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日期:2017年9月

人教版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生态系统组成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葬和蕨类植物

第二节种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

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

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

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

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

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生物课程要实现以下几点: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

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

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

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

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

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

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

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

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

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

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

明显。

四'具体措施

1、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

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

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

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

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

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

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

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

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

笆/

八X,O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

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

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

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

课程目标。

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开学报名学前教育3

2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3

3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2节3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3节3

5复习第一单元检测3

6国庆放假3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第一节显微

73

镜使用

8第二节植物细胞第三节动物细胞13

9第三节动物细胞2第四节细胞的生活3

10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

11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植物的结构层次3

12单细胞生物复习3

13期中考试3

14第三单元第一章绿色植物1、2节3

1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2节3

被子植物的一生3节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

163

水循环1、2

第三章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节

173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8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

19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复习3

20复习期末考试3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后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概述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合

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与对实物的观察和比较,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对生物

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难点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校园环境照片生物的特征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3分钟】设疑导入学生判断图片中采用贴近学生的材

提问:以下哪些是生物?的生物和非生料一一校园中的生

PPT:校园环境照片播放。物。物'非生物,吸引

提问: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具学生注意力,引起

有什么特征,我们就可以判断它兴趣。

是生物呢?

【板书】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5分钟】比较、讨论、提要分组比较生物和通过实物,让学生

求、小组完成自学非生物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和归纳,

比较小组所分到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况出生物的特

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和分析,大小组讨论,共同征,培养学生分析

家能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归纳和归纳概括生物的问题的能力和概况

概括生物都有什么特征?请把特征。能力。

你组归纳的结果写在纸上。通过小组讨论,培

看哪个小组概括得准确、全面、养学生小组合作能

效率又高。力。

【10分钟】分组展示1.分小组展示。给学生以展示自己

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本组的讨2.倾听他人的回的舞台,锻炼学生

论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答,思考,提出表达能力。

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引导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使用

生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达)。3.总结生物的基生物专业术语表

总结学生的回答:本特征。述,体现了学科的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科学性和严谨性。

2.生物能进行呼吸。让学生自己总结生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而不是

物。死记硬背,更容易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留下深刻的印象。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对总结概括出的生

1.珊瑚和仙人球都会长大,但物的基本特征进行

为何仙人球是生物而珊瑚不是1.思考;深入探讨:要判断

生物呢?2.不能;该物体是生物,物

2.仅凭长大这一条能不能判断3.思考'回答。体应符合多条特

该材料是生物呢?4.观察分析征。

3.那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材料

是生物呢?

4.精讲: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病毒图片))

【2分钟】总结思考'讨论。总结,再次强调生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的特征。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分钟】应用思考(辩论),让学生对于学到的

枯死的含羞草是不是生物?应用本节知识解知识真正学会运

实验室的标本是生物吗?决问题。用,而不是仅仅停

留。记忆的层面。

练习题'巩固本节知识。进一步应用本节巩固,堂清。

知识解决问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附:小组记录表

第一小组

(-)观察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材料1:材料2:

(-)根据比较的结果,用科学的语言归纳和概括绝大多数生物

的共同特征。请把你的结果写在纸上(竖着写)

比一比:哪个小组概括得快速'准确、全面。

九、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尝试对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

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1.教师:校园部分植物、动物图片PPT

2.学生:调查表'笔'放大镜'尺子'照相机等。

七、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分钟】展示生活中的调查图片。思考,激发兴

情境导入,激发提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调趣。

兴趣。查?

