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1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混凝土结构1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混凝土结构1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混凝土结构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1/ConcreteStructures1课程代码:0513210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总学时数:48学分:3.0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且与实际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成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的一门基本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规范的理论依据,掌握设计规范的使用方法;了解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掌握混凝土弯、剪、压、拉基本构件的计算和设计方法;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的绘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所组成的构件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受力性能,理解它与前修课程如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与并列课程如砌体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和地基基础等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2)的学习建立基本概念和理论储备,并了解相关设计规范的理论依据和使用方法,进而为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研究生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钢筋的种类、应力应变曲线、钢筋的冷加工。掌握混凝土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强度(抗压、抗拉、复合应力、疲劳)和变形(短期一次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的关系,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变关系,收缩和徐变性质及其对结构构件性能的影响),掌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及作用,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及作用,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的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结构功能要求,二种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可靠度及可靠指标;熟悉《规范》中两种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及分项系数、荷载短期及长期效应组合、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分项系数。教学重点与难点:两种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及分项系数、荷载短期及长期效应组合。3、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了解受弯构件试验研究;熟悉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及截面应力应变的分布,梁正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及其界限、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单筋和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承栽力计算及运用条件、构造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单筋和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承栽力计算及运用条件、构造要求。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了解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前后的应力状态及其破坏形态;掌握影响受剪承载力的因素,无腹筋梁斜截面承载力、腹筋的作用及其对破坏形态的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限制条件、构造要求以及纵筋的弯起、截断(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和锚固。教学重点与难点: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限制条件、构造要求以及纵筋的弯起、截断和锚固。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了解轴心受压构件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掌握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稳定系数,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两种破坏形态、特征和大小偏心界限,掌握矩形和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大小偏心及非对称、对称配筋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及构造要求。了解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了解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矩形和工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大小偏心及非对称、对称配筋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及构造要求。拉构件承载力计算熟悉轴心受拉构件及偏心受拉构件破坏形态和承载力计算。了解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偏心受拉构件破坏形态和承载力计算。7、单向板肋梁楼盖了解楼盖的类型及应用范围;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及按弹性方法的内力计算,掌握塑性铰概念及按塑性方法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力,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的绘制。(教学基本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的绘制。三、学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课内学时其中课内研讨学时课外学时1绪论212钢筋及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623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624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9175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36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8167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28单向板肋梁楼盖9合计48223四、课外学习要求要求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所列的五本书,作业的形式为习题,共15-25道题。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题/案例教学内容在讲课过程中采用工程中成功或失败的各种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约12学时。六、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试试卷采用开、闭卷相结合。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20%~30%;期末考核80%~7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作业60%;其他30%。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1、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版2、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中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版参考资料:1、马嵘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高等学校“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2008年2月版2、干惟主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