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再到媒介环境学派_第1页
2023年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再到媒介环境学派_第2页
2023年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再到媒介环境学派_第3页
2023年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再到媒介环境学派_第4页
2023年最全批判学派知识点笔记从西马到法兰克福学派到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再到媒介环境学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判学派梗概: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派(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批判:1.对奴役人、操纵人、控制人的现代传播的批判性揭露和分析;2.对商业化、实用化、经验化的传统理论的批判与扬弃。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背景1.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在整个欧洲的失败2.一战中得到极致体现的欧洲文明危机理论特性理论出发点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比,理论重心转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诸如心理、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并将之视为一个总体,认为支撑现代社会的既非经济,也非政治,而是人类文化总体的辩证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扬弃1.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做一种哲学,轻视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2.认为马克思主义重要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奉献尚有所歪曲;强调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的初期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希望通过重新确立黑格尔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卢卡奇】CeorgLukacs创始人;匈牙利人;西马圣经:1923《历史与阶级意识》总体性理论源流:总体性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的理论精华,卢卡奇试图恢复总体性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位置。理论含义:作为结识论原则,总体性是具体的总体性,它力求在最高的思维形式中再现事物的整体联系,同时又保存个体之特殊性的存在。作为本体论原则,总体性是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具体的总体性规定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的总体来把握。物化(reification)理论源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黑格尔等人的“异化”理论,形成系统的物化理论。吸取了黑格尔、韦伯、乔美尔等人的思想成分,植根于黑格尔哲学的传统,并与黑格尔的“异化”或“外化”的概念相联。但是卢卡奇重要是从马克思《资本论》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来推断他的物化理论的。理论含义:资本主义条件下“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原不具有物或存在方式的东西转变成为一种“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的世界通过似乎不依赖于人的客观规律统治着人,人因而不再是历史过程的主人。物化后果:客观上以商品为重要表现形式的客体及其物际关系支配着生活世界和社会的运作过程,人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改变这个过程。消解人际内容,淹没人的主体性。主观上人的活动变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人的自主性同人自身活动的分离状态,主体的活动已对象化为外在的力量,与主体自身相对立。物化本质:以物为中心物役人的过程,物的本质结构、内在机理和运作规则偕越人的主体地位、消解人的思想、颠覆人的价值、侵蚀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工人作为生产主体的被物化和被分解。理论意义:物化意识对资产阶级所寻求的经济物化、政治物化以及资产阶级的整个统治,无一不起着论证、说明、合理化的作用,而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来说,则起着丧失其真正的阶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功能和作用。阶级意识(classconsciousness)理论含义:作为整体的阶级对自己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使命的结识。“阶级意识即不是现成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而是变成为意识的对阶级历史地位的感觉。”阶级意识是随着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并自觉影响历史进程的完整的观念系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大完整阶级的阶级意识: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理论特性:阶级意识的主线特性在于它是社会总体的表现,因此总体性应当成为阶级意识的准则。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资产阶级对它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历史使命的意识。居于资产阶级阶级意识核心地位并起统摄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与体现这一原则的科学技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社会成员心灵的控制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压抑,导致对人们革命意识的扼杀。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是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纳人可计算性和可规范性的貌似客观必然性的生存原则,它以提供生存的精神安全感和对各种物质需求以可满足性而具有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意义。例:思想观念上认同物化的是经济合理性;科学技术以其固有的客观中立性和工具操作程序的合理性而成为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的运作机制。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既能在观念层面上扼杀人们的反叛精神和革命意识,又在操作层面上有效地遏制社会也许的质变和更新。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整体意识和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以其总体能动性、历史首创性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赋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社会责任感,它的基本目的就是在逐渐实现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的统一中展现其变革社会的功能。理论意义:阶级意识包裹着所有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因,从中可以找到历史事件的生发机制和历史演变的内在机理。重要功能是决定着作为总体的阶级的行动,特别是在阶级斗争的进程中阶级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完整的阶级意识作引导,才干推动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葛兰西】AntonioGramsci创始人;意大利人;《狱中札记》1930年代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理论源流:由普列汉诺夫在1883年作为推翻沙皇的策略之一提出。其后,列宁使用这个概念指出无产阶级不要规避资产阶级的革命,而要领导社会各阶级去争取推翻沙皇的胜利,同时不能放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之后,通过葛兰西的完善,才成为了一个概念。理论含义:市民社会中一个社会集团在文化、伦理、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西方发达国家政权的维系“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领导权”指统治阶级除了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故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以使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顺从和满足于现状。实质是要为统治阶级提供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及“合法性”因素,中心环节是要争取被统治者的自发批准和拥护,重要手段是对全社会实行文化、精神、政治的领导,方式是采用“弥漫式的”、“毛细血管式的”长期渗透和潜移默化,从而广泛播撒到平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由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构筑的是“一道具有威力的防线”,“假如国家开始动摇,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立即出面”,它“往往可以经受住直接经济因素的灾祸性的侵袭”和一定的政治危机。葛兰西将意识形态形象地比方为“水泥”,“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由于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具有一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或曰霸权,因此,它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理论往往作为一种权力话语在社会与大众中传播,大众往往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统治阶级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意识形态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的过程,是一个赢得价值共识的过程,也是领导权即霸权实现的过程,它不是凭借暴政和强力,而是通过大多数社会成员自愿认同来实现的。市民社会理论源流:黑格尔和马克思在物质生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层面上,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对国家结构分析的观点,他提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理论含义:政治社会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政治上层建筑,由自由民主机构——议会、法庭、警察和选举机关等组成,起到有限领导权的作用。