是在从单式统计表到引入复式统计表时,没有体现出让学生经
历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没能很好的体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
于比较。所以在让学生把儿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应该创设这样的
问题情境:为了方便比较,你们能把这两个统计表的内容在一个表中表示出来
吗?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对比,加深对复式统计
表优点的感受。
2.“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教学中的问题。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学生已经会根据数据的大小和统计图的大小选择以一
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因此在教学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
去完成。为了让学生体会引出以一当五的必要性,这里可以给学生准备能用以一
当二完成的统计图,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充分的感受根据数据的大小和特点,
可以用以一当五的统计图来完成。在练习中还可以设计个别不是5的倍数的数据,
让学生进一步完善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同时还可以渗透以一当
10,100,200等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一格表示儿要结合数据的
特点和大小来合理确定。
三年级上册:
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
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解答: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教学,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关的计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
应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表象以及质量观念、时间观念。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
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
念。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枝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一
袋盐大约重500克,一分钟大约能跳绳80下,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大约是1平
方厘米,等等。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本册教材中的千米和吨,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
一量、掂-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
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
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
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
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也可以先走100米,再去想像如果走10个100米,会
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儿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
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
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
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
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
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
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
步地培养。
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
如何更好地利用此表格?
解答: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
重要原则。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以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的题材引入,为后面儿个
例题的计算问题提供现实素材,主要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建客运驾驶员考试
- 美术班节日专场课程设计
- 杭电《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 肉类替代品供应链的重构与整合
- 畜牧业投资与融资环境变化
- 学校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 美丽的花园早教课程设计
- 京剧校本课程设计
- 矿井提升设备的课程设计
- 美术学校课程设计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第1-3章综合检测试卷 2024-2025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4中国邮政集团江苏分公司春季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德与法治学科成绩提升计划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细则
- 高校廉政课件
- 装修工人简历范文
- 工作任务委托书
- 知道网课智慧树《文化考察(西安工程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