【3分钟】讲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听课'思考'可

【新课教学】(如何进行调查):提问。

明确调查方法,1.调查前

提醒注意事项。(1)明确目的'对象'范围、分

To

(2)制定合理方案。

2.调查中

(1)抽样调查与随机取样。

(2)如实记录数据。

3.调查后

(1)整理分析数据。

(2)分享与交流。

【3分钟】布置任务明晰任务。

【新课教学】1.活动流程介绍。

2.分组分工的要求。

3.调查路线的设计要求。

4.汇报展示要求:

(1)每位同学展示一种自己调查

的生物,可描述其特征,也可以描

述调查过程中观察到的生物的生

存环境。

(2)其他组同学倾听发言,根据

台上同学的描述,说出该生物的名

字,猜对者为其小组加上一分。(一

次展示过程中,一人只能猜一次)

(3)若其他组同学还未猜出该生

物的名称,可为展示组同学加一

分。

(4)人数不足的小组,本组同学

可重复登台补足人数。

(5)小组积分累计。

【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分工讨论:4~6人分为一

明确分工,让每1.咱们小组打算观察什么样的生组,尽量男女搭

位组员都有事物?怎样才能观察到尽可能多的配,选出一位组

可做。生物?我们应该去哪里观察?长负责。

2.在观察地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生学生进行思考'

物?讨论。

3.我们需要准备什么用具吗?尽量鼓励学生

4.如何记录我们的成果?选择一条生物

5.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种类较多,环境

6.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注意(保有较多变化的

护环境'爱护生物)?路线。

7.整理观察到的生物有哪些特

征?它属于哪个种类?还有其他

分类方法吗?

[2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调查。教师可进行协学生分组进行

调,可为不同组学生分定调调查。

教师进行巡视,监督小组进度,解

答小组问题,确保课堂高效。

【2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本节学习回忆'思考。

【课堂小结】了调查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了

校园植物的调查。

提醒下堂课任务。

八、板书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方法

二'流程

分组'制定方案'实施调查'展示分享

附:调查记录表:

班级:小组名称:组长姓名:观察时间:

天气状况:

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位置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量一量观察者

(草地、树(动物可从(细腻/粗(什么气(植株高签名

下、荒外形描述,糙/其他感味)矮、最粗部

地……)植物可从颜觉)分周长,动

色、叶、茎、物可目测)

花描述)

小目习成员打分:

姓名

小组

评分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尝试对记录的植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

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了校园植物调查,每位同学准备展示一种自己调查的生物。

七、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3分钟】【新课导入】回顾上节内容,强调回忆'思考。

明确竞赛规则。比赛规则。

1.每位同学展示一种

自己调查的生物,可

描述其特征,也可以

描述调查过程中观察

到的生物的生存环

境。

2.其他组同学倾听发

言,根据台上同学的

描述,说出该生物的

名字,猜对者为其小

组加上一分。(一次

展示过程中,一人只

能猜一次)

3.若其他组同学还未

猜出该生物的名称,

可为展示组同学加一

分。

4.人数不足的小组,

本组同学可重复登台

补足人数。

5.小组积分累计。

【30分钟】【新课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展示'倾听'回忆'

学】7J\o田聿

通过上台展示,锻炼及时纠正学生科学性提问。

学生的表达能力。错误。

通过听别组汇报,进

一步体会调查的方

法。

通过“猜生物”体会

归类的意义,感受生

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联

系。

【2分钟】【课堂小结】总结:田幸

通过调查,我们认识

了很多校园中的生

物,我们可以根据特

征将它们归为不同的

类别,它们和所在的

环境又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九:教学反思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说出影响鼠妇生存的环境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进行观察,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

2.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二、教学重点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1.准备实验材料

每组(四人)一套:打湿的粗纸板'一半遮光的鼠妇培养盒、鼠

妇20只、计时表。

2.课前兴趣小组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结为4〜5人一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

捉鼠妇作为实验材料,并记录捕捉地点的环境及该地点鼠妇的数量,

注意不要破坏学校'社区草坪或花坛,不伤害鼠妇。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钟)