市民社会指民间社会组织的集合体,是创建新的意识形态和散布统治阶级思想的社会机构和技术手段,涉及政党、工会、教会、学校等。市民社会尚有实行领导权的领域,由于阶级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重要在这些领域中发生。政治社会对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上的统治,是在市民社会批准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机关通过制订与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对市民社会进行“精神和道德的领导”,构筑起统治阶级对从属阶级的领导权。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是互相渗透的,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种渗透的存在:其一是统治阶级劝说市民社会成员与组织批准它的各项政策,这种舆论宣传需要在市民社会进行;其二是市民社会自身就是被统治阶级合法意识形态笼罩的,它假如要传播一种反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必须揭露与突破统治阶级的思想框架。理论意义:市民社会在东西方社会发育状况有着相称大的差异。东方社会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构成了上层建筑的所有内涵。西方社会有独立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不仅拥有政治上的领导权,并且还取得了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在这种市民社会取得相对发达形式的社会里,政治的强制性开始弱化,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开始突出,因此革命所针对的不仅是暴力功能,并且有它的批准基础,即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并且从当时西方社会现状看,革命的重心已从暴力夺取转向争夺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在这种意义上,市民社会的概念和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源流:克罗齐对历史发展中文化和精神的重视,注意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和国家有机体中的功能。理论含义:知识分子和领导集团在文化领导权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的中介。执行知识分子职能也就是以社会关怀为己任,担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强调知识分子的阶级性,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分类:知识分子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知识分子”,二是“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外,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并自认为不受统治力量的控制。“有机知识分子”是和社会各阶级密切相联系并自觉地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的知识分子,是从他们所属于的那个阶级中有机地生产出来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使得自己所属于的这个阶级获得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作用在于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意识形态的介入与干预,是市民社会的组织者和文化领导权的行使者。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不仅要从自己的阶级中生产出有机知识分子,并且要将传统知识分子吸引进来。【阿尔都塞】LouisPierreAlthusser法国人。《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0意识形态理论源流: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意识形态理论的鼻祖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但是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结识。19世纪,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重又考察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一方面,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影响下提出的。两者都重视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权维持中发挥的功用,都揭示了意识形态教育是统治合法化的真实来源。另一方面,阿尔都塞把拉康的“镜像说”和“伪主体说”套用到意识形态上。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描述人们对于他们的生存条件的想象上的关系的。再次,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吸取了马克思的某些思想。按照阿尔都塞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他提出的这一理论并非自己凭空杜撰的,而只是将潜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层结构中的东西发掘出来而已。理论内涵:阿尔都塞的初期意识形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属于“虚假意识”,它歪曲和颠倒事实,掩盖了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规律”的意识再现体系;意识形态重要是一种价值观念,其实践功能压倒了理论功能;意识形态完全受利益支配,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阿尔都塞而言,意识形态是“前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不再一般性地讨论与科学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而重要是从与弹压性国家机器相对立的角度去探讨意识形态,也就是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实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两种国家机器中进行:一种是强制性和弹压性国家机器,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前者涉及政府、行政机构、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等,它们通过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功能;后者涉及宗教的、教育的、家庭的、法律的、政治的、工会的、传媒的(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的(文学、艺术、体育比赛等)等诸多方面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由关于革命的理论而下降为纯粹的意识形态,纯粹的意识形态是与革命实践脱离关系的抽象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注重意识与现实的一致。二、法兰克福学派学派概述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因其重要成员都曾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过而得名,是西马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前后连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研究所创建于1923年,1931年霍克海默任所长后以“社会哲学”研究作为研究所的任务,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并创办《社会研究杂志》宣传学派思想,二战爆发后迁往美国哥大1950年部提成员返回联邦德国重建研究所,部提成员仍留在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哈贝马斯等。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批判理论,相较于传统社会科学要以科学的、量化的方式建立法则规律,他们则更进一步要探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的因素的作用。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马尔库塞提出“单向度的人”、本雅明提出“机械复制”等,都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代表人物【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社会哲学专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社会批判理论认为马克思思想的主线是批判,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批判性向科学性转移,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本质,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他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为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标准的模式。【阿多诺】TheodorAdorno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以及作曲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文化工业理论源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理论提出: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1947)之《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用“文化工业”一词来置换“大众文化”。因素是消除一种误会,即人们往往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大众文化事实上是一种控制文化。理论内涵: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工业”并非指严格的生产过程,而是指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大众文化事实上是反文化,文化工业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异化的、假的文化而不是真实的东西,文化工业对人的奴役比初期统治者实践的粗暴方式更为有效。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成为束缚自觉意识的工具。文化工业的特点:1.文化工业与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文化/艺术:个性、独创性、否认性、超越性文化工业: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入市场互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蜕变为纯粹的商品。