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_第1页
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_第2页
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属,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特点其致病力强、感染剂量低,仅18-100个病毒颗粒就可导致发病

。以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水、食品、物品接触和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易在封闭、半封闭场所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海水贝类是公认引起NoV感染暴发的高风险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高发时间多为冬春季节,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经粪便排泄时间长,增加二次传播风险。在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对消毒剂、冷冻、加热等均不敏感;在60℃

环境中30min具有传染性,对酸稳定,在pH2.7酸性环境中3h仍可存活。另外诺如病毒对乙醚不敏感,4℃下使用20%乙醚处理18~24h后,仍具有传染性,酒精无法使其灭活

,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人类缺乏对其长期免疫与交叉保护机制。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粪便核酸扩增法是检测诺如病毒主要方法及金标准

。诺如病毒感染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水样便)和呕吐,早期频繁呕吐较为典型,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发热时间一般不超过3d,发热频次不如轮状病毒高,热峰也较低)、畏寒和肌肉酸痛、电解质紊乱等。低龄儿童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新生儿感染诺如病毒后,除出现与其他年龄组儿童同样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能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有部分患儿会出现无热惊厥、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和血糖水平异常与预后不良相关。在脑炎/脑病亚型中,以急性脑病伴双白发作和后期弥散降低及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多见。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机制诺如病毒发生感染时,可以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小肠消化吸收面积减小,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经漏泵机制作用,水和离子由上皮下毛细血管扩散至肠腔内,引起腹泻的发生。感染后,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反应,同时发生由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由于人体对不同基因型的诺如病毒没有完善的交叉保护作用,所以诺如病毒感染后,机体无法形成永久性免疫,再加上诺如病毒的变异或重组发生,会使得诺如病毒反复感染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处理本病治疗无特效药,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调节肠道菌群、止泻等对症处理,有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磷酸肌酸钠对症治疗。血常规符合细菌感染改变予抗生素治疗,在大便检测出诺如病毒后及时停用。无热惊厥患儿入院后予头孢噻肟等能透过血脑屏障抗生素抗感染,咪达唑仑镇静止惊、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等对症处理。如何预防控制传染源:病例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h,隐性感染者则自检测阳性起隔离72h。切断传播途径:生熟案板需分开;进食海产品要充分清洗、烹煮;饭前便后洗手;尽量不在流动摊点吃饭;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