为了避免大量学生在调查鼠妇过程中对花坛石头等景观的破坏,

课前对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环境保护培训I,请他们开展鼠妇在校园内

分布的调查活动,要求仔细的观察、准确地描述并记录鼠妇所在地点

的环境特点,为课上开展力深究实验做好准备。

地点数量环境特点

课上出示兴趣小组填写好的观察记录表,分析捕捉到鼠妇的不同

地点其环境特点中相同的因素,学生能够很容易发现:潮湿、阴暗(无

阳光)是鼠妇分布地环境的共同特点。由此可见,哪些环境因素可能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学生从潮湿'阴暗会想到水分'光照对鼠妇生

活有影响。能否通过实验来验证到底是水分还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

影响?还是两者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我们是否需要把问题分

解?怎样分解?学生会想到分解成(1)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今天我们就先来探究:光对鼠妇的

生活有影响吗?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以观察实践为基础,基于学生对实际观

察结果的分析,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问题分解成容易解决的

子问题为探究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2.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你在哪些地方发现过鼠妇?根据你

对鼠妇的观察,你认为鼠妇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由此你推测

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其实你依据生活经验、针对探究问题作出

的推测就是在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18分钟)

要检验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利用老师提供

的实验材料及用具:鼠妇'保湿纸板'一半折黑的培养盒,紧密围绕

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尝试制定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前需思考的问题:

(1)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2)怎样放置鼠妇更科学?放入鼠妇后是否需要静置2分钟?

(3)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

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4)怎样记录实验结果比较科学?(可以参照课本15页的观察

记录表,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内)

教师总结: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是:①单一因素;②对照实验;

③可重复性;④可操作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会更

加关注单一因素'对照实验的原则,并尽可能地减少了实验的偶然误

差,为正确实施实验方案做好了准备。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0分钟)

请学生把记录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柱状图或折线图,能够更形象直

观地看出实验效果。

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进一步思考(3分钟)

如果把本班各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取平均值,和某一个组的数据进

行对比,哪个更科学?为什么?

汇总全班数据,请同学们处理数据并进行对比。

组12345678总平

数均

【设计意图】为学生科学处理实验数据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6.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原因(5分钟)

请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后,进行班级交

流。课后把鼠妇放生,让其回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环境中。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明某种生物有哪些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4.概述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三、教学难点

生物适应环境的相对性。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

七、教学过程

(一)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0分钟)

1.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环境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除了水分和光照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呢?学生可能会

说出空气、温度、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等。

2.鼠妇吃什么?植物的小根及落叶,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

红柿、油菜等。哪些动物是鼠妇的天敌?学生会回答老鼠、蜂螂等。

尽可能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影响鼠妇生活的所有环境因素,教师再通过

查阅资料加以补充。

3.教师把这些因素写在黑板的一角,请学生把这些因素分类。

4.教师总结:其实任何生物都会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

响,生物学家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

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5.巩固训练:请学生看课本P13页图1-12小麦田示意图,思考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给小麦施

肥?这说明小麦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需

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列举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并对其进行

分类,学生很容易想到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

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5分钟)

1.如果缺乏某种非生物因素会对小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

可能会想到如果没有阳光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能小麦无法生

长,或生长的不好……0

2.为什么只有在北方才盛产小麦?在南方却盛产水稻?学生会说

出气候不同、水分不同……,教师总结:可见非生物因素不仅影响生

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等,还影响生物的分布。同学们去高山旅游时,

常会看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往往分布阔叶林,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分布

针叶林,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中小麦如何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便

于理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3.学习地理我们知道地球上可以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地区,

不同地区植被的分布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哪种因素对植被分布的不

同有影响?