一方面,通过模仿、复制、包装实现同质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文化的批判功能;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和逻辑的结果,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2.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同质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实现对人的思想和心理的控制。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事实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认意义,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积极性。文化工业不仅侵入人们的生活世界,还渗透到人们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来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但文化工业控制了大众平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入私人空间,剥夺个人的内在自由。【本雅明】WalterBenjamin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对艺术现代性思考结果的“灵韵”概念,提出了对于工业化时期艺术变化的结识,以及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大众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灵韵”是围绕在艺术品原作周边的独特性,赋予作品本真性的独特的“此时此地感”,不可接近性是“灵韵”的基本成分,随着大众文化时代机械复制手段的运用,“灵韵”艺术已经结束。【弗洛姆】ErichFromm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依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初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论)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剧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重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代表作《单向度的人》1964单向度理论内涵:马尔库塞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用语,表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成为肯定的方面了,变为单向的了。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应当有两个向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认、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即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内心的否认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因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形成因素:1.技术力量的操纵和控制。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已取得合法的地位,并且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一起被焊接成一种新型的控制形式,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2.由此形成的新型的极权社会。统治阶级运用科技合理性奴役人们。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存环境,却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压抑。人们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失去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超越、否认、批判、拒绝的内心向度被拒斥,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一黑格尔的古老信条,在当今发达工业社会里作为无信仰的信仰而被加强。单向度的表现:1.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一方面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制造和满足虚假需要来左右人们的意识,支配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与现存秩序一体化。于是,人被社会驯化、操纵了,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自主力,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否认性,一体化导致了单向度,人成了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屈从于政治需要而麻木的自感幸福的单向度的人。2.社会政治成为没有政治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当代工业社会是靠高生产和高消费来维持其存在的社会,产生了凌驾和超越任何特定的个人和集团之上的利益,政治权利通过对机器生产过程与国家结构组织的技术控制维护自己的存在。技术越进步,统治者们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民对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于是,社会政治变成了单向度政治。3.人的思想变成了单向度思想。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借助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无线电、电影院、电视、报刊、广告等对人进行全面的操纵和控制,使人丧失了内心自由和对现存制度的批判性。4.文化和艺术方面。艺术原本是惟一能超越一切的东西,但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传统功能。文化被高度商业化了,成为单纯的消费品。表达人们抱负的文化,高于现实、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的文化,即所谓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哈贝马斯】Habermas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当今批判学派的精神领袖。其学术观点深植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韦伯等德国贤哲深厚的哲学及社会学传统中。196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80《交往行动理论》。与初期批判理论的悲观主义相比,哈贝马斯的理论更有建设性。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理论涵义:公共领域“一方面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可以形成”,它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合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诉求,又能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约束。历史形态:最先是在17、18世纪的英格兰和法国出现的,随后与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经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自发聚集在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共空间。初期的公共空间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公共领域的特性:1.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是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领域”,讨论的是私人领域的“一般性问题”。(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规定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那些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互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互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2.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威领域(国家及其机构)是相对立的,是公共管理与私人自律紧张关系的反映。3.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4.公共领域需要一个向尽也许多的人开放的论坛,以便于各色人等表达和交流经验。5.公众需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基于“公”的目的而进行交往,以此形成对公共事务的一致性意见。公共领域的解体:1.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19世纪后期,随着新重商主义的干预政策和社会权力自身获得公共权威的权限,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机制化,导致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利益逐渐吻合的趋势,从而消解了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2.文化工业的消解。19世纪后期以来,大众报刊逐渐取代具有批判意识的文学家庭杂志,往往不惜以牺牲其政治与公共事务内容为代价,以迎合教育水平较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和消遣需要,阅读公众的批判逐渐让位于消费者互换彼此的品味与爱好,文化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消费公众,文学公共领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消费的伪公共领域或伪私人领域。交往行动理论理论的提出:重建公共领域的解决方案。“语言学转向”。从公共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转换。公共领域理论以意识哲学为基础,以主客关系为论题。公共领域的实质在于如何取得一致,在意识哲学中,所谓的一致就是主体与客体相符。但是一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同一缺少一种完全独立于主体与客体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对同一世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结识、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不也许有完全相同的陈述。公共领域所面临的难题无法在意识哲学的基础上得到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互相作用——交往行动,主体才也许真正达成一致,而交往行动必须以语言为中介,因此,哈贝马斯就从以意识哲学为基础的公共领域领域转向到以语言哲学为基础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所谓交往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言谈与行为主体以达成理解为意向而进行的活动,期间,为了通过认同来协调其行为,行为者们寻求着达成对行动境况及其行动计划的理解。由于交往以语言为中介,因此语言学成为关注重点,但是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语用学,不同于一般语用学,而重要研究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交往活动达成理解的先决条件:可理解性(语言)、真实性(客观世界)、对的性(社会世界)、真诚性(内心世界)交往活动同时指涉三个世界人类行为的分类:目的性行为(客观世界)、规范调节行为(社会世界)、戏剧行为(内心世界)、交往行为(同时指涉三个世界)。在劳动中表现的是工具理性,在交往中表现的是交往理性。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也是达成理解的“信息储存库”,生活世界以语言为媒介,公共领域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而系统则是以金钱和权力为媒介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了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侵,劳动越来越合理化,而交往则越来越不合理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国家的任务表现为技术任务,国家的干预就是为了使广大民众非政治化,导致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工具理性主宰一切,交往扭曲,人们对公共生活失去了爱好,公共事务成为了技术专家和技术官僚的专利,民主政治只剩下外壳。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而这又最终依赖于普通语用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与社会交往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重要矛盾,而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三、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CCCS)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费斯克、汤普森等。文化研究吸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女权主义、人种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学派。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认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反对一切经济决定论。强调大众主管意识的能动性,扩展对文化功能、文化意义以及文化独立性的理解,立足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反对大众传媒批判的精英主义倾向,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的世俗生活,以开放性、实践性的视角反思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以及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建构,同时将大众传播的过程视为文化生产与意识形态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将平常生活的权力关系反映为意识形态的争霸。重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研究方法,时常关注某个现象是如何与意识形态、种族、社会阶级或性别等议题产生关连。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是随着文化研究学科的建制化,其批判性面临消解。产生背景:1.新左派的兴起;2.1964年,工党重新执政,民主激进思想昂首,反越战、反核武器等社会运动风起云涌;3.消费主义的发展;4.美国文化的全球入侵。新左派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发后,一些欧美国家陆续掀起新左派运动。来源于学界对于斯大林主义的普遍怀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无法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行动和苏联模式来代替,不再注重从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入手进行社会改造,转而从文化角度介入政治,抵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思想。1961年,创办《新左派评论》,关注社会结构及历史问题,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以文化研究作为理论武器,否认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决定论,认为文化是独立、开放的领域,在建构社会现实和人生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新左派:一批产生于现代中国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全球化大潮下,大多主张科学共产主义,不认可斯大林主义,提倡人民主权原则,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反对庸俗的市场经济理论,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重视工人和农民利益,批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批判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文化垄断、经济政治独裁和社会虚无主义的新生代“左翼”。)【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识字的用途》英国文化研究奠基石。建立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与霍尔一起推动文化研究的发展。《识字的用途》第一部分“古老秩序”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第二部分“新的转变”讲述工人阶级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遭遇大众娱乐的威胁。霍加特对大众文化的见解与利维斯主义有很多共通,都提出文化衰退说,都认为教育是抵御群氓文化的有力工具。不同在于霍加特对工人阶级文化的专注与热爱,不像利维斯主义那样认为黄金时代存在于17世纪的有机社区,而将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作为典范。运用文学技巧分析更大范围的文化产品:音乐、报纸、杂志、通俗小说;与工人阶级相关的公共文化——小酒店、工人俱乐部、杂志、体育活动、私生活、家庭角色、性别关系、社区共识等成为霍加特的“文本”,试图通过读解这些文本探究工人阶级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1961文化唯物主义生活的总体方式:文化并不是由一系列的艺术品/人造物所构成的身外之物,而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如同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文化而言,需要研究的不是人造物的价值,而是发明这些人造物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理论内涵:文化的三种定义:抱负型的文化;文献意义上的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威廉斯坚持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理解文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文化是普通人在与平常生活的文本与实践的互动中获取的“活的经验”。文化形式没有高下之分,文化不只是那些已经概念化的范畴和程式化的形式,而往往更多地融入看不见的平常行为和经验当中。一旦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文化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普通人都能享有的东西,与英国传统的精英主义文化观发生冲突。文化分析:文化分析可以通过还原文本或实践的历史语境的方式,提供一种对文化的替代性解读,竭力避免被“特定的当代价值观”束缚了思维,只有这样,才干在“文化得以被表达的总体性历史机制”与“文化被运用的现行机制”之间划出清楚的界线,使“真正的文化浮出水面”。情感结构(structureoffeeling)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拟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情感结构是一定社会中人们共同的社会经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但却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每个人都会按照它去行事。但是,从两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变化,就能发现“情感结构”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决定文化变化的是情感结构,以此代替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提法,也代替了意识形态的概念,为了摆脱文化的经济决定论。“情感结构”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文化有其自主性,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未必一致;二是文化与阶级没有直接的相应关系,文化与社会共同体、共同经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非工人阶级只能有工人阶级的文化。【E.汤普森】E.Th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讨论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形式与文化形式。英国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同样,是一种“历史现象”,既不是一种“结构”,也非一种“范畴”,而是“原始物质经验和人类意识领域中所有异质的、貌似互不相干的大量事物的总和”,“是一个自我构成的过程”。“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合。【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1973编码/解码理论源流:符号学、结构主义、葛兰西霸权理论理论内涵:关注的是意义如何生成,而非讯息如何传递。认为信息和意义是被建构出来的,是一个积极的、阐释性的社会事件,同样信息的接受行为也是如此。三种对信息进行解码的类型:1.主控—霸权式解读:按照编码者的设定而“彻底地、直接地”接受文本2.协商式解读:认可主控符码的合法性,但通过调整使解读适应自己的特殊社会条件3.反抗式解读:产生的是一种激进的解码,与倾向性解读完全对立,由于它源于一种替代性的对立意义系统。理论意义:1.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研究模式,也是文化研究的转折点,代表了伯明翰学派在媒介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对意识形态的编码方式和受众解读方式的理论。