4.比较令人奇怪的是有两个地方气温相近,植被却有明显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请同学们看长白山和锡林郭勒草原植

被不同的视频,感悟降水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5.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

大熊猫是我国和世界的珍稀动物,对比大熊猫和鼠妇,为什么鼠

妇能广泛分布?而大熊猫却濒临灭绝呢?学生可能会说这两种生物

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适合大熊猫生活的环境较少,可见环境对生

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对比不同种类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因此分布不

同,体会环境影响动物的分布。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

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

请你举例说明一种生物如何受到其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学生

可能说出:食物影响生物的生存或生长发育,天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

数量分布,教师总结这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除此之外生物

和生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学生会举例说明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

生关系等。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5分钟)

1.具体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特点分析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定环境下的生物,受到很多生

态因素的影响,各种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因此,生物必

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请学生分析课本P17图片和文字资料,小组讨论'

班级交流课本上有关资料的讨论问题:

①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②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③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④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2.适应的普遍性

有人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

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可能会说,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我们自

身都具有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否则就会被淘汰。

3.适应的相对性

尽管在一定环境下,能存活下来的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

点,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但有时生物也会躲避不了天敌

的危害,你能否举例说明?为什么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什

么古爬行动物和古哺乳动物曾一度生活得很昌盛,后来却都灭绝了?

这说明了什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是永久的吗?教师

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现存普通生物与濒临灭绝的珍稀生

物、古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便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相对性。

4.概括和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

识?学生可能会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

体。

(2)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

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你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生物进化

是什么关系吗?

师生共同总结: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环境的生物均

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相对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中逐渐进化的。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为

学生今后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做好铺垫。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生活

生物因素分布

九、教学反思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不同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过程与方法

尝试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

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

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

生态系统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从描述

中可以看出牧草的生长跟哪些因素有关?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

接的?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罩网的草却生

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生态系统(20分钟)

1.生态系统的组成(5分钟)

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的,因此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态系

统的组成成分入手。教师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也可选择其

他生态系统,但在视频中最好能体现出各种组成成分。在播放之前引

导学生认真的观察,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学

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播放后请学生说出在视频中所看到的,一个学生说的可能有限,

让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并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正

是这些成分构成了美丽的生态系统。接着引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

知识,将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并最终总结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

生物成分,如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

气'水等。

【设计意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方式层层深。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所扮演的角色(5分钟)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动物入手,去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生

活的?学生回答出动物是依靠吃其他生物为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发现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都来源于植物。引导同学们继续思

考,植物又是如何生长生活的?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描述出植物是

通过吸收水分、二氧化碳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再比

较二者生活所需物质能量获得的途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动物和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可能说出的角色名称与书本

上的不同,如动物,学生可能会说出取食者'掠夺者。但通过以上分

析学生能很好地认识到动物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

动物是消费者,植物是生产者。教师强调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出自身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

细菌真菌等学生感性认识很少,因此教师通过播放细菌分解动物

尸体过程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学生

看完视频资料很容易说出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具有分解作用及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

的流动。

【设计意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所扮演的角色中,生产者和

分解者相对较消费者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上注重根据解决重点和

难点设计问题和情境。

3.生态系统(2分钟)

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概括出什么是生态

系统。教师提出问题,动物园是生态系统吗?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

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真正内涵。

4.食物链(5分钟)

在生态系统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

互联系的。而联系的一个重要设计意图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三种常见生物,让学生

们理顺一下,这几种生物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

把关系图展示给大家,并描述这种关系。教师以这一简单链条为基础,

教会学生食物链概念和食物链写法。在讲解中要强调食物链是由生产

者和消费者构成,并且“一''指向一定是从生产者至惆费者,并一

直到最高级的消费者为一条食物链。

【设计意图】教师从简单的几个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理顺和解决

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让学生较好的明晰食物链的构成

及食物链的写法。

5.食物网(3分钟)

教师指出实际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很多,并可

以试着让学生说出可能的生物种类。教师展示出8~9种常见的种类,

引导学生用食物链的形式分析出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

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完成书上的P22页观察与思考的图。学生在积

极地参与每组的分析和讨论中理顺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食物

链。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线图,并讲解食

物链条数。在一组展示的同时,下面的同学认真听,给予补充,完成

连图,并总结出食物链相交错形成食物网。这一过程是对食物链知识

的一个巩固,更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其

他生物相互联系,食物链条是相互交错分布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教

师引导和讲述,正是因为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食物网,

在食物网中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三)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5分钟)