电视话语好比商品,也要经历生产、流通、使用、再生产四个环节。电视话语的生产环节即信息编码(encoding、),编码者在一个故意义的话语形式内生产符码,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的理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意义是不稳定的,依赖于在话语形式中的构连。流通环节是信息从编码者传送到受众的过程。第三个环节使用和第四个环节再生产是同时进行的。生产和接受间缺少一致性,即信息生产者与受众对信息的解释不一致性,产生信息的误读或扭曲。编码后的信息一经传送,编码者就对其失去了控制权,假如仅仅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层面,受众解读也许是多义的,但是由于在社会系统中我们对语言等形式已有约定俗成的规定,所以字面误读的也许性不大,“自然”的符码掩盖了编码过程。同时,对电视话语的多种解读尚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读解的多义性是由符码之间缺少相宜性导致的,主线是由于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的结构差异,符码的不对称性导致的。电视观众的读解提成三种。2.恢复了受众在传播中的本原位置:传者和受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此之前,美国的传播研究模式一直处在主导地位,受众被视为大众文化被动的消费者,霍尔则赋予文化生产与接受以新的分析语汇和理论。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有两大奉献:其一是受众辞别了被动的客体地位,传播学研究辞别了主客对立意义上的单一主体,转向主体间性,一方面坚持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另一方面强调交往;其二是传媒的信息内容成为新的文化和社会研究资源,霍尔将符号学分析及意识形态等概念引进分析,论述了文本的威力以及文本的生产和接受的社会政治环境的重要性,将媒介文本视为分析文化与更广大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关系的一环。理论缺陷:1.过于专注文本研究,没有提供一个利于操作的关于受众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在受众研究方面,霍尔只是充当了开门人的角色。霍尔的模式没有摆脱文本权威,关注文本自身的性质、文本与作者的关系、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以及读者的作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但没有试图去证明电视话语的主导意识形态编码是如何和社会结构发生关系的。例如莫利的《“全英国”观众》将人种学的方法运用于观众的研究,将研究重点转向观众的活动,发现观众的活动比之文本具有更大的变动性和瞬间性,探求特定的读解和社会地位的关系。2.忽视了经济和国家在文化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忽视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信息编码与解码中的情况。3.过于强调符号的随意性,不能解释充斥于社会话语的更为持久的制度关系,受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影响,对话语过于重视,忽视了物质构造与符号形式之间的明确关系。【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理解大众文化》1989《电视文化》生产性文本/生产性受众观理论内涵:大众文化文本具有多义性,是开放的、生产者式文本。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大众想要拒绝现代工业提供的文化商品,发明自己的文化产品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只有在前工业社会才有也许。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不也许拥有自己的文化。在费斯克看来,文化不等于文化产品,文化是活生生的意义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及接受的方式在很大限度上决定生产。同样,大众文化也不等于文化工业提供的产品,大众文化只存在于其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只存在于平常生活的实践中,而不是存在于静止、自足的文本中。理论的焦点从文本结构转向阅读实践,从文本分析转向阅读实践分析,同时把大众视作大众文化的真正生产者从而赋予积极性。后现代文化研究:从1980年代中期到现在,英国和北美的文化研究从以前阶段的社会主义和革命政治,转向了身份政治的后现代形式,并且对媒体和消费文化持更少的批判态度。强调本土的快乐、消费以及流行文化对混合身份的建构,甚而完全忽视经济、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背景:历史已经从根植于大众生产与消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福特主义)阶段进入新的资本和社会秩序王国(后现代主义或后福特主义),注重差异、多元、折衷主义、大众主义的全球性跨国资本为特性,并在新的娱讯社会中强化着消费主义。理论缺陷:过于强调受众的快感以及受众的自主性,引发人们对文化研究批判性的质疑,对比文化研究初期的批判性、政治参与性以及对严厉社会议题的关怀,反思当下“轻飘飘”的、无关痛痒的研究现状,难免使人觉得研究迷失在一大堆符号与意义的解读中,迷失在后现代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虚论里,失去批判性。80年代以来,新的传播技术发展,大大加速了符号和象征意义的产生和流通,更加掩盖了符号和意义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文化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更加逼真。90年代以后的文化研究大多带有这种被符号学渲染了的文化主义的色彩,将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与生产过程分开。符号学可以作为分析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工具,但是不能替代政治经济分析,更不能对文化和社会现象提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诠释和批判。【詹姆斯·凯瑞】JamesW.Carey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传播典礼观的提出为美国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作为文化的传播》1989传播典礼观理论内涵:传播研究分为两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典礼观。凯瑞将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传播典礼观。在“典礼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一种以团队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典礼”。与主流的“传递观”不同的是,典礼观考察的不是信息在物理空间中的扩散,而是通过信息的共享来达成在时间上对一个共同体的维系;它强调的不是控制与权力,而是共享与交流。传播的传递观强调讯息在空间内的传递,以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为基础,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传播的典礼观不是分享信息和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强调文化的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以新闻为例,在传递观看来,新闻意味着信息像搬运实体同样从甲地搬运到乙地;在典礼观看来,人们在接受新闻时,更像是出席了一次典礼,在典礼中并没有学到新东西,但特定的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传播作为一种典礼,理由如下:第一,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是一个描绘戏剧性的舞台,传播的目的不在于拟定性的增长,而在于参与和体验;第二,传播的功能不在于表层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而在于深层的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三,传播具有一套程序化、体系化的东西,具有一般典礼的特性。理论意义:1.参与者而非传者、受者角度;2.符号学理论研究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文化意义;3.传播作用的分析从认知、情感、行为上升到文化层面。研究方法:阐释意义。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之网,将文化阐释称为“深描”(thickdescription)即“理解别人的理解”。这一方法追求的是“被研究者的观念世界,观测者自身的观念世界以及观测者‘告知’的对象—读者的观念世界三者间的沟通。这如同在一系列层层叠叠的符号世界里的跨时空漫游,其所要阐明的是意义的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意义”同样是凯瑞传播思想的核心,借鉴格尔兹“深描”的方法,他认为,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就是要“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诊断人的行为的意义,并将这些意义明确的表达出来,通过理解别人通过其言行所表达的想象性空间来扩大人类的交流。当前主流的传播学研究缺少这种“理解”,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传播学研究只是将“意义”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而不去问这些意义是否是研究对象所要表达的。因此,将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移植到传播学研究中来,将传播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向结合将会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四、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传播批判学派的重要分支,传播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同时吸取了制度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念以及法兰克福的文化工业理论,将传播组织置于广泛的政治经济背景中,通过考察传播组织与政治、经济权力机构的互相作用,来揭示政治经济权力关系,特别是经济权力关系对大众生产、分派和消费的影响,批判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为私人所有权控制的、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商业媒介对公共利益、公民权、社会民主的损害。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北美,以加拿大的达拉斯·斯迈思、美国的赫伯特·席勒为先驱,以196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成立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蔚为大观,默多克、戈尔丁、哈洛伦等。同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法国的马特拉也颇有国际影响。以英国莱斯特大学为基地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从批判社会学出发,对大众传媒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批判分析。