学生观察课本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为什么在食物链中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

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这个问题的过

程中,是对已经学习的生态系统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提高,在学生分析

的同时,教师也可适当地给出现实生活的例子,如日本的水俣病,让

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最终要让学生明确,这种有毒物

质在生物体内得到积累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而处于食物链的营

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富集程度要高于食物链较低级别的

生物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GO分钟)

以讲述食物网知识所用的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如果食物网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数量发生变化,会导致什么

样的后果?

2.如果鹰或狼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出现哪

些现象?

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很容易分析出生物数

量发生变化带来的后果。学生思考后很容易回答出,如果某一个生物

数量的变化,由于这种直接和间接的取食关系,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

系统的生物数量的变化,并且体会到位于较高层次的生物数量发生变

化,可能影响更大。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类捕杀鹰或狼使其在这个生态

系统中完全去除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会联想到北方

草地的现状,分析出草食动物会因为失去制约而大量的繁殖,最终草

地退化,从而整个草地生态系统崩溃。同学们也同样会认识到一种新

的生物的加入也会打破这种平衡。

通过分析,同学们能很好地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虽然有这样和

那样的链条关系存在,但是正如这条链的细线一样,这种保持平衡的

能力是有限,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整个生态系统也要发生瘫痪的,因

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理解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

动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生态系统中生物

种类组成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高,还是生物种类组成少的生态系统自

动调节能力高?

【设计意图】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根

本要素,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如何体现,这是认识的难点。

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生物数量的变化一►不同

种类生物数量的变化一►生物种类的增加或减少一►生物种类的多

少等不同角度思考可能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

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

「植物--------生产者

生物成分X动物--------消费者

L细菌真菌—分解者

三、食物链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

四'食物网

食物链相交错连接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九、备课材料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

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

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

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1.捕食食物链(牧食食物链):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点,

一种活的生物取食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如草T蝗虫-►青

蛙T蛇T鹰。

2.碎屑食物链(分解食物链):是指以碎食(动植物的遗体)为

起点的食物链。碎食被一些生物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多种

动物所食。在森林中,有90%的净生产是以碎屑的方式被消耗的。其

构成方式为:碎食T碎食消费者T小型肉食性动物T大型肉食性动

物。

3.寄生食物链:是指由宿主和寄生物组成,以大型动物或植物为

食物链的起点,再加上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所组成的食

物链,如黄鼠T跳蚤-►细菌T噬菌体。

上面三种类型的食物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

食物链总是协同起作用。

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

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就相互

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

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网

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生物正是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相对稳定。

十、教学反思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说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

3.说明生物圈的范围。

4.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

尝试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幻灯片'视频片段。

2.学生:课前预习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GO分钟)

1.教师:课前我们预习了生态系统的类型,现在老师播放视频,

你猜猜他们都是哪些生态系统?(学生抢答,班长记录)

【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抢答,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视频中的这些生态系统都有什么特点呢?

(抓住每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特色进行提问)

3.学生活动:依照预习内容能回答出每年能为地球提供70%氧气

的是海洋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森林生态系

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等。

(-)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15分钟)

1.教师提问:虽然各个生态系统特点分明,但是这些生态系统之

间有没有联系呢?

2.学生活动:阅读P30资料分析,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

态系统相关联?

(教师重点引导:河流蒸发的水分可以飘到森林形成降雨并被森

林强大的根系留住一一生态系统之间有物质循环;河流中的水草等植

物和森林中的各种植物还可以被其他动物利用,也可以被人类利

用一一生态系统之间有能量流动。)

3.教师进一步提问:假如农田过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污染的只

是农田生态生态系统吗?