西方社会中的大众传媒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遵循资本20世纪的运转规律,即集中和垄断。中心最有影响的研究就是追踪记录传媒公司之间的吞并联合,分析传播媒体的垄断趋势。传播政治经济学围绕着传媒业必须维护公共利益、公共领域以及普遍服务等基本原则的核心议题,重要关注资本主义传播体制中的这些话题:作为文化工业部门的大众传媒业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传播机构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组织的互相作用;经济权力关系对大众传播业的决定性影响;在国际背景下,跨国媒介公司(文化公司)对民族国家主权、民族文化的印象;媒介私有权控制下媒介文化生产对公共利益、公共表达、公共领域导致的威胁;传播领域的阶级权力、阶级斗争以及传播领域的性别、种族等社会关系的分析;传播技术是否会带来民主社会等等。属于宏观研究,侧重历史和理论的范畴。莫斯可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4大特点:历史分析;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道德哲学(价值观,社会良好秩序);社会干预(即实践)。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媒介不是惟一的关注对象,而只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与教育、家庭、宗教等制度体系一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分类: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经济因素;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强调意识形态;第三世界政治经济学,强调依附。【达拉斯·斯迈思/斯麦兹】DallasWalkerSmythe《依附之路: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和加拿大》1974;《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1977年加拿大人。开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建立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批判学派。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行为参与结合为一体的典范。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受众商品论”、“依附理论”等;其实践奉献体现在积极参与并影响了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运动,并始终关注传播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控制。受众商品论理论内涵:大众媒介生产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不是它最重要的产品,使命其实是将受众集合并打包以便出售。这就揭示了商业广播电视的真正商品是受众群体。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受众不仅仅是消磨时光,他们还在工作,发明价值。这种价值最终通过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来实现。不公平处在于,受众在闲暇时间付出了劳动,为媒介发明了价值,但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反而需要承担其经济后果。媒体经营“二次售卖”理论:第一次是向公众提供信息产品,第二次是向广告商售卖公众的注意力理论意义:拓展了对受众的结识,受众成了商品,任何大众媒介,只要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市场,而作为商品,受众资源的分派也应当是由市场来完毕的;不仅反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也揭示了媒介运作中“受众”商品及其整体形式被出卖的客观实在;“受众商品论”试图从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媒介及其产品的实质。从媒介运作的经济方面出发进行传播研究,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意识到受众角色的变化,替代媒介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内容而成为介于媒介和生产商之间交易的商品,由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者变成了消费品自身,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媒介批判是极其深刻的。【赫伯特·席勒】HerbertSchiller《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1969;《思想管理者》1973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源流:文化帝国主义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概念,用以指控西方发达国家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现象层面。指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全球扩张有机结合的文化现象,如宣扬或隐含西方意识形态的大众传播、消费主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崩溃和民族认同的危机等,这层含义侧重于事实层面。二是认知层面。指解析这种现象的一整套思考角度、学术探讨、理论观点、价值取向及研究方法等话语体系,其中特别着意于解析大众传播媒介的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意义,所以有时文化帝国主义也被等同于媒介帝国主义。理论内涵:文化帝国主义是许多过程的总和。通过这些过程,某个社会被吸纳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内,而该社会的主控阶层被吸引、胁迫、强制,有时候是被贿赂了,以至于他们塑造出的社会机构制度符应于,甚至是促进了世界体系之中位居核心位置并且占据支配地位之国家的种种价值观与结构。(席勒定义)帝国主义进程的重要方面,来自支配性国家的某些产品、时尚及风格样式得以向依附性市场进行传输,从而产生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的运营方式,这些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既得到其主控来源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经验的支持,又对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和经验予以认同。在这种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越来越遭到西方文化的控制以及不同限度的侵犯、取代和挑战。跨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全球化经济以助长其产品的扩散,而这终将使那些符合资本主义体制的意识形态在国际获得传播。(《关键概念》定义)历史背景:其一,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冷战的国际态势中为了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争雄抗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力图从政治经济上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则尽力从文化思想上实行渗透,其间特别借助影响强大的影视媒介,以至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文化压力与文化危机。其二,是二战后以前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建国之路,自主意识、自立诉求、自我认同一时间空前高涨,“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恰如“和平与发展”构成当今的时代主题同样。显然,这两股历史潮流是矛盾的、冲突的、对立的,而它们的碰撞与激荡,便使现实层面的文化帝国主义问题凸显出来,日趋激化。理论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汇总的病症与病因,突出中心与边沿的利害冲突与矛盾关系。“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发展中国家以不结盟运动为主体,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阵地,与西方发达国家展开的文化与传播之争,属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更多地体现着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带有更多的抱负色彩,面对世界信息与传播领域存在的三大问题:传播内容片面化、传播过程失衡化、传播来源单一化。《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提出:传播来源多样性、传播内容全面性和传播过程平衡性。报告由肖恩·麦克布莱德任主席,由法国《世界报》创始人于贝尔·伯夫-梅里、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塔斯社社长等16人组成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起草的。(内容:消除信息不平衡与不平等;消除某些垄断集团的悲观影响,不允许过度集中;消除国内和国外信息自由流动的壁垒;多渠道传递信息;出版和信息自由;媒体报道自由和责任不可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媒介装备,训练人员;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每个国家在平等、公正、互利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信息互换活动;尊重每个个体、种族和社会团队知晓信息和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失败:全球化新一轮强劲的势头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号下卷土重来,1985和1986年美国和英国先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之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Mosco《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基于三个基本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商品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讲了商品与商品化的过程,然而它有一个偏向,即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派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媒体内容的商品化、受众的商品化和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虽然不同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有着各自的阐释,但是他们大都倾向于强调公司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因此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品时,重在对作为商品的媒体内容,然后是媒体的受众,而对传播的劳动过程的分析并不多见。空间化:以研究城市、网络著称的社会学家卡斯特尔也提过流动的空间。传播学者英尼斯以及麦克卢汉也对这一概念有过研究。但是与探讨组织活动地理延伸和制度延伸的空间化研究不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讨论重点落在了传播业中公司权力的制度延伸。公司规模与公司集中是现当代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特性。二次大战后,跨国经营公司是另一种新型的集中形式。这些被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称为“巨子”的媒体公司通过控制生产、发行与放映来完毕纵向融合(例如英国最重要的报刊出版商IPC与里德集团合并);它的横向整合(例如英国培生—朗文公司收购企鹅图书)跨越了一系列的媒体产品,涉及硬件与软件。它们还通过国际分工,可以灵活、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劳动力、资本、研究与发展成果,进行全球融合。结构化:政治经济学分析历来重于结构考察,特别是在商业公司与国家之间结构与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结构、社会实践的考察,倾向于将焦点放在社会阶级之上。阶级结构化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解社会生活的核心起点,此外性别、种族等学术思绪的引进,使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化研究得以拓展。知识劳工选编《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论文集汇集了新近知识劳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语境中的劳动分析,分别讨论了电脑动画、电影、图书馆、报纸等产业知识劳工的劳动如何被商品化,界关于传播从业者劳动与媒介产业商业化关联的批判研究。劳工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随着后工业资本主义的进程,狭义、广义的知识劳工问题和高科技产业的知识劳工问题凸显出来。劳工的办公室劳动不是过去典型的工人在工厂的劳作,在全球工人阶级的论述中容易被忽略,而实际情况是办公室的知识劳工没有从市场经济分享到红利,作为政治进程的弹性雇佣制度与强制性市场经济逻辑已经侵蚀全球的办公室空间,从而产生许多新型劳工,网络工作者、弹性上班员工、长期短工、众包、游移工人等收录进我们词汇中的名词与林林总总的其它概念,显示出一系列正在进行着的工作节奏与劳动形式的转变,这类专门词汇是划时代的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低薪、奖金刺激与岗位弹性聘用成为新的威胁媒体劳动力的审查力量,工作的不拟定性和生活的漂泊感在不断增长,员工对未来的憧憬已经随着社会阶级的固化而消解。【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Murdock英国人。《大公司与传播产业的控制》1982批判“所有权分散论”以及“管理革命论”【哈洛伦】《示威与传播》197060年代末,莱斯特中心建立初期采用社会学传统研究方法,通过量化和非量化的取样,剖析了英国的报刊和电视因受其行业自身利益和逻辑的局限对反越战游行报道的失实和歪曲。针对英国媒体对1968年伦敦反对越战大游行所做的歪曲报道的研究。在媒体垄断不断加剧的年代,所谓民主社会的多元信息渠道正日益趋向非民主化。商业报纸为了赢利而必须取悦尽也许多的读者,因此故意避免鲜明的政治立场,标榜价值中立和客观报道。所谓的不加任何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报道,即缺少背景介绍的硬新闻成了报纸的主角。五、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现代传播全球化含义:全球化,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西方政治制度及其价值体系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一体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消费文化的全球化“主流观点”: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和互相间的依赖加强,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营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新一轮全球经济与市场一体化是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先驱或动力。由于通过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最终都将获得长远利益。强调信息及其共享的意义,特别认为因特网上的信息是对任何国度的任何民众都是极为公平的。拒绝全球化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被开除球籍。“批判观点”:把全球化看作“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体现的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和横绝人寰的逻辑。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左翼(NewLeft)。新马克思主义/新左翼:全球化显示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暂时胜利,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两极分化,而国家和政府往往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所以,全球化意味着“新中世纪主义”(NewMedievalism)的复兴。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起源的两种见解(均为西方中心论):15202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980年代——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现象;1990年代——苏东解体、冷战结束新自由主义与新左翼的共识:真正推动全球化的既不是民族国家和政府,也不是联合国以及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而是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断扩大产品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交往(Verkehr):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三种继承马克思主义衣钵的批判流派:1.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2.侧重于文化批判的“后学思潮”3.着眼于全球混乱的现实思考依附理论第一套系统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理论内涵:资本主义及全球扩张把世界联为一体,导致全球发展不平衡,并导致一种“中心—边沿”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development)与边沿不分的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密切相关,事实上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不同于李嘉图所说的可以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它其实是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萨米尔·阿明】SamirAmin埃及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和依附理论创始人,自称“社会主义和民众解放的斗士”。现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第三世界论坛”(ThirdWorldForum)的负责人。《非洲与第三世界的发展》1989;《混乱失序的帝国》1991依附与脱钩资本的积累必须依靠一种全球分工,而这种分工的本质是不等价互换和剥削。由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形成了“中心”(center)与“边沿”(periphery)互相连带的格局,边沿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依附”于中心。中心国家大获其利,边沿国家状况恶化。不发达国家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摆脱依附性地位。“脱钩”(delinking)全球秩序(globalorder)、全球失序(globaldisorder)“经由市场而全球化”是一个反动的乌托邦。“全球化”被视为帝国主义的同义词。由于欧美及日本的“五大垄断”——新技术、全球金融、自然资源、媒体与传播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垄断,“中心—边沿”的两极化格局将永久化,从而导致“全球失序”。解决办法:按照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一套可供选择的人道主义方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alWallerstain美国人。《现代世界体系》1970-80年代世界体系论WorldSystem理论内涵: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是由中心区、半边沿区和边沿区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区域分别承担不同的经济角色,该角色由“劳动分工”决定。与阿明同样,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市场和世界历史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及其成因,另一方面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看待现代世界不应再用“民族国家”而应当用“世界体系”作为分析单位。【贡德·弗兰克】GunnderFrank德国人。依附理论先驱。《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1978《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1998世界性的资本积累的三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1500-1770)、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770-1870)、帝国主义阶段(1870-1930)。由于依附性关系导致的一种普遍的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状态。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必须系统地彻底地摧毁殖民地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文化结构,使之按照宗主国的需要形成一整套外向型依附性的关系。《白银资本》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还历史以本真的面目,系统清算了所谓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历史旧账。后学思潮涉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是多重学科背景、多种价值取向、多重理论意义的混合体。侧重于文化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内涵:出自比利时政治经济学家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1978)一书,曼德尔把资本主义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古典资本主义或市场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列宁论述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当下发达国家所处的资本主义,即“晚期”或“当下”资本主义。