4.学生活动:被农田污染的粮食'蔬菜等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和健康,同时污染还会造成河流的水质下降甚至变臭,影响河流中的

生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食物链,可以展开讨论)生存,污染物随着

雨水进一步还会污染海洋,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整个地球都会受到

影响。(形式: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5.得出结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相互影响,

也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递物质和能量。

6.学生活动:阅读P30文字部分,学习从多角度阐述问题。

【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资料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农田生态系为

特例,避免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过于分散。以点盖面,帮助学生通过

深思和探讨,形成观点: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

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紧密联系。为突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做

好铺垫。

(三)领会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5分钟)

1.教师引导:就我们之前关于生态系统的学习,加上今天讨论的

话题,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不仅每个生态系统

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彼此联

系,相互作用,而且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2.教师提问: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本领很大,能七十二

变,关键时刻都是他战胜妖魔,救出唐僧。但是有句话不知道大家听

说过没有?“孙悟空再有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想问

问大家,如果孙悟空七十二变变出来的是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话,

那你们知道如来佛的手掌心指的是谁吗?

3.学生活动:经过思考能答出是整个地球。

4.追问:整个地球都适合生物生存吗?

(再次出示第二章起始课的足球和纸对比的图片)同学们还记得

这个对比吗?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适合生物生存的范

围比一张纸还要薄呢!这么薄的一层被我们称作什么呢?

5.学生回忆出:是生物圈(预习内容)。因为生物圈包括了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突破难点)

6.教师归纳总结:不管是哪个生态系统,都包括在生物圈内,所

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另外在生物圈内,生物和生物,生物

与环境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设计意图】用学生们熟悉且十分感兴趣的孙悟空一一如来佛打

比喻,把之前讨论过程中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让“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在头脑中快速建立起空间感,真

实感,符合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破本节的难点

的同时,也为接下来讨论保护生物圈埋下伏笔。

(四)生物圈的范围(5分钟)

1.教师引导:生物圈究竟是多厚呢?(出示生物圈范围的图片)

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约10千米的深度

就是大多数生物生存的范围。

2.学生活动:看图片可以明白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五)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5分钟)

1.教师引导:除了阳光外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水分'

空气、土壤、空间等),不同的圈层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多数生物

因为受到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是不能同时到达各个圈

层的。

2.提问:人类的活动是否也受到限制了呢?人除了在岩石圈表层

活动外,能否到大气圈或者水圈活动呢?

3.学生:人类制造飞机、火箭'飞船畅行在大气圈,人类制造船

舶'潜艇漫步于水圈。

4.提问:人类可以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活动,那么人类哪些活动

对生物圈有破坏呢?(学生发言)

提问:人类有哪些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好的'建设性的?(教

师引导)

回答:如,地球一小时(节约能源),“国际绿色和平组织”阻

止捕杀鲸鱼和海豚行动,2011感动中国的杨善洲种树22年,绿了荒

山白了头发。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森林面积比

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等

等。

问:我们身边有没有保护环境的好行为呢?(看到身边同学的好

行为)

(播放视频:保护地球保护海洋宣传片)

过度:据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回望了一眼地球,他看到地球

是那么的美丽,像一颗泪滴。

5.追问:如果我们人类不爱护环境,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

比喻恐怕就将成为现实了!要想把泪滴变成珍珠,我们人类该怎样做

呢?

6.课堂活动:我们在行动一一倡议书

背景介绍:(1)广西新闻网曾报道柳州市场查获少量虎纹蛙'眼

镜蛇、猪仔狸'竹鼠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动物。(2)目前在很多

高档酒店里鱼翅仍然是很多人争相品尝的美味。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写一份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倡议书,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说理充分,

能引起共鸣。

表达形式:小组代表发言,课后张贴在班级板报上。

【设计意图】学生们很容易偏向从生活现实中找到那些人类活动

破坏环境的事例,而对人类积极的保护环境的活动往往视而不见,所

以教师有责任要引导学生既看到人类对环境的治理,又不回避问题,

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