基本特性:工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形成一种“无所不包的工业化状况”。后现代主义在英美两国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对现代主义奉为圭臬的“先锋革命”的反叛,全面袭击现代主义的主流地位,冲撞其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博物馆与学院中占据的“高雅文化”的宝座。后现代主义是在经典现代主义从反抗者立场向霸权者立场的蜕变过程中诞生的,是一种旨在对抗现代主义的文化精英主义的思想观念。【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法国人。《后现代状况》1979,正式将“后现代主义”这一表述引入学术研究领域。后现代状况所谓后现代状况,是指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地位的危机,具体体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以及宏大叙事合法性机制的衰落,或解构形形色色的“元叙事”。宏大叙事是一种同化性力量,其运营机制包含“吸取”和“排斥”过程。后现代主义被视为宏大叙事与普遍真理的掘墓者,必将开拓一个尊重差异,文化多元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得以呈现,“边沿”取得与“中央”同等的地位,是一个异质性压倒同质性的时代。【让·鲍德里亚】法国人。《符号互换与死亡》1976《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981《消费社会》1970拟像simulacrum与仿真simulation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生产领域以及与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融为一体,文化的产品、影像、表征,乃至感觉与心理结构都变成了经济世界的组成部分。西方社会正经历一场重大变迁,即从基于物品生产到基于信息生产的变化,这一过程是“从冶金术社会向符号创衍术社会的过渡。”后现代主义与其简朴说是符号文化,不如说是一种关于“拟像”的文化。拟像,指的是与原本(original)一模同样的复制品,而原本自身则并不存在。鲍德里亚宣称原本与复制品直接的界线早已不复存在,他将这一过程称为“仿真”(simulation)。仿真是在真实或原本缺席的情况下对真实模型的衍生,是一种超级真实。这种超级真实是后现代性的典型运作机制。仿真与真实的界线毁于“内爆”(implosion),真实界与想象界也在互相作用中不断坍塌。结果是,真实与仿真带给人们的体验别无二致,仿真有时候比真实自身显得还要真实。消费社会理论内涵:鲍德里亚的社会思想,以消费社会批判为起始,其特点就在于结构主义符号学视野的参与。在《物体系》的结论篇,他明确地指出:“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这种身份的转换,也使得人与人间的关系“变成了消费关系”。《消费社会》仍以物的分析为起点,进而提出了“消费社会的逻辑”,并将该社会类型界定为“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而“消费”则“是(通过对消费个体进行分化作用)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有力因素”。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一方面,在现代消费社会,“所指的价值”取消了,也就是说,符号形式所指向的“真实”的内容已经荡然无存,符号只进行内部互换,不会与真实互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与生产过程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异,所有终极生产内容均告消逝,生产只能发挥一种符号的代码或编码的功能,同时,货币和符号、需要和生产目、劳动自身也都成为悬浮的了。一方面是“符号真实指涉”的终结,后一方面则是“生产真实性的真正终结”。鲍德里亚最终认定:“这是劳动的终结,生产的终结”,“能指—所指辩证关系终结”,“使用价值—互换价值辩证关系的终结”,“古典符号时代的终结,生产时代的终结。”从实物需求过渡到其背后的意义需求,是对常识范围内需求关系的改造,消费者热爱商品的品牌和象征意义甚于商品的实用价值不能简朴当作是个人爱慕虚荣的行为,而是一种以社会心理为基础的整体的系统行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并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映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消费社会的特性:1.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消费生产力:“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的关系”,消费地点“平常生活”,只有平常生活才是人们的消费处所。所谓平常生活不仅仅是指人们所有的平常行为和举止,它似乎还是平庸和反复的同义词,它没有幻想也没有超越,因此令人难受。3.消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增长的恶性循环。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长同步的。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增长性危害早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挑明,鲍德里亚的奉献是揭示了由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自身必然导致这种危害的悖论。4.浪费在消费社会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含义。浪费原本是指合法的和合理用途之上的多余的消耗,此外对浪费的指责尚有道德方面的功用,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消解。5.消费社会的逻辑就是人们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而不是那种把财富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占为己有的逻辑。将消费行为规定为以下三点:1,不再是对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等等;2,不再是个体或团队名望声誉的简朴功能;3,而是沟通和互换的系统,是被连续发送、接受并重新发明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詹明信】FredricJameson《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格,而一方面是一种“分期概念”,是晚期资本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的“文化统治”。把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主宰是现实主义,如巴尔扎克、莎士比亚;垄断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是现代主义,如波德莱尔、毕加索;到了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成为普遍的“文化逻辑”。“现代”是资本主义在“自然”层面的征服,后现代则是资本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扩张。在后现代社会,现代化大功告成,“自然”已经消逝,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的世界,于是“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毫无希望的商业文化,现代主义对商业文化极尽讥讽,而后现代主义干脆放弃抵抗,只是不断进行着复制与再生产,强化了商业资本主义的逻辑。文化不再是掩盖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意识形态,其自身已经变成一种经济行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界线的消亡,更是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壁垒的坍塌。混仿pastiche混仿是后现代文化特性之一。不同于“戏仿”(parody),尽管两者都指对某物的仿效与拟态,但戏仿往往包含“隐秘的动机”,从特定的惯例或准则出发对分歧予以嘲弄,但混仿只是一种空白的戏仿、空洞的复制,拒绝认可任何惯例或准则的存在,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分歧。后现代主义文化并非一种质朴的原创性文化,而是一种引用的文化,意即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产品是从以前的文化产品中生成的,基于影像和外表的后现代文化拒斥“深度”,其对自身的阐释力来自其他影像和其他外表,是在无穷无尽的互文机制中完毕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来自拉康,指语言的失序与能指之间时态关系的错乱。精神分裂症是后现代文化特性之二。时间并非不间断的连续体,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在场,只有在过去或某种未来的也许性的入侵之下,方可显现自身。人类失去了时间连续体中的自我的意义,却也同时得到了“奖赏”,即强化了关于“现时”的感受。【福柯】MichelFoucault《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处罚》1975《性史》1976-1984话语discourse理论内涵:“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由于它们从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这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可认为这些陈述拟定存在条件的整体。”话语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所构成,例如新闻学话语是由新闻、新闻价值、新闻自由、新闻报道、新闻事业、新闻记者、受众、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系列陈述组成的。福柯所探讨的话语既不是语言学和语法学所谈及的抽象语句或一般性话语,也不是单纯停留在抽象和一般层面的话语结构,而是具体地同现代社会的社会文化制度及现代人的实际思想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联系的那些话语体系及实践。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了一定目的而说出或写出的论证性话语,它不只是说和写的问题,而是随着着说和写的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操作活动,是一系列事件。福柯说:必须将话语看作是一系列事件,看作是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它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自身。话语是在特定环境中,由社会中占据一定社会文化地位的一个或一群特定的人就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问题,为特定的目的,采用特定的形式、手段和策略而向特定的对象,说或写出的话语,包含着形成、产生和扩散的历史过程,包含着相关的认知过程,包含着相关的社会关系,也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形式,特别是包含着围绕着它的一系列社会力量及其互相争斗与